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186节

223-疡医大全-第186节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鲁瞻曰∶此疮乃脏腑不和之气上冲,血热之毒上注,小儿阴气未足,阳气有余, 
故最多犯之。宜内服连翘、天花粉、荆芥、防风、贝母、元参、赤芍药、生地黄、牛 
蒡子清热解毒、凉血和血之剂,俟毒瓦斯少解,方外用药以涂之,切不可骤加寒凉涂 
遏,以致热毒内攻不救,盖小儿脏腑娇嫩,易入难出也。(《锦囊》)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肥疮门主方
属性:肥疮。 
胡黄连 轻粉 雄黄(各三分) 胆矾(二分) 枯矾(一钱) 猪蹄鞋(三个, 存性) 
研细,将疮洗净搽之。 
又方 肥皂子 存性研末,猪胆汁调搽。 
又方 
松香 血丹(各等分) 
研细,猪板油捣汁,青布卷条烧之取油,搽。 
又方 
东丹(八分) 枯矾(一钱) 真铅粉 松香(各二钱,入葱管内,饭上蒸化,等冷去葱用) 
共研细末。热香油调搽,猪油亦可。 
又方 
黄花(烧灰) 轻粉(少许) 研匀干搽。 
小儿头上肥疮、黄水疮、梅花秃。 
铜绿 松香(各三钱) 黄蜡(二钱) 
香油一两五钱,熬匀涂之 
头上生疮,俗名粘疮,绝妙方(周氏《集验》) 
海螵蛸(二钱) 白胶香 轻粉(各五分) 
研匀。清油润疮,以药干掺。 
肥疮极凶者。 
苦参 何首乌 当归 威灵仙 甘草 金银花 胡麻 石菖蒲 连翘 生地 蝉蜕 酒水同煎。 
又方(鸿禧东房传。) 
大枫肉(五钱) 白信(三分) 油核桃(五个) 
共捣匀作三丸。夜间取一丸在心口用手擦至二更天气,药散开,仍聚胸膛,仰 
面而卧,次夕亦然,间一夜再擦一丸,七日后全愈。 
头面肥疮。(经验。) 
轻粉 飞血丹 白矾 雄黄(各等分) 
研细。装入葱管内两头扎煨过,加龟版灰少许研,菜油调搽,立效。 
地沥青膏(刘氏秘方) 治小儿头上肥疮、羊胡疮、奶癣疮、脓窠疮、脚上血疯疮癣、 
妇人钮扣疯、裙边疮,耳上湿疮如神。 
地沥青(一斤) 麻油(四两) 明矾 铜绿(各二两) 铅粉(一两) 
共入锅内熬成红色,下黄蜡二两化尽,俟温不住手搅匀,离火,入羊胆汁二个,如 
无,入牛胆汁一个,猪胆汁二个搅匀,磁钵收贮搓之。或调金毛狮子疮药,搓疮更妙。 
肥疮。(王衣兰)紫草浸冰麝,头油搓二三次愈。 
肥疮瘌痢 煮鸡蛋黄二个,入铜锅内熬出油,入松香一两五钱熬枯为末。又 
用麻油一两入蜈蚣一条,去头尾,入油内熬枯,去渣冷定,调前末听用。 
先将疮用 猪汤煎滚,洗透,去靥,或剃头后用鸡蛋数枚加花椒五分,以香油摊 
煎饼盖头上,用毡帽盖之,过一宿,再用蜈蚣油调松香末搽之。 
又方 海螵蛸研末,炒微黄,搽。 
又方 浓朴烘碎研细末,麻油调搓。 
又方 
香附 枯矾(各三钱) 煎水洗。 
又方 老盐鱼一块,香油炙焦去油,以油搽之。 
烂眉头疮 小麦炒黑色为末,酒调敷。 
头上肥疮 宰猪退毛汤洗数次。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天泡疮门主论
属性:陈实功曰∶天泡疮者,乃心火妄动,脾湿随之,有身体上下不同,寒热天时微异。 
上体者,风热多于湿热,宜凉血散风;下体者,湿热多于风热,宜渗湿为先。若不 
早治,久则变为顽风紫癜,难愈。(《正宗》) 
申斗垣曰∶此疮属手太阴肺经,肺主皮毛,因受暑热湿蒸之气,故遍身燎浆白 
泡,疼痛难忍,皮破赤沾也。(《启玄》) 
王肯堂曰∶天泡疮即丹毒之类,而有泡者,由天行少阳相火为病,故名天泡。为 
风热客于皮肤间,外不得泄,怫热血液结而成泡,如豌豆疮,根赤头白,或头有赤, 
随处而起。若自里达于外,发在春夏,三焦俱热,则服通圣散;若止从头项、两手 
起者,此上焦热也,则服凉膈散;若从身半以下起者,则服黄连解毒和四物汤;若 
发于秋冬,则宜升麻、葛根、犀角,或加柏芩一二味,外敷如马齿苋、吴蓝、赤小 
豆、苎根之类,皆解毒消肿,可用于初起之时。或鳖甲、水龙骨各 存性,则收湿 
生肌,可用于浸淫之后。(《准绳》) 
冯鲁瞻曰∶有种天行斑疮,须臾遍身,皆戴白浆,此恶毒瓦斯。永徽四年此疮自西 
域东流于海内,但煮食葵菜叶,以蒜 啖之,即止。(《锦囊》)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天泡疮门主方
属性:x胡粉散x 天泡红肿发热,急胀疼痛,用针挑破,掺之。 
石膏( ) 蛤蜊粉 轻粉(各三钱) 杭粉(一钱) 
共研极细,挹干患上,用此掺之。或用丝瓜叶捣汁调搽,如冬月无丝瓜叶,用 
染布青红汁调搽。 
x石珍散x 天泡日久作烂,疼痛不已,脓水淋漓。 
石膏( ) 真轻粉(各一两) 青黛 黄柏(各三钱) 
研细。甘草汤洗净,以此药掺之,其痛即止。 
