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009 >

第2节

009-第2节

小说: 0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烟霭苍茫。“望”字、“念”字尤幻。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斜阳”七字,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振起。
    陈洵《海绡说词》:托柳起兴,非咏柳也。“弄碧”一留,欲出“隋堤”;“行色”
一留,却出“故国”;“长亭路”应“隋堤上”,“年去岁来”应“拂水飘绵”,全为
“京华倦客”四字出力。
    谭献《谭评词辨》:“斜阳冉冉春无极”十字,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以柳为题,但它是托柳起兴,用来写离情的,是
一首很能代表周邦彦词的特色的作品。

浣溪沙
    翠葆①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②碎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
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注释】

    ①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
    ②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

    【评解】

    此词写夏日乍雨还晴的景色,体物工巧。新竹成林,新荷跳雨,柳梢弄晴,具见新
颖别致;至曲阑斜转,风约帘衣,水摇扇影,则人、景浑然一体,意趣横生,清新柔丽,
委婉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美成这种小词与任何词家的意境和风格都不相同,虽然都是
属于清丽婉柔的一派写法,他于清丽婉柔之外含有一种极细微敏锐的感觉,而以静默自
然的意态写出。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首皆写景,别具一格。字字矜炼,“归燕”二句
宛似宋人诗集佳句,虽不涉人事,而景中之人,含有一种闲适之趣。“摇扇”句虽有人
在,只是虚写。

花犯 咏梅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
孤倚,冰盘①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②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
有恨,依依愁悴③。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④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
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⑤,黄昏斜照水。

    【注释】

    ①冰盘:果盘。燕:通“宴”。指喜得梅子以进酒。
    ②簿:熏笼。比喻梅花如篝、雪如被。
    ③悴:忧也。
    ④相将:行将。翠丸:指梅子。
    ⑤潇洒:凄清之意。

    【评解】

    这首词借咏梅花,抒发自己萍踪无定、离合无常的慨叹。
    上片从眼前写起,梅花盛开,风情如旧,忆及去年独赏雪中素梅的雅兴。下片仍从
今年写起,人将远行,梅花亦似惜别而坠落。待到梅子熟时,自己身在江上,只能遥想
潇洒扶疏的梅影。全词句句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自己。人与梅花溶为一体。委婉地透
露自己年来落寞的情怀。作者善于从虚幻处着笔,写得曲折含蓄,余味无穷。

    【集评】

    黄昇《花庵词选》: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复,道尽三年间事,圆美流转如弹丸。
    周济《宋四家词选》:清真词之清婉者如此,故知建章千门,非一匠所营。
    黄蓼园《蓼园词选》:总是见宦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
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似含
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中,时梦想梅影而已。
    谭献《谭评词辨》:“依然”句逆入,“去年”句平出。“今年”句放笔为直干。
“吟望久”以下,筋摇脉动。“相将见”二句,如严鲁公书,力透纸背。
    陈洵《海绡说词》:只“梅花”一句点题,以下却在题前盘旋。换头一笔钩转。
“相将”以下,却在题后盘旋。收处复一笔钩转。往来顺逆,磐空自如,圆美不难,难
在拙厚。“正在”应“相逢”,“梦想”应“照眼”,结构天然,浑然五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宋词中咏“梅花”者,侔色揣称,各极其工。此词
论题旨,在“旧风味”三字而以“去年”,“今年”分前、后段标明之。下阕自“吟望
久”至结句,纯从空处落笔,非实赋梅花。闰庵云:“此数语极吞吐之妙。”

夜游宫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低。听几片、井梧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①,书一纸?

    【注释】

    ①萧娘:唐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唐人每以
“萧娘”作为女子的泛称。

    【评解】

    周邦彦词“语工而入律”,为后世词人尊崇;其描写爱情,细腻委曲,确有独到之
处。本词末三句以前,闲闲写来,乍看初无深意,直至卒章点睛,乃觉通篇有情,无一
浪语。

    【集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此(词)亦是层层加倍写法,本只不恋单衾一句耳,加上前
阕,方觉精力弥满。
    薛砺若《宋诵通论》:这首《夜游宫》,把秋暮晚景,写得明净如画。即中西最高
的诗篇,其写景美妙处,亦不能过此。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①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②回时,月满西
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南市)人。自幼受文学艺术熏陶。南渡前,家庭
生活平静美满。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流落异地,无依无靠,
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词在艺术上具有
独创性;善于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不依傍古人,自出机
杼。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注释】

    ①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
    ②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

    【评解】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
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
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全词轻柔自然,歇拍三句尤为行家称赏。

    【集评】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
《一剪梅》词以送之。
    王灼《碧鸡漫志》:易安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①消金兽②。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③,半夜凉初透。 东
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瑞脑:龙脑香。
    ②金兽:兽形铜香炉。
    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评解】

    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
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
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艳传;
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
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
    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陈廷焯《白雨斋词
话》: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
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莫
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① 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②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
陵③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④。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
新愁。

    【注释】

    ①金猊:涂金的狮形香炉。
    ②宝奁:贵重的镜匣。
    ③武陵:地名。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
    ④凝眸:注视。

    【评解】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离愁别恨。上片写临别时的心情。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人去难
留,爱而不见,愁思满怀无人领会。
    词中表达感情绵密细致,抒写离情宛转曲折。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具有感人
的艺术魅力。

    【集评】

    张祖望《古今词论引》:“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痴语也。如巧匠
运斤,毫无痕迹。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写其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
鸣之奏。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懒说出妙。瘦为甚的?千万遍痛甚?又云:清风朗月,
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
    杨慎《词品》:“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起三句,言朝起之懒。“任宝奁”
句,言朝起之迟。“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凄无限。
“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换头,叹人去难留。“念武陵”四句,
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

武陵春
    风住尘香①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②春
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③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

    【评解】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
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
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
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集评】

    《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
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
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①。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②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③,
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评解】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
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
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
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集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杨慎《词品》: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
争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
    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