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26-神农本草经读 >

第3节

026-神农本草经读-第3节

小说: 026-神农本草经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机,一言逗出。《金匮》云∶“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防风主除风之害,巴戟天主 
得风之益,不得滑口读去。盖人居大块之中,乘气以行,鼻息呼吸不能顷刻去风。风即是气 
,风气通于肝,和风生人,疾风杀人。其主大风者,谓其能化疾风为和风也。邪气者,五行 
正气不得风而失其和。木无风则无以遂其条达之情,火无风则无以遂炎上之性,金无风则无 
以成其坚劲之体,水无风则潮不上,土无风则植不蕃。一得巴戟天之用,则到处皆春而邪气 
去矣。邪气去而五脏安,自不待言也。况肝之为言敢也,肝阳之气,行于宗筋而阴痿起;行 
于肾脏,肾存志而志增,肾主骨而骨强;行于脾脏,则震坤合德,土木不害而中可补。益气 
二 
即风也,逐而散之;风散则为气散,生而亦死;益而和之,气和即 
为风和,死可回生。非明于生杀消长之道者,不可以语此也。 
叶天士云∶淫羊藿治阴虚阴痿,巴戟天治阳虚阴痿。 

卷之一上品
石斛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浓 
肠胃。 
叶天士曰∶石斛气平入肺,味甘无毒入脾。甘平为金土之气味,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 
肠。阴者,中之守也;阴虚则伤中,甘平益阴,故主伤中。痹者,脾病也;风、寒、湿三气 
而脾先受之,石斛甘能补脾,故能除痹。上气,肺病也;火气上逆则为气喘,石斛平能清肺 
,故能下气。五脏皆属于阴,而脾名至阴,为五脏之主。石斛补脾而荫及五脏,则五脏之虚 
劳自复,而肌肉之消瘦自生矣。阴者宗筋也;精足则阴自强。精者,阴气之精华也;纳谷多 
而精自储。肠者,手阳明大肠也;胃者,足阳明胃也;阳明属燥金,久服甘平清润,则阳明 
不燥,而肠胃浓矣。(《新订》。) 
张隐庵曰∶石斛生于石上,得水长生,是禀水面之专精而补肾。味甘色黄,不假土力, 
是夺中土之气化而补脾。斛乃量名,主出主入,能营运中土之气而愈诸病也。 

卷之一上品
泽泻
内容:气味甘、寒,无毒。主风寒湿痹,乳难,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消水。久服耳 
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陈修园曰∶泽泻气寒,水之气也;味甘无毒,土之味也。生于水而上升,能启水阴之气 
上滋中土也。其主风、寒、湿痹者,三气以湿为主,此能启水气上行而复下,其痹即从水气 
而化矣。其主乳难者,能滋水精于中土而为汁也。其主“养五脏,益气力,肥健”等句,以 
五脏主藏阴,而脾为五脏之原,一得水精之气则能灌溉四旁,俾五脏循环而受益,不特肥健 
消水不饥,见本脏之功;而肺得水精之气而气益,肾得水精之气而耳聪,且形得水精之气而 
全体轻,色得水精之气而面生光辉,一生得水精之气而延年,所以然者,久服之功。能行在 
下之水而使之 
园,一茎直上,无下行之性,故其功效如此。今人以盐水拌炒,则反掣其肘矣 

卷之一上品
五味子
内容:气味酸,温,无毒。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陈修园曰∶五味子气温味酸,得东方生长之气而主风。人在风中而不见风,犹鱼在水中 
而不见水。人之鼻息出入,顷刻离风则死,可知人之所以生者,风也。风气通于肝,即人身 
之木气。庄子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息以相吹也。”“息”字有二义∶一曰“生息 
”,二曰“休息”。五味子温以遂木气之发荣,酸以敛木气之归根。生息休息,皆所以益其 
生生不穷之气。倘其气不治,(治,安也。)咳逆上气者,风木挟火气而乘金也。为劳伤、为 
羸瘦、为阴痿、为精虚者,则《金匮》所谓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是也。风气通于肝,先圣 
提出虚劳大眼目,惜后人不能申明其义。五味子益气中,大具开阖升降之妙,所以概主之唐 
、宋以也。下,诸家有谓其具五味而兼治五脏者;有谓其酸以敛肺,色黑入肾,核似肾而补 
肾者。想当然之说,究非定论也。然肝治五脏,得其生气而安,为《本经》言外之正旨。仲 
景佐以干姜,助其温气,俾气与味相得而益彰是,补天手段。 