又方 银粉 赤,用鲜丝瓜叶捣汁调搽。 
又方 马齿苋捣浓汁,搽。 
又方 靛花汁搽。 
又方 陈螺蛳壳 研,干搽。 
又方 蚌壳 研掺。 
又方 蛤蜊壳 研掺。 
又方 苎麻根捣汁搽。 
又方 井底泥敷。 
又方 芭蕉根捣汁敷。 
又方 小麦炒焦研末,生桐油调敷。 
又方 大红纸剪如疮大,清水润湿,以红纸正面贴疮上。 
又方 马桶中垢,刮下新瓦焙干,麻油调搽,七日愈。 
又方 蚯蚓泥略炒研末,蜜调敷。 
又方 菊花根汁搽。 
又方 丝瓜皮汁搽。 
又方 荔枝核醋磨搽。 
又方(《备要》)轻粉、青黛等分研细,瓦花汁调搽立效。 
又方 蚕豆壳烧灰涂之。 
又方 
枯矾 寒水石 青黛(各等分) 
研细。新汲水调搽。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翻花疮门主论
属性:周文采曰∶初生如饭粒,渐大而有根,头破血流,脓出肉反如花开之状,故名翻花疮。(《集验》) 
陈实功曰∶此疮头大而蒂小,小者如豆,大者如菌,无苦无痛,揩损每流鲜血, 
久亦虚人。大法当以津调冰蛳散遍擦正面,外用软油纸包裹,根蒂细处用线连纸扎紧, 
十日后其患自落,换搽珍珠散收口。(《正宗》)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鸦啖疮门主论
属性:窦汉卿曰∶鸦啖者久中邪热,脏腑虚寒,血气衰少,腠理不密,发于皮肤之上, 
相生如钱窍,后烂似鸦啖,日久损伤难治,用鸦啖散。(《全书》)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鸦啖疮门主方
属性:鸦啖散(窦氏)。 
老鸦毛(烧灰) 大红绒(烧灰) 黄丹(各一钱) 珍珠(五分) 冰片(一分) 麝香(少许 
)轻粉(三分) 枯矾(五分) 
上为细末,先用苦茶洗净,干掺。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面上热毒恶疮门主方
属性:面上生疮。 
胡粉 轻粉 松香(各等分) 
研细。鸡蛋黄煎油,调搓。 
面上热毒恶疮。(冯氏。) 
胡粉 黄柏(炙) 黄连(各等分) 
研细。猪油调敷。 
面上毒疮初起。(凌潢章秘方。)急寻水蜒蚰一二条,用酱少许共捣,涂纸上,留一小孔透气,粘贴。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黄水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黄水疮又名滴脓疮。(《启玄》) 
陈实功曰∶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延开,多生痛痒,此因日晒 
风吹,暴感湿热,或内飧湿热之物,风动火生者有之。治用蛤粉散,或四味异功散搽之。(《正宗》) 
冯鲁瞻曰∶面上耳边生疮,时出黄水,浸淫不愈,名曰香瓣疮。(《锦囊》) 
凡初起细疮,手少动之即破,毒水流入何处,即生大水泡疮,即为黄水疮,此 
热毒郁于皮毛也,当以汤洗之。(《秘录》)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黄水疮门主方
属性:x四味异功散x 
松香(炼老) 生矾 枯矾 银粉 
各等分,研细。先将 猪汤或米泔水熬,洗去净疮靥,拭干秽水,干则麻油调搽,湿则干掺。 
面上黄水疮。 
酸枣 荆芥 羊胡(各 灰存性,一钱) 铅粉(五钱) 
研细。先以槐条煎水洗净,将药敷上,其疮自好。 
洗法(岐天师) 
雄黄 防风(各五钱) 
水十碗,敷滚去渣取汁洗疮,即愈。 
又方 铅粉用菜油调涂磁盘内,多卷纸板点着合熏,时时搅匀,待遍黄听用,将靥剥去搓上,立愈。 
又方(周氏抄方) 雄猪胆一个,黄柏一两浸,焙干为末,掺之。 
又方 松香研细,真麻油调搽。 
又方 银粉井水调涂碗底,以艾团烧烟熏转绿色,刮下研细,湿则干掺,干则油调搓。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香瓣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香瓣疮又名浸淫疮,初生甚小,先痒后痛,汁出浸淫,湿烂肌肉,延 
及遍身,多生面上耳边。(《启玄》)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香瓣疮门主方
属性:面上耳边香瓣疮。 
羊须 荆芥 干枣(去核,各 存性,三钱) 
研细,入银粉五分,每用少许油调,先以温汤洗净,拭干涂上即愈。 
小儿身上起白累如珠缀,一二日即 
破,脓水外流痒甚,一处方好,一处又起。如意草捣烂敷之,以长布缚定,一夜即安。 
又方 鸡蛋壳 存性,研细,猪油调搽。 
