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蘇東坡傳018 >

第1节

蘇東坡傳018-第1节

小说: 蘇東坡傳01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七章 瑜珈與煉丹 
   
  蘇枺略浾f:『未有天君不嚴而能圓通覺悟者。』解脫、或佛道,皆始於此心的自律。人在能獲得心的寧靜之前(心情寧靜便是佛學上之所謂解脫),必須克服恐懼、惱怒、懮愁等感情。在黃州那一段日子,蘇枺麻_始鑽研佛道,以後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他潛心研求臁甑陌旅亍K麊栕约海巳绾卫u能得到心情的寧靜?有印度的瑜珈術,有道家的神秘修煉法,為人提供精確的心臁刂品ǎWC可以達到情緒的穩定,促進身體的健康,甚至,當然是在遙遠的以後,甚至發現長生不死的丹藥。對於精神的不朽呢?他對尋求常生之術十分著迷。人身的不朽與精神的不朽是應當截然劃開的,因為不管對身體如何看法,身體只不過是個臭皮囊。精神若經過適當的修煉,早晚會拋下這個臭皮囊而高飛到精神界去。身體的不朽,退一步說,至少包括一個可修煉得到的目標,就是延緩衰老,增長壽命。 

  所謂長壽秘訣,包括很多因素與目的,以及瑜珈、佛道,及中國醫學傳統的要素。長壽的目的包括身心兩方面。在身體方面,其目的在求容光煥發的健康、體格精力的強壯,以及祛除纏綿的瘤疾;精神方面,在於求取心臁颓榫w的穩定以及臁暝獨獾姆虐l。再加上朴伲纳睿承┲兴幍妮o助,便可返老還童,享受長壽,這些,在道家看來,就與長生術在不知不覺中融合起來。簡單說,這種方法在中國叫做『養生術』或是『煉丹』。所尋求的丹,是內外兼指。『內丹』,按照道教的辦法,是練肚臍以下部位;『外丹』是中國煉丹家所尋求的一種長生不死之藥,一旦得到手而服用之,便可騎鶴昇天。外丹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汞的合金。在這一點上,長壽術和煉金術卻混而為一了,完全與歐洲的煉金術相似。當然,對一個哲學家而言,人若高壽而健康,又有黃金花費,到天堂去反到成為次要。因為還有什麼要請求上帝的呢? 

  蘇枺碌牡艿茏佑删氳ょ煨g倒走在他前面,根據子由自己的話,是在神宗熙寧二年(一O 六九),他從一個道士學的,這個道士是給蘇枺碌拇巫涌床。椒ㄊ谴怠荷瘛蝗敫埂W佑傻交磽P送兄長到黃州時,蘇枺掳l現弟弟外貌上元氣煥發。子由在童年時夏天腸胃消化不好,秋天咳嗽,吃藥不見效。現在他說練瑜珈氣功和定力,病都好了。蘇枺碌搅它S州,除去研讀佛經之外,他也在一家道士觀裡椋шP七七四十九天,由元豐三年冬至開始。在他寫的《安國寺記》裡可以看出,他大部分時間都練習打坐。他在天慶觀深居不出則是練道家的絕食和氣功,這種功夫反倒在道家中發展得更高深,其實是從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蘇枺峦瑫r給武昌太守寫信,向他請教煉朱砂的方子。在他寫的一首詩裡,他說在臨皋堂裡已經闢室一間,設有爐火,以備煉丹之用。 

  他在給王鞏的信裡,道出他對修煉各方面的看法。 

  安道軟朱砂膏,某在湖親服數兩,甚覺有益利,可久服。子由昨來陳相別,面色殊清潤,目光炯然。夜中行氣腹臍間,隆隆如雷聲。其所行持亦吾輩所常論者,但此君有志節能力行耳。粉白黛綠者俱是火宅中狐狸射乾之流,願公以道眼照破。此外又有事須少儉嗇…… 

  近有人惠大丹砂少許,光彩甚奇。固不敢服,然其人教以養火觀其變化,聊以悅神度日,賓(廣西賓州,王鞏今居此)去桂不甚遠,朱砂差易致。或為置數兩,因寄及。稍難即罷,非急用也。窮荒之中恐有一奇事,但以冷眼陰求之。大抵道士非金丹不能羽化,而丹材多在南荒。故葛稚川(葛洪)求峋樓令,竟化於廉州,不可不留意也。陳噪一月前直往宿州見子由,亦粗傳要妙。雲非久當來此。此人不唯有道術,其與人有情義。道術多方,難得其要,然某觀之,唯靜心椋浚詽u習之,似覺有功。幸信此語。使氣流行體中,癢痛安能近人也? 

