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成功人士战胜疲劳的秘密 >

第12节

成功人士战胜疲劳的秘密-第12节

小说: 成功人士战胜疲劳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自我心理治疗的方式导致了一个怪圈:自恋狂由于不能信任别人而不断地通过种种细节问题贬低别人。而这种行为的后果是,被贬低的人当然心怀不满。这样一来,自恋狂就更有充足的理由贬低和不信任他人了。
  第八章 创造卓越浮士德式交易
  投射型自我保护心理帮助自恋狂支撑起由于受到各种打击而郁郁不振的自我意识,这种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对现实与理想落差的补偿性思维。这种思维看起来似乎是在善待自己,但是实际上,这种思维是非常有害的。“既然他们都不喜欢我,那么我就必须做出使他们不得不喜欢我的成就来。”实际上,这个受到了轻视的人认定弥补自己身上所欠缺的东西(讨人喜欢)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其他更多的东西来补偿—智慧、才干、能力等。这种心理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下面的情形:它经常会促使一个人去追求那些有回报,尤其是物质回报的成功。问
  题是,如果一个人通过深藏内心的愤怒去追求成功,唤起人们对他的爱戴,那么,当这个人一旦成功的时候,长期深藏于他心底的愤怒就会不可避免地被唤醒。
  另一方面,“我将通过一往直前地追求成功来得到我所需要的爱戴、羡慕和认可”,这种心理会造成他们对所向往事物(真正的爱戴)的一种不成熟理解(盲目崇拜)。另一方面,一旦自恋狂意识到盲目崇拜的事物的真正意义(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会觉得很受伤害,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出更严重的贬低他人的行为。最终,自恋狂对爱戴的曲解和盲目崇拜会形成浮士德式的悲剧:他们过于依赖物质上的获得和物质获得所代表的对个人价值的肯定,进而变得越来越不能信任他人,从而无法得到真正长期的精神上的满足。
  第八章 创造卓越浮士德式交易的后果
  浮士德的交易正体现了经典言论“我不愿意加入任何一个愿意接受我的俱乐部”。事实上,你并不愿意接受那些通过显示权势和财富而得来的爱戴,因为你自己明白,权势和财富都是外在的东西。把另一种形式的侮辱加在原本就有的伤害之上,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心里明白“他们仅仅是因为我做的事情而爱戴我”;同时,你也清楚这样的成功并不是永恒的,一旦权势和财富溜走,众人的爱戴也就随之消失。当人们陷入浮士德式的交易之中,通过成功去换取爱戴时,对“一旦我不再成功,他们将不再爱我”的恐惧在一定时期
  将被意志力征服,人们通过不断的成功去维持自己拥有的一切。但是,这种长期的征服持续下去将是有害的—人们长期只看到这个人的成功外表。当有一天人们终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大多数成功者事实上都很清楚在显赫的外表之下,真正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样,这些原本爱戴自己的人肯定会弃我而去,自恋狂会长期被这种恐惧所困扰。
  第八章 创造卓越连通性:创造的前提条件(1)
  自恋狂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所要经历的痛苦的,但是,一旦他们意识到他们无法永远成功时,他们就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质疑了:他们对名利的狂热追求使他们忽视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联系与融合。克里斯托弗·拉什认为,自恋狂“对他人的蔑视与贬低,以及他对别人的一切毫无兴趣,使得自恋狂的生活更加枯燥,这就进一步加深了自恋狂内心的空虚感……自恋狂恐惧与他人的精神交流和对他人的精神依赖,以及他们在与他人相处时的控制欲和虚情假意,使自恋狂与他人之间的相处更加糟糕”。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些倾
