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02徐海东 >

第101节

02徐海东-第101节

小说: 02徐海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月下旬,为打击胡宗南主力,壮大我军声威,红十五军团全部奉命协同红一军团,会攻山城堡之敌七十八师,红一军团由东南向西北攻击,红十五军团由东北向西南攻击,在二、四方面军部队的配合下,经一昼夜激战,全歼敌一个整旅另两个整团,击毙敌旅长丁德隆,仅十五军团即俘敌三千余人。山城堡战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给了蒋介石嫡系部队以沉重打击,迫使敌主力停止进攻,向西撤退。这次战斗后,红十五军团即在该地区休整,进行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的活动。   
  七、粉碎敌人内战阴谋,准备直接对日作战   
  在我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在高涨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在广大东北军和西北军十七路军官兵联共抗日的强烈要求下,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接受了我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并对蒋介石的反动“剿共”政策采取了果断的抵制措施,干十二月十二日发动西安事变,逮捕蒋介石,迫使其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事变发生后,以汪精卫、何应钦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妄图挑起“讨伐”战争,继续推行对日投降的反动内战政策。何应钦自任“讨伐军”总司令,调派大批飞机轰炸渭南县城和赤水车站,同时以卫立煌率十二个师,沿陇海路进至潼关地区,企图夺取西安,阴谋发动新的内战。党中央和毛主席正确地分析形势,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派出以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同志组成的代表团,于十二月十六日赴西安参加谈判,敦促南京与西安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援助张、杨准备粉碎亲日派的军事进攻。   
  根据中央军委前敌总指挥部的命令,红十五军团由山城堡地区出发,日夜兼程前进,经洪德城、环县、曲子镇、庆阳、西峰镇、泾川、长武、监军镇、乾县,于一九三七年一月上旬进到咸阳地区。为打击向西安迂回的敌人,徐海东同志奉命任南路总指挥,统一指挥红十五军团、陕南的红七十四师(红二十五军转移后,在陕南特委领导下,由数路游击师和几个游击大队组成,继续坚持该地区的游击战争)、抗日第一军(原杨虎城部警备二旅第四团第九连及第四连一个排,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起义后,与我陕西省委取得联系,被命名为抗日第一军,全军约七百余人,活动于宁陕、柞水、汉阴、紫阳、洵阳、佛坪等地)及张、杨部两个师,进到西安东南地区,阻击进犯之敌。按照统一部署,红十五军团主力渡过渭水,经兰田、黑龙口,进至商县地区,七十五师进至板桥镇警戒雒南方向,七十四师和抗日第一军准备出师河南。二月初,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我党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致电该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会议经过抗日派同亲日派的斗争,终于通过了实际接受我党提议的决议案,致使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在此期间,为避免引起摩擦,促进国共和谈的顺利进行,红军奉命撤回陕甘根据地。红十五军团于三日内渡过渭水,进至醴泉、乾县地区。三月初,又经(分卩)州、武长等地,移至甘肃的西峰镇、驿马关地区。抗日第一军改编为军团警卫团。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根据党中央和总政的指示,红十五军团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在建设模范抗日部队的口号下,在驿马关地区进行了五个月的大整训。在政治思想方面,联系部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教育。为加强党政工作,建立了各级政治机关,健全了党的组织,使党政工作得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部队的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活跃,列宁室也搞起来了。在军事方面,总结了在十年内战中打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经验,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进行了班、排、连的战术动作训练和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训练,开办了机枪训练班,打骑兵、打堡垒、打飞机及沙盘作业等活动均很盛行,各师间互相竞赛、交流经验、参观学习,举行了三个师的大检阅。通过整训,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术、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红十五军团六千二百余人,于八月上旬由驻地出发,进至三原之桥底镇地区。八月二十日,部队进行整编,改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徐海东军团长改任旅长,将七十三师改为六八七团,七十五师改为六八八团,七十八师分别编入上述两个团,军团警卫团改为旅部警卫营,军团骑兵团调一二九师建制,七十四师上调,脱离军团建制。八月二十二日,部队由驻地出发,二十四日于芝川镇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抗日前线,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红十五军团从成立至改编为三四四旅,虽然不到两年的然间,但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等同志的直接指挥下,在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的有力配合和陕甘宁根据地人民的支援下,取得了历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约两个师、另三个旅、另三个团又十五个营、三个连,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红十五军团的历史,是一部光荣的、战斗的、胜利的历史,是永垂我军战史的光辉一页。徐海东同志的名字将同红十五军团的伟大功绩一起永放光彩!      
