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

第33节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第33节

小说: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架以外的所有B—17轰炸机。事实证明这是假警报,所有的战斗机撤回基地,但B—
17奉命仍留在空中盲目盘旋,围着吕宋岛转圈。麦克阿瑟致电华盛顿说:“我们的
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同时他的参谋长给布里尔顿打电话,拒绝后者提出的“立即”
对台湾日军发动空袭的要求。麦克阿瑟宁愿让他的飞机围着吕宋岛空转,也不愿意
让其执行真的战斗任务。
    而在高雄基地,大西一想到山本五十六对他的期待,就对眼前这种无法上天的
景象折磨得急火攻心。他在大声地对气象长发着脾气:“气象长!怎么搞的?”再
过几小时就到中午了。由于陆军已经对菲律宾按计划发起了攻击,美军肯定已经做
好了迎击的准备,战斗机升空待命,只等日本笨重的轰炸机前来上钩了,说不定它
的B—17轰炸机已经起飞向台湾飞来了。大西急得满头是汗,但又无可奈何。
    两个多小时之后,日本空袭碧瑶的消息传到了马尼拉麦克阿瑟的司令部。布里
尔顿少将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给麦克阿瑟的参谋长打电话,指出既然日本人已经
“公开行动”了,现在已有充分的理由立即对日本实行轰炸。布里尔顿还要求萨瑟
兰准许撤回仍在阿拉亚特山上空盘旋的B—17飞机,以便重新装上炸弹。“如果克拉
克机场遭到袭击,”他警告说,“我们就不能使用它了。”使布里尔顿惊讶的是,
他的要求又一次遭到拒绝。又过了45分钟,萨瑟兰回了电话,允许派一队摄影侦察
机,后来麦克阿瑟本人也打来电话,赞成如果航空照片确定了目标,就在当天下午
晚些时候对日本进行一次轰炸袭击。
    然而,日本人已经等得太久了,他们再也不会给麦克阿瑟这样上佳的机会了。
就在麦克阿瑟终于答应布里尔顿要求的时候,在台湾高雄基地,满头大汗的气象长
气喘吁吁地跑来向大西报告:“天气好转了!雾散了!”果然弥漫的大雾正在缓缓
移动,被遮住的太阳也正穿过雾障发出它那刺眼的光芒。
    “立即出发!”一声令下,起飞号吹响了,首先由零式战斗机以三机编队的方
式起飞,以在上空进行警戒。接着轰炸机也一架一架地陆续升空了。日本海军第11
航空舰队的192架飞机开始了前往菲律宾的300英里飞行。
    无巧不成书,布里尔顿恰好在这时开始执行麦克阿瑟的命令。12点,16架B—1
7返回克拉克机场,3架装上了摄影设备,其余的装上了100磅和300磅的炸弹。正午
之前5分钟,布里尔顿向麦克阿瑟报告,他准备在“下午1点派出一批飞机”。轰炸
驾驶员下班吃午饭去了。在南中国海巡逻的P—40战斗机也被召回加油。麦克阿瑟瞬
间的命令,铸成了他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第一次大失误。
    正午之后几分钟,设在伊巴机场的那台唯一能工作的雷达发现了入侵的飞机。
布里尔顿的空防警报处处长亚历山大·坎贝尔上校急忙向克拉克机场发电传电报,
但是没有打通,用电台呼叫也没有人回话,报务员显然同飞行员一起吃午饭去了。
最后,坎贝尔总算与克拉克机场接通了电话,一个低级军官答应“尽快地”向基地
司令和作战处军官报告这一发现。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日本人再也不会轻易错过最
后的机会了。
    当分别担任伊巴和克拉克机场的攻击队在12时45分左右到达两个机场的时候,
本来已经做好准备,冒死也要实行强攻的日本飞行员惊喜地发现,克拉克上空出奇
的平静,机场上空连一架飞机的影子也没有,再俯视机场,只见机场上整齐地摆满
了轰炸机、战斗机。
    这是怎么回事?倒是日本的飞行员感到不可思议。驾驶零式战斗机空袭克拉克
基地的坂井三郎说:“眼前的一切让我们难以置信,我们没有遇到预想中向我们俯
冲攻击的大批美军战斗机,相反,当我们俯视机翼下方时,看到的却是一组活靶子
——整整齐齐排列在机场跑道上的60架敌轰炸机和战斗机。”他和他的僚机驾驶员
在克拉克基地上空巡航了足有10分钟,等候一式轰炸机的到来,因为他们是为轰炸
机担任护航任务的。
    随后赶来的轰炸机,直接飞向轰炸地点。“海军的飞机来了。”当美军3架摄影
