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56节

223-疡医大全-第56节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歹肉,稍净,却用缓慢碧玉锭子生肌,总名青金锭子。不拘日数,直待歹肉去净,单 
用膏药贴之。候脓水尽,肌肉平,方许贴生肌敛口之药。若根据此法,免教人受刀剪 
针烙之苦。如是无头痈肿,待脓成用针刺破,方以法收功也。 

卷八
痈疽敷药门主方
属性:x铁箍散x(吴丹垣) 阳疮肿疡,根脚散漫。 
五倍子(一两,微炒) 生大黄(四钱) 秋芙蓉叶(六钱) 
醋一盅入杓内熬滚,投药末搅匀敷患上留顶,以纸盖之,干则以醋扫之。一方 
照原方加寒食面五钱。 
阴疽以及皮色不变,漫肿无头者不可敷。 
x如意金黄散x(《正宗》) 痈疽发背,诸般疔肿,跌扑损伤,湿痰流注,大头时肿, 
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香港脚,妇女乳痈,小儿丹毒。凡外科一切诸 
般顽恶肿毒,随手用之,无不应效,诚为疮家良便方也。 
天花粉(上白,十斤) 黄柏(色深者) 大黄 姜黄 白芷(各五斤) 陈皮 天南星 苍术 
紫浓朴 甘草(各二斤) 共为咀片,晒极干燥,用大驴磨连磨三次,方用密绢罗筛出, 
瓷器收贮,勿令泄气。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及夏月火令时,俱用茶汤同蜜 
调敷。如微热微肿,及大疮已成,欲作脓者,俱用葱汁同蜜调敷。如漫肿无头,皮 
色不变,湿痰流毒,附骨痈疽,鹤膝风等病,俱用葱酒调敷。如风热恶毒所生患,必 
皮肤亢热,红色光亮,形状游走不定,俱用蜜水调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黄水 
漆疮、恶血攻注等证,俱用大蓝根叶或水芭蕉根叶捣汁调敷,加蜜亦可。汤泼火烧, 
皮肤破烂,麻油调敷。具此诸引,理取寒热温凉制之,又在临用之际,顺合天时,洞 
窥病势,使引为当也。 
x四虎散x(《正宗》) 
天南星 草乌 半夏(生用) 野狼毒(等分) 
上为细末,猪脑同捣,遍覆疮上,留正顶出气。凡痈疽肿硬,浓如牛领之皮,不 
作脓腐者,宜用。 
x铁桶膏x(《正宗》) 发发背将溃已溃时,根脚走散不收束者。 
五倍子(微炒,一两) 明矾(四钱) 胆矾(三钱) 铜绿 白芨(各五钱) 轻粉 郁金 
(各二钱) 麝香(三分) 
上为极细末,用陈米醋一碗,杓内慢火熬至一小杯,候起金色黄泡为度。待温, 
用上药一钱,搅入膏内,每用顿温以新笔涂膏疮根上,以绵纸盖其疮根,自生皱纹, 
渐收渐小,再不开大为效。凡敷药宜极细,若粗则作痛,不可不知。 
一切根脚走散,不能收束者用之,收根束毒,功效非轻。 
治对口脑疽,不必洗去旧药,逐日添药,恐动疮口惹风也。 
x芙蓉膏x 阳疮红 ,收根束毒。 
芙蓉叶(秋采,六钱) 榆面(二两) 生大黄(五钱) 皮硝(一两) 
研细,葱汁童便调敷留顶,初起敷之可消,不特收束根脚。 
