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镇委书记 >

第38节

镇委书记-第38节

小说: 镇委书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籍以及马国的报纸杂志。我在兴奋得睡不着觉时,就啃这些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跑到马来西亚我才得知,原来姓周的祖先在陕西岐山,所以这座祠堂被命名为“岐山堂”。

  第二天一大早,看祠堂的老人送来了一份《槟州日报》,报纸上的第二版赫然登着我们的照片以及“中国中原商贸文化考察团”今日到达槟城的消息,扎扎实实地让我们几个人激动了一阵子。接着,又是周丙南一家给我们送来了盒饭,在住室外边的一个大桌子上,每个人面前铺上一张油纸,饭菜一股脑儿倒在上边,没有筷子,只发给你一只勺子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大家喝自来水。

  两餐下来,我才恍然大悟,我们是什么“商贸文化考察团”?狗屁,无非就是些旅游观光客嘛,那些机场迎送、登报纸不过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宾至如归,妄自尊大,可以自欺欺人罢了。

  我和诚友老兄商量,这里的一切不必去考虑它,我们的目的是销售香菇。只要能够赚上一把,再苦再累也都值得。正所谓:

  团长不要紧,出国才是真。

  只为卖香菇,书记不算人。

  人家安排的“商务文化考察”活动的地点,是在离这儿还有几站路一个叶姓的祠堂里,名称为“安南会馆”,负责人叫叶宗盛。一切要靠钱开路,这个地方虽然要比“岐山堂”大得多,但租用的费用并不算贵。

  我们的国际贸易经过一天的紧张筹备,第二天就开张营业了。这里确实具有很好的商业氛围和商业信用,没有什么国内常见的欺诈行为。人家真的希望我们这一行人能够赚钱,不虚此行。由于安排我们去的周丙南先生及其他友好人士,提前做了不少工作,前几天我们一伙人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粮食开发商老太太原来也带的是玉器,她和那个卖玉器的两个人摆开展品,实行强强联手,展销挂钩;书法家运指如飞,在带去的中国宣纸上,把来访人的名字以及大、小老婆的名字嵌在顺口溜里写上去,无非是一些祝福贺喜的淡话,润笔费让马来西亚同胞们随心布施,十个马币到一百马币不等,居然比我们还要吃香。这样看来,他们四个更加不算什么“商贸文化考察”,至多是一些街头杂耍的艺人而已。

  我和诚友卖香菇才是真有一些商贸的气息。两天里就卖出了一百多千克,而且价格也不错,一千克最高卖到一百一十五马币。一个马来西亚货币抵人民币的两元,而我们在家的收购价只是每千克在五十元左右人民币,可想而知,这一百多千克香菇,扣除“豆腐盘成肉价钱”的车马运输费用,仍是多么赚钱。我们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观光客人,有了与梦想相近的收入,心中莫名兴奋,吃饭休息放在了极其次要的地位,一心多捞他们几个马币才是目的,同时对在灌河培育出了这么一个支柱产业更加庆幸。

  因为在这里安营扎寨,就有一些华侨前来探望我们,并请我们吃饭。我们赠送他们一两袋香菇作为礼品,他们就要买走几千克,作为对我们的回报,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们也不敢因为人家请了吃饭就降低价格,反而使他们更加觉得这东西的珍贵。

  到访的车马一天比一天地稀少,到了第四天头上,就基本没有人上门问津了,我和诚友急得嗓子冒火。我们请教叶宗盛先生,可否到外边摆摊,叶先生说,不行,这里是有法律规定的,你在这里只能是展品性质,销出去一些没有问题,如果摆出去,让政府查出来,那可不得了。他想办法给我们请来了两个小商小贩,压低价格才又推销出去了二三十千克。

  叶宗盛、周丙南和天天都要过来看望我们一下的许岳金、周参同等几位先生,着实替我们想了不少办法,他们又请来《槟州日报》的记者樊秋玲女士,采访拍照,为我们再次登报——这次费用当然由我们自理。炒作一番,果然又引起一点效应,几百公里外来了几个华侨,专程看我们。

  在远路客人中,有一个是做丝绸生意的。我以为我们这丝绸之路的发源地竟然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接上了头,非常高兴,正想做一些人文方面的挖掘整理,谁知人家说,现在中国的丝绸没有做头,质次价高,他们主要是做印度的生意。一席话,在大热天用冷水浇灭了我的念头。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友谊,请我们吃饭后,他们还以每千克一百二十马币的天价买走二十千克香菇,我们心里非常感激,觉得人家来看我们可能是有意照顾。

  余下来,就真正不行了。虽说是“紧张的庄稼,消停的买卖”,可我们在那里“消停”不得,签证很快就要到期,这香菇如果卖不出去,只好倒在海里去了。我和诚友盘算,再不能零售了,赔钱也得抓紧把它们兑出去。

  于是,我俩就开始跑大型商场,找到人家的销售部一打听,不行,我们不要说没有包装,连产品质量认证的资格都没有。看看人家柜台内,这种香菇,除了价格确实比我们的略高以外,没有什么两样,但人家的产地明确、商品属性介绍清晰、包装精美,一看就让我们汗颜,觉得无话可说。然后又去跑商行,在几个大批发商那里,人家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儿,连说不要。这些商人主要是做福建生产的一种质量较差,但很整齐并且价格低廉的、饭店一年四季常用的大路货。

  “货到地头死”。这句老话让我们得到了彻底的体验。我们两个再也不做什么发财梦了,再别说买什么小轿车,能够保着本钱就万幸了。

  又有一句老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们发愁得头发要白之时,忽然遇到了一个救星。

  正是:国外绝非福地洞天,英雄也有穷途末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