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

第73节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第73节

小说: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地踏进山门,步入院落,只见殿堂高耸,古木参天,地上杂草丛生,一群老鸦栖于树梢,呱呱乱啼,庭院深深,曲径通幽。行至此处,令人身心耳目尽皆一新。小灵杰踩着碎石子路蹑足前行,依次浏览了灵宫殿、玉皇殿、七真殿、四御殿、丘祖殿。

  四御殿是两层,上层题名为“三清阁”,檐牙高琢,门窗紧闭,只不知有何用处。丘祖殿规模最为宏大,应为正殿,殿檐悬有“万古长青”的匾额,虽年久失修,油漆脱落,而更显得古色古香,让人睹之而遐想万千。殿堂正面面南背北有一尊泥塑神胎,白面无须,宽袍大袖,顾盼神飞,栩栩如生,大有飘然出尘,羽化成仙之势,神胎也是泥层脱落,色彩斑驳。

  从丘祖殿殿门折而向东,穿过一小月亮门,眼前是一个小园,园中别有一番气象:有树,是苍松翠柏,序序如华盖,青翠欲滴;有石,怪石林立,嶙峋而形态各异,相映成趣;有水,乱石中有一小池,碧波荡漾,水自怪石中流入,“叮叮咚咚”如环佩交鸣,落下时似飞花碎玉;有屋,雕梁画栋,掩映于松柏之间,只露一角更添闲情逸致。小灵杰正在感慨,偶一回首,见园子左侧一株苍松之下,有两个穿青袍子的道人正对坐下象棋。适才进的匆忙,又为园中景致吸引,竟然直入其内,无暇他顾。小灵杰为自己擅入此园,扰人雅致而深感不安,只得轻手轻脚地走上前去,准备候两人下完此局,道个唐突,然后觅路而返,免得呆了太久,污了清修净地、化外之土。

  桌是青石桌,凳是青石凳。下象棋的道士仙风道骨,冷风掀动他们的衣裙,似欲乘风归去。两道士一老一小,老的白发银须,宛若仙人;小的戴一黑色道帽,面皮微黄,年约二十挂零,桌上一局棋正下到热火朝天,难分难解处。老者执黑,下法较为稳重,以防御为主,重兵集结在己方,防守得丝丝入扣;少者执红,年轻人确实血气方刚,步步进逼,一籽快车已深入黑棋腹心,纵横驰骋,似是所向披靡。老少二人都凝神关注棋盘上的风云变幻,竟没有发觉背后有一人正一声不响地观战。

  小灵杰在家时也时常和大人下象棋。农村没有啥好玩的东西,闲得没事时大家伙儿呆在一块,聊得实在烦了就玩自制的棋子,随手用树枝在地上划成一副棋盘,于是一场鏖战即刻开始。彼时观棋的绝对比下棋的要多,所谓观棋不语真君子,农村下棋很少有真君子。观棋的往往比下棋的都着急,看下棋的下着臭棋他急得直想骂人祖宗八代。更有甚者,干脆就自己出手替人下上一着自认为是的炒棋,结果肯定是被围观的人群骂得狗血喷头。小灵杰就是在这种气氛下熏陶出来的棋手。在家下棋只要棋一摆上,不分老小,都可以玩上几盘,小家伙又喜好钻大人场,故而那一手棋下得虽说比不上国家级的大棋手,在农村那种场合也算是数一数二,出类拔萃的人物了。此刻他凝神仔细一看,差点没叫出声来。原来红棋的车看似所向无敌,无所顾忌,实则已陷入重围,黑棋在它周围布下了重重陷阱,稍一动作即有被黑棋吃掉之虞。

  再看黑棋,虽似只剩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实则蕴含着极厉害的杀着,正象一只蓄势得发的待子,只要红棋车一发动,黑棋即可寻机将之吃掉,然后伺机大举进攻,红棋即会步步受制,一败涂地。大凡会者技痒,小灵杰看着红棋如要出车,不出五步,一定会缴械认输。可惜黑棋并不知晓,年轻道士以手支颐沉思良久,终于伸出右手缓缓地伸向棋盘,小灵杰目不转睛地瞪着年轻道士那五根白皙修长的手指,心快蹦到了嗓子眼。那五根手指慢而又慢,像是手上驮着千钧重压,最后,有两根手指毅然决然地伸向了红棋深入黑棋股地的车,小灵杰全身发凉,面色如土,眼睁睁看着那杆车沉入底线。小灵杰再也控制不住,因为依他看红车沉底正入黑棋的圈套,是一招蠢到极点的臭棋,这样一来,不出三步,红棋必死。小灵杰脑门子热血上涌,禁不住大叫一声“哎哟”。