卷之一上品
薏苡仁
内容:气味甘、微寒,无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陈修园曰∶薏苡仁夏长秋成,味甘色白,禀阳明金土之精。金能制风,土能胜湿,故治 
以上诸证。久服轻身益气者,以湿行则脾健而身轻,金清则肺治而气益也。 

卷之二上品
菟丝子
内容:气味辛、平,无毒。主续绝伤,益气力,补不足,肥健人,汁去面 。久服明 
目,轻身,延年。 
陈修园曰∶菟丝气平禀金气,味辛得金味,肺药也。然其用在肾而不在肺。子中脂膏最 
足,绝类人精,金生水也。主续绝伤者,子中脂膏,如丝不断,善于补续也。补不足者,取 
其最足之脂膏,以填补其不足之精血也。精血足,则气力自长,肥健自增矣。汁去面 者, 
言不独内服得其填补之功,即外用亦得其滑泽之效也。久服,肾水足则目明,肾气壮则身轻 
。华元化云,肾者,性命之根也。肾得补则延年。 

卷之二上品
葳蕤
内容:气味甘、平,无毒。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 黑 
,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张隐庵曰∶葳蕤气味甘平,质多津液,禀太阴湿土之精以资中焦之汁。主中风暴热不能 
摇动者,以津液为邪热所灼也。跌筋者,筋不柔和也。结肉者,肉无膏泽也。诸不足者,申 
明以上诸证皆属津液不足也。久服则津液充满,故去面上之黑 ,好颜色而肌肤润泽,且轻 
身不老也。 
又曰∶阴柔之药,岂堪重用?古人除治风热以外,绝不敢用。自李时珍有不寒不燥,用 
代参 之说,时医信为补剂,虚证服此,百无一生,咎其谁职耶? 

卷之二上品
沙参
内容:气味苦、微寒,无毒。主血结,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参叶天士) 沙参气微寒,禀水气而入肾;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谓其得水气, 
以 
泻心火之有余也。心火亢,则所主之血不行而为结,而味之苦可以攻之;心火亢,则所藏之 
神不宁而生惊,而气之寒可以平之。心火禀炎上之性,火郁则寒,火发则热,而苦寒能清心 
火,故能除寒热也。阴者,所以守中者也,苦寒益阴,所以补中;补中则金得土生,又无火 
克,所以益肺气也。 

卷之二上品
远志
内容:气味苦、温,无毒。主逆咳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 
,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按∶远志气温,禀厥阴风木之气,入手厥阴心包;味苦,得少阴君火之味,入手少阴心 
。然心包为相火,而主之者,心也。火不刑金则咳逆之病愈;火归土中,则伤中之病愈。主 
明则下安,安则不外兴利除弊两大事,即“补不足,除邪气”之说也。心为一身之主宰,凡 
九窍利,智慧益,耳聪目明,善记不忘,志强力壮,所谓天君泰,百体从令者此也。又云∶ 
“久服轻身不老者”,即《内经》所谓∶“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之说也。夫曰养生 
,曰久服,言其为服食之品,不可以之治病,故经方中绝无此味。今人喜用药丸为补养,久 
则增气而成病。唯以补心之药为主,又以四藏之药为佐。如四方诸侯,皆出所有以贡天子, 
即干纲克振,天下皆宁之道也。诸药皆偏,唯专于补心,则不痛。抱朴子谓∶陵阳子仲,服 
远志二十七年,有子三十七人。开书所视,记而不忘,着其久服之效也。若以之治病,则大 
失经旨矣。 

卷之二上品
菖蒲
内容:气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窍,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 
,出声音;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 
高志不老。 
陈修园曰∶菖蒲性用略同远志,但彼苦而此辛,且生于水石之中,受太阳寒水之气。其 
味辛合于肺金而主表。其气温合于心包络之经,通于君火而主神。其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 
者,从肺驱邪以解表也。开心窍至末句,皆言补心之效,其功同于远志。声音不出,此能宁 
之。心火下济而光明,故能温肠胃而止小便利也。但菖蒲禀水精之气,外通九窍,内濡五脏 
,其性自下以行于上,与远志自上以行于下者有别。 

