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156节

223-疡医大全-第156节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起于腹背,腹背流入四肢者轻;起于四肢流入胸背者重。有此总宜砭去恶血为要。 
砭血之后,先用猪精肉缝片贴之,一时许,以金黄散用水芭蕉根捣汁调敷。如毒瓦斯入 
里,腹胀坚硬不乳者,紫雪散下之,三日后身渐彻凉,砭血之处,肉便软活,声清 
腹软,乳哺如常者顺,反此为逆。(《正宗》) 
钱青抡曰∶天火丹从背上起赤点疤,(桑白皮为末,羊脂调涂。)水激丹从两胁虚肿起,(生 
铁锉末,猪粪调涂之。)缠腰丹腰生一红蕾,两边生红筋,缠至脐必死,(金墨磨浓和雄黄末涂之。)冷 
丹白颜料者,(用姜皮一撮煎汤洗之。)热丹红颜料者,(紫背浮萍煎汤洗之。)丹瘤或生颏下如樱桃, 
突出色赤而光者是也。(宜以绵羊脑子同朴硝研烂贴患处,立效。)丹疹遍身红点如洒朱者是也。(用 
防己半两,朴硝、犀角、黄芩、黄 、升麻各一钱,加竹沥煎服,即愈。)火丹遍身红肿是也。(用当归、赤 
芍、甘草、大黄各等分,每服三钱,水半盅,煎三四分,食后服,亦效。)火丹发于足踝者,(用芸薹菜捣敷, 
随手即消。)赤游风丹忽然肿痒,流行不止一处者是也,此证至急,救迟则死。(用雄黄、五倍 
子各等分为末,醋调涂之,或用无名异为末,葱汁调涂立消,或用铁锈水涂之即消,或用新生荷叶捣烂 
入盐少许,涂之即消。)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赤游丹门主方
属性:x升麻葛根汤x 治丹毒身体发热,面红气急,啼叫惊搐等证。 
升麻 葛根 白芍 柴胡 黄芩 黑山栀(各一钱) 木通 甘草(各五分) 
水煎,不拘时母子同服。 
x大连翘饮x 治小儿丹毒发热,痰涎壅盛,一切诸疮痧疹,颈项生核,或伤风 
寒,时行发热等证。 
连翘 生石膏 防风 荆芥 生甘草 滑石 黑山栀 当归 瞿麦 车前子 木 
通牛蒡子 赤芍药 柴胡 炒黄芩 蝉蜕(各五分) 
灯心二十根,白水煎,母子同服。 
x消毒犀牛饮x 小儿丹毒,身热气粗,啼叫惊搐不宁等证。 
犀角 防风(各一钱) 甘草(五分) 川黄连(三分) 
灯心二十根同煎,徐徐服之。 
x紫雪散x 治小儿赤游丹毒,甚者毒瓦斯入里,肚腹膨胀,气急不乳,即宜此药 
救之。又治伤寒热躁发狂及外科一切蓄毒在内,烦躁口干,恍惚不宁等证。 
升麻 羚羊角 石膏 寒水石 犀角(各一两) 广木香 沉香(各五钱) 生甘草(八钱) 元参(二两) 
水五碗同药煎至一碗,滤清再煎滚,投提净朴硝三两六钱,微火慢煎,水气将尽 
欲凝结之时,倾入碗内下朱砂、冰片各二钱,金箔一百张,各预乳细和匀,碗顿水 
内,候冷凝成雪也。大人每用一钱;小儿二分;十岁者五分,徐徐咽之,即救。病 
重者加至一钱亦可,或用淡竹叶灯心煎汤化服俱可。 
x荆防散x 赤丹游走。 
荆芥 牡丹皮 防风 金银花 牛蒡子(炒杵) 橘红 生甘草 羌活 连翘 天 
花粉 元参 赤芍药(各等分) 水煎服。 
x化斑解毒汤x 治三焦风热上攻,致生火丹,延及遍身痒痛者。 
元参 人中黄 知母 生甘草 石膏 牛蒡子 升麻 川黄连 连翘(各等分) 
淡竹叶二十片,水煎,不拘时服。 
x针砭法x 小儿赤游丹毒,红赤 肿,游走不定,须急砭之,用披针锋尖向患上, 
以乌木重箸在针面击之,密砭出血多者为妙。血红者轻,紫者重,黑者死。砭毕温 
汤洗净,用干精猪肉缝大片贴砭处一时许,方换如意金黄散,以水芭蕉根捣汁调敷。 
搽药方 石膏、密陀僧、雄黄、生大黄各等分,研细,芭蕉根汁调敷。 
又方 腊月羊油熬搓,并治冻坼。 
又方 浮萍草捣汁搓。 
又方 芭蕉根捣汁搓。 
又方 鼠粘根捣汁搓。 
x绿袍散x 
绿豆(五钱) 生大黄(二两) 
生薄荷捣汁,入蜜调涂。 
x柏叶散x 治三焦火甚,致生火丹,作痛作痒,延及遍身。 
侧柏叶(炒黄) 大黄 蚯蚓粪(韭菜田内者佳) 黄柏(各五钱) 赤小豆 轻粉(各三钱) 
共为细末,新汲水调搓。 
x当归膏x 赤游丹、鹅掌风。 
当归 生地黄(各一两) 木鳖子(去壳) 大枫子(去壳) 麻黄 防风 玄参 紫草 黄柏(各五钱) 
用麻油半斤,同药熬枯滤去渣。再将油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再下黄蜡二 
两,试水中不散为度。候稍冷倾入盖碗内,坐水中出火毒三日,听搓。 
奇方(汤氏) 灶马(即俗呼樟木虫。)在灶内寻出活的去头,以白浆擦赤游丹上,不过数次即愈。 
