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

第10节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第10节

小说: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
    山本五十六最初还是以少将身份与英美代表谈判的(后于11月15日提升为中将),
与英、美代表的身份相比显得过于低了,因此山本在谈判桌上明显受到轻视,尤其
是美国代表戴维斯更是如此。因为山本五十六1920年在华盛顿参加会议时,不过是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属下的一名中佐,而戴维斯当时已位居副国务卿之要职。此次
会议戴维斯没有想到他的谈判对手竟是过去的一名小小的中佐。然而,好斗的山本
凭其赌博养成的善于观察和估量对手的才能,在谈判中很快就令对手感到头痛了。
    潜艇存废问题首先成为争论的焦点。日本由于在主力舰方面的限制,对发展潜
艇期望很高,而英、美则要求废除。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美国代表史坦德质问山
本:“我们确信潜水艇是攻击性能武器,而日本却把它视为防御性能武器,这倒要
听听阁下的意见。”
    山本五十六满脸笑容地答道:“有关潜艇的性能,阁下也为海军军人出身,且
不论在年龄、经验各方面都是我的前辈,我想当比我更为清楚。从续航力来说,潜
艇比驱逐舰大,可是从构造来说,船员的生活和粮食的贮存等等都远不如驱逐舰。
因此潜水艇绝不适于远离基地,深入敌国海域作战,不管怎么说,在近海防御来攻
的敌舰才是其主要任务。畏惧潜艇,犹如小偷害怕屋内的狗一样,只要不随意侵入,
即无被狗咬的顾虑。这是我将潜水艇视为防御性能武器的理由。”
    在会谈中,英国海军参谋长查特菲尔德海军上将识破了日本既想废除条约,又
不愿负破坏会议之责的阴谋,遂向美国施加压力,要他们缓和态度,看日本代表还
有什么手段可施。可是美国代表不愿让步,他们抱怨说,美国海军必须分遣在两个
大洋使用,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舰队总力量与日本完全相等的方案。而山本则毫不动
摇地坚持要完全对等,他在一次午餐会上说:“我虽然比你们个子小,但你们不会
坚持只让我吃我盘内3/5的食物,你们会让我按我的需要而吃的。”使美国代表哭笑
不得。
    当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山本终于奉命提出取消航空母舰的戏剧性建议作为他
的杀手锏。戴维斯知道山本是主张“空海主义”的,因而感到有了反击的机会,遂
嘲弄地说道:“在我的记忆中,山本将军当过航空母舰‘赤城’号的舰长,也曾任
过航空战队的司令官。有这种航空经历的人,竟会说出这种废除航空母舰的话,简
直令人难以相信。”山本还是不慌不忙地答道:“不错,我曾任航空母舰舰长及航
空战队司令,惟其如此才更深深体会到飞机威力的强劲和在今日已有的很大进步,
此后也必将有几何式的发展。如此则航空母舰势将成为舰队的中心主力,其威力是
无可预知的。航空母舰在战时的攻击性使命,将给人类带来多少不幸,一想到这些
就使我不寒而栗。因此不得不主张废除。”戴维斯对山本的这一番话无言以对,他
吃惊地向身旁的代表说:“不知是我的能力不及休斯,还是山本的水平比加藤(友
三郎)高。在华盛顿会议时,是美国左右谈判局势,而现在则完全相反,山本左右
了谈判的局势。”于是在伦敦,英国的新闻界对山本五十六的表现进行了大肆报道
和宣传,称山本说话面带的笑容是“钢铁微笑”。据说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得知
后,乃在其私邸约请山本,对山本说:“戴维斯惊叹他在华盛顿遇到的小鸟,现在
变成一只老鹰了,而我不这样认为,要我说,你是一只鹫,伦敦之鹫。”
    但不管山本有多么强的狡辩能力,其所提出的扩张要求的本质却是无法改变的。
因此在美国代表洞悉这是山本的讹诈后,便顺水推舟,表示愿意就此与日本谈判,
这时山本这只狡猾凶猛的“伦敦之鹫”便黔驴技穷了。他意识到美国就是要把日本
往单方面废除华盛顿条约的窘境里逼,只好急忙电报国内。这是山本在伦敦期间很
少的几次向国内请示之一。本来独断的山本,自恃自己的判断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相信会轻松赢得谈判。他在出发前海军大臣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上要求授权:“在符
