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朱可夫 >

第34节

朱可夫-第34节

小说: 朱可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任务。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应向沃姆扎和奥斯特罗文卡进攻,约在8月10日前在纳雷夫河西岸建立登陆场,并巩固其阵地燃后进入东普鲁士。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应向华沙总方向进攻,于8月8日前夺取波兰首都郊区的普拉加,并在纳雷夫河和维斯瓦河西岸建立登陆场。 
  虽然进攻速度减慢了,但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于8月下半月进抵到奥古斯图夫…沃姆扎一线,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各集团军,从纳雷夫河河口直到普乌图斯克的地段上进抵纳雷夫河。此时德军恢复了它的战略正面,这个不利情况,加上苏军交通线过长,且部队已很疲惫,使苏军不得不中断这次攻势。 
  8月29日,斯大林命令所有四个方面军在耶尔加瓦到尤塞夫沃一线占领防御阵地。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和第2方面军则获准在9月份进行有限的攻势作战,以便在纳雷夫河上建立登陆场,解放普拉加,然后再建立防御阵地。 
  在这段期间。波兰地下军趁德军撤退和苏军向前推进之机,下令于8月1日傍晚发动总起义。虽然详细探讨华沙起义不属本书的范围,但应当指出,波兰首都的这次殉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争议最大的事件之一。不言而喻,它曾产生过深远的政治影响。①关于红军是否能够或愿意前往援助华沙起义者们的问题,争论一直继续到今天。因此,对这个问题至少得简短地谈一下。 
  ①乔治·凯南曾说,华沙事件是〃表明苏联决心在战后控制东欧的最露骨的和明确无误的迹象〃。见乔治·凯南著《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的俄国与西方》,第365页。——原书注 
  朱可夫是否有能力继续向前推进,把德国人赶出波兰首都呢?起义领导人布尔一科马罗夫斯基认为他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因为红军部队在进抵维斯瓦河东岸的当天便渡过了这条河①。他认为,这一事实清楚表明苏军没有遭到德军认真的抵抗,维斯瓦河已不再是苏军向前推进的重大障碍。他还指出,红军侦察部队从其登陆场深入到波兰境内很远的地方,没有遇到抵抗,而德军部队显然正在仓皇地从华沙撤退。② 
  ①什捷缅科将军写道,9月初,斯大林开始对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可能采取的作战方针表示关注。由于驻这两个方面军的最高统帅部代表铁木辛哥病了,斯大林派朱可夫去弄清那些地段的情况。朱可夫刚一回来,斯大林就把他派往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去〃查明华沙的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斯大林吩咐朱可夫亲自向波兰人交待任务,并帮助他们组织实施。 
  9月15日,朱可夫飞到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翌日晨,他和罗科索夫赔费一起来到位于普拉加热莱纳区的波兰第1集团军司令部。这时波兰司令员已开始派遣步兵部队度过维拉瓦河去援助起义者。他们同波兰司令员讨论了局势。什捷缅科没有详谈苏军给了什么支援,只是说〃为保证顺利度过维斯瓦河,尽了一切努力〃。几天以后,斯大林命令总参谋部同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商量怎样援助华沙。9月20日,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向总参谋部提出了建议,但建议的内容不得而知。什捷缅科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内容也含糊其词。他写道:〃国家军(忠于设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的波兰地下军)领导人酝酿的政治阴谋……促使罗科索夫斯基表示坚决主张停止在华沙的作战行动。这个建议得互T·R·朱可夫的支持。〃于是斯大林同意了,波兰第1集团军奉命在维斯瓦河东岸转入防御。见什捷细科著《走向胜利》,《旗帜》杂志,1970年6月号,第135页…第140页。——原书注 
  ②布尔·科马罗夫斯基著《秘密军队》,第199页。——原书注 
  朱可夫的说法则完全不同。对此,应当从苏军总是喜欢沿河岸把攻势停下来,以便稳固战线、调整部署的角度去看待。战后,朱可夫对驻柏林的美军装甲第7师的约翰·斯普鲁林准将说:〃当我们进抵华沙时,我们看不出我们有什么办法渡过维斯瓦河,如果不先把我们战线上的德军大大削弱的话。〃 
