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你妹的重生 作者:宛辰(晋江10.16日完结) >

第21节

你妹的重生 作者:宛辰(晋江10.16日完结)-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胤转过身去,沈虞也转到他面前问“可是那女子脾气不好?”
  
  沈胤看着沈虞,好一会才开口,“你想哥哥找个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不重要,找个喜欢的,父亲母亲不会反对的就好。”
  
  “喜欢的,喜欢的,”沈胤重复这两句话,“自己先要喜欢,然后爹娘不反对才是正经。”沈虞忙补充着说,按理沈家的嫡长子,婚姻应该是讲究门当户对的。
  
  “好了,我知道了,”沈胤叹着气说完,大步的向门外走去,沈虞就是想追也追不上,只好愣愣的站在院中。
  
  正堂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沈老太太并谢夫人一起走了出来,双方又见了礼,沈老太太这才上了自家的马车,临走的时候还不忘了叮嘱几个丫头,务必照管好姑娘,叮嘱沈虞好好吃药。都交代一番之后才出发。
  
  沈虞看着祖母的车远去,哥哥骑着马跟着后面,一次头都没有回,也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些发堵。用手抚了抚胸口,过了一会,才转身说,“咱们回去吧。”就往回走,到了大门口不甘心的又回头看着,沈胤的身影已经很远了,远到是否回头,都看不见了,也就都不重要了。
  
  沈虞回来直接去见了谢氏,“你祖母可是回去了?”沈虞应着,看着谢氏手边还有花撑子,“夫人还绣花?”
  
  “就是给舟儿绣个随身的玩意,这个是扇子套,没事的时候正好打发时辰。”
  
  沈虞过去拿起来看着“夫人这花样子,还真是新鲜,从未见过,比京中的繁杂的多。”
  
  “这个是早年的时候学的,我的家乡是在桐州,那边是桑蚕之乡,各家的姑娘们都是要学着刺绣的,若是出嫁的时候拿不出好样子的嫁妆,是要被笑话的,记得当时,谁家都有不同的花色,各家比着,每年的乞巧节,桐州都有绣品比试呢。”
  
  “那谁家的好的话,有什么奖赏?”
  
  “奖赏,倒是没有,不过名声在外,家中的女儿好嫁人的。”
  
  “那可比京中的乞巧节热闹多了,不知道现在桐州还有没有这样的节目可办?”
  
  谢氏理了下鬓角的头发,“出来很多年了,早不知道了。”
  
  沈虞听着猜测大约嫁人后就没回去过,似乎也不和家人走动,这是人家的私事不好多问,忙拿起谢氏的花撑子,看了看,比量着样子,秀了几针,谢氏在旁边指点着,该走的不该走的,都一一指了出来,谢临舟过来给母亲请安的时候,见到的就是沈虞和自己的母亲偎依在一处,共同拿着花撑子的场面。
  
  丫头过来回禀谢氏,公子过来请安,沈虞见了忙站起来,谢临舟给母亲见了礼,也给沈虞施礼,沈虞还礼,三人才依次坐好,沈虞笑道“还没正式的谢公子的救命之恩呢,说完,站起来,重新施礼。”谢临舟忙也站了起来,谢氏拉着沈虞坐下“舟儿自小骑术就好,若是碰上别人出事他也会出手施救。”
  
  谢临舟也说“当时那车已经是上坡了,早没了什么力气,这才让我将马勒住了。”谢氏看着沈虞说“姑娘别太客气了,单凭着沈胤公子和舟儿的交情,这些也是应该的,”
  
  “我还是多谢哥哥的情呢,这次也多亏哥哥,在京中日子久了还不知道庄子是这般好模样,”
  
  “你家按理也会有庄子,怎么没去过?”谢氏诧异的问道,沈虞忙回道“原来是有的,在阳的时候,现在上京才小一年了,祖母说也是有的,只是没带我过去看,过些日子得了闲,还要央求着祖母去才是。”
  
  谢氏笑道“若是老夫人不嫌弃的话,在这边住着也是一样的,离京中也不远,路也好走。”
  
  沈虞忙道谢。谢临舟见自己没什么插话的机会,先告了退,谢氏也不绣了,起身带着沈虞四处转转,这宅子倒是不算太大,好在井然有序,家仆们进进出出的,搬东西送东西,各司其职,沈虞暗想这谢夫人管家倒是有些本事。
  