合总谈判方针、原则、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请给我一个根据当时谈判的具体情况,
在不经向国内请求的情况下可做出某种决定的权限。”这一次被美国代表将了一军,
他也感到为难了。
    日本政府接到电报后,狗急跳墙,按预定部署,于12月29日宣布废除海军限额
条约。于是伦敦裁军预备会谈不欢而散。至1935年12月9日,伦敦裁军会议正式开幕,
日本方面毫不退让,日本国内舆论再次掀起“对外强硬”狂潮,最后终于在1936年
1月15日退出了伦敦裁军会议,世界海军强国由此进入了无限制的造舰竞赛时期。
    山本五十六在伦敦裁军预备会议的表现,赢得了国际国内法西斯势力的欢迎、
喝彩。后来成为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的里宾特洛甫也在密切地关注着山本这只“伦敦
之鹫”在伦敦的活动,并在会议结束后,热烈邀请山本在回国途中顺访柏林。山本
在柏林火站受到了里宾特洛甫和纳粹海军部长拉达尔的接见。然后乘火车穿过苏联,
经西伯利亚于1935年2月12日回到了日本。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外务大臣广田弘毅等
地位显赫的大人物都亲自到东京火车站的月台上迎接山本的“凯旋”。对于急于扩
张的日本法西斯来说,山本之行是日本自华盛顿会议以来第一次外交上的成功。在
通往皇宫的道路两旁挤满了狂热的欢迎人群,好出惊人之举的山本索性下车,一边
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一边冒雪步行,直到皇宫外的二重桥。这是山本在扩张侵
略问题上第一次受到国人的狂热崇拜。
    2月14日,日本海军当局在海军大臣官邸,为山本举行了“归国报告会”,军令
部总长伏尼宫亲临会场。会议按惯例由山本向大角海相作了汇报。同日下午,山本
在军事参议官会议上作了同样内容的汇报,并于2月19日将此内容以“复命书”的形
式呈报天皇。
    不过山本回国后也碰上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这就是他的好友堀悌吉在他赴伦
敦谈判期间被迫退役,退出了现职。堀悌吉是山本在海军军官学校时的同班同学,
在学习期间二人就结为知己。掘。涕吉为人圆滑、平稳,有长者风范,很为山本所
敬重和信赖。用跟随山本去伦敦谈判的(木夏)本重治的话来说就是:“长冈山本
这样一个鲁莽的乡间武夫,之所以能锻炼成为一位沉着干练、智勇双全的将军,与
掘。涕吉的熏陶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因此堀悌吉比山本晋升得更快,早一年即升
为中将。他们对裁军问题的看法大致一致,均属日本海军中的“条约派”。自1923
年因在华盛顿会议签字而被视为条约派头头的加藤友三郎去世后,条约派逐渐失势,
以加藤宽治、末次信正为首主张对英、美采取强硬态度的“舰队派”,则在日本法
西斯运动急剧发展形势的刺激下,逐渐控制了日本海军的各要害部门,并排挤打击
条约派。条约派的主要人物山梨胜之进、谷口尚真、左近司政三等先后被迫下台,
只剩下堀悌吉和山本五十六两人。此次舰队派又以掘涕吉在侵略中国上海时支援登
陆部队行动不力为借口,撤去了掘,涕吉第3战队司令官的职务。闻此消息后,山本
五十六大感痛心,他叹息说:“撤掉堀悌吉,等于损失一支巡洋舰队。”
    通过两次裁军谈判,山本五十六对世界海军大势的发展更加明了。他之所以不
同意舰队派主张在主力舰方面与英美平起平坐,而赞成条约派的观点,是因为他对
美国的工业潜力了解较多。他曾说过:“仅仅看看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和得克萨斯州
的大油田,便可明白:我们把美国作为对手,与其进行毫无限制的建造军舰的军备
竞赛,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我们日本国力所承受不了的。”他认为,日本如果卷
入和美国无限制的造舰竞赛,将无可避免地使日本耗尽资源。他希望日本接受德国
的教训,目前要不事声张,避免过分刺激英、美,应冷静、慎重地去充实自己的实
力,特别是加速航空兵力的发展,果能如此,则让英美向日本磕头的日子就为期不
远了。他在伦敦会议期间写给其亲信部下三和义勇的信中说道:“我等弱者在强者
(英国的首相、海相、外相和美国代表及两国的参谋长)面前,奋力周旋。他们心