徐海东与“猴子营长”李学先 
  1934年6月下旬,张学良制订了7月至10月的三个月围剿我鄂豫皖苏区的计划,使用兵力为15个师又3个独立旅,共70多个团。   
  他的作战方针是:划区驻剿,竭泽而鱼,一网打尽!具体作战口号:完全扑灭,永绝后患;彻底肃清,以竟全功。   
  面对强敌的攻势,红二十五军以“飘忽的游击战略”,在故人的围追堵截中,展开“运动战”。   
  东北军远离家乡,思家心切,因此他们急于寻找战机,一举歼灭红二十五军。敌人在武器装备精良的优势下,处处摆出阵地战和决战的姿态。而转战数月的红二十五军,由于连日奔波,早已疲累异常,战斗减员及非战斗减员,使部队只剩下2000多人的兵力。   
  面对强大的敌人,战士中思想动摇者有;革命意志不坚定者有;开小差者也有。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不迅速寻找战机,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战士们的情绪肯定会更加低落,甚至酿成难以想像的后果。   
  部队从殷家冲向何家冲转移,于途中寻找战机。   
  1934年7月17日拂晓,红二十五军行至长岭岗南侧高地。徐海东军长站在山岗上,操起望远镜,观察长岭岗敌东北军115师的动态。敌人正架着几门迫击炮,向西南方轰轰隆隆地盲目射击。徐海东看罢,心中象有一道流星划过,灿然一亮。   
  当时,一营营长李学先正站在徐海东军长的身旁,并肩而立,两人高矮胖瘦差不多,连严肃的面孔也很相似。徐海东看了一会,把望远镜递给了李学先,用征求意见的口吻问:   
  “李营长,你看看,能不能打?”说完,他就和参谋们谋划去了。   
  李学先接过望远镜,看见前面山坡上全是敌人,山头上架着的三门迫击炮,象散漫的古钟,正在有一下无一下地响着;还有不少人拄着棍子,散散拉拉地站着、躺着。敌人毫无戒备,而且疲惫不堪。   
  徐海东又走了过来,李学先对他说:“军长,要不要冲一下试试!”   
  徐海东没有回答,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一秒、二秒……时间在悄无声息地消逝。   
  突然,徐海东下定决心似的铁脸一黑,说:   
  “打!李营长,你带一营攻击岳家沟以西的敌人排哨,我和政委各带223、224团,从左右两个侧翼强攻敌人!”   
  徐海东部署好兵力,话音未落,李学先已象离弦之箭,带领一营官兵向敌排哨冲去。   
  会打猴子拳的李学先,时时牢记“静观四风,动游八路”的师训,运动起来,象一只攀崖跳涧的猴子。   
  长岭岗,是一条孤岭。孤岭下,地形狭窄。红二十五军所处山岭,极为有利。从山岭往下俯冲,人借坡势,全营战士象潮水漫坡一样涌下,岳家沟以西敌人的排哨迅速被冲溃。   
  “缴枪不杀!红军优待奉军兄弟……”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奉军兄弟们,赶快投降吧!”   
  “调转枪口,收回东北失地!”   
  “穷人不打穷人!”   