  两位道士这才注意到了背后站着一个小孩,年轻道士微微一怔,看见小灵杰满头大汗、嘴唇哆嗦,一只右手已伸到胸前凝立不动,状极惊恐而且尴尬,明白了他是在为自己担心,不由得莞尔而笑。

  “小施主稍安勿躁,且静观其变。”

  小灵杰愕然,俯身再看棋势,未明分晓,老道士已以手捻须而笑:

  “一清道友近日棋艺大进,日趋完境,贫道力有未逮,甘拜下风。”

  小灵杰更是大惑不解,一看老道士用手压着的一枚棋子,隐隐露出边角,似是一个黑马。小灵杰茅塞顿开,原来红棋这个陷阱设得更是高,以一车独涉险境,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他自己趁敌手全神防备那车之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一枚黑马卧槽,红棋不吃车则已,一吃车则给黑子可乘之机,是真的再没还手之力了。而红棋如不吃车,也是一死。所以那个一清道人看来是早已估算好全盘大势,算准老道人的棋路,必会顾此失彼,守一处则必虚一处,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迭出险拓,诱敌入瓮。

  一清道人此刻也是哈哈大笑:

  “无尘道兄折煞小道了。道兄棋势纵横捭阖,气象万千,防守更是密不透风,有王者之风,小道侥幸获胜,实在惭愧,倒叫道兄见笑了。”

  两个道人你推我让,你捧我、我拍你地大谈棋艺。只听得一清道人说:

  “道兄棋路长在防守,其失亦在防守。棋如用兵,大凡两国交兵,若无十足取胜把握,决无重防守者,只守不攻,任你千条妙计,必有所失,只防不攻,实在是先已在气势上弱于对手,那是先将己方置于不胜之地了。”

  “好一个先将己方置于不胜之地,兵家有言,攻即为守,守之佳者即为攻,贫道今日得闻道友一言,如沐春风,醍醒灌顶,胜读十年棋书。啊!贫道已有所自知,近日来为浮事所扰,不免有老气横秋,束手束脚之嫌,棋如其人,果真如此,哈哈!”

  小灵杰看两位聊得逸兴横飞,只觉他们所言俱是世间至理箴言,不由得句句铭刻在心,以待回去后字字咀嚼体会。

  两个道士谈完棋局,复又谈白云观之由来。小灵杰这才明白一清道士系云游至此小住的。白云观的建观史小灵杰丝毫不感兴趣,正要上前道歉告辞,园子那边忽然响起一阵清晰微弱的细碎脚步声,回头一看,一个小道士正托着茶盘疾步而来,走到近处与小灵杰正打照面,两人都是“啊呀”一声,小道士先开了口:

  “这不是在天桥捧场的小施主吗?”

  小灵杰认出那个小道士正是在天桥顶砖募捐的那位,此刻换了身干净道袍,眉清目秀,俊逸不凡,心中不由暗赞道观中竟也有此等人才。这时那两位道士也注意到了小灵杰,只见小灵杰身穿兰布夹袄,头戴瓜皮红绒球小黑帽,白净脸儿,眉宇间流露出一股勃勃神气,不由也是暗赞。

  双方厮认之后,小灵杰也坐到一旁,他自惭形秽,觉得谈啥都有可能被道士耻笑,于是没话找话地问道观何以修建。

  无尘道士失笑道:

  “指望化缘那几个钱何日才能攒够?不瞒小施主说,这不过是借人恻隐之心,以此糊口度日罢了。”

  小灵杰吓了一跳,在他想象中道观是清修静养之地,其中的道士个个应该不问俗事,不理红尘才对。可是老道士这番话说得太耸人听闻了,似乎道士靠“苦肉计”骗钱糊口度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

  “唔,原来你们是用这法挣钱呀!怎么出家人也兴骗人呢?

  那么这位小师傅今天怎么没去化缘呢?”

  年轻的道士叫耕云,他随口答曰:

  “今儿让我师弟当班,我们七个当徒弟的轮番出去,都说谗做买卖懒出家,小施主,你该明白了,这碗饭也不好吃。”

  说完用眼睛瞟了无尘道士一眼,老道士对徒弟的披露内幕不以为忤,语重心长地对小灵杰说:

  “贫道看小施主貌相俊雅,秀外慧中,亦必非久待池中之物。如若连此关节都看不透的话,倒让贫道见笑了。”

  小灵杰听出老道士的话中隐隐有金针渡劫之意,忙灵机一动,跪下磕头,口称师傅请给愚顽之人指点迷津,然后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从头讲述了一遍。

  无尘道士听罢小灵杰的话又是一阵朗笑:

  “小施主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想必已打定主意,只怕是为掩人耳目,寻觅两全之策吧!”