  几人吃过了午饭,沈虞还不想睡觉,谢氏也没午睡的习惯,就拉着沈虞到后面的塘边坐着,“此处是老爷在世时候就种的荷花,引得庄子外面的活水,几年时间就是一大片,下面还养了些鱼啊,虾啊什么的,姑娘过几日可来钓鱼,钓上来了,算咱们填个菜,我是最不会做这个的,舟儿都不爱这些,现在估计在藏书楼呆着呢,不如咱们过去看看。”
  
  绕过荷花池就是他家的藏书楼,所谓楼也就是两层的样子,不过占地倒是不小,比正堂还要大些,谢氏带着沈虞进了大门,沈虞就发现了谢临舟在桌子后面的身影,前面也是书,后面也是书,自己坐在中间翻看着,谢氏冲沈虞笑了笑,过去喊道“舟儿,”谢临舟这才看见母亲,忙起身过来,沈虞转过身四处打量着,满墙的书架子,安有来回滑动拿书的梯子,按种类分好了,什么样的都有,连养鱼农耕的都有,这谢家还真是藏书颇丰,沈虞低头拿起一本,翻了翻,有些生字太过去蹊跷了,看也是看不懂的,只好放下,又往里面走。
  
  “沈姑娘也爱读书?”谢氏问道。
  
  “哪里,就是平时多认几个字罢了,家中的书都藏在外面,内宅还真没什么可读的。”
  
  谢临舟说“那,姑娘要是读什么,尽管来拿就是。”
  
  沈虞道了谢,谢氏看了谢临舟一眼,这孩子,对父亲的书爱惜的很,可没见对谁这么大方过,沈虞知道是客气话,读书人无比爱惜自己的书,很少外借,边看着,边听谢氏母子谈话,“这次回去,要带回去一大部分的,免得在这边放着可惜了……”
  
  沈虞走了一圈,也没好随便拿出书来,绕着绕着就到了门口,墨棋过来说道“姑娘可是累了,要不要回去歇会。”沈虞摇摇头,回身对谢夫人说“刚刚那池子倒是好的,鱼儿想着过去走走。”谢夫人忙让丫头领着往荷花池边走去。
  
  谢氏见沈虞走远了,才问儿子“往常谁要借你的书,就跟要杀了你似的,今儿怎么这么大方。”
  
  谢临舟边整理着书回着“还不是见母亲待她与别人不同,才大方的开口,反正儿子早知道她是不会随便拿走的。”
  
  谢氏点了点头“这孩子还真是难得,也没有什么娇气,跟她聊天倒是轻松的很,唉,你父亲去世的早,若是娘能有这么一个女儿该多好。也不会让你一人孤单不是”
  
  “她在家也是很讨长辈欢心的,沈兄的祖母就是很喜欢她,沈兄对她更是不错。娘要是有这么个女儿,不定被养成什么样了。”
  
  “还能什么样,总比你这个小老头强!”谢氏说完自己先笑了,儿子却若无其事般的又往外搬书,多晒晒免得发霉了生了蛀虫。谢临舟将书本小心的撑开,摊在晒书的架子上,一抬头就看见了凉亭里面坐着的沈虞,自顾自的摇着扇子,丫头们给指点着水里游来游去的鱼,清风袭来,薄纱随风飘舞,谢临舟突然想到一句诗,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忙地下头整理书籍,过了会又忍不住抬头望去,沈虞和墨棋已经走下台阶,往前面去了,谢临舟有些失落,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失落,摇摇头,又去搬书了。
  
  沈虞回到房中先歇了半天,倒在床上,迷迷糊糊的,这地还真好,安静极了,避暑也是好去处。园子虽然不大,胜在舒坦,可惜就过三五天就要回去,要是时常过来小住岂不是更好。沈虞想到这突然坐了起来。
  
  墨棋忙问“可是要喝些水?”
  
  沈虞又躺了下来,面朝里面,这样的日子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么,若是自己嫁进谢家,两家彼此还算熟悉,这谢夫人性格也算好的,谢临舟性子也是老实,就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跟自己父亲似的,抬小妾进来,沈虞翻了个身,墨棋以为是热的,上去慢慢的扇着,沈虞将被角搂在怀中,这个不正是自己要找的归宿么?原来老天爷让马车出事,就是为了拐进谢家来的啊?不过还得仔细问问才行。沈虞突然有一种女主上身的感觉,莫非,我才是那个亲妈笔下的女主么,要什么的时候就有什么,反正自己期望也不高,看这样,谢家家里也是人口简单的,总之是越想越美,想到高兴处,忍不住笑了起来,闭上眼睛不一会就睡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家生活

  
  沈虞下午醒来的时候,早过了未时,沈虞带着俩个丫头出来,到前面走走,谢临舟正在竹林旁边的凳子上拿着本书,院中也是安静极了,沈虞想起睡前的心思,笑着走过去,谢临舟知道过来人了,抬头一看是沈虞,忙站了起来。
  
  沈虞走了过去,指了指谢临舟手里的书问“这看的是什么?”
  