敷大毒二法 茅厕垢浓敷四围,中空出气,自消。或用赤小豆、紫苏同研,敷上立消。 
敷一切大毒消肿吸毒法 川贝母研末,同白槟榔汁敷之,有病之处即起白泡, 
无病之处则起红点如疮。 
x远志膏x(程山龄) 
凡一切痈疽肿毒,初起之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油煮,捣烂如泥敷患 
处,用油纸隔布扎,越一宿其毒自消,屡试屡验,其效如神。 
x芙蓉菊花膏x 
赤小豆 芙蓉叶 香附 白芨 菊花叶(各四两) 
研细。每末一两加麝香一分,米醋调涂,围住根脚,或鸡子清调亦可。 
敷药方 
紫花地丁(去筋揉碎,一两) 白糖(一撮) 米饭(一团) 捣烂敷四围留顶。 
又方 
鲜鲫鱼(一尾) 山药(一段) 明矾(一钱) 
捣烂敷留头,片时发痒,痒定自消。(一方无明矾) 
又方 
乳香 没药 麝香(各三分) 大蚰蜒(二条) 
捣敷患上留头,自消。 
又方 
当归 黄柏皮 羌活 
研细。以生金银花汁调敷四围,空中。 
又方 
生大黄(一两) 白芨(三钱) 穿山甲(三钱) 麝香(一分) 
醋调敷露顶,或黄蜜、葱汁敷之更妙。此药敷上,便能立时止痛。 
又方(《正宗》) 
车前草(连根叶) 草 五龙草 金银花(各等分) 
上四味鲜草一处捣烂,加三年陈米粉,即常用糨衣小粉浆。初起仍加飞盐末二三 
分,共打为稠糊,遍敷疮上,中留一顶,以 
膏盖贴,避风,自然拔出脓毒。若冬月草无鲜者,预采蓄下阴干为末,用陈米醋调 
敷,亦如前法并效。今恐前敷药内用五龙草,随地或有缺少,不便合用,预常熏后 
顶,以膏盖周遭肿上,以如意金黄散代敷之。 
又方 
荞麦面 硫黄末(各二两) 
研末。井花水和作饼,晒干,每用一饼,水磨敷之,痛令不痛,不痛自痛。 
又方 用活泥鳅以手捉定头尾,放 赤痈疽根盘上,大则以数条围之,其鳅 
即吸紧拔其毒瓦斯。 
又方 
木香 乳香(去油) 榆皮面(各等分) 
滴醋熬稠调敷。 
x真君妙贴散x(《正宗》) 治痈疽诸毒,及异形异类,顽硬大恶歹疮,走散不作脓 
者,宜用此药,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 
荞麦面 白面(各五斤) 明净硫黄(十斤,研细) 
共一处用清水微拌,干湿得宜,木箱内晒成面片,单纸包裹,风中阴干收用。临 
时再研极细,用新汲水调敷。如皮破血流,湿烂疼痛等证,麻油调搽。天泡火丹,肺 
风,酒刺,染布青汁调搽并效。 
x回阳玉龙膏x(《正宗》) 背疽阴病,不肿高,不 痛,不发热,不作脓,及寒湿 
流注,鼓风久损,冷痛痹风,诸湿香港脚,手足顽麻,筋骨疼痛,及一切皮色不变,漫 
肿无头,鹤膝风,但无皮红肌热者,用之俱有功效。此方乃救阴疽之外施良法。 
草乌(炒) 军姜(煨,各三两) 赤芍(炒) 天南星(煨) 白芷(各一两) 肉桂(五钱) 
制毕,共为细末,热酒调敷。此药军姜、肉桂热血生血,既生既热,恐不能散 
而为害。故有草乌、南星可以破恶气,祛风毒,活死肌,除骨痛,消结块,回阳气。 
又有赤芍、白芷足以散滞血,住痛苦,加以酒行药性,功通气血,虽十分冷证,未 
有不愈,诚为寒灰之焰,枯木之春。大抵病冷则肌肉阴烂,不知痛痒,其有痛者,又 
