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金光大道第3部 >

第53节

金光大道第3部-第53节

小说: 金光大道第3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森对这个邀请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
  周忠呢,除了自己为难,还替客人为难。
  这当儿,谭雅琴走过来了,对周忠说:“爸爸,饭熟了,快回家吃吧。"
  跟谭雅琴一块跑来的闺女小燕,挤过来拉住杨广森的手:呀白伯,回家吃饭! 伯伯,回家吃饭!〃 
  周忠对儿媳妇说:“你们先回去等一等。我去找找大泉。看他回来没有。”
  刘祥一步抢先:“我去找他。我不就信,今夭这个规矩不能破一回里”
  站在旁边的秦恺开口了,声音非常高:“谁也不用去,这个事儿我包了! 〃 
  大伙儿眼睛都望着他,不知他要怎么办。     
  秦恺说:“老杨,这顿饭,你到刘祥家去吃!〃 
  刘祥乐了。
  秦恺又对周忠说:“您也去陪!〃 
  周忠推辞说:“我不能去… … ”
  秦恺一把扯住杨广森,一把扯住周忠说:“刘祥活这么大,连成家都没办过喜事儿,这是第一次请客。走吧,我也去。一块儿喝顿喜酒!〃 
  不知是谁带的头,劈里啪啦地鼓起巴掌。
  两颗喜悦的泪珠儿,从大个子刘徉那被细密皱纹围着的眼睛里落下来。
  三十八大有成效
  高大泉今夭早晨到雁庄参加片上的春耕播种的汇报会,也遇到一场类似刘祥请客的场面。还没散会,就有好几个互助组的组长向他发出预订吃饭的邀请。散了会,刚走出会场,七八个人奔过来拉扯他。特别是赵玉娥的娘家人。当然,赵玉峨哥哥赵玉明因为都是当干部的,懂得这个理儿,遇到推辞不便勉强。他媳妇不管这一套,硬是从好几个大汉的中间,把高大泉给拉到家里,闹得高大泉怪不好意思,只好应付差事似地吃了半张烙饼。
  他惦记着留在家里的客人杨广森,顾不上礼貌,丢下筷子,就赶紧往家走。
  杨广森,这个交情已深的老朋友来到芳草地,不仅给全村人带来了为国家种好棉花的技术经验,鼓舞了他们能够拿到收成的信心,尤其给他们增加浓烈的政治气氛,促进了社员之间,农业社和互助组、单千户之间的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大发场。就高大泉个人来说,杨广森给他带来的喜悦,也是异乎寻常的。每日三餐,陪着老朋友同桌子的权利,都被那一伙子社干部给“夺”走了;可是,到了夜间,两个伙伴躺在一条烧得热呼呼的炕上,敞开心怀来交谈的特殊享受,他却可以独占。每天晚上,他们在高台阶开完会,或是“集体聊天”完毕,就相伴回家。不论多晚,吕瑞芬都等着他们。高大泉是不怎么会喝酒的,可是为了陪他这个不爱喝,但却能喝的朋友,总要让吕瑞芬摊上几个鸡蛋,或是煮一点儿黄豆粒,再烫上一壶酒,就一边喝一边聊起来.吕瑞芬再三催促,说是别把客人熬病,他们r 才肯收了桌子,躺下;等吕瑞芬转身丫走,他们就又聊起来,他们从朝鲜战争的形势,谈到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从种棉花问题,谈到一直成为他们彼此心事的粮食问题。他们又谈到每一个农民,每一个社员眼下想什么,随着斗争的发展,会想什么;作为党支部这个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怎么样利用摸到的规律,进行正确的引导,把政治思想工作搞得更有成效。他们还花了很多的时间谈到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敌人,谈到那件一直没有破案的“车轴事件”,谈到冯少怀又勾结张金发不走正道儿.从谈话中,高大泉向杨广森学习了许多工作经验。他还从谈话中知道了一件事情:冯少怀带着张金发到燕山买过粮食;燕山那边有几个村的粮食贩子,也跟天门镇的三合顺粮店挂着钩,跟春水区那边一些干这种勾当的人也有联系。这使他对抓好粮、棉问题的分量,看得更重大了。
