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

第17节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第17节

小说: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昌为基地,空袭国民党政府临时首都重庆和四川其他大城市。从6月到8月,日机
对重庆等地进行了4000多架次的持续轰炸,造成要进攻重庆的气氛,向蒋介石施加
压力。同时,日本还向英法施加压力,迫使英国宣布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法属印度
支那当局宣布停止运输援华物资。日本企图利用这种对中国不利的内外形势,迫使
蒋介石动摇。
    4月11日,“宋子良”回到香港。这次他又提出了新的方案,即重庆政府准备派
最高国防会议秘书长张群或军政部长何应钦参加会谈。日方代表听后感到高兴,可
是他们对自称宋子良的人却总感到不放心。于是便决定对宋子良再作深入的调查。
他们网络了一些与宋子良相识的汉奸,在特务冈田芳政中佐的指导下,搜集情报,
查阅文献资料,但没有找到任何可下结论的材料,仍然搞不清宋子良的情况,只知
道宋子良当时43岁,独身,身材不高,约为1。6米左右,面貌平庸,左手曾患过类风
湿病,活动受限,四方脸形,肤色微黑,唇厚有黑痣,说话快,特别嗜好雪茄。为
了弄清这个问题,他们还精心策划利用会谈之机,暗中从门锁锁孔拍摄了他的照片,
拿到南京给汉奸陈公博、周佛海等人识别。但仍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
相信了他的身份。
    6月16日,“宋子良”从重庆返回香港通知铃木,蒋介石同意举行蒋、板(板垣
征四郎,日本中国派遣军参谋长)、汪会谈,时间预定为7月中旬,地点长沙。蒋介
石的这一动向,使日本当局大喜过望,立即同意举行蒋、板、汪会谈,并决定对蒋
介石让步,不再把承认伪满洲国和华北驻兵问题作为停战的先决条件。
    6月24日,板垣征四郎同汪精卫见面,协商谈判之事,汪精卫可耻地向其主子献
媚说:“板垣总参谋长不顾重庆军明显的败北,为了与蒋介石直接会谈将亲自奔赴
敌占区,这事本身就是给蒋以面子,将会促使他容易转向和平。对于日军给予的关
注,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胜衷心感谢之至。”当第三天今井武夫去见他时,他再度说
道:
    “蒋介石特别不愿与我汪某同席会谈,所以,万一出现这种情况时,那么就只
好由板垣、蒋两人会谈,在我缺席的情况下,也可以决定一切,这是一点儿也不妨
碍的。”
    汪精卫这个日本的儿皇帝是多么会讨他的主子的欢心啊!
    7月23日,今井武夫与蒋介石的代表在香港正式交换备忘录,决定于8月上旬在
长沙先举行蒋、板会谈。但是在近卫内阁成立后,蒋介石又重新提出新的条件,要
求近卫内阁宣布取消“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同意蒋、板会谈不触及蒋、
汪合作问题,并取消日江间签订的条约。8月22日,近卫给蒋介石写了亲笔信,要求
蒋介石继续按原计划与板垣会谈,板垣也写信给蒋介石,保证蒋、汪合作问题,作
为中国内政不加干涉。
    然而从根本上来说,蒋介石采取与日本和谈本来就是欺骗日本的谋略,目的在
于阻挠日本政府对汪精卫卖国政府的承认。因此蒋介石见戏已到此,便决定收场。
这样日本诱降蒋介石的“桐工作”便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日本在谈判桌上未得到便宜,在战场上也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在国民党
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了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南宁会
战、枣宜会战等大规模战役,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几次会战,虽然中国军队
付出了很大牺牲,但它迫使日军进行了较大的消耗,并在战略上粉碎了日军发起战
役的企图,扭转了自抗战爆发以来,日军连胜、华军连败的局面,使日军“深感敌
还健在”,“只以谋略或小规模作战来解决中国事变,终究是没有希望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日军遭到了更大的打击和失败。在1939年反
击日军冬季大扫荡中,晋察冀军民击毙了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旅团长阿部规秀陆军中
将,粉碎了日军的冬季大扫荡。
    日军的冬季大扫荡发生在1939年11月。11月2日,阿部规秀率领(钅甬)村大队
和堤大队从沫源出发,向银坊、走马驿一带进攻。3日,晋察冀军区司令聂荣臻指挥
杨成武部,在雁宿村伏击(钅甬)村大队,一举将之歼灭。恼羞成怒的阿部规秀,
亲率日军1500余人,沿着(钅甬)村宪吉走过的旧路,进行报复性的扫荡。
    阿部规秀是接替常冈 '注' 少将来统帅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该旅团在日军中堪称
精锐,而阿部又是在日军中享有盛誉的“名将之花”,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
和“山地战专家”,他以伪“蒙疆驻屯军总司令”的身份兼任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旅
团长。
    6日晚,阿部率领日军到达黄土岭。此时,我方年仅25岁的杨成武师长已指挥部
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包围了黄土岭。当夜,细雨纷飞。到7日晨,浓雾弥漫,日军不敢
行动。7日中午,日军刚刚出发,八路军伏兵四起,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敌人受此
突然打击,阵势大乱,急忙抢占了几个山头,企图冲出包围。杨成武将军及时调整
部署,缩小包围圈,敌人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冲不出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山头争夺
战。
    日军指挥部设在黄土岭东侧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阿部为查看地形指挥作战,
率一群穿黄呢大衣的军官来到村头,用望远镜向山头了望。这一情景,恰好被八路
军的炮兵所发现,当即连发数弹,命中敌指挥官人群,阿部当场毙命。
    日本报纸《朝日新闻》特派员迅速报道了阿部中将战死的消息,其中写道:
    “……阿部中将亲临第一线,以便视查敌情,随时下达命令。当到达上庄子以
南约一公里的一人家时,敌人一发炮弹突然飞至身旁爆炸,阿部中将右腹部及双腿
数处负伤。但他未被重伤而屈服。仍大声疾呼:‘我请大家坚持!’然后俯首向东
方遥拜,留下一句话:‘这是武士的本分。’负伤后约3小时;即7日晚9时50分壮烈
死去。”
    阿部中将被击毙,日本朝野震动,陆军省发布了阿部规秀的阵亡公告。日本华
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朝日新闻》评论说:
“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军官的牺牲,在此之前是没有先例的。”日本其他报
纸也纷纷报道了阿部规秀的生平、战功、死讯。当他的骨灰送回东京时,“帝都降
半旗致哀”,“以高龄的柴大将为首,杉山大将、东防司令官稻叶中将、代理陆军
大臣中村以下各位将领到车站持吊旗致哀。爱国妇女会、国防妇女会等团体和很多
遗属前往迎接”。可谓“哀荣”之极。
    然而,日军还不知道,在华北战场上更大的失败还在等着他们,这就是1940年
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发动的有名的“百团大战”。