多附骨之痛,设若不除,则寒根透髓,寻常之药,固莫能及矣。 
x冲和膏x(《正宗》) 痈疽发背,阴阳不和,冷热不明。 
紫荆皮(即红内消。炒,五两) 独活(炒,三两) 赤芍药(炒,二两) 白芷(一两) 石菖蒲 
(即望见消,又名阳春雪,又名木蜡,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葱汤热酒俱可调敷。药中紫荆皮乃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 
乃土之精,能动荡凝滞血脉,散骨中冷痛,去麻痹湿;石菖蒲乃水之精,善破坚硬,生 
血止痛,去风消肿;白芷乃金之精,能去风生肌定痛;赤芍药乃火之精,能生血活 
血,散瘀除痛。盖血生则肌肉不死,血动则经络流通,故肌活不致溃烂,经通不致 
壅肿,此为散风行气、活血消肿、去冷软坚之良药也。其中五行相配,用者再无不 
效之理,如流毒骨疽冷证,用之尤效。故云∶风消血自散,气通硬自除。 
本方加乳香、没药,治流注筋不能伸。 
x神应丹x(《说约》) 治气血不和,壅遏为疮,高肿赤痛,兼痰兼郁,兼寒兼湿,并效。 
小雄鲫鱼(七尾) 鲜山药(四两) 连须大葱头(廿一个) 
共捣烂,加千年陈锻石半斤,天南星、半夏、白芨、赤芍药研末各一两,和匀阴 
干,再研细末,临用以蜜调敷四围,外以皮纸盖之。 
敷疮头凹者。 荞麦面炒黄研细,水和敷之。 
x化腐紫霞膏x(《正宗》) 痈疽发背,瘀肉不腐,并不作脓者,又诸恶疮,内有脓 
而外肉不穿溃者。 
萆麻仁(研) 轻粉(各三钱) 巴豆仁(五钱) 螺蛳肉 潮脑(各一钱) 金顶砒( ,五分) 
血竭(二钱) 
共为末。瓷瓶收贮,临时用麻油调搽, 
顽硬肉上至顽者,不过两次即软。 
x秘传敷毒法x 独核肥皂去核一个,萆麻仁二十九粒,捣烂敷,留顶透气,已 
成自溃,初起自消。 
x铁箍散x 敷诸般肿毒。 
草乌 知母 天花粉 半夏 天南星 五倍子(炒) 芙蓉叶(各等分) 
上为末。蜜醋顿热,调敷四围,中留一孔透气。 
x乌龙膏x 敷一切肿毒。入小粉浆,炒黑研细,用滴醋调敷,或加生大黄、天南星更炒。 
x倍子散x 敷一切肿毒,并乳痈初起。五倍子不拘多少,打碎炒黑为末,醋调敷, 
或井水调敷亦可。 
x立消散x 
雄黄(二钱二分) 穿山甲(三钱) 生大黄(锦纹者良) 芙蓉叶 倍子(炒,各五钱) 
共研极细末。滴醋调敷,中留一孔透气。如干,又搽,不过十次自消。 
x清凉膏x(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南普陀寺僧神授方) 
敷痈疽发背肿毒。先用白面调成,围圈患外。葱根捣泥,平铺疮上,用猪胆汁一枚, 
黄蜜二两,倾瓷器内和匀,茶匙挑胆汁于内,一时即消。 
敷毒 大五倍子蜜炙九次,研末,醋调敷。 
敷毒 老桑虫屎研末,醋调敷留顶,三四次即消。 
毒疮未出脓,敷此即有头。 
牙皂 京墨( 过) 干姜(各等分) 
研末。醋调敷。 
x敷药神功散x 
川乌(炮) 黄柏(炙、各等分) 
研细,滴醋调。无头漫敷,有头敷四围留顶。 
周氏曰∶用唾津调成膏敷。如干用米泔水润湿,听其流脓,不可手挤。 