又方 紫草一钱,麻油浸,先搽一块,好了再搽一块。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金丝疮门主论
属性:金丝疮形如绳线,巨细不一,上下至心即死。治法将疮头截住刺之出血,再用药治。(《集验》)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金丝疮门主方
属性:验方 嚼浮萍草涂之,即愈。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火珠疮门主论
属性:火珠疮其形如珠,始于发中相染不已,亦有伤命者。其热如烙,四畔红赤,中藏 
明亮如珠,此心肝二经积热炽盛而成。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火珠疮门主方
属性:验方 生萝卜捣烂,将滴醋浸敷疮上。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热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心神烦躁,遍身发疮,赤烂如火。(《启玄》) 
李东垣曰∶热疮遍身发疮,脓血赤烂如丹,俨如火烧疮。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热疮门主方
属性:验方(刘禹锡《传信方》)。鸡蛋五枚,煮熟去白取黄,乱发如鸡子大,相和于铁铫 
中,炭火熬之,初甚干,少顷即发焦,乃 
有液出,旋取置碗中,以液尽为度。取涂疮上,即以苦参细末敷之如神。 
x二黄散x 
川黄连 黄柏(各三两) 赤小豆 绿豆粉(各一两) 寒水石 紫苏 漏芦(各七钱) 
共研细末。麻油调搽,一日三次。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寒疮门主论
属性:窦汉卿曰∶寒疮令人面上及遍身生疮似猫眼,有光彩,无脓血,久则近胫,此 
乃脾家湿热所化。宜服雄黄解毒丸,清肌渗湿汤,多食鱼、鸡、葱、蒜自愈。惟鲤、 
、鱼、虾、蟹不可食。(《全书》) 
《心法》曰∶猫眼疮一名寒疮。每生于面及遍身,由脾经久郁湿热,复被外寒凝 
结而成。初起形如猫眼,光采闪烁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宜服清肌渗湿汤,外搓妙贴散。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冷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身触风寒冷气,以致血涩不行,其疮顽滞不知痛痒,经久不愈。宜 
用椒附雄矾腻粉油调敷。(《启玄》)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肉刺毛门主论
属性:汪省之曰∶肉刺毛隐隐生人遍身皮肤手足间,如虫钻刺,令人难忍。若一犯房 
欲,其毒直刺心胸,宜硼砂散主之。(《理例》)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鱼脊疮门主论
属性:窦汉卿曰∶鱼脊疮者,乃脏中积冷,肾气虚寒,故虚热得传经络筋骨之间,发动 
不知何处。初生如疽疖,破时黄水流注,白泡似鱼脊。若不速治,肉烂脓流,命亦难保。(《经验》)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赤炎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赤炎疮乃手太阴肺经感受风热,肺主皮毛,其经多气少血,故遍身 
红疮点子,又名赤炎风,乃心火盛,血热也。有赤点,或有或无,久而不愈,变为 
厉风。(《启玄》)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癌疮门主论
属性:《直指方》云∶癌疮上高下深,累垂如瞽眼,其中带青,头上各露一舌,毒孔透 
里,用生井蛙皮 存性,蜜水调敷良。(详《本草纲目》部。)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瘭疮门主论
属性:冯鲁瞻曰∶瘭疮者,因风热毒瓦斯所乘,搏于皮肤,生瘭HT 而溃成疮,故名之。(《锦囊》)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日晒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此乃酷日晒曝,先疼后破而成疮,此辛勤劳作,佣工务农之人多有 
之。宜制柏散加青黛治之。(《启玄》) 

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