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56-订正太素脉秘诀 >

第8节

256-订正太素脉秘诀-第8节

小说: 256-订正太素脉秘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脾右关部脉〕浮。胃虚食不化。芤。肠中有瘀血。滑。胃逆不食。实。大小肠痢。弦。四肢拘急。 
紧。心脾疼。洪。气滞难便。微。气痞疾。沉。气攻腰痛。缓。火脾毒风。涩。腹中逆冷肠鸣。迟。脾寒 
胃冷。伏。脾积气痛。濡。脾虚。弱。为脾劳。 
〔肺右寸部脉〕浮大。感风受寒。芤。胸中有血。滑。气逆吐痰。实。则肠结。弦。身背拘急。紧。背膊痛。 
洪。气满大热。微。气少力困倦。沉。为不治。缓。肺风不足。涩。则肺风。迟。则肺寒。伏。肺冷痰积。 
濡。则肺气滞下痢。弱。则虚劳。 
〔肾右尺部脉〕浮。耳鸣便秘。芤。积血小便赤。滑。下痢涩小便赤。实。小便难。弦。腹急。紧。腹下痛。洪。 
小便难热。微。小腹积气。沉细。腹肺弱。缓。下焦风湿阴痒。涩。亦冷腹鸣。迟。下焦寒。伏。水谷不化。濡。发虚 
热恶寒。弱。骨节痿靡。 

卷下
损至呼
属性:脉。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名困。四呼一至曰命绝。 

卷下
别贵贱
属性:六脉轻清和滑者。姓名富贵寿康强。按之重浊兼粗涩。下贱愚蒙定不扬。 

卷下
肝为脏·胆为腑
属性:魂(象木。色青。春服。养筋。王候。绝秋。液泣。声呼。音角。味酸。性喧。气 
呼。不足悲。有余怒。平脉弦。贼脉浮。臭膻。死于庚辛。) 

卷下
心为脏·肠为腑
属性:神(象火。色赤。王夏绝冬。候舌养血。液汗。声唉。音征。味苦。性暑。气呵。不足忧。有余唉。平脉洪。贼脉 
沉。臭焦。死于壬癸。) 

卷下
脾为脏·胃为腑
属性:意(象土。色黄。王季。绝春。候唇。养肉。液声。涎歌。音宫。味甘。性静。气呼。不足利而少气。有余胀满。 
平脉缓。贼脉弦。臭香。死于甲乙。) 

卷下
肺为脏·肠为腑
属性:魄(象金。色白。王秋。绝夏。液涕。声皮毛。候鼻。声哭。音商。味辛。性凉。气呻。不足则悲。有余喘嗽。平 
脉浮短。贼脉洪大。臭腥。死于丙丁。) 

卷下
肾为脏·膀胱为腑
属性:志(象水。色黑。王冬。绝季。候耳。养骨。液吐。声呻。音羽。味盐。性凛。气吸。不足厥。有余肠泄。) 
命门与三焦同肾(王脉沉。贼脉缓。臭腐。死于戊己。) 

卷下
多至脉
属性:脉一呼再至曰平和。三至一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困。六至曰绝命。 