侦察机开始起动,朝着从机场尽头迅速过来的小黑点滑行的时候,1名机组人员说道。
一名飞行员感到奇怪,高声问:“他们为什么投铝箔?”另一名则抓起照相机准备
拍照。“那不是锡箔,是该死的日本佬!”这时机场响起了空袭警报,地面美军的
防空炮火开火了,但根本击不着在2。2万英尺高度的日本飞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架
美国战斗机紧急升空迎战,然而为时已晚。头顶上第一批攻击的日机呼啸而过,机
关炮喷着火舌,炸弹在地上迸出一团团火球。坂井回忆道:“攻击完美无缺。炸弹
一连串地从弹舱弹出去落向投弹手经过长期仔细研究的目标。弹着点非常准确——
事实上,这次是我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所见的我们飞机最准确的轰炸。整个空军基地
仿佛要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升上天空。飞机库和其他地面设施的碎块残片被炸得四处
纷飞,地面一片火海,熊熊烈焰冲天而起。”
    3架试图起飞的B—17最终没有飞起来。炸弹将它们炸成一片火海,仍然整整齐
齐停在机库前面的那些飞机也中弹起火。4架“战鹰”式战斗机总算飞到空中,但无
法阻挡三批协调得很好的敌机对克拉克机场的疯狂轰炸。日本战斗机紧随在轰炸机
之后,猛烈扫射着俯冲下来,刚刚扫射了邻近一个战斗机机场的44架零式飞机意犹
未尽,也赶来助兴。曳光弹点着了油箱,巨大的“空中堡垒”一架接一架爆炸。坂
井三郎用机关炮射中了跑道上的两架B—17轰炸机。接着他又捕获了返航前的最后一
个猎物——一架正升空的美军P—40战斗机闯入他的视野。他扣动扳机,子弹呼啸着
射向美国飞行员的座舱罩,接着便是轰的一声爆炸。坂井回忆说,这架美国战斗机
像是摇摆了一下,接着便一头栽到地面上。
    日本飞机在不断轰炸和扫射近1个小时之后,隆隆地飞走了。只要数一数烧焦的
和正在冒烟的飞机残骸,就可以看出麦克阿瑟的空军力量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只有
事前转移到棉兰老岛的17架“飞行堡垒”幸存下来,其他18架全部被炸成碎片,53
架P—40飞机和3O架其他飞机也被炸得支离破碎。80人丧生,150人受伤。具有讽刺
意味的是,在被炸毁的地面设施中竟有一套雷达系统,它完全可以对这次袭击作出
报警。然而遗憾的是,它尚未安装起来。在战争开始后第一个小时里,麦克阿瑟将
军就损兵折将几近半数。而日本人则仅以7架零式飞机的极小的代价,就赢得了以后
顺利入侵菲律宾所必需的空中优势。
    参加攻击的日机返航了。飞行员们兴奋异常而又困惑不解。第一架轰炸机着陆
后,机组人员刚一爬出机舱就互相发问:“敌人是怎么了?看上去他们好像根本不
知道战争已经开始了!”最为兴奋的大西以少见的高兴向远在“长门”号上的山本
报告空袭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美军空军司令布里尔顿少将则接到了阿诺德
将军狠狠责骂他的电话,要他解释“究竟为什么”在接到那么多的警报之后还被炸
了个措手不及。这正是:迷雾笼罩,偷袭一波三折;丧失警惕,迎战三心二意。欲
知后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第十七章  马来风云
                  马来海域风云激荡,英国军舰无术发慌;
                  航空打击力量无穷,山本骄心更加狂妄。
    话说大西在完成夺取菲律宾制空权任务之后,急报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听到这一消息的山本并未表现出多大的兴奋,好像在他看来这本来就该如此似的。
此时的山本,更为关注的是,歼灭英国皇家海军在新加坡基地强大的“Z”舰队,为
日本陆军南下作战扫清障碍。
    原来,早在战争爆发前,英国为抵抗日本的南下入侵,一直想加强其在远东太
平洋地区的力量。1941年8月,英国海军部决定派6艘主力舰和1艘航空母舰来东方要
塞新加坡,加强远东舰队的实力,配合美国的亚洲舰队遏止日本南下的野心。然而
由于欧洲战事的需要,加之海军部对此并不十分热心,这一决定未能付诸实施。可
是随着日本南下态势的日益严重,英国首相丘吉尔坚决要求向远东派出具有威慑力
的舰只,他认为不能把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完全交给美国而自己撒手不管,远东殖民