里虽然并不满意,但在这种场合,也不得不强作笑脸,倾听我们的愚见。不可否认,
我帝国之国力较之美国确有天壤之别,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暗自惊叹。是时,吾等深
感日本帝国是到了谨慎自重、发奋图强的时候了。”
    他接着继续写道:“可以想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如果再忍
耐50年的话,它当今也能同欧洲强国相匹敌。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今天我们日本
帝国必须冷静自重,积蓄力量,盛国强兵。尽管此次谈判已毫无胜利可言,但只要
我们能清醒地意识到上述各点,并使之付诸实施,将不愁英美拜倒在我们的麾下。”
    最后他满怀信心地说,“对海军来说,至为重要的也是谨慎自重,艰苦努力,
当务之急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迅速发展海上航空兵。”正可谓:争夺霸权风雷益急,
满怀信心寻觅捷径。欲知后事如何,还待下章评说。   
  战争赌徒山本五十六        
      第六章  航空之路(二)
                    中国空军逞英豪,蓝天搏击技高超;
                    日本军阀起杀意,远东祸根气焰嚣。
    两次伦敦之行,更加坚定了山本五十六航空第一的思想。在1930年第一次伦敦
谈判回国后,山本受命出任海军航空本部技术处长,他利用这一职位积极改进日本
海军的鱼雷攻击机和远程轰炸机,还把生产快速战斗机提到日程上来,为日本法西
斯发动和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准备了大部分的战斗飞机,其中包括中型攻击机、轰
炸机和著名的零式战斗机。
    在30年代之前,由于日本工业制造技术基础薄弱,还不能独立制造飞机。第一
次世界大战以前,其装备使用的为数不多的飞机,大部分是仿效法国和英国的飞机
而制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改以德国为模仿对象。那时,只要外国制造出一
种较先进的新式飞机,日本必少量引进,将之拆卸,进行反复研究,在此基础上稍
加改装,便定型投入批量生产。所以英、法的飞机厂家在谈到日本的飞机制造时,
常常讥讽他们是“猴子民族”,说:“假如日本每次购入的飞机不是一架的话,那
我们就感激不尽。”
    新上任的山本深刻认识到,日本飞机制造业的落后,是其实现航空第一思想的
主要障碍。由于海军航空兵的起步晚于陆军航空兵,因此当时海军飞机的技术性能
较之陆军的飞机还差一筹。航空母舰搭载的飞机主要是带有轮胎的舰载机和带有浮
筒的水上飞机,飞机的活动范围不过200海里,飞机还只能完成一些侦察、搜索任务,
虽然有时也负担轰炸任务,但人们普遍认为飞机还只是舰队的辅助兵器,不能充当
海军的主要兵力。这种状况使人们对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并不抱多大的期望。不用说
在国际上有美国的比利·米切尔与美海军当局围绕着飞机与舰艇的激烈争论,即使
在日本,海军也对此争论不休。山本凭其赌博养成的敏感和判断力,相信在经过进
一步的技术改造后,可以制造出更为先进的飞机,并使飞机最终成为海军的主要武
器,成为决定未来海战胜负的主要力量。他说:“只要看看飞机在过去10年间的迅
速发展,就应该相信,飞机在未来的10年中一定会取得更惊人的发展。”
    对此,有人以潜水艇的例子来反驳山本的观点,说在潜水艇刚刚出现的时候,
世界各国对这种新兵器的威力也曾十分吃惊,也有人甚至提出潜水艇的出现已使主
力舰失去威力,建议废除主力舰。然而,尽管德国的U型潜水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曾活跃一时,可是当有了反潜武器以后,潜水艇的作用顿减。难保飞机不与潜水艇
有同样的命运。
    山本在驳斥这种观点时认为,飞机和潜艇最大的不同点是速度,1927年林德伯
格横渡大西洋时,举世震惊,靠的就是速度。飞机速度增加后,军舰1天的行程,飞
机1小时或半小时就够了,海军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此现在的“海空军”,将来一
定是“空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