卷下
定二形
属性:寸口多弦尺小弦。如此方知一丈夫。尺中涌涌寸家怯。借问还如是一姑。 

卷下
明七诊法
属性:一静其心。二忌外虑。三均呼吸。四轻清于皮肤间。按其腑脉。五微重指于肌肉间。求其胃脉。六沉指于骨上。取 
其脏脉也。七察病患息数之来。或以独迟独疾等。为七诊者非也。谓如以独热独疾。为二脉者。疾乃六至脉。其疾其数。 
本自主热。岂得独疾独热为二候。迟脉本主寒。却言独寒独迟为异体。全非义理。今以灵枢经中七诊脉法。特为解注。 
所谓释缚脱艰于后学人矣。忽左右手脉。大小有偏。男子左脉大。右脉小。则顺。左脉小。右脉大。为逆。 
春肝琴弦似动条。夏脉枝蔓逐风摇。春弦。夏长。 
秋细风高黄叶落。冬紧只缘阳气消。秋细。冬紧。 
春心浮浮似羽毛。夏大看看日渐高。春浮。夏大。 
秋洪遍野如流水。冬散还摧大墓牢。秋洪。冬散。 
春脾初暖软绵绵。夏迟樱桃步向前。春缓。夏迟。 
秋虚尺应泉下水。冬撒长流出九泉。秋虚。冬长。 
春肺之脉正微微。夏短秋光火气低。春微。夏短。 
秋浮金色然舒艳。冬涩入墓也无疑。秋浮。冬涩。 
春肾濡弱水性旋。夏滑波涛浪近川。春弱。夏滑。 
九秋沉伏洞迟歇。十月黄河彻底坚。 
忽左右手脉。大小有偏者。女子右脉大。左脉小。为顺。右脉小。左脉大。为逆。脉如雀啄者(忽滴滴而不相连。) 
如屋漏者。(忽起时如数多也。) 如虾游者。(时复起寻如不没。反又起也。) 如鱼翔者。(如鱼不行而掉尾。又身 
动而尾动。反又动入。) 如弹石者。(来去时压压而急也。) 如解索者。(动而数而随散。次须却结也。) 
上见此六脉至十日死。 
脉十动一止。一年。草枯时死。二十动一止。二年。桑椹赤时死。三十动一止。三年。谷雨时死。四十动一止。四 
年。春草盛时死。五十动一止。五年内死。若动数遇此脉者。安而寿长。无恙也。五十动不止者。为呼吸。为一息。肉 
得五至。闰以大息。生寿。 
脉有气血之光。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散。则脉弱。气血平。 
则脉缓。脉涩者。少血多气。脉滑者。少气多血。脉微细者。血气俱少。脉盛大者。血盛气反。但凡脉微不可吐。脉虚 
细者不可下人形盛脉细气。少不足以息者。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死。男子脉以弦长。 
和滑为本。由胃脉壮实。资生脏腑之脉气。故寿无恙。如脉之来软弱无力者。为虚脉。紧牢有力者。为实。出此为虚。 
入此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者 
为内实外虚邪气盛则实。精气脱则虚。凡人之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痢前 
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也。其五实五虚者。皆死候也。五实者。乃五脏之实也。五虚者。乃五脏之虚也。五实之所属 
者。脉盛心也。皮热。肺也。腹胀。脾也。前后不通。肾也。心闷瞀。肝也。五虚之所属者。脉细。心也。皮寒。肺也。 
气少。肝也。泄泻前后。肾也。饮食不入。脾也。此五实五虚之证也。既恶时。有生者何。虚者浆粥入胃。泄住而痢止。 
则虚者活。实者身得汗。而胃膈宽。则实者生。平调病法也。 

卷下
诊阴阳虚盛
属性:凡脉数脉迟者。数为热。迟为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浮之损小。沉之实大。名曰阳虚阴盛。阳虚者。轻手按之 
浮而损小。阴盛者。重手按之。沉而实大。名曰阳虚阴盛也。沉之损小。浮之实大。名曰阳盛阴虚也。阳盛者。轻手按 
之实大。阴虚者。重手按之而反损小。故曰阳盛阴虚也。 

卷下
听声察脉
属性:闻而知之者。谓之圣。盖五脏各有正声。声者。脏之音。中之守也。中盛则气腾。中虚则气弱。故脾应宫。其声慢 
而缓大。肺应商。其声促而清冷。肝应角。其声悲而和杂。心应征。其声雄而清明。肾应羽。其声长而细。此五脏之正 
声。得守者生也。其声促。是肺病。声雄。是心病。声慢。是脾病。声悲。是肝病。声沉。是肾病。声长。是大肠病。 
声短。是小肠病。声迟。是胃病。声清。是胆病。声微。是膀胱病。声悲。是肝脾二脏相克声速微细。是胃膀胱相克声 
轻。是虚声细。是痢。声粗。是风。声短。是气战声实。是秘泻。涩声灼。是内病。声短迟是泄脱。声如从实。中言者。 
气之涩也。宫乃复言者。气之夺。谵妄不避善恶。神之乱也。欲声言意相续者。阴阳失守也。故失守者死。 
望而知之谓之神。盖五脏之色。视之则知其病之有无。五色者。气之先也。其色赤。如绵裹朱砂者生。如 者死。 
其色白。如白璧之泽者生。如垩者死。其色青。如苍泽者生。如蓝者死。其色黄。如绵裹雄黄者生。色如土者死。其色 
黑。如鸦羽者生。色如炭者死。五色昏欲先光彩荣润者寿。皆不欲枯燥也其面色青者。冷气作痛。青黑皆痛也。面色黄。 
是劳。赤是热。白是脱血。黑是风。青白皆为寒。目若赤为热。眼眯红湿者。下虚上热。睛黄是劳。目白是冷。病患心 
绝者。则面 赤者。死在一日。肝绝则面如蓝青色。眼眶陷入。死在三日。脾绝者。面黄如土。四肢肿起。九日死肺绝 
者。则面如白垩土。鼻入输。三日死。肾绝者。则面色黧黑。痿黄兼卒。呻吟四日死。筋绝者。爪甲黑。八日死。脉绝 
四体张。唇青毛发干。五日死。骨绝者。齿如热豆。一日死。凡脚跗肿。身体沉重。卒失尿溺。妄言错乱。怒问屎臭。 
阴囊肿。口反张。爪甲黑。目直视。如此者皆死也。形之盛衰。得强者生失强者死。头乃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夺 
矣。背者。脑之府。背肿肩垂。形将坏矣。腰乃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仓廪不藏者。胃气不固也。水泉不禁者。 
膀胱不闭也。无非失强之不可疗者。以表其形之衰惫矣。审形盛衰。诊妇人杂病。与男子同。 