  今天,杨广森要离开芳草地,回红枣村去。本来,按上边规定,前夭他们就应该分别了。由朱铁汉和秦恺两个人出面,硬是把杨广森给扣留下.高大泉当然是支持的。尽管他知道杨广森惦记村里的工作,他还是咬着牙不替杨广森说一句“开脱”的话。他想,无论如何今天得放杨广森走.红枣村的工作同样是重要的呀万高大泉一进家门,钱彩凤就把刚才发生的那件刘祥请客的事儿说了一遍。
  她说;“刘祥大叔今个不知咋回事儿,疯了一样,谁的话也不肯听。你要在家,也许能镇住他。”
  高大泉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
  钱彩风说:“一边吃着饭,周忠大伯和秦恺两个人还一边说,要等你回来作检讨哪万”
  高大泉又笑一笑,就往院里走。
  吕瑞芬从里边迎了出来,朝他连着摆手。
  高大泉不知怎么回事儿,就停住了。
  吕瑞芬带点不高兴的神气说:“秦恺二叔今个也变得没了边,把杨大哥给灌醉了.〃 
  高大泉一愣:“不会吧?他是有酒量的。”
  吕瑞芬说:“我不放心,让彩凤去看几回,亲眼看见,秦恺二叔拿大茶杯,跟他一杯一口地往嘴里倒。”
  高大泉有点紧张了.“我去看看他,是不是醉了.〃 
  吕瑞芬说;“后来,我让铁汉去了,才把他拉回家。到家,他就躺下了。他要没醉,多会儿中午肯躺一会!! ? 〃 
  “睡着了吗?〃 
  “着了。”
  “我看他醉成啥样。”
  “你别去了。你一去又得把他惊动起来,下午他还得赶路哪。我让小龙在那边院子里看着,谁也不让进屋。”
  高大泉这才放下心:“让他睡一会儿吧。我找铁汉他们碰个头;他醒了,就去叫我。”他说着,就奔高台阶去了。
  吕瑞芬后来才知道,她办了一件可笑的事情.
  小龙没有很好地执行“任务”。当吕瑞芬硬把杨广森关在屋里休息的时候。就溜了号。这位有“海量”的豪放的汉子,并没有酒醉。他是怕耽误下午的工作,拿“醉”来当挡箭牌的。在芳草地帮了几天忙,事情做得不少,种子已经全都播到地里,可是,又好像有好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完。他急想听听这里的干部们的意见,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应当商量一下。他今天一定得赶回红枣村.离开家五、六天了,家里的春播怎么样?动工的水并,进展得顺利不顺利?经常往红枣村乱蹿的粮食贩子,这几天又去没去?还有一位在朝鲜战场上负了伤的同村志愿军战士,在东北荣军学校学习期满,来信说,最近要回红枣村探家,不知道来没来。, ,… 总之,这边的工作一完成,他的心已经飞回红枣村。他在屋里装做睡下,等到吕瑞芬一走,他就出了屋。趁小龙坐在小树下边玩得正入迷,他就悄悄走出院子,。  。 
  想到农业社办公室看看干部在不在那里,高大泉回来没有。春天的正午太阳,是暖洋洋的。街上没有行人和呆着的人,显得很安静。
  杨广森走出几步,忽见南边墙根下蹲着一个老头,大概有六十来岁的样子。
  老头子一脸焦急的神态,发现了杨广森,先是左右看看,随后猛地站起身,朝杨广森走过来,小声地招呼:“同志,同志里”杨广森停住步,细细地看一下这个人,似乎没有见过面,就顺口打招呼:“你吃饭了?〃 
  “啊,啊,我想求求你。”
  “说吧。”
  “我也想种二亩棉花。”
  “好哇!〃 
  “你也给我讲讲技术。把你在他们农业社讲的,全都讲给我,行不行呢?〃 
  “行啊!〃 
  老头子高兴了,原来很忧郁的脸上,露出一点笑模样;立刻又神色紧张地说:“那就到我家里去吧。从这边走,这边近,在南街。”杨广森一见他这架势,起了疑心。他警惕地想:芳草地种棉花的工作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种棉花,学技术,都是光荣的事儿,这老头为啥要偷偷摸摸的呢?他想,自己不是个一般技术员,这次来,一举一动都是有政治影响的;到一个不认识的人家里去,应当告诉高大泉,或是跟别的干部打听清楚二他想到这儿,就对老头说:“你先等一下。”
  老头一愣:“你干什么?〃 
  杨广森说;“我对干部说一声,免得他们有啥事儿,找不见我。”那老头更慌了:“你还找社里的干部?就去一小会儿的工夫,不用啦!〃 