  印度瑜珈術功夫及其理論何以中國道家比中國佛家反易於吸收?其理亦至為簡單。杖唬袊鸾讨幸嘤卸U宗一派,專下打坐功夫,為印度佛教與中國道教哲學之混合。不過,實由中國道教先有自然之基礎,纔能吸收瑜珈之要義。道家之特點在於重視自然的冥想沈思,重視由清心寡欲以求心神的寧靜,尤其重視由修煉以求長生不老。在莊子《南華經》裡,我們發現有幾個詞語,勸人凝神沈思,甚至於凝思內觀,這顯然是印度教的特性。即便我們退一步,承認這是後人竄改的,但此種竄改至晚已是在第三或第四世紀了。 

  在其他宗教裡,再洠в邪炎诮毯蜕眢w鍛煉結合得那麼密切的。煉瑜珈術時,由於控制身心,就導人入於宗教的神秘體會。其領域由控制反射和不隨意肌,進而叩精神能力較深的境界。其益處為身心兩面。由於采取身體的某種姿勢式與呼吸的控制,再繼之以冥坐,瑜珈術的修煉者可以達到對宇宙巨大物體遺忘的心境,最後修煉者則達到物我兩忘完全無思想的真空境界,其特點是恍惚出神的喜悅。修煉者承認此種喜悅的空虛狀態只是暫時的,除非死亡纔能繼續;不過,這種恍惚的喜悅感確實是舒服,使練此功夫的人都願盡量享受。現代練瑜珈術的印度人和中國人都承認他們獲得的身體健康、心清寧靜,與情緒的均衡,都非以前夢想之所及。中國的修煉者不知道那是瑜珈,稱之為『打坐』,或『靜坐』、『內省』、『冥思』,或是其他佛道兩家的名稱。自然其他身體扭曲過甚的姿勢,如『孔雀姿』、『魚姿』,中國學者以其過於費勁,拒而不學,而蘇枺乱仓皇且跃殠讉舒服姿勢為滿足,這未嘗不可以說算是中國對瑜珈的貢獻。 

  一般而論, 我們在此並非對練習瑜珈術感到興趣, 只是對蘇枺略谠S六年(一O 八三)詳細說明的瑜珈術練習有些好奇而已。那時,他對佛經道藏已然大量吸收,而且時常和僧道朋友們討論。以他弟弟為法,他開始練氣功和身心控制。對求長生不死之藥的想法,他並不認真,但是即便洠Хǖ玫剑珜Λ@得身體健康與心情寧靜,他總是喜歡。須要知道的是,中國人的養生之道,在實際和理論上,都和西洋不同。按中國人的看法,人不應當浪費精力去打球追球,因其正好與中國人的養生之道相摺矗袊说酿B生是『保存精力』。而瑜珈對身心衛生的方法最適合中國文人,因瑜珈的精義是休息,是有計劃的、自己感覺得到的休息。不但規定在固定時間停止呼吸,並且身體采取休息的姿勢,並且還要消滅靜坐在臂椅中時頭腦裡自然的活動。練習瑜珈全部的努力,可以用簡單而非專門的術語描寫為——在於努力少思索,以至一無所思。最後這無所思乃是最難做到的。最初是集中思想於一點,這已經夠難,因為人的頭腦習慣於由這個思想轉到另一個相關聯的思想。使思想集於一點還是最低階段;再高一點兒,使專心於一點進而到一點皆無的沈思,最後達到恍惚出神的愉快境界。 

  瑜珈的特點是全部身心的休息,再由於各種方式的控制呼吸以增加氧氣的吸入。這時胃中輕臁疅o負擔,渾身處於一完全放松的姿勢,深深的呼吸,身體則保持於非常容易得到氧氣的狀態,而同時並不消耗同等量的精力,而別的邉觿t不然,所以說養生之道再洠в腥绱死硐氲摹R虼耍覀兯坪蹩梢粤私猓绻谌f唬Ь慵诺纳钜梗诩抑芯氝@種功夫,人的頭腦可以銳敏到感覺出自身內在的生理功能的活動。因為在最後階段,人的心臁顒涌梢悦撾x自己而成為自己的觀察者。在更為微妙的階段,心臁耘杂^者之身,可以觀察兩個思想之間那段空白。最後階段,在心臁e一無所思,而能覺察比較微妙的次原子物伲男问剑艘话闳伺c自我的觀念,這個階段各宗教皆有其不同的宗教解釋。一種解釋是個人的臁昱c世界臁晖耆娜诤希@正是印度教修煉的目標。但是,不管人對宗教的看法如何,瑜珈術使人獲得的心境,雖然與睡眠和自我暗示狀態相似,還是不同於此等狀態,因為心臁保持完全的自覺和反射的控制,而且瑜珈術的修煉者分明記得這種狀態下發生的一切活動。 

