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妇科-妇人大全良方 >

第31节

妇科-妇人大全良方-第31节

小说: 妇科-妇人大全良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术散,《局方》则有人参丁香散,用之良验。然三方皆大同而小异。杨振则有人参橘皮汤 
,齐士明则有醒脾饮,余试之亦效。皆不用半夏动胎等药。服者知之。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治恶阻吐清水,甚则十余日粥浆不入者。 
白术(一两) 人参(半两) 丁香(二钱半) 甘草(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五片,煎至七分,温服。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治阻病,呕吐痰水。 
人参(去芦) 陈橘红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甘草(三钱) 浓朴(制) 白 
茯苓(去皮,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淡竹茹一块如弹子大,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 
,澄清温服。空心、食前。《集验》无茯苓、麦门冬、甘草。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治妊娠恶阻,胃寒呕逆,翻胃吐食及心腹刺痛。 
人参(半两) 丁香 藿香叶(各一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 
又方∶ 
人参 丁香 柿蒂(各一两) 甘草 良姜(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点下,无时。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治妊妇阻病,呕逆不食,甚者中满,口中无味,或作寒热。(此出王氏《博济方》) 
草豆蔻(以湿纸裹,灰火中煨,令纸干,取出去皮用) 浓朴(制,各半两) 干姜(三 
分) 甘草(一两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水一大盏,枣二个,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呷服。病轻者 
,只一、二服便能食。旧有橘红二两,治寒热疟痢不食。后人去橘皮,以干生姜代干姜,治 
老人气虚、大便秘,少津液、引饮有奇效。产科医官齐士明,依旧用干姜,去橘皮,亦名醒 
脾饮子,治阻病极神验。宣和初在京师校勘。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治妇人经候不行,身无病而似病,脉滑大而六部俱匀,乃是孕妇之脉也。精神如故,恶 
闻食臭。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此名恶阻。切勿作寒病治之,宜服此药。如觉 
恶心呕吐,加丁香、生姜煎服。(温隐居方) 
人参(一分) 甘草(一分) 白术 香附子 乌药 橘红(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或作末子调服。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疗恶食。 
人参(四两) 浓朴 生姜 枳壳 甘草(各二两) 
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妊娠阻病,心中愦闷,见食呕吐,恶闻食气,肢节烦疼,身体沉重,多思嗜卧,面黄 
肌瘦。 
人参 陈皮(各八分) 白茯苓 麦门冬 甘草 生姜(各十二分) 大枣(二十个) 
上 咀,以水五升,煎取二升,温分三服。忌菘菜、醋等。凡妊娠恶食者,以所思食任 
意食之,必愈。一方无枣子,有半夏、竹茹、陈皮分两。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疗妊娠胎气不安,气不升降,饮食不美,呕吐酸水,起坐觉重,宜服之。 
香附子(一两) 藿香叶 甘草(各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百沸汤点下。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疗妊娠恶食,心中烦愦,热闷呕吐。 
青竹茹 麦门冬(各三两) 前胡(二两) 橘皮(一两) 芦根(一握) 
上细切,以水一大升,煮取半升,去滓,分二服。食前一服。一方无麦门冬,用小麦三 
合。体热、四肢烦热者,加地骨皮。(医人夏候五录方) 
李莪翁先生云∶若左脉弱而呕,服诸药不止者,当服理血归源药则愈。经云∶无阴则呕 
是也。 
治妊娠恶阻,呕吐不止,头痛,全不入食,服诸药无效者,用此药理血归源则愈。 
人参 甘草 川芎 当归 京芍药 丁香(各半两) 白茯苓 白术 陈皮(各一两半) 