小儿赤游丹胎毒(吕尔青)。千脚泥一两,晒干或烘,加珍珠三分同研细,菜油调敷肿处。 
又方(金云章) 
穿山甲(炒炙) 血余( ,即头发灰,各等分) 
研末。每服五分,轻者三分,黑糖拌滚汤调下。 
又方 芝麻炒研,油调敷,大人小儿火丹俱神效。 
火丹遍身生遍形如水泡者(单方)用小儿胞衣瓶内水,将鸡毛扫上,随手即愈。 
x犀角解毒饮x(钱青抡) 治赤游丹红肿游走遍体,壮热不安。 
防风 荆芥穗 黄芩(各一钱) 犀角(磅因) 甘草(各五分) 牛蒡子(微炒,四钱) 
水煎频服,神效。 
又方 灶心土不拘多少,鸡子清调敷。 
又方 船底青苔为末,鸡子清调敷。 
丹瘤(《修真秘旨》) 萆麻子五粒去皮,研入面一匙,水调涂甚效。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香瓣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香瓣疮又名浸淫疮,初生甚小,先疮后痛,汁出浸淫,湿烂肌肉,延 
及遍身,多生面上耳边。(《启玄》)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香瓣疮门主方
属性:面上耳边香瓣疮。 
羊须 荆芥 干枣(去核,各 存性,二钱) 
研细入铅粉五分,每用少许油调,先以温汤洗净拭干,涂上即愈。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炼银疮门主论
属性:李东垣曰∶炼银疮即面洇疮,是母受胎之日,喜食酸辣及邪味过度,多生此疮。(《精义》)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洇尻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初生小儿绷缚手足,颐下颊肢窝腿丫内湿热之气蕴积,洇烂成疮,此 
乃乳母看顾不到所致。不可用他药,只用伏龙肝一味,不拘多少,研细干掺,以纸隔之。(《启玄》)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面上热毒恶疮门主方
属性:面上生疮。 
胡粉 轻粉 松香(各等分) 
研细,鸡蛋黄煎,油调搽。 
面上热毒恶疮(冯氏。) 
胡粉 黄柏(炙) 黄连(各等分) 
研细。猪油调敷。 
面上毒疮初起,急寻水蜒蚰一二条,用酱少许,共捣涂纸上,留一小孔透气,粘贴。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暑痘门主论
属性:胡公弼曰∶暑痘者乃暑热袭于皮毛,其形如痘圆净,根红胀痛,故有痘名。(《青囊》) 
澄谓小儿因暑月烈日中戏嬉,或坐日晒砖石,或襁褓中受母暑热相感,皆能头 
面丛生,名曰暑痘。施治之法,内宜清暑利热,拣要害处敷消数枚,切不可遍敷,若 
一概敷消,则所感暑热无从外解,必致深入,疟痢势所难免,不可因其小而惑之。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暑痘门主方
属性:验方 初起用飞罗面放掌心内,以旋汲井华水调稀滴暑痘上,自消。 
又方 石蟹水磨敷,自消。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疖子门主论
属性:蒋示吉曰∶此乃暑邪血热所致,初起不发寒热,高肿于皮肤之间,浅而小,最 
大不过一二寸者,名曰疖,俗呼疖子。(《说约》) 
李东垣曰∶有因微热外攻而发于皮肤之上,高肿热痛,此热疖也。(《精义》)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疖子门主方
属性:验方(《精义》) 
大黄 朴硝(各等分) 
为末。醋调敷。 
热疖 五月五日午时取独蒜切片贴眉心,至夏不发。 
热疖 菊花根捣汁,无灰酒冲服。疖在上身空心服,疖在下体饱服,自消。采二蚕桑叶滴下之水点上,愈。 
顽疖不溃 人乳调白面敷之,不久即溃。 
疖久不敛 白术槿花 存性,研末搓之。 
x热疖神效膏x 麻油四两熬成珠,再入松香末四两,炒黄丹二两,搅成膏摊贴。 
初起热疖 枯矾研细,香油调敷。 
顽疖久不出头 生巴豆仁半粒,同饭捣成饼,贴疖上,明日即出脓。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软脓疖门主论
属性:软脓疖乃暑伏三阳,因循延漫所致。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软脓疖门主方
属性:x翠玉膏x 软脓疖脓水逗流,愈而复发。 
