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 >

第20节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第20节

小说: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思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当他看到水变汽油的广告时,马上买来了资料,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接待串门的客人,电话线掐断,手机关机,总之一切与外界的联系都被他切断了。他需要绝对的安静,需要绝对的专心,直到这项伟大的发明成功。
  青年夜以继日地研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母亲从门缝里把饭塞进来,他不准母亲进来打扰他。他常常是两顿饭合成一顿吃,很多时候都把黑夜当作黎明。善良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子越来越瘦,终于忍不住了,趁儿子上厕所的时候,溜进他的卧室,看了他的研究资料。母亲还以为儿子的研究有多伟大,原来是研究水如何变成汽油,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母亲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儿子陷入荒唐的泥淖无法自拔,于是劝儿子说:“你要做的事情根本不符合自然规律,别再瞎忙了。”可这位青年压根就不听,他头一昂,回答说:“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总会成功的。”
  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转眼间,那位青年已白发苍苍,父母死了,没有工作,他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勉强度日。可是他的内心却非常充实,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一天,多年不见的好友来看他,无意间看到了他的研究计划,惊愕地说:“原来是你!几十年前,我因为无聊贴了一份水变汽油的假广告。后来有一个人向我邮购所谓的资料,原来那个人就是你!”
  青年听完这一番话,立刻疯了,最后住进了精神病院。
  因为有太多坚持到底的故事,所以我们一直以为坚持就是好的,而放弃就是消极的思想。其实坚持代表一种顽强的毅力,它就像不断给汽车提供前进动力的发动机。但是,在前进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有时如果方向不对,则只会越走越远,这时,只有先放弃,等找准方向再重新努力才是明智之举。这就是水变汽油的悲剧带给我们的启示。
  坚持需要勇气,然而,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当我们发现自己走错路时,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可是我们有的人往往没有这种勇气,他们会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已经无法回头了,已经没有选择了,只能够这样走下去了;或者说,这是老天爷要自己这样做的,这是命中注定的。什么 “无法回头”,什么 “命中注定”,其实都是为自己缺乏勇气直面现实而找的借口,是害怕自己放弃不但改变不了困境,反而会陷入更大的困境。有这样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你更要明白,你已经在困境里面了,如果你不出来你就永远在困境里面,而一旦你迈出了第一步,你就会多一个选择,这总比只有一个选择要好吧。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是因为没有从习惯性思维当中摆脱出来。
  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些古语都告诉我们,人生是可以有第二次选择的,只有彻底放弃以前的错误才会有新的正确的开始。放弃不是懦弱,相反是一种勇气,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你放弃了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却促进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你似乎是在放弃,其实那也是一种坚持。我们应该学会在坚持中放弃,在放弃中坚持。记住,拿得起,放得下,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正文 第46节:做人要学会变通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089


  009 随机应变,做人要学会变通
  种子落在土里长成树苗后最好不要轻易移动,一动就很难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脑子,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成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已经是悬崖了,难道你还要跳下去吗?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笼,执著很重要,但盲目的执著是不可取的。我们先来看一则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专注地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战场的宝马良驹,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之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所才,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于世。
  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地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也是成语“按图索骥” 的由来。这个寓言有两层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二是讽刺那些本本主义的人,机械地照老方法办事,不知变通。
  美国威克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些蜜蜂和苍蝇同时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着光亮处挣扎,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应变中寻找求生的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不能否认执著对人生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只知道执著的蜜蜂走向了死亡,知道变通的苍蝇却生存了下来。执著和变通是两种人生态度,不能单纯地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单纯的执著与单纯的变通,二者都是不完美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我们要学会执著与变通二者兼顾。
  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人受益匪浅。
  孙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孙膑兵法》到处蕴含着变通的哲学。孙膑本人也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
  孙膑初到魏国时,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以确定他是否真的有才华。
  一次,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坐在宝座上,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行。”
  孙膑说:“大王坐在上面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不过,大王如果是在下面,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听了,得意洋洋地说,“那好,”说着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大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都嘲笑孙膑不自量力,等着看他的洋相呢。这时候,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魏王也对孙膑刮目相看,孙膑很快就得到魏王的重用。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按照常规思维去思考,如果我们能像孙膑那样,学会灵活变通,那么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仅思考问题要这样,在工作上也应该这样。与领导相处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灵活变通。领导为什么能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灵活变通,故而跟在他身边的下属,必定要懂得弹性处理法则。所谓灵活变通与弹性处理,跟滑头性格与做事没有原则是不相同的。因时制宜,在某种特殊特定环境之内,配合需求,设计出最好的可行方案,这就是所谓弹性处理。分明已经改了道,此路不通,还偏偏要照旧时那个法子把车开过去,这不是坚持原则,而是蛮干。
  领导喜欢凡事肯变通、会适应的人。因为他不但不用担心这个人会受外在环境影响而情绪有所变化,导致工作质量下降,而且还可以依赖他在非常时期应付一些突发事件,建立奇功。