    1940年夏,中国的抗战面临空前的危险。为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八路军总部
决定在华北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交通破击战。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
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向晋察冀军区、120师、129师下达了作战预备命令,规
定作战的目的是:第一,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塞,消灭部分敌人,拔除若干据点,
打击敌之“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向有利方面发展;第二,打破日军西犯西安
的企图,振奋抗战军民,影响全国战局,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主要作战
目标是破坏正太路。
    正(正定)太(太原)线是华北日军的重要战略交通线,日军第4、第8、第9混
成旅团,分布在正太铁路沿线50个据点担任守备,还经常派装甲车巡逻,自吹是一
条“钢铁封锁线”。
    8月20日夜,八路军参战部队在总部统一指挥下,以正太线为重点,向华北地区
的各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展开总破击战,实际参战的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达10
4个团20多万人,另有近30万民兵和群众参战。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根据参战
部队的实际数目,称之为“百团大战”。日军共有3个师团、5个独立混成旅团,计
20余万人,另有伪军约15万人参加。
    由于这次空前规模的破击战是在日军完全没有料到的情况下发起的,所以开战
之初,日军的电讯、交通均被切断,各地日军陷于孤立,争相发出求援急电,整个
华北地区日军陷入一片混乱。“一颗颗攻击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
各路突击部队简直像猛虎下山,扑向敌人的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一处接着
一处,响彻正太路全线。”据日本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盘踞在华北一带的
共产党军队,按照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部署的所谓‘百团大战’,于1940年8月2
0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是矿山)进行奇袭。特别是山西省,其势
更为猛烈。在袭击石太线及同蒲线北段警备队的同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
讯设施,井陉煤矿等设备也被彻底毁坏。这次奇袭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重
大。”
    聂荣臻率领晋察冀军区40个团的兵力,首先攻克了战略要地娘子关和井陉煤矿。
在攻克井烃煤矿的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从战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
名叫美穗子,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
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她们的母亲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队从战火里救起她们的时候,
那个不满周岁的女孩伤势很重,经过医疗人员的抢救和治疗,使她脱离了危险。聂
荣臻司令员指派专人照顾,后将其送还井陉城日军据点,并附信一封,谴责日军的
侵略罪行。信中言;“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
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
日问负之。
    “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
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
    这种坦荡的仁义之情,与日本法西斯强盗在中国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
“三光政策”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
    在聂荣臻将军攻打娘子关和井陉煤矿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将军指挥的129师
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等部队,也对正太线和同蒲线全面出击,打得敌人晕头
转向。虽然日军拼命顽抗,并用百架飞机轮番轰炸,但八路军将士不怕困苦艰险,
英勇杀敌,1个月的作战任务,20天胜利完成。先后攻克了山西的娘子关、阳泉、河
北的定县、高碑店等重要城镇,彻底破坏了正太铁路,切断了同蒲、平汉、德石、
北宁等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使日军华北各交通线陷入瘫痪。
    在第一阶段破击战成功的基础上,八路军进一步扩大战果,使百团大战在9月1
0日进入第二阶段,重点消灭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抗日根据地之敌伪据点。经过半个多
月的激战,收复了许多敌伪据点,歼灭了大量的敌伪军队,胜利地完成了预定作战
任务。
    日军为扭转败局,纠集3万余人,向根据地反扑。这样,自10月6日起,百团大
战进入反“扫荡”作战阶段。10月11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命令独立混成第4旅团从辽
县出发,第36师团一部从潞城出发,南北夹击太行山区,企图消灭我129师主力。1
29师利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避强击弱,同日军展开游击战,不断歼灭小股日军,
粉碎了日军的“扫荡”。日军在其他地区的“扫荡”,同时也被粉碎。至12月5日,
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作战均以胜利而告终,百团大战宣告结束。
    据统计,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军2
81人、伪军1。8万人,破坏铁路470公里、公路1000余公里。给日本以沉重打击,使
其在1940年内解决中国事变的希望化为泡影。
    至此,日军在年初计划如果能顺利解决中国问题,可望将85万在华日军削减到
50万,以腾出手来利用大战爆发之机投机的设想彻底失败。日军非但未能抽减兵力,
反而增加了2个师团,使刚刚制订的计划,就流于无用。日军在对华战争上已是黔驴
技穷,一筹莫展。此正是:山本临战升迁,日本狗急跳墙。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
章分解。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第十章  赶乘战车
                    德军闪电惊倭日,战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