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海战 >

第46节

大海战-第46节

小说: 大海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1架外,其余飞机都安全着舰,落水的飞行员已由驱逐舰救起。
  6月6日的最后攻击
  6月6日拂晓,天朗气清,风平浪静,视野较远。拂晓起飞的“企业”号侦察机,就在该航空母舰西南约130英里处发现了“最上”号和“三隈”号2艘重巡洋舰。这时,风向西南,风力不大,对美国航空母艘非常有利,它可一面向目标接近,一面组织舰载机起飞和降落。
  美机连续进行3次攻击,2艘日本重巡洋舰先后被击中数颗炸弹,担任护航的2艘驱逐舰也各中1颗炸弹。到第三次攻击前,美航空母舰仅离目标90海里,所以,飞行员能够同时看到美日两军的舰队。“最上”号尽管遭到猛烈的攻击,但还是蹒跚地回到了特鲁克。可是,此后一年多不能参加战斗。“三隈”号在遭到最后一次攻击后,未过几个小时就沉没了,约有1000名舰员也同归于尽。
  6月6日晚,斯普鲁恩斯决定停止追击。这时,驱逐舰因油料所限,已经离去,他手下只剩4艘军舰了。据称,日军潜艇埋伏在这个海域,这样一支兵力较小的部队是难以保障安全的。飞行员们连续奋战3天,已很疲惫。斯普鲁恩斯认为,进入威克岛日军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以内是不明智的。因为据他判断,日军准备进驻中途岛的飞机可能在威克岛上集结待命。于是,他率舰队转向东北航行,以便与油船会合,进行5月31日以来的第一次加油。
  斯普鲁恩斯的深思熟虑,说明他具有卓越的才略。山本虽然分兵向西撤退,但他并未放弃在这次海战中对美国军舰进行回击的企图。因5日“谷风”号遭到美军袭击,6日“最上”号和“三隈”号又遭袭击,山本已经知道美国舰队正在追击。同时,他也能够根据这些情况判断出美国舰队的行动方向。6日中午前后,山本派出一支部队(巡洋舰7艘和驱逐舰8艘)向南航进。其任务有二:第一,掩护“最上”和“三隈”号撤退;第二,歼灭美国的航空母舰编队。这支掩护部队的指挥官已经作好6日夜战的准备。根据双方的航迹来看,如果斯普鲁恩斯的部队继续向西前进,日军的掩护部队就会获得夜战的机会。在此期间,山本的主力部队也为参加这次夜战向南运动。而且,为了加强威克岛的突击力量,日军航空兵已从马绍尔群岛北上。日本的残存兵力又集中起来。
  “约克城”号沉没(6月7日)
  6月4日下午,“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舰员弃舰后,除留下“休斯”号驱逐舰,负责守卫这艘已倾斜24度但尚稳定的航空母舰外,其他护航舰只均已撤离。5日晨,从“约克城”号左舷传来的机枪声,引起“休斯”号了望哨的注意。派出收容队前去救出2名负伤的水兵,并找到3册仓促离舰时失落的密码本。然而,谁也没有注意到,南云于这天上午从巡洋舰派出2架飞机前来搜索,其中1架已经向上级报告了“约克城”的位置。
  中午前后,在帕尔…赫米斯礁海域担任巡逻任务的“捕蝇鸟”号扫雷艇,奉尼米兹之命前去拖带“约克城”号航空母舰。该艇试图以3节航速将“约克城”号拖到珍珠港。然而这条小艇拖带这样的军舰,实在力所难及,直到6日晨,被拖带的“约克城”号还未达到用舵的最低速度。这时,又有5艘驱逐舰赶来支援。6日白天,“哈曼”号驱逐舰靠上“约克城”,把损管队(由“约克城”号的官兵组成)送上该舰。
  这一天,损管作业进展很快。“约克城”号的倾斜减少了2度,几个隔舱中的海水也被排除了。“哈曼”号靠在“约克城”号的右舷,以便供给灭火和排水所需的动力。其余驱逐舰在航空母舰周围进行机动,实施防潜警戒。
  13时35分,在航空母舰的右舷发现4条鱼雷的航迹,这是“伊…168”号潜艇发射的。该艇5日凌晨炮击中途岛后,又接到如下命令:根据飞机报告的位置,跟踪那艘受伤的航空母舰。经过一天半的搜索,刚刚发现“约克城”号。“哈曼”号无法机动规避,其后部被击中1条鱼雷;只有2条鱼雷从舰底通过,击中航空母舰。“哈曼”号爆炸沉没,因在水线以下爆炸,大部分舰员也同归于尽。有的驱逐舰忙于救生,有的驱逐舰立即追击潜艇。日军潜艇仅被击伤,仍能驶回吴港去修理。
  “约克城”号仍然浮在水面。虽然倾斜度小了一些,但是舰体逐渐下沉。6月7日凌晨,该舰向左舷倾覆沉没。
  结语
  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主要是情报工作的胜利。企图进行突然袭击的日军,反而遭到突然袭击。加之,日军犯了严重的错误,且为美军指挥官巧妙的加以利用,而美军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同珊瑚海海战一样,这次海战完全是航空兵实施的。日军没有得到发挥其水面舰艇巨大优势的机会。