  朱可夫说,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希特勒对共产主义怀着。狂疯的仇恨,所以他将不顾其他战场的需要,集中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对付红军。德国人对斯拉夫人怀有恐惧心理,德国的兵工厂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德国东部,而这一地区是普鲁士军人阶层的据点,所有这些因素促使苏联人认为,希特勒宁肯在西线放弃地盘,也不愿削弱他在东部战场的兵力。 
  古德里安在他的书中写道,维斯瓦河一线的战斗是激烈的,而〃我们德国人的印象是,挡住敌军使之无法前进的是我们的防御,而不是俄国要破坏华沙起义的愿望。〃 
  同时,不管能否做到,斯大林显然不愿意去帮助波兰人。他认为华沙的战斗,是〃一批贪图权力的罪犯们的一次鲁莽而拙劣的冒险〃。①此外,斯大林断然拒绝让美英飞机在空投补给品之后使用苏联的空军基地。8月16日,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维辛斯基向美国驻莫斯科大使宣读了如下的声明: 
  ①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版,第6卷《胜利与悲剧》,上部,第l分册,第202页。——原书注 
  苏联政府当然不能反对英国或美国飞机在华沙地区空投武器,因为这是美国和英国的事。但它决然反对美国或英国飞机在华沙地区空投武器后,在苏联领土降落,因为苏联政府不希望同华沙的冒险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关系。 
  同一天,丘吉尔首相收到斯大林的一封信,信中说:〃在已经出现的形势下,苏军最高统帅部得出结论,它必须同华沙的冒险行动脱离关系。〃① 
  ①丘吉尔著《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版,第6卷《胜利与悲剧》,上部,第1分册,第201…第202页。——原书注 
  9月月中,苏联人终于开始向被围困的波兰人空投补给品,虽然红军仍然没有作出进军华沙的尝试。丘吉尔的结论是,〃他们希望让非共产党的波兰人全部被消灭〃。10月初,华沙的波兰军队投降了。这场战斗持续了六十多天,波兰地下军战死者几近半数,德军死亡一万人——这些数字表明了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当苏军在三个月之后开进华沙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一座已经变成废墟的城市,许多尸体尚未掩埋。 
  其他地方的事态正在迅速发展着。到1944年8月底,意大利、芬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这些曾经是德国的盟国的国家都退出了战争。 
  红军在夏季攻势中遭受了很大损失。10月份,朱可夫着手研究部队向西进军的问题。这时,俄国对于希特勒会在西线放弃地盘以加强东线作战的担心有所减少,因为他们看到了西线德军防御的情形。盟军开始深人德国领土,夺取了亚琛,威胁着鲁尔区。虽然德军在西线集结了它的残余的装甲部队,将其投入一场伤亡惨重的反攻,几乎进抵到马斯河,但到年底时,盟军阻止了这次进攻,再次迫使德军后退。 
  1944年,朱可夫获得了苏联最高军功勋章——胜利勋章。这种勋章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3年设立的,作为对〃卓越地领导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打败德国法西斯军队,取得辉煌胜利〃的奖赏。到最后,共有三人两次荣获胜利勋章,他们是:华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和斯大林。下列军事首长各获得一枚胜利勋章:戈沃罗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Q·N·托尔布欣、铁木辛哥、马利诺夫斯基、麦列茨科夫和安东诺夫。的确,得到这一荣誉的是一批为数甚少的出类拔萃的人。 
  以苏军的许多胜利为标志的1944年即将结束。9月5日,苏联人向保加利亚宣战,但在9月9日,即在保加利亚人向德国宣战之后,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停止在该国的一切军事行动。 
  10月3日,鸟克兰第2方面军的部队越过南斯拉夫边界,开始解放边境附近的一些城镇。10月20日,苏军和南斯拉夫军队解放了贝尔格莱德,而乌克兰第2方面军正攻打匈牙利的德布勒森市。到12月底,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包围了布达佩斯,匈牙利临时政府向德国在战。 
  向德国本土突击的计划正在制订中,而T·K·朱可夫命中注定要在这一行动中起重大作用。当他同科涅夫一起于1944年11月7日到达莫斯科参加庆祝布尔什维克革命二十七周年的活动时,他们听到斯大林宣布,将由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部队去攻占柏林。 