  一营官兵边冲边吼,军事、政治大攻势同时发生效应,敌人如坠雾里,糊里糊涂地缴了枪械,乖乖地举起双手。   
  李学先在山上时已经判断出敌司令部的位置,敌排哨一解决,他就决定立刻向敌司令部纵深插去。这是一个打起仗来不要命不怕死的营长。不要命,不怕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用李学先自己的话来说:“一个雇工,参加革命,根本就没把命放在心上,或者说,在那种白色恐怖的环境里,你还敢想命?”战斗中,李学先根本忘记了生死,他只有一个信念:坚决消灭敌人!坚决拿下长岭岗!   
  沙堤一样的敌阵,在一营潮水般的冲撞下,倾刻间瓦解。敌阵脚大乱,一营迅速接近敌司令部,用手榴弹炸,用机枪扫。敌人纷纷丢枪逃命。   
  与此同时,左右翼包抄的部队冲了上来,向集结的敌人冲去。   
  4个小时里,红二十五军将敌两个团的兵力击溃,共歼敌五个营,缴获机枪60余挺,长短枪800余支和大量军用物资。   
  军长徐海东站在山头上,用望远镜看见李学先背插大刀、腰别两支驳壳枪,手提机枪,跳跃灵敏,飒飒爽爽,英勇猛厉的冲锋姿势,他笑着对军参谋说:“这个李学先,打起仗来,勇猛善战,每捷得象个猴子!”   
  战斗是残酷的,残酷得令人不敢睁眼细看。可战斗的胜利也是喜人的,战士们手里的步枪换成了捷克式,每连还配备了几挺机枪,锃锃亮亮,战士们都兴奋得脸上挂着喜悦的晕光。被俘虏的敌人,被分别集中在山坡上,哆哆嗦嗦地听红军干部宣传革命道理,不少东北军士兵听着听着就喊起来:   
  “我们要当红军!”他们要求留在红军部队。   
  李学先说:“好呐!欢迎!咱们一起干革命!”   
  对要求回家的士兵,李学先十分为难,他挠了挠光光的大脑门说:“喊司务长!”   
  司务长快速跑来,问:“李营长,什么事?”   
  李学先把他拉到一边,轻声地问:“营部还有多少军饷?”   
  司条长十分为难地说:“东奔西跑的,哪有多少钱,还剩150多块!”   
  李学先说:“够啦,别打哭腔,拿出100块,给奉军兄弟,做回家路费!”   
  司条长还是十分不情愿:“这些事让军部处理吧,咱们也快揭不开锅了,哪有闲钱给他们。”   
  李学先说:“军部是军部,咱们是咱们,军部哪能一下子解决那么多问题。再说,他们也是穷人,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跟了谁,就替谁当兵打仗,咱们不争取,他们就到敌人那边去了。”   
  司条长听后,半响说:“你是营长,你说咋办就咋办!”   
  见司条长思想不通,李学先转个角度说:“还想不开。你好好想想,装备这些武器要多少钱?还不是他们大老远白送来的,连运输费都免了,咋也得感谢感谢人家呀!”   
  司务长咧嘴一笑:这个李营长,一打胜仗,把什么都忘了,把裤子送人,他或许都愿意呢!   
  补充来的东北军士兵,有的到一营当了战士,有的当了一营教官,大大提高了一营的战斗力。   
  战斗刚结束,徐海东就让通讯员四处寻找李学先。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到李学先面前,说:“军长喊你去!”   
  见通讯员紧张的模样,李学先十分纳闷,是不是有什么急事?他赶紧跟着通讯员去了。   
  见到了徐海东,徐海东先干咳了几声(因为长期奔波打仗,徐海东已患了肺结核病),然后一把拉住李学先的手,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坐!坐!”   
  李学先可没见过军长如此客气过,他不好意思地坐下,又站起来,不知军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徐海东说:“好你个李学先,这次真正认识了你,你打仗又凶又狠,人家说我打仗象‘老虎’,你呢,打起仗来,就象‘猴子’,‘老虎’凶猛,‘猴子’呢,灵活敏捷!干得不错!干得不错!”   
  被军长面对面表扬,李学先很不好意思,他憨憨的,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