    正文 第47节:做人不要太老实
    更新时间:2008…3…22 11:52:46 本章字数:2548


  010 做人不要太老实,为人处事留一点心机
  显规则告诉我们,做人要老实安分,不要惹事生非。老实没错,人人都希望别人老实,喜欢和老实的人相处交往,因为和老实的人相处比较安全,老实的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别人吃亏,老实的人从不算计别人。周恩来毫不吝啬地夸赞“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最老实的人”。不仅是周恩来,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把老实作为君子必守的一道准则。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过了火,事情就走向了反面。老实可以,但太老实就要不得了。太老实是一种木讷,一种保守,一种顽固,太老实的人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规划自己的人生,太老实的人只知道按部就班地生活,没有创新没有突破,从来不去想要主动干什么,只知道按照别人的吩咐去做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样的人,一生能有多大的成就?太老实的人一生都处于被动中,也注定一生都会平庸,不是没有机遇青睐他,而是机遇来到他的面前他也看不见,更不用说主动去创造机遇了。
  上帝告诉一个老实人,他将有机会得到巨大的财富,并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还能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
  老实人信以为真,放弃了所有的努力,开始等待神仙给他的承诺。
  可是这个老实人终其一生也没有等到这个承诺的实现,他始终一无所有。
  当这个人死后,就去质问上帝:“你为什么要骗我?你说给我一切,可我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等到。”
  上帝回答他:“我只承诺过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一个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一个漂亮的妻子,可是由于你的等待,你让这些机会从你身边溜走了。”
  这就是太老实的人,机遇站在他的面前他都不知道,非得有人亲自告诉他:“这是机遇,快抓住!”太老实的人没有主见,总是根据其他人——父母、亲人、朋友的意见,选择他们的职业和生活方向。尤其是当别人一再重复自己的意见时,老实人就更难以拒绝。于是,很多太老实的人选择了一条不属于自己的路,可想而知,在这条路上他能够走多远呢?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太老实的人不欺负别人也就算了,却还要受到别人的欺负。这可以算是太老实的人最大的悲哀与无奈了。我们可以看到在职场上,太老实的人总是被其他员工使唤过来又使唤过去,有什么累活苦活或者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总是叫太老实的人去做,其他的人则坐享其成;如果事情做砸了,就把责任全推到太老实人的身上。而太老实人一般胆小怕事,安分守己,对人对事谨小慎微,从不会随便得罪别人,即使别人得罪了自己,也不会记恨在心,更不会以牙还牙。这样一来,太老实的人就常常被那些不老实的人欺负,而且即使自己吃了亏也认了,也不会向老板反映。
  反过来,太老实的人对于别人的一点小小的恩惠,却牢记心中,并时刻想着找机会给予报答,即使那些施与恩惠的人早已经忘记了这点事。如此看来,太老实的人是职场里的“冤大头”。
  老黄是公司里的老员工了,都快要退休了却还是公司里最底层的职工    ,公司不重用他是因为他太老实,公司不辞退他也是因为他太老实,不忍心。
  公司有自己的厨房,中午的工作餐公司自己做。厨房在一楼,二楼的员工中午吃饭的时候都应该亲自跑下楼来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老黄出于好心,总是在吃饭前十分钟把二楼所有员工的饭提上来。第一次,同事们都非常感激。次数多了,同事们就习惯了,下意识里以为这是老黄应该做的。于是不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