卷下
别识妇人脉式
属性:凡室女。六脉实健者。乃未事人也。脉如绵软者。非室女也。妇人三十岁以前。尺脉微细者。血气败也。主血崩带 
下。忽然尺脉洪大而数者。败血或风劳。或关脉弦急者。主热。当用凉药和解安。凡寸脉洪大。尺脉微迟。是阴阳相反。 
四肢沉重。百节酸痛。背腰拘急。亦主血脉不调。宜补血则安。寸部脉洪浮满指而数者。上热唇肿。宣博血海安。心部 
血海脉反大。两尺脉沉细而微。似有如无也。重大下脉。阳捣阴虚者。崩滑。轻肌大脉搏触于人。而重按虚软微弱者血 
崩。两尺脉三两息一至而微者。主堕胎也。忽然脉沉细者。乃漏胎也。血尽也。而胎损。左寸关两脉大。而尺脉浮涩者。 
主血崩。脉沉而涩者。胎亦死也。如三部按之一息不至者。皆堕胎也。凡脉大而浮。洪者。有孕。脉见阴搏阳别者孕。 
谓轻按脉至深则别。近于下按之。搏触人指逼逼近手。起指亦有力者。孕也。乃知阳施阴化。故法当有孕。大率少阴脉 
动甚者。孕也。谓少阴肾脉盛大。阳转阴搏。别无而动甚者。名曰动。非九道脉云动也。盖手少阴属心主血。足少阴属 
肾主精。曰精反会于其间乃主孕。若三部沉浮正等无病者亦孕。经云。脉动于产门者亦孕。谓法出尺脉外而动甚者。名 
曰动入产的也。谓诸阳为男。又左脉浮大是男。右尺脉疾数为女。左尺沉实为女。两尺俱疾数者。双胎也。两尺俱浮大 
生两男。两尺俱沉实生两女。又法令孕妇向前行。即于后呼。左回来者主男。右回来者主女也。妊孕脉法。并知日数。 
诊关脉一动一止一月。二动一止两月。滑疾者三月。疾而不散五月。四动一止。八个月也。诊妇人孕脉紧弦者。易诞。 

卷下
神镜玉柜金经枢要
属性:诊脉常以平旦阳脉未动。阴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未调。血气未绝。端坐正平。乃可诊看有过之脉。 
若怆悴之病者。即不拘平旦也。故切脉动静。而观精神。察五色。视五脏有余不足。六脉强弱。形之盛衰。以三五 
决死生之分。切谓诊切以搏按切其脉也。动谓脉有燥。有动而不调者。或太过或不及也。动则为脉急也。静谓根据顺本位。 
以应四时之和气。无太过不及。静守常脉而不病者也。精明者。诊视病患左右目内皆明。明堂两清。面部内或见五色。 
观形切脉。皆谓之也。诊视色脉者。五脏六腑血脉相应也。见青色肝脉应。见赤色心脉应。见黄色脾脉应。见黑色肾脉 
应。此色脉相应。然又察其病脉以相生者轻。而相克者甚。脉乱气见交泰者。死候也。是谓三五不调。色脉相交泰。推 
其病势急者可知矣。盖取五行之气色相生也。木火土金水也。木生火。火生土也。相克者金木土水火也。金克木。木克 
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也。盖脉者血之府也。血实则脉实。血虚则脉虚。长则气治。短则气痛。数则烦心。大 
则病 
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血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所谓长脉者。脉气和滑而长。非谓太过而长。气和滑 
而长者。乃和畅之气也。根据顺四时旺气而不病者也。长则气治。而气理气治矣。短脉者气痛也。脉短促于指下。正气不 
长。故气病也。数则烦心者。脉数疾而又多至也。烦热者。火气动应于心。故烦痛也。大则心脉洪数。乃脉散大。是心 
火燥动之气。又加之脉大盛者。邪亦大盛故病进也。上盛则气高者。人脉上盛邪气益盛。故人气喘病也。下盛则气胀者。 
人脉下盛。邪气亦下盛。故人腹胀气满也。代则气衰者。代谓脉停待而脉方来也。脉强盛满。大来气甚。脉迟故曰气衰。 
脉甚迟也。故气衰胀满。亦病进也。进则危甚矣。脉细则血少。脉来细小。气亦细小也。故气羸乏而亦细小也。涩则心 
痛者。脉涩而真气不滑则于常经也。缓诸脉尽会于心。血气涩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