地对英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丘吉尔的强烈干预之下,海军部接受了丘吉尔的
建议,向远东派出了号称“永不沉没”的最新式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高速战列
舰“反击”号,另加一艘航空母舰“无畏”号为其护航。丘吉尔认为,“只要威尔
士亲王号在它去远东的路上停泊在开普敦,它活动的消息就会很快到达日本,并从
那天起开始产生威慑作用。”11月3日,“无畏”号在牙买加触礁入坞修理,“威尔
士亲王”号只得单独驶向远东,与早已在锡兰的“反击”号会合,继续前往新加坡。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6天,即12月2日,两艘战舰驶抵新加坡。
    两舰的编入使英国远东舰队力量大增。在“威尔士亲王”号驶抵新加坡的当天,
新加坡的电台特别报道:“现在的新加坡是铜墙铁壁般的要塞,任何国家的舰队都
不可能在此地班门弄斧。”的确,“威尔士亲王”号是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造
的“乔治五世”级的最新式战列舰之一,是集当时海上强国英国造船技术的精华建
造而成的。该舰满载排水量为4。3万吨,最大长度为227米,舰体分为23个主水密隔
舱。甲板和舰艇的装甲极厚。不但拥有射程远比日本最大战列舰上的18英寸火炮还
远的巨炮,而且针对当时的作战需要,还装备了95门专门对付飞机的最新式防空机
关炮,加上32门高射机关炮和其他各种标准的高射炮,每分钟可以发射6万发炮弹,
攻击和防守能力堪称是当时全世界中威力最强的战舰,享有“不沉战舰”的美誉。
该舰曾在大西洋的征战中击毁德国的最新式战列舰“俾斯麦”号,而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初期享誉世界海军。1941年8月丘吉尔和罗斯福还在该舰进行会晤,并签署了有
名的“大西洋宪章”。
    “反击”号战列舰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舰,船体旧了一些,但它曾
在1922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两次进行现代化的更新,使它与最新建造的战列
舰没有多大的区别。它以拥有15英寸口径的大炮而自豪,航速29节,高射炮群的威
力几乎同“威尔士亲王”号不相上下。甚至“反击”号比“威尔士亲王”号还长近
20米,舰体比较细长,某种程度上更加机动灵活。
    英国远东舰队(代号Z舰队)的组成,对日本舰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在东
南亚,日本海军没有足以能够与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舰相抗衡的军舰。山本的
联合舰队负责南方作战的是近藤信竹中将率领的第2舰队,其主力是第二流的战舰
“金刚”和“榛名”。这两艘战舰虽然也拥有口径14英寸的大炮,但其火力之猛远
远不如“威尔士亲王”号。至于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南遣舰队更非对手,因为南
遣舰队的航空母舰均抽调参加南云的机动舰队,剩下的只是“鸟海”、“熊野”、
“铃谷”、“三限”和“最上”5艘重巡洋舰。作为联合舰队总司令的山本五十六对
此深以为忧。能否击溃这支舰队,将直接影响日本在马来亚作战的结果,关系到南
方作战的全盘成败,如果在珍珠港大获全胜,而在南方主要的战略方向却陷于被动,
山本的军事生涯将势必宣告结束。怎样才能击溃新加坡军港中停泊的英国远东舰队
旗舰“威尔士亲王”号以及“反击”号?这个问题也折磨着日本海军的决策人员。
最初不论是军令部的幕僚,还是舰队的有关人员,均按照固有的传统习惯,主张派
出强大的舰队迎击处于临战状态的英国军舰,他们认为,不这样就不能置其于死地
而获得彻底的胜利。然而,老谋深算的山本早已想好了对付英国军舰的办法。他用
下棋作比喻对他的参谋说:“像下象棋一样,我们的对手手里拿的是军舰,我们也
用军舰去对付他,这样以‘车’对‘车’、以‘马’对‘马’,没意思,也没有什
么便宜可赚。日本对付美国和英国这样的对手,不能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