苦梗(炒) 枳壳(去穣,炒,各一分) 半夏(泡洗七次,切、炒黄,三两) 
上 咀,每服三钱重。生姜五片,枣一枚,煎。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恶阻方论第二
属性:治怀胎三月、四月至九个月,曰恶阻。病者心中愦闷,头重目眩,四肢沉重,懈怠不欲; 
热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多睡少起,呕逆不食。或胎动不安,非时转动,腰腹疼痛;或 
时下血及妊娠一切疾病,并皆治之。 
甘草 茯苓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白术 黄 白芍药 半夏(泡洗七分,切、 
炒) 阿胶(切,粉炒) 地榆(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盏半,生姜四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无时候。一方无半夏、 
地榆,有人参、桑寄生。一方无白术、黄 、半夏、地榆;有艾叶。只是胶艾汤加白茯苓。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痰逆不思食方论第三
属性:夫水饮停积,结聚为痰,人皆有之。少者不能为害,多则成病,妨害饮食,乃至呕逆。 
妊娠之病,若呕逆甚者,伤胎也。原疾之由,皆胃气不调或风冷乘之,冷搏于胃,故成斯病 
也。亦恶阻之一端。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痰逆不思食方论第三
属性: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虚烦吐逆,头目昏眩,四肢怠堕,百节烦疼,痰逆呕吐,嫌闻 
食气,好啖咸酸,恶寒汗出,羸极黄瘦,多卧多起,不进饮食。妊妇有痰,必生阻病。《千 
金》以半夏茯苓汤以对之,此思邈处方之妙也。若孕妇羸弱,胎孕不牢,则动必成咎。全在 
医者相人强弱以投之,又何虑焉? 
半夏(一两,泡十次,别切,炒令黄) 生姜(五两) 茯苓 熟地黄(各三两) 橘 
红北细辛 人参 芍药 紫苏 川芎(各一两) 苦梗 甘草(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兼服茯苓丸。《 
局方》与崔氏无紫苏、细辛;有旋复花一两。有客热烦渴,口疮,去橘皮、细辛,加前胡、 
知母各三两。腹冷下痢者,去地黄加炒桂心二两。胃中虚热,大便秘,小便赤涩,加大 
黄三两,去地黄加黄芩一两。然半夏虽能动胎,若炒过则无妨。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痰逆不思食方论第三
属性:半夏(泡洗七次,炒黄) 陈皮(各二两半) 白茯苓(二两) 缩砂仁(一两) 甘 
草(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姜十片,枣一个,乌梅半个,煎至七分,食前温服。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痰逆不思食方论第三
属性:治妊娠阻病,心中烦闷,头目晕重,憎闻食气,吐逆吐痰,烦闷颠倒,四肢重 
弱,不自胜持,服之即效。要先服半夏茯苓汤两剂后,服此药。 
赤茯苓 人参 桂心 干姜 半夏(泡洗七次,炒黄) 橘红(各一两) 白术 葛根 甘 
草枳壳(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吞下五十丸,日三服。一方有麦门冬。忌海藻 
、菘菜、羊肉、饧、糖、桃、李、雀肉、酢等。《肘后》只五味,云妊娠忌桂。《千金》同。 
疗妊娠心胸支满,痰逆,不思饮食。茯苓散。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痰逆不思食方论第三
属性:赤茯苓 前胡 白术 紫苏叶(各一两) 半夏 麦门冬 人参 大腹皮(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一方无大腹皮、人参 
;有大腹子、槟榔。 
疗妊娠呕吐不食,兼吐痰水。 
生芦根(十分) 橘红(四分) 生姜(六分) 槟榔(二分) 
上切,以水二盏,煮取七合,空心热服。 
疗妊娠心膈气滞,呕吐,不下饮食,心神虚烦,四肢少力。 
枇杷叶 半夏 麦门冬 人参 甘草(各半两) 诃子肉 藿香(各一两) 赤茯苓 枳 
壳陈皮(各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一方无大枣、诃 
子。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痰逆不思食方论第三
属性:疗妇人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青竹茹 橘皮(各三两) 生姜 茯苓(各四两) 半夏(五两) 
上细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不瘥,频服。忌羊肉、饧、酢等物。 
《古今录验》疗妊娠不欲食,或吐,春月所宜服柴胡方。 