  美军在这次海战过程中,显然有某些缺点和不当之处,但是其战术技术的发挥比珊瑚海海战的强得多。如果美侦察机能够更好地跟踪敌人,并及时地进行通信联络,那么,这次海战可能会打得更好。在海战的的追击阶段,美军如能早些查明日军舰队正在撤退,就会处于更加有利的态势。如果迅速而果断地采取损管措施,“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也许不至于沉没。此外,这次海战再次证明,美军的鱼雷质量较差,飞机的质量也不高。
  对于日军来说,此战失利是自从十六世纪末叶被朝鲜的李舜臣的军队打败以来所遭到的首次惨败。美军损失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和“哈曼”号驱逐舰。而日军却丧失了4艘航空母舰和1艘重巡洋舰。美军损失飞机150架,而日军损失飞机322架,4艘航空母舰的舰员也随军舰葬身海底了。美国有307人阵亡,而日军却有3600名效忠天皇陛下的官兵丧生,其中第一流的飞行员多达数百名。损失这批富有经验的飞行员,是对日本海军的一个致命打击。这是最终决定日本命运的消耗战的一个序幕。
  这次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迄那时为此,日军一直处于优势,能够为所欲为地发动攻势;可是,这次海战却使它丧失了这种优势。对于美国来说,这意味着战争的防御阶段已告结束。美军能够掌握某些主动权的时期已经到来。
  日本当局不仅对其国民,甚至对其高级官员也都隐瞒了这次海战失败的真相。日军从作战日志及作战报告中删掉了有关战败的记载。但是,它无法消除这次海战的后果。
  第九章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
  中途岛海战,对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日军是个沉重的打击。这次海战结束后刚过一周,大本营就取消了原定于1942年7月侵占新喀里多尼亚、斐济、萨摩亚等岛屿的狂妄计划,而以巩固“防御圈”为其当务之急。
  三川军一海军中将率领的一支巡洋舰、驱逐舰编队,奉命开往俾斯麦群岛。另外,为了加强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以及所罗门群岛北部的航空兵力,还向这些地方运去了许多飞机和器材装备。可是,盟军仍然占据着莫尔兹比港这个基地,日本海军虽曾出兵去消除这一威胁,但是遭到了挫败。于是,日本陆军提出一个新的作战方案,即从新几内亚岛的北部登陆,翻越欧文斯坦利山脉,攻占莫尔兹比港。为了掩护这一攻势的翼侧,日军已开始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修建轰炸机跑道。瓜达尔卡纳尔岛位于已被日军当作水上飞机基地使用的图拉吉岛以南,两岛相距20海里。
  中途岛海战的结果,使盟军处于有利态势。这时,日军的兵力已不占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开始转到盟军手中,以攻势防御阻止日军进攻的时期已经到来。所谓攻势防御,是指在战术上采取攻势,必须夺取日军尚未站稳脚跟的要地;而在战略上采取守势,即以挫败日军的进攻为当前的作战目标。
  美军所要袭击的地方,多与日军将要发动的攻势有关。早在1942年2月,金海军上将就指出:日军正在加强腊包尔基地,以便把它作为继续向前推进的跳板。为了阻止日军从腊包尔方向发动攻势,并且为了使盟军向所罗门群岛和俾斯麦群岛发动的反攻有个根据地,金海军上将命令在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埃法特岛建立基地。接着,他又决定组建一支独立作战的南太平洋部队,任命罗伯特·戈姆利海军中将为该部队的司令,并将这支部队置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的统辖之下。
  戈姆利将军将其司令部设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并立即着手在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圣埃斯皮里图岛修建筑第二个基地。
  美国海军的作战计划是,使用受过两栖作战训练的海军陆战第1师,在航空母舰的支援下,首先在所罗门群岛东南部登陆。然后在该地修建机场,以便为夺取所罗门群岛中的其他岛屿,给岸基航空兵提供支援。接着,再在新占的岛屿上修建机场,把轰炸机的作战范围向前扩展,使其更加接近主要目标。这样,经过几次战役,就可将腊包尔置于航空兵的猛烈袭击之下,而且每一战役的登陆阶段均能得到岸基飞机的支援。每一战役的推进距离,不超过300海里。这是由1942年时美军战斗机的最大战斗活动半径所决定的。因为战斗机必须在目标上空逗留一段时间,才能保障己方的轰炸机和两栖作战部队免受敌机的袭击。