  小灵杰跪在地上鸡啄米似地磕头,也不起身,也不说话,心里却暗暗惊奇,这老道士看来果其有两下子,一眼就看穿了我的把戏。莫非真是天定,要我在这白云观中顿悟前非,摒弃杂念,走上光明大道吗?

  老道士顿了一顿,语气一变:

  “不入空门入皇门,……人生如逢场作戏,算命的说是命中注定,出家人说是神的安排,贫道的师傅,师傅的师傅乃至到道教龙门派的长春真人丘道长都是这么说的,贫道初到师傅门墙时也这么想,现在看来那时倒是贫道愚鲁了。所谓命运、前程之说,只可为走投无路或歧路彷徨之人找一个活下去的借口,让他们的臭皮囊再存于人世多做几天行尸走肉,有道君子若是依次做处世金针,则谬之极愚之极也,人生如浮萍,居无定所,漂往何方依其人而定,有道者审时度势,相时而动,一旦认准的事,虽千万人,其往矣,一旦不欲为之,即便利刃加身,亦不奴颜卑膝,曲已服从。而庸人则随波逐流,无所作为而终其一生。有道者做任何事都是自己的主张,故而即使他身败名裂,亦无怨无悔,后人念及倒还要赞一句英雄。庸人则惯于自扰,处处低眉顺眼,人不欲为己则不为,人若欲为己亦为之,这种人活于世,碌碌无为,不客气一点说,他们甚至可以作为有道者的影子来看。……”

  老道士的每个字都如千钧重锤,敲得小灵杰虚汗直冒,耳鼓内轰轰作响不已。他这时真是对老道士佩服到家了,嘴里一劲说弟子愚笨,弟子愚笨,汗水不自觉间已透了重衣。

  “入空门要四大皆空,无异于让人变成行尸走肉。除非心如死灰者方出家,因为他对十丈红尘已彻底看透,不欲涉足其间徒增痛苦,一般人入了空门,就要与世无争,以后的路就这么定下来没有发展了。入宫门有两种结果,一为出人头地,如唐时的太监高力士、李辅国,明时的‘立地太岁’刘瑾,都是权势熏人,炙手可热,另一则是仍为芸芸众生中之一员,碌碌一生,到底走向那一条路,那就得看个人的造化,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呀!贫道此处有十条秘诀,是在京师流传很少的所谓升官符,今不分卑劣,说与施主,冀有所用。一曰红,二曰融,三曰路路通,四曰识古董,五曰不怕小亏空,六曰围棋象棋精通,七曰梨园子弟勤供奉,八曰衣裳齐整语从容,九曰主恩宽德常称颂,十曰座上客满樽中酒不空。……”

  老道士说完拂袖而去,小灵杰如大梦初醒,看着老道士长袖飘飘,渐去渐远消失在松石之间,只觉得浑身毛孔眼无一处不畅快,无一处不舒服。

  回家路上,小灵杰反复玩味老道士的“至理名言”,晕乎乎的如腾云驾雾一般。特别是那句“虽千万人,其往矣”,那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胆量,何等的心胸。大丈夫处世就该如此,此刻他仿佛骤然吃了啥灵丹妙药,看透了所有事情。以前的一切顾虑在他眼前均烟消云散,许多化解不开的块垒此刻也无影无踪。他觉出半天以前的自己不仅可怜而且可笑,简直像一只摇尾乞怜的狗,非要把所有的行为都从爹妈那里得到许可,得到认同,乃至于得到赞赏,他现在认为这些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的举动是笨蛋到家,爹妈除了会阴沉着脸抱着死也不能做老公的信条不变。爹妈的目的就是要把他牢牢绑缚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让他出去闯,不让他去飞翔,爹妈能给他荣华富贵吗?爹妈能让他飞黄腾达吗?统统不能。爹妈只会把每一文小钱都攥到手里直到暖出汗化成水也舍不得花,嘿嘿!那是典型的愚夫愚妇行为。小灵杰需要的是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让他自己自由自在驰骋的天空,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慰同情和理解,他啥都不需要,路是他的,他活着就是为了他自己,就是为了他自己,他要走下去,不管前方是否布满乱石棘荆,凄风苦雨,不管走到何方,即使身死,他九死而无悔。因为他感到有一支鞭子在背后驱赶着他,他没法不走下去,要活着就得走下去,要走下去就得走出个人样。

  不是别人强迫他,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