  杨广森一见他这样子,更加疑心了,说;“你把名字告诉我,我一会儿去找你吧。”
  老头子迟疑一下,想说什么,又难以开口,就使劲一摆手,说:“要那样,就算了吧,我不求你了。”他说着,便匆匆地走进了南边的小胡同。
  杨广森心里边很奇怪,急忙转回高家,想先跟吕瑞芬细想俩打听一下,再决定怎么办。
  吕瑞芬一见杨广森从外边走进来,不由得一愣;“哎呀,你啥时候出去的呀?〃 
  杨广森说:“刚出去转了个圈.〃 
  “你没醉呀?〃 
  “那点酒就把我灌醉啦?再说,喜酒是不醉人的。”吕瑞芬说:“你昨晚上睡那么迟,一会儿又得赶路,怎么不打个吨呀?〃 
  杨广森说;“你们每天不是也睡得很迟吗?〃 
  吕瑞芬笑笑说:“过去我最爱困;这两年,我跟着小龙他爸爸熬眼熬惯了。”
  杨广森走到跟前,小声说:“刚才我在胡同口碰上一件奇怪的事儿,你帮我判断判断。”于是,他把刚才遇见那个老头,都讲了些什么,告诉了吕瑞芬。
  吕瑞芬低头细想,摇摇头,说:“那是谁呢?不像地主歪嘴子呀?〃 
  杨广森说;“那个人嘴不歪,就是样子不正。”
  正在树荫里来回走动,拍着小英睡觉的钱彩凤凑到跟前一问,笑着说:“不用猜,要我看哪,准是那个小算盘秦富。除他没别人。”吕瑞芬说:“他哪会这么积极?前天还跟文庆吵吵,说一棵棉花都不种,能一下子就狠心种二亩?〃 
  钱彩凤说:“不认咱们打赌,跑不了他。”她说着,把小英塞到吕一 … 
  瑞芬怀里,对杨广森说,“走,咱们到他家认认去,看是不是他.〃 杨广森觉得这样做不妥当,正犹像,只见高大泉、周忠和朱铁汉三个人说说笑笑地走了进来。
  他们刚刚开完碰头会。区里领导对他们推广种植棉花的工作很满意,表扬他们干得坚决果断,又讲究工作方法,所以开展得这样顺利。工作受到表扬,每个人的心里都增添了喜悦。明天就要开始全面的春庄稼的播种了,估计,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高大泉以为杨广森刚刚睡醒,怀着一种兴奋而惋惜的复杂心情对他说.“我们一块儿把任务完成了。刚才我在雁庄开会,田雨同志捎来信,说下午县里供销社有送货的汽车,往燕山返,让你一定赶回地区,坐车走。你就早点动身吧。”
  杨广森说:“这没问题,到家大早的。”
  高大泉说:“从我们心里想,愿意多留你几天。我们也不能光顾这边的事儿。过些日子,你再来一趟。我也打算派几个人,到红枣村去,参观参观你们那儿的棉花地。能抽空的话,我也跟着去。”朱铁汉对杨广森说:“你只管放心。我们根据你讲的,再对照书本上写的,这一段能干下去了。”
  周忠也说:“我看时间不早了,出门赶早不赶晚,套车动身吧。”杨广森说.“我这两条腿,能跑路,还用套车?反正到了天门镇就有汽车坐了。”他又把他刚才在街上遇见的那件事情,跟三个干部讲了一遍。
  朱铁汉说:“没错,准是小算盘。我到办公室去的时候,就见他一个劲在门口晃。”
  周忠说;“看样子,这个顽固脑袋,见人们都干起来,也动心了,就是还没下决心。”
  高大泉说:“我估计,他是见我们的水渠边上种了棉花籽儿,想要跟我们农业社赛赛。好哇,越赛越好,看是单干能赢,还是集体能胜。”
  杨广森说:“要真是他,看那情形,我一走,他准不愿意找你们。"
  朱铁汉说.“不找我们他也得种。”
  杨广森说.“胡乱地种上,怎么能长好?干脆,这本经,还让我这个远来的和尚去念。我马上去一趟,跟他讲讲,讲完了我再走。”高大泉说:“这样好。铁汉,你给老杨领领路,送到门口,就回来。”
  朱铁汉说:听‘好吧。我给他送个老师去,不吃他,也不喝他,他还不欢迎?〃 
  周忠说:“你得弄明白大泉的意思,别跟着闯进去。”站在旁边的钱彩凤说:“别让铁汉去,他办不好这种事儿。还是让我去吧.〃 
  周忠说:“这倒是好办法。广森你自己去,我们在这儿,一边聊聊工作,一边等着送你。”
  钱彩凤领着杨广森,穿过小胡同,又朝西走了一节儿,指指那个旧门楼说:“他就住在那儿,您自己去吧。跟你说,这个老家伙可会算计人啦,小心点儿!〃 
  杨广森笑笑说;“放心,他肯定算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