卷之十二妊娠门
妊娠痰逆不思食方论第三
属性:甘草 柴胡(各二两) 麻黄(一两) 食茱萸(半两) 大枣(十二个) 
上细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日三。疗食噫醋,除热下气,所宜多 
与上同。但秋、夏去茱萸,加枸杞一升;六月加小麦一升,石膏三两;秋去石膏,加甘草 
一两;九月去麻黄,加干姜一两;十月加川芎三分。忌海藻、菘菜。 

卷之十二妊娠门
胎动不安方论第四
属性:凡妇人妊娠胎动,不以日月多少而常堕胎者;有虽有胎而月信虽不多,常来而胎不损者 
。《产宝方》云∶妇人妊娠常胎动不安者,由冲任经虚,胞门、子户受胎不实故也。并有饮 
酒、房室过度,有所损动不安者。巢氏云∶妇人冲任二经,挟风寒而有胎,故不以日月多寡 
,因误有击触而胎动者。有喜怒不常,气宇不舒,伤于心肝,触动血脉,冲任经虚,乃致胞 
门不固;或因登高上厕,风攻阴户,入于子宫,如此皆令胎动不安也。曾有以娠妇月信不绝 
,而胎不损,问产科能宗古者。答曰∶妇人血盛气衰,其人必肥。既娠之后,月信常来,而 
胎不动,若据晚进观之,便以为漏胎。若作漏胎治之,则胎必堕;若不作漏胎治,则其胎未 
必堕。今推宗古之言,诚有旨也。巢氏云∶妇人经闭不利,别无所苦者,是谓有子。以其经 
血蓄之以养胎,拥之为乳汁也。有子之后,蓄以养胎矣,岂可复能散动邪?所以然者,有娠 
而月信每至,是亦未必因血盛也。若谓妇人荣经有风,则经血喜动,以其风胜则可也。既荣 
经为风所胜,则所来者非养胎之血。以此辨之,若作漏胎,治之必服保养、补胎之药。且胎 
不损,强以药滋之,乃所谓实实虚虚也。其胎终堕宜矣。若医知所荣经有风之理,专以一药 
治风,经信可止。或不服药,胎亦无恙。然而有胎本不固,而因房室不节,先漏而后堕者, 
须作漏胎治之,此又不可不审也。亦有妇人年方壮岁,听医官言,某药可服致补暖而子,使 
胞门子户为药所操搏。(《巢氏病源》并《产宝方》并谓之胞门子户;张仲景谓之血室。)使 
新血不滋,旧血不下,设或有子,不以迟晚则必堕。中年之后,气宇渐衰,必有崩中、带下 
之疾。或月信愆期,渐觉黄瘦,腰背不伸,五心烦热,五劳七伤之疾从此而生,不独胞门、 
子户风寒而生也。故《千金翼方》有朴硝荡胞汤,正为此疾。今之医者未见有用,亦未见有 
知之者。又论妊娠胎动,其由有二。一因母病而胎动,但疗母疾,其胎自安。若胎不坚固自 
动,其母疾唯当安胎,其母自愈。一因劳役气力,或触冒冷热,或饮食不适,或居处失宜。 
轻者转动不安,重者便致伤堕,当以母形色察之。母面赤舌青色者,儿死母活;唇口青,两 
边沫出者,子母俱死;面青舌赤,口中沫出者,母死子活也。 

卷之十二妊娠门
胎动不安方论第四
属性:疗妊娠二、三月,上至八、九月胎动不安,腹痛已有所见方。 
艾叶 阿胶 当归 川芎(各三两) 甘草(一两) 
上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烊,分三服,日三。《千金》文仲《备急 
》同。 
《删繁》疗妇人怀妊,胎动不安。葱豉安胎方。 

卷之十二妊娠门
胎动不安方论第四
属性:香豉(一升,熬) 葱白(一升) 阿胶(二两,炙) 
先以水三升煮葱、豉,取一升;去滓入胶,再煎令烊服。一日一夜可服三、四剂。《经 
心录》同。 

卷之十二妊娠门
胎动不安方论第四
属性:治妊娠八、九月胎动不安,心腹 痛,面目青,冷汗出,气欲绝。此由劳动用力伤胎宫, 
宜急治之。 
钩藤 当归 茯神 人参(各一两) 苦梗(一两半) 桑寄生(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大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无时候。忌猪肉、菘菜。烦热 
加石膏二两半;临产月加桂心一两。 
始妊娠胎动不安。护胎法。 

卷之十二妊娠门
胎动不安方论第四
属性:鲤鱼(二斤) 粳米(一升) 葱(一握) 豉 姜 
上作 食之,每月一度。 
治妊娠无故胎动不安,腹内绞痛,烦闷。(《产宝》同) 
当归 桑寄生(各四分) 川芎(三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