明松香(四两) 铜绿(二两) 猪胆(三个) 麻油(三钱) 
先将松香熔化,入油令沸,再下胆汁铜绿搅匀,入水中以手扯拔去火毒,瓷盒 
收贮,用绯光绢量疮大小摊贴,不必更换,听其自落。 
又方 
萆麻仁 松香(各等分) 
捣膏贴之,发可复生。 
烂疖久不愈者。 
青锻石 铸铜杓罐子(各等分) 
研细,菜油调搽。 
又方 
川铜绿(一两,研末) 
地沥青熬膏摊布上贴之,即消。 
又方 红柿子皮贴之自干。 
软疖 大芋头捣烂敷。 
又方 陈明瓦(天窗上者。) 研,清油调搓。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痱疮门主论
属性:痱子乃暑气伤热而生也。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痱疮门主方
属性:痱疮痛痒。 
绿豆粉(微炒,四两) 滑石(五钱) 
研匀朴之。 
又方 雪水洗之,随洗随减。 
又方 黄瓜(即王瓜)。切片擦之,即愈。 
又方 石粉扑之良。 
痱子摩破成疮,生肌止痛。(《集验》) 
赤石脂 黄柏(去粗皮) 腊茶(各五钱) 白面(二两) 冰片(五分) 
共研细,棉蘸扑之。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燕窝疮门主论
属性:申斗垣曰∶脑窝项后生疮,名燕窝疮, 
此足太阳膀胱经湿热所生也。(《启玄》)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燕窝疮门主方
属性:x燕土丹x(申斗垣) 
烟胶(一两) 燕窝土(三钱) 轻粉(一钱) 枯矾(五分) 
共研细,清油调搓患上神效。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蓐疮门主论
属性:钱青抡曰∶凡小儿百日内生疮,名曰蓐疮。由胎毒所致。从身渐延至头,齐眉 
癞遍则愈;若从头渐至腹者难治。宜内服犀角丸以化其毒。(《幼科良方》) 

卷三十幼科诸疮部
蓐疮门主方
属性:犀角丸(钱青抡) 治胎毒蓐疮。 
天竺黄 防风 羚羊角 全蝎(酒洗) 白僵蚕 羌活 明天麻 京墨( 微烟为度) 
川黄连 犀角 胆南星 麻黄 犀牛黄(各等分) 
为细末。蒸饼打糊为丸芡实大,朱砂金箔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下。 

卷三十一
痘疹部(上)
属性:自发热报痘灌浆起胀收靥,以及面耳部位预知顺逆,诸家秘而不传之术、秘法,俱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卷三十一痘疹部(上)
论痘疮根源
属性:朱纯嘏曰∶粤稽上古之世,未闻痘疮之说,亦无治痘之书,即《素问》集中并 
无只字言及于痘,非黄帝、岐伯以痘为轻易,不详加问难,而无一言以及之耶?盖 
三皇五帝之时,天清地宁,民淳俗朴,虚邪苛毒无由而生,及至汉时建武年间,征 
边染毒,军中遂生此疾。其说出于万密斋《痘疹心要》,查建武二十五年征武陵蛮,伏 
波军次下隽从壶头进兵,会甚暑,士卒疫死大半,援亦中病卒于军,史乃以疫书之 
意者。其痘乎?然传之年久,姑存以后之考正。总之,当日不知是何病证,因其生 
长收藏,尖圆红润有似于痘,故名之为痘。后此班师,毒瓦斯传入中国,诸家计议调治, 
皆据《内经》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之一言,为治痘之要领。殊不知痘疮与诸疮相隔天 
壤,诸疮之证未成形可解毒、可内消,已成形可攻破,即破可生肌,如痘不可解毒 
也,不可内消也,不可攻破也,自发热三日之后,始见痘苗,放苗之后,又三日而 
出齐,出齐之后,次第长浆,上由面部,次及身上,再则胀及脚下,务期稠脓充满,徐 
徐回水结痂,大约于一十二日之中收其成功。自发热造端,即以热之轻重,报痘之 
缓急,便知痘之疏密,看报痘之部位,便知痘之吉凶,看痘粒之形色,便知痘之虚 
实。至于起胀灌浆,计时限日,观形察色,分别虚实寒热,用药调治,以为灌浆之计, 
失此不治,竟不成浆,虽有妙剂仙丹,不能保其不死。久吾聂氏曰∶痘之生死,判 
于浆之有无,有浆毒从外散故生,无浆毒留内攻故死,脓浆既成,结痂又浓,色又 
苍蜡,此顺证也。总之,痘疮不与诸疮同治,即属心火之一言,于痘原无干涉也。前 
代刘河间、钱仲阳立方,俱以解毒为主,多用寒凉,少用温补,张洁古、王海藏咸宗 
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