  中途岛海战之后,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两位将军虽然都主张尽早开始反攻,但对如何反攻的问题却持有不同的意见。海军陆战师和输送部队在敌岸登陆的舰船,以及登陆作战所需要的航空火力和舰炮火力支援部队,统由太平洋舰队司令兼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将军指挥。然而,所罗门群岛却位于麦克阿瑟将军管辖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因此,尼米兹将军和麦克阿瑟将军都提出了各自的理由,力图证明这一地区的整个作战应由自己指挥。而且,麦克阿瑟将军还就如何达到作战目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如果把包括航空母舰和海军陆战第1师的兵力交给我来指挥,我就来个连续作战,一举夺回腊包尔”。
  对于麦克阿瑟将军的这种大胆的战略设想,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腊包尔的防守正在日益加强,反攻的时间越晚,就越难攻占这个要地。盟军一旦夺回腊包尔,就能完全消除日军对澳大利亚以及对美澳之间海上交通线的威胁,使侵入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东部的日军陷入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并为进兵菲律宾打开一条通道。可是,把数量有限的航空母舰和仅有的一个海军陆战师派到所罗门群岛的多礁海区(许多暗礁在海图上未予标明),并在日军岸基航空兵的袭击之下作战,这是美国海军所坚决反对的。后来,随着航空母舰和两栖作战部队的增多,兵力使用有了机动的余地,并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海军的战略家们,就有可能大胆而裕如地实施这种作战了。实际上,这些海军战略家们认为,只有依靠舰载航空兵的支援,才能对设防坚固的日军要地实施登陆作战。然而,面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他们也赞成采取逐步进取的战法。因为这种战法既容易获胜,又可以避免遭到严重损失。他们仍然主张,太平洋舰队的兵力应该置于海军统辖之下。
  双方僵持不下,这个问题只有靠华盛顿来解决了。因为尼米兹和麦克阿瑟都是各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这里还有一个难题,就是一个战场由两位指挥官分别指挥的问题。能否把整个太平洋的作战置于一位将领的指挥之下呢?有人对此表示赞同,并提出某些令人信服的论据。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人强调指出:把北起阿留申群岛南到澳大利亚之间这一广阔战场上的各种战略问题都交给一位将领掌握,这是力所难及的。支持后一种意见的人认为,把太平洋全境交给一人指挥是机械执行统一指挥的原则。他们主张,仅在必须连续作战的交界地区实施合二为一的统一指挥。结果,后者的意见占了上风,麦充阿瑟将军管辖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尼米兹将军管辖的太平洋战区,仍是参谋长联席会议直辖的两个独立战区。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均由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解决。连续召开多次会议后,马歇尔将军和金将军取得了一致意见,并于1942年7月2日发出了指示,实际上采纳了海军的建议。战役第一阶段,是夺取圣克鲁斯群岛、图拉吉岛及其附近的要地,由尼米兹将军担任战略指挥。为了便于指挥,把南太平洋地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分界线改在东经159度。瓜达尔卡纳尔岛在此线以东。一俟在图拉吉地区站稳脚跟,就向巴布亚半岛的萨拉莫阿和莱城进军,同时沿所罗门群岛北上。战役第二阶段,则由麦克阿瑟将军担任战略指挥。第一阶段结束后,盟军转而对腊包尔实施两面夹击。称为“了望台”战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