  注一生征服了一座座高山的人,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征服自己。他们的巨大恐惧是(当他们不得不承认时)当他们不能依靠对成功的巨大意义不断幻想生活,而必须依靠别人的关爱生活时,他们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罗伊今年55岁,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他是被他的合伙人介绍到我这里的,因为他的朋友担心罗伊会“再次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他朋友的担心不无道理:罗伊每天投身于管理咨询工作12个小时,另外花两个小时享受马丁尼酒,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事情了。正如罗伊的朋友所说:“自从他失去了日本的客户之后,我就更替他担心了。至少以前当他去日本的时候他还会和日航或者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姐一起吃饭或者共度良宵;现在,他除了必做的两件事外,就知道为了原本并没有做错的事斥责别人。”
  罗伊为了应付他的合伙人,答应与我见面。罗伊对自己从事的管理咨询工作非常满意,他很愿意帮别人判断是非,但是,这些以外的事情,他实在想不出该如何生活。罗伊出生于纽约一个贫苦的波兰移民家庭,他是家里惟一的孩子。罗伊的父亲是个酗酒如命的卡车司机,在罗伊5岁的时候,父亲抛弃了罗伊母子。受到了这一沉重打击后,罗伊的母亲就精神崩溃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她的情形越来越糟糕,小小年纪的罗伊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生活现实。
  幸运的是,罗伊非常聪明。罗伊从一年级开始就不断得到各种奖项。罗伊生活在他的出色表现所带来的种种荣誉之中。所以,罗伊的烦恼不在于他因无法得到“A”的成绩而会受到父母的惩罚,而是在于罗伊认定他取得的一切都必须通过他在学业上的出色表现而获得。虽然优秀的成绩和老师的喜爱是令人开心的,但是,这一切远不能代替一个骄傲的父亲冲孩子微微一笑或者慈爱的妈妈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
  因为罗伊向来循规蹈矩,书生气十足,所以罗伊从未参加过什么活动组织。罗伊非常害羞,这使他在高中时就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在纽约的大学城,罗伊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但是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毕业后,罗伊娶了一个邻居的女儿,那位姑娘专注于会计学,就像罗伊专注于经济学一样,两个人组成了一个波澜不惊,极具效能的家庭,他们一直没有孩子。
  罗伊的生活似乎会一直这样平静下去,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改变了这种平静。像那个年代很多从理论家转移到实践家的人物一样,罗伊从一个六大会计师事务所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变成了一个年薪百万的经济战略家,成为当时纽约最热门的企业战略咨询事务所的一员。罗伊拥有了财富和社会地位,但是你很难相信,当罗伊和他雄心勃勃的团队一起高歌猛进的时候,罗伊正压制着内心复仇的怒火。当罗伊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从来不参加社会活动,虽然他的成绩总是最好的。但是,当罗伊成为公司核心的时候,情况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罗伊并不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也不能说会道,所以,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他经常感到被排斥和冷落,罗伊认为自己所受到的对待与自己为公司贡献的才智不相匹配。但是,对于一个“只有学问”的人,公司是无法过多地倚重的。罗伊的自恋倾向开始导致他的愤怒:罗伊仇视精于维护客户关系的同事,他称他们为反动者、谄媚者等等。当这些不起作用时,罗伊开始诋毁同事与客户之间的成功合作,他说如果不是自己的工作,那些客户早就不知所踪了,其实那些客户完全是由罗伊的同事维护的。罗伊甚至通过讽刺和谎言挑拨客户和其他合伙人之间的关系。
  后来,罗伊公司5名数月以来饱受罗伊诽谤的年轻合伙人集体辞职开了一家时装店,这件事促使了罗伊在纽约那家事务所职业生涯的结束。虽然一些知情人认为即使没有罗伊,那些年轻人也会离开,但是公司老板并不这样认为。经历了这次失败,罗伊离开了这家把自己从青蛙变成王子的公司。幸运的是,罗伊在公司的一个朋友愿意与罗伊合开一家咨询事务所。对罗伊来说,在事业开始初期有一个稳固的联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种稳定联盟的安全感更加剧了罗伊对失去上一份工作的心理痛苦。看上去罗伊远离了以前的那些不快。但是,遭到解雇并没有使罗伊吸取教训,而是燃起了罗伊心中的病态自恋。
  似乎是为了弥补因为遭到解雇而受的耻辱,罗伊开始毫无限度地追求“名流”的生活方式。罗伊告诉我,在遭到解雇后,开始做自己的咨询事务所之前,他在亚洲和妓女厮混了好几个星期,因为罗伊喜欢听她们称赞自己的性能力。回到纽约之后,罗伊不顾健康地过量饮酒。结果罗伊自恋式的自我放纵导致了他在51岁的时候心脏病发作。