  谢临舟将书本一合,上面几个字,嘉堂集,沈虞点了点头,“是前朝的苏学士的大作。你喜欢苏学士的东西?”
  
  “咦,你还知道,苏学士的文堪称一绝,后人还很少能写出可一较高下的东西出来。不过我猜测你是不太喜欢读这书的吧。”
  
  “为什么这么说。”沈虞奇怪了,自己明明都说出了书名了。
  
  “刚才你进书斋后还记得翻看的第一本书么,就是这本。”
  
  沈虞听了不禁失笑,难怪看着眼熟,原来如此,“这书中生僻字太多了,也就没怎么想读下去。”
  
  谢临舟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对方会不会以为自己在炫耀学问渊博。就握着书不说话了。
  
  沈虞见了,转头说“这院子外面倒是什么摸样还没见过,谢夫人是不是还在歇着,不如带我出去走一走。”
  
  谢临舟听了点了点头,俩人刚要起步,莹雪忙说“姑娘略等等,”说就跑了回去,将纱帽取了出来给沈虞带上。
  
  沈虞一边带着一边还说“就是出去,此刻太阳也不大热的,”
  
  “姑娘还是带上的好,免得又晒黑了。”
  
  沈虞笑着任由丫头们带好,才随着谢临舟走了出去。外面离谢家的宅院不远就是佃农的村落,房子有高有矮的,有些似乎是新建的,沈虞也没仔细看,俩人沿着大路一直往前走。
  
  谢临舟突然开口问“记得上次去你家的时候,你还有个小妹,叫做盏儿的,如今可好?”
  
  沈虞听了愣住了,想起上次在李家,俩人是坐在一起下棋的,这个问题有些微妙,沈虞想了想才说“盏儿是我二叔家的,这次祖母上京,因为怜惜也带进京来,如今和我们在一处,自是很好。”
  
  谢临舟从来没怎么和姑娘单独的说过话,他这次还是犯了忌讳了或许是无心的,就是聊些共同的认识的人,可是不应该当着一位姑娘,打听另外一个姑娘的事情,尤其是现在的沈虞自己就不把谢临舟划入到普通朋友的圈中,他是重点可培养的对象。
  
  沈虞有些郁闷,顺着前面望过去,大路直通山旁,就问道“这就是直通了山上大得寺的路?”
  
  “恩,这路修好也有些年头了,家父还在世的时候,时常往来于庄子和京中,所以这条路特别的好。”
  
  沈虞见谢临舟总是提起父亲,忍不住问“你父亲,是,什么时候过世?”
  
  “大约不到十岁,有些都记不清了,就记得母亲搂着我一直在哭,别的倒是忘了,时间长了,父亲的样子只有些依稀的模样了。”
  
  说完看了眼沈虞“是不是,我很不孝顺。”谢临舟说话声音极低,沈虞这个时候自然不能说你不孝顺,想了一会才开口“那时候年纪还小,记不住也是有的,你带着母亲来庄上常住,整理父亲的藏书,怎么都不能说是不孝顺吧。”
  
  沈虞见谢临舟没说话,暗想自己这话哪里说的不对,可又想不出来,只好又问“怎么看着,前前后后的,只你一个人陪着夫人。?”
  
  “谢家就我一个,母亲总说家中实在太冷清,”说道这谢临舟看了沈虞,可惜隔着面纱始终有些看不清楚,沈虞则想自己猜的还真不错,还真是一个人。
  
  “咦,好大的河水,那园子中的也是从这个引进去的了?”俩人走着就到了村口的河边,只见河水清澈,碧波荡漾,远处有几个石台子,磨得光滑泛着亮,大约是村里人用来洗衣服的地儿,远处还有不知道是鸭子还是鹅的在游着。
  
  “不错,正是从这儿引进去的,原来选庄子的时候,父亲就是为了这水才选的地。”
  
  “这水可真清凉。”沈虞把围在面上的纱掀起来,夹到帽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