  罗曼·科尔科维茨写道:〃斯大林专断地决定把苏军各种军事行动和夺取胜利的最美差使留给朱可夫,这使总参谋部的干部们感到沮丧,也使科涅夫很不开心,因为他也想参加征服柏林的战斗。〃① 
  ①罗曼·科尔科维兹著《苏联军队和共产党》,第236页。——原书注 
  下一章将要谈到科涅夫对这一决定作出了何种反应,而且在本书以后的章节里也可以明显看出他对朱可夫的厌恶所造成的长远影响。 
第十一章 第三帝国的衰亡 (1)   
  1945年新年伊始,红军在东普鲁士、在布达佩斯城下。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山区、在濒临华沙一片废墟的维斯瓦河沿岸,摆好了准备进攻的阵势。苏军最高统帅部即将完成这场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攻势的各种准备工作。这次攻势的目的,是要使红军横扫波兰而直逼柏林。①在此之前,即在1944年11月,已经为这次大规模突击制订了计划,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①赫鲁晓夫承认,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物资援助,对于实施柏林战役是非常重要的。见《赫鲁晓夫回忆录》,第225页…第226页。 
  在战争期间,美国同苏联提供了四十万辆吉备车和卡车、一万一千多辆装甲车辆(其中包括七千辆坦克,足够装备二十多个装甲师)、一万四千多架飞机和大约二百万吨食品。见查尔斯·B·麦克唐纳著《巨大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美国武装部队》,第514页;罗伯特·休恩·琼斯著《通往俄国的路:美国对苏联的租借》。——原书注 
  朱可夫的后勤副司令员H·A·安季品科中将对整个计划的制订过程作了极有价值的记载。 
  11月19日,K·K·罗科索夫斯基离开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F·R·朱可夫到任接替罗科索夫斯基。安季品科描述了1944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朱可夫动身去莫斯科的情景: 
  快要动身时他才告诉我关于四个新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即将到达并编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消息,以及所设想的我军在进攻前的配置和打算发起迸攻的日期…… 
  从12月8日到10日,即在进攻前一个月,由方面军司令员主持的战役摹拟导演,对于正确组织后方勤务,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所有集团军司令员和方面军各兵种的首长都被叫来参加这次导演。我也参加了。实质上,演练了这次战役的实际打法,这对于制订后勤保障措施提供了更大的帮助。① 
  ①H·A·安季品科著《从维斯瓦河到奥得河》,载苏联《军事史杂志》,1965年3月号,第71页。——原书注 
  安季品科还说,下达了严格的命令:前来增援的几个集团军必须隐蔽到达。这些部队不得在进攻地域下火车。因此,建立起两个基地区域:一个区域作为部队人员下车地点,而另一个区域,也是主要的区域,所有辎重都运到那里。 
  1月初,红军部队作好了准备,即将实施突击,横扫中欧、东欧。同德军对阵的共有苏军七个方面军,从北到南依次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位于涅曼河一线;罗科索夫斯基(接替M·B·扎哈罗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位于纳雷夫河一线;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科涅夫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位于维斯瓦河沿岸;H·E·彼得罗夫大将指挥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位于桑河沿岸;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和托尔布欣指挥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匈牙利。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预定由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科涅夫的方面军以及乌克兰第4方面军之一部,在罗科索夫斯基的方面军部分部队的支援下,在华沙一柏林总方向上实施。波兰第1集团军也将参加这次战役。 
  朱可夫知道,这次进攻的目的地正是柏林,因而他很可能非常愿意指挥这个将担任主攻任务的方面军。实际上,也许他想了一些办法使自已被委派担任这个能够为他赢得很大荣耀的重要任务。劳特巴奇评论说:〃朱可夫就要享受到把他自己的战略方针付诸战术实践的乐趣,而这是参谋军官们很难享受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