  第八章 创造卓越连通性:创造的前提条件(2)
  当我开始和罗伊合作解决他的问题时,离罗伊首次心脏病发作已经有4年时间了,但是很显然,罗伊并没有从以前的痛苦中吸取教训。罗伊经常贬低自己事务所里的年轻人,拒绝承认同事的工作成绩,抢别人的风头。因为认定把自己介绍到我这里来是在强调自己有问题,罗伊甚至和自己的合伙人兼朋友翻了脸。
  看到罗伊的自恋倾向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我很担心罗伊会中止和我的合作并且会经受
  更大的痛苦。我不得不使出手中的王牌:我说服了在纽约商学院的一个朋友,让罗伊给高年级的学生教授一门新课程。
  把罗伊介绍给我的那位教授朋友之后,我就不再试图引导罗伊了,反而鼓励他的那些对名利的病态追逐,当然是以健康的方式。到纽约商学院任教之后,罗伊有了一大群极具抱负的有志青年作为自己的听众,而且他们对罗伊很是崇拜,因此,罗伊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寄托,而不需要通过在公司里诋毁他人来建立自己的自信。而且,罗伊变得更多地自我夸耀,而不是斥责别人,罗伊无意中给公司里的年轻人增进技能和拓展客户创造了机会。结果,罗伊公司的利润不断提升,而这些,又成了他作为一个教授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夸耀的资本。
  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提前给予荣誉来治疗罗伊的自恋。而且,这一治疗的长期效果更为可观:罗伊很快就从管理咨询职业中退休了,因为他更希望通过做一位著名的学者而获得尊敬。虽然罗伊始终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精神满足,但是,比较罗伊早期的种种经历,来自学生的崇拜对他来说可能已经是最合适的精神满足了。
  第八章 创造卓越自立心理如何无意加剧了浮士德式交易
  帮助自恋症患者认识到他们最大的敌人正是他们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来自社会的观点支持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别忘了好莱坞怎样把电影明星充斥在人们的面前;时尚界怎样不断变换着流行潮流,进而产生市场;而麦迪逊大街(著名广告公司聚集的街道)是怎样让世界相信青春美貌和性感火辣可以卖出任何一种产品。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自立观念通过出版业传播开来,自恋的生活方式也破纪录地泛滥起来。
  这一现象并不是从1975年马克·蒙斯盖(Mark Monsky)出版《争当第一号》(Looking Out for #1)开始的,只不过这本书的标题非常抢眼罢了。公平地说,在蒙斯盖等一些作家宣传自立思想的作品中,有很多有用的思想。这些思想造成破坏性后果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多都没有深读这些书,往往只是粗略地看看书脊和标题。不管怎么说,自立心理迎合了自恋狂爱护自己、自我保护的心理。
  文学作品和流行书中到处充斥着争当第一名的思想,这些更加重了自恋狂内心的病态:过分苛求,好高骛远,无限制地追逐个人成就,缺乏同情心,痴迷于美色、青春、权势和财富。在心理学上,对自恋狂的治疗方法大多是通过帮助他们适应和融入他们所处于的社会文化中。而“争做第一名”的理论充斥着整个社会文化,这一理论往往被自恋狂理解为“我需要的不是调整,我需要的只是征服阻挡在我成功路上的障碍”。这种只专注于征服高山,而不专注于征服自我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急需得到治疗和引导。
  这些有关自立的理论增加了自恋狂与别人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难度。许多接受争当第一名理论的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如果幸运的话,找到一个足够优秀和聪明的人,因为只有那样的人才能给予自己应得的爱护。正如埃里克·弗洛姆(Erich Fromm)在《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中讲到的那样:
  许多人在提到“爱”这个问题时,其实他首先想到的是“被爱”,而不是“去爱”。这些人的问题在于缺乏爱别人的能力。所以,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怎样获得别人的爱,或者说怎样使自己变得可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通常采用以下的方式:一种是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