  蘇枺略诿鑼懽约旱男逕挄r,他發現瑜珈術有很多明確的特點。他控制呼吸,似乎是茫鴦游宕嗡愫粑囊恢芷凇N#舻谋嚷适且唬憾憾MV购粑铋L的時間是『椋б话俣味_,蓋已簦У枚N息也』,照印度的標准,較低的限制,是大約一百四十四秒。像一般瑜珈的修煉者一樣,他計算他的呼吸周期,也和他們一樣,他自稱在控制呼吸時(吞吐比例規則)有一段時間完全自動而規律。在集中注意力時,他也是凝神於鼻尖,這是瑜珈的一個特點。他也描寫了一種為人所知的瑜珈感覺,在此一期間,心臁耆菹ⅲ偌由蟽仍谥X的高度銳敏,他覺察到脊椎骨和大腦間的振動,以及渾身毛發在毛囊中的生長。最後,在他寫的那篇『養生論』裡,他描寫此種狀態的舒服,與從此種邉铀@得心臁畬庫o的益處。 

  關於此種邉拥男撵‘方面,他的修煉仍是瑜珈術。在給弟弟子由的一封短信裡,他描寫正統瑜珈默坐的目的。他認為從感官解脫出來之後,真正體會到真理,或上帝,或世界的臁辏皇窃陟犊吹绞颤N,而是在於一無所見。他致子由的信如下: 

  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凡盡心,別無勝解。以我觀之,凡心盡勝解卓然。但此勝解不屬有無,不通言語,故祖師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署盡,眼自有明,醫師只有除勢藥,何曾有求明藥。明若可求,即還是務……夫世之昧者便將頹然無知認作佛地。若此是佛,貓兒狗兒得飽熟睡,腹搖鼻與土木同當,恁麼時可謂無一毫思念。豈謂貓兒狗兒亦已入佛地……今日椋аe捉得些子意何。……元豐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據我所知,蘇枺沦x給了瑜珈幾項中國要素。他不但排除了那些彎曲腰、腿、脖子等類似特技的動作,以及其他粗怪的扭曲動作,而且增加了定時的咽唾液,這完全來自道家合乎生理的心得。他向張方平推耍男逕挿椒ǎ谛叛e他這樣描寫: 

  每夜以子後披衣起,面枺蚰希P足叩齒三十六通。握固椋ⅲ瑑扔^五髒,肺白肝青脾黃心赤腎黑。次想心為赤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滿氣極,即徐出氣,惟出入均眨匆陨嘟用孆X,內外漱煉精液,未得咽。復前法椋扔^。迹牡ぬ铮{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以氣進入丹田。須用意精猛,令津與氣谷谷然有聲。徑入丹田,又依前法為之。凡九椋⑷式蚨埂H会嵋宰笥沂譄崮赡_心,及臍下腰脊問,皆令熱徹。次以兩手摩熨眼面耳項,皆令極熱。仍案捉鼻梁左右五七下。梳頭百餘梳而臥,熟寢至明。 

  吞咽唾液是根據下面生理的推論,與道家五行宇宙論密切相關,我們未免覺得怪誕, 可是對相信此種宇宙論的人則頗有道理。 蘇枺滤鶎懽铍y懂的一篇散文叫『續養生論』,在這篇文章裡,他把中國極其難懂的古語『龍從火裡出』『虎向水中生』解釋得十分令人滿意。蘇枺抡f,我們隨時都在焚燒自己的精力,主要是兩種方式:第一:包括種種情緒上的紛擾,如惱怒、煩悶、情愛、懮愁等;第二:包括汗、淚、排泄物。在道家的宇宙論裡,火用虎代表,水用龍代表。代表火或控制火者為心,代表水者為腎。根據蘇枺碌目捶ǎ鸫碚x,所以在心控制身體之時,其趨勢是善。另一方面,人的行動著受腎控制,其趨勢則為邪惡(腎一字在中國包含性器)。所以腎控制人體之時,人就為獸欲所左右,於是『龍從水中生』,意即毀損元氣。在另一方面,我們就受心火所引起的情緒不寧所颍龜_了。我們怒則斗,失望懮愁則頓足,喜則舞。每逢情緒如此激動,身上的精力元氣則由心火而焚毀,此之謂『虎從火裡出』。照蘇枺抡f,這兩種毀損元氣都是『死之道也』。因此我們應當藉心神的控制,一反水火正常的功能。而吞咽唾液是把心火向腎方面壓下去之意。 

  此外,道家還努力追求『外丹』,又名『方士丹』,也就是『仙丹』,就是長生不死之藥。像歐洲的煉金術士一樣,中國道士求『方士丹』,一為變低級金屬為純金,一為返老還童,恢復青春。也和歐洲的煉金術士一樣,中國道士也主要用汞的化合物來制煉。因為汞的特殊勝伲腥缃饘俚墓鉂桑亓看螅浔戎亟饵S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