卷之二上品
赤箭
内容:气味辛、温,无毒。主杀鬼精物,蛊毒恶风。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张隐庵曰∶赤箭气味辛温,其根名天麻者,气味甘平。盖赤箭辛温属金,金能制风,而 
有弧矢之威,故主杀鬼精物。天麻甘平属土,土能胜湿,而居五运之中,故能治蛊毒恶风。 
天麻形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以仿十二辰十二子,在外应六气之司天。天麻如皇极 
之居中,得气运之全,故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上品,是以久服益气力,长阴肥 
健。 
李时珍曰∶补益上药,天麻第一,世人止用之治风,良可惜也! 

卷之二上品
车前子
内容:气味甘、寒,无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 
张隐庵曰∶车前草,《本经》名当道,《毛诗》名 苡。 
乾坤有动静,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车前好生道旁,虽牛马践踏不死,盖 
得土气之用,动而不静者也。气癃,膀胱之气闭也;闭则痛,痛则水道不利;车前得土气之 
用,土气行则水道亦行而不癃,不癃则不痛,而小便长矣。土气行则湿邪散,湿邪散则湿痹 
自除矣。久服土气升而水气布,故能轻身耐老。 
《神仙服食经》云∶“车前,雷之精也;震为雷为长男。”《诗》言∶“采采 苡”, 
亦欲妊娠而生男也。 

卷之二上品
羌活
内容:气味苦、甘、辛,无毒。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止痫痉,女子疝瘕。久 
服轻身耐老。(一名独活。) 
陈修园曰∶羌活气平,禀金气而入肺;味苦甘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得土味而入脾。其 
主风寒所击者,入肺以御皮毛之风寒,入脾以御肌肉之风寒,入心助太阳之气以御营卫之风 
寒也。其主金疮止痛者,亦和营卫长肌肉完皮毛之功也。奔豚乃水气上凌心火,此能入肺以 
降其逆,补土以制其水,入心以扶心火之衰,所以主之。痫痉者,木动则生风,风动则挟木 
势而害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痰迸于心则为痉、为痫;此物禀金气以制风,得土味而补脾 
,得火味以宁心,所以主之。女子疝瘕,多经行后血假风湿而成,此能入肝以平风,入脾以 
胜湿,入心而主宰血脉之流行,所以主之。久服轻身耐老者,着其扶阳之效也。 
张隐庵曰∶此物生苗,一茎直上,有风不动,无风自动,故名独活。后人以独活而出于 
西羌者,名羌活。出于中国处处有者,名独活。今观肆中所市,竟是二种。有云羌活主上, 
独活主下,是不可解也。 

卷之二上品
升麻
内容:气味甘、平、苦、微寒,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 
,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 
身长年。 
张隐庵曰∶升麻气味甘、苦、平,甘者土也,苦者火也,主从中土而达太阳之气,太阳 
标阳本寒,故微寒。盖太阳禀寒水之气而行于肤表,如天气之下连于水也。太阳在上,则天 
日当空,光明清湛;清湛故主解百毒,光明故杀百精老物殃鬼。太阳之气行于肤表,故辟瘟 
疫瘴气邪气。太阳之气行于地中,故蛊毒入口皆吐出;治蛊毒,则中恶腹痛自除;辟瘟疫瘴 
气邪气,则时气毒疠、头痛寒热自散。寒水之气滋于外而济于上,故治风肿诸毒、喉痛口 
疮。久服,则阴精上滋,故不夭;阳气盛故轻身;阴阳充足则长年矣。 
尝考∶凡物纹如车辐者,皆有升转循环之用。防风、秦艽、乌药、防己、木通、升麻, 
皆纹如车辐,而升麻更觉空通,所以升转甚捷也。 

卷之二上品
茵陈蒿
内容: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胆。久服轻身,益气, 
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成仙。 
张隐庵曰∶《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茵陈因旧苗而春生,盖因冬令寒水之气,而 
具阳春生发之机。主治风湿寒热邪气,得生阳之气,则外邪自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