敷发背 松香半斤,将水煮一炷香, 
葱五十根,连根须研如泥,量疮大小,红绢摊贴。 
敷毒并敷痘毒 紫花地丁草捣敷神效。 
x回生丹x 敷痈疽发背诸毒,一切恶疮等证,敷之消散,起死回生神方。五倍 
子整个大者,去一角,入上好银朱不拘多少,再用银箔糊住角口,放铜勺内,微火 
慢慢焙之,烟绝为度。研细末,放地下出火气,用雄鸡蛋(尖头者是)取蛋清调末,务要 
多搂匀浓,其药稍干,即以鸡翎或硬笔蘸药敷疮,自肿处由外往里周遭敷之,留疮 
口,一连三四次,住痛消肿如神,破后敷之亦效。 
敷发背如神 熟铁锈刮为细末,鸡蛋清调浓,用新笔圈红晕肿处,自外向内 
渐渐圈尽,一日三次,其疮自然收小。 
x代针散x 凡恶疮肿毒,日久不出头,用此即穿。 
木鳖子 川乌 
水磨以鹅翎扫刷疮上,留豆大一处出脓,如药水干,再刷上,不过一时即穿。 
敷一切肿毒疔疮。 
猪牙皂(火煨再炒) 羌活 大黄 防风 白芷 天南星 白芨 白蔹 连翘(各一 
钱) 乳香(去油五分) 没药(去油五分) 贝母(三分) 
上研细,用蛋清同蜜调敷患处,未成形者即消,已成出头者,其效亦速。 
敷一切大毒疔疮。 
五倍子(微火焙) 白芷(各四两) 陈小粉(十年者佳,慢火炒黑黄色,一斤) 川乌 黄柏 草 
乌野狼毒 天南星 半夏 粉甘草(各一两) 
研细。未破者,用滴醋调敷四围;已溃者,用蜜调敷,俱放滚水内顿,匀敷。 
x奇验金箍散x(《锦囊》) 
五倍子 白芨 白蔹(各四钱) 生大黄(六钱) 芙蓉叶(白花者良,阴干不经霜者佳。二两) 
研细。用蛋清些少,同醋调敷,如干以葱头酒润之,已有头者,露出头敷四围。 
消毒围药 白糯米炒焦色,研细末, 
醋调敷患处,无脓即消,有脓即溃。 
敷痈疽发背奇方(镇江招隐寺浣尘和尚)先用陈金墨磨浓,涂四围红晕处,再以猪 
胆汁、生姜自然汁各等分,不得多寡和匀,有顶露顶,无顶一概用鸡翎扫上。干则又 
扫,未成即消,已成即溃,百发百中。 
x麦饭石膏x(一名鹿角膏。《医灯续焰》) 
白麦饭石(此石颜色黄白,类麦饭团,生粒点,若无此石,当以旧磨面磨子近齿处石代用,取其有麦性 
故也,屡试得效,此石医家有时无处买,今欲用之,但于溪中寻有白石粒如豆、如米大者,即是也。但其石大小 
不同,或如拳,如鹅卵,如碗大,略如握聚一团麦饭焉。用炭火 红,以好米醋淬之,如此 炼十次,研令极细, 
二两,研得不极细,涂之极痛,若细而嫩,大能止痛,排脓收口) 白蔹(研细,二两) 鹿角(不用自脱者, 
必取生带脑骨者,去脑骨烧灰,截二三寸长,炭火 令烟尽,研细,四两) 
凡用时量药末多寡,用经年好米醋入银石器内,煎令鱼眼沸,却旋旋入前三味 
药末内,用竹篦子不住手搅熬一二时久,令稀稠合宜,取出瓷盆内候冷,以纸盖固,勿 
令着尘灰。每用时,先以猪蹄汤洗去痈疽脓血至净,以旧绵挹干,用鹅翎扫敷四围, 
凡有赤处尽涂之。但留中心一口如钱大,以出脓血,使热毒之气随出。如疮未溃,能 
令内消;如已溃则排脓如淌水,则逐日见疮收敛;如患疮久,肌肉腐烂,筋骨出露, 
用旧布片涂药以贴疮上;如内膜才穿,亦能取安。洗疮勿以手触动嫩肉,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