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00-金匮要略心典 >

第2节

500-金匮要略心典-第2节

小说: 500-金匮要略心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之至谓时至。下之至谓气至。盖时有常数而不移。气无定刻而或迁也。冬至之后甲子。谓冬至 
后六十日也。盖古造历者。以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根据此推之。则冬至后六十日。当复得甲 
子。而气盈朔虚。每岁递迁。于是至日不必皆值甲子。当以冬至后六十日花甲一周。正当雨水之候为正。 
雨水者。冰雪解散而为雨水。天气温和之始也。云少阳起者。阳方起而出地。阳始生者。阳始盛而生 
物。非冬至一阳初生之谓也。窃尝论之矣。夏至一阴生。而后有小暑、大暑。冬至一阳生。而后有小 
寒、大寒。非阴生而反热。阳生而反寒也。天地之道。否不极则不泰。阴阳之气。剥不极则不复。夏 
至六阴尽于地上。而后一阴生于地下。是阴生之时。正阳极之时也。冬至六阳尽于地上。而后一阳生 
于地下。是阳生之时。正阴极之时也。阳极而大热。阴极而大寒。自然之道也。则所谓阳始生天得温 
和者。其不得与冬至阳生同论也审矣。至未得甲子而天已温。或已得甲子而天反未温。及已得甲子而 
天大寒不解。或如盛夏五六月时。则气之有盈有缩。为候之或后或先。而人在气交之中者。往往因之 
而病。惟至人为能与时消息而无忤耳。 
师曰。病患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 
前谓关前。后谓关后。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关前脉浮者。以阳居阳。故病在表。关后脉浮者。以 
阳居阴。故病在里。然虽在里而系阳脉。则为表之里。而非里之里。故其病不在肠肾。而在腰背膝胫。而及其至。 
则必短气而极。所以然者。形伤不去。穷必及气。表病不除。久必归里也。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厥阳独行者。孤阳之气。厥而上行。阳失阴则越。犹夫无妻则荡也。千金方云。阴脉且解。血散 
不通。正阳遂厥。阴不往从。此即厥阳独行之旨欤。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 
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实谓血实。气谓气实。实气相搏者。血与气并而俱实也。五脏者。藏而不泻。血气入之。卒不得 
还。神去机息。则唇青身冷而死。六腑者。传而不藏。血气入之。乍满乍泻。气还血行。则身和汗出 
而愈。经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返则死是也。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 
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脉脱者。邪气乍加。正气被遏。经隧不通。脉绝似脱。非真脱也。盖即暴厥之属。经曰。趺阳脉 
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又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为尸厥。即脉脱之谓也。厥病入 
脏者。深而难出。气竭不复则死。入腑者浅而易通。气行脉出即愈。浸淫疮。疮之浸淫不已。外台所 
谓转广有汁。流绕周身者也。 
从口流向四肢者。病自内而之外。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病自外而之里。故不可治。李玮西云。 
病在外二句。概指诸病而言。即上文百病皆然之意。入里者死。如痹气入腹。香港脚冲心之类。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 
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 
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 
表。小邪中里。谷 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 
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头、项、腰、脊、臂、脚。六者病兼上下。而通谓之阳者。以其在躯壳之外也。咳、上气、喘、 
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九者。病兼脏腑。而通谓之阴者。以其在躯壳之里也。在外者有营 
病卫病。营卫交病之殊。是一病而有三也。三而六之。合则为十八。故曰阳病十八也。在里者有或虚 
或实之异。是一病而有二也。九而二之。合则为十八。故曰阴病十八也。五脏病各有十八。六微病又 
各有十八。则皆六淫邪气所生者也。盖邪气之中人者。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六种。而脏腑之 
受邪者。又各有气分、血分、气血并受之三端。六而三之。则为十八病。以十八之数推之。则五脏合 
得九十病。六微合得一百八病。至于五劳七伤六极。则起居饮食情志之所生也。妇人三十六病。则经 
月产乳带下之疾也。均非六气外淫所致。故曰不在其中。清邪、风露之邪。故居于上。浊邪、水土之 
邪。故居于下。大邪漫风。虽大而力散。故中于表小邪、户牖隙 
风。虽小而气锐。故中于里。谷 、饮食之属。入于口而伤于胃者也。是故邪气有清浊大小之殊。人 
身亦有上下表里之别。莫不各随其类以相从。所谓各有法度也。故风为阳而中于前。寒为阴而中于后。 
湿气浊而伤于下。雾气清而伤于上。经脉阴而伤于寒。络脉阳而伤于热。合而言之。无非阳邪亲上。 
阴邪亲下。热气归阳。寒气归阴之理。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 
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治实证者。以逐邪为急。治虚证者。以养正为急。盖正气不固。则无以御邪而却疾。故虽身体疼 
痛。而急当救里。表邪不去。势必入里而增患。故既清便自调。则仍当救表也。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卒病易除。故当先治。痼疾难拔。故宜缓图。且勿使新邪得助旧疾也。读二条。可以知治病缓急 
先后之序。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 
之。必发热也。 
所得所恶所不喜。该居处服食而言。如脏气法时论云。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 
白。宜食苦。肾色黑。宜食辛。脾色黄。宜食咸。又心病禁温食热衣。脾病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肺 
病禁寒饮食寒衣。 
肾病禁淬HT 热食温炙衣。宣明五气篇所云。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灵枢五味篇 
所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之属皆是也。五脏病各有所得而愈者。 
谓得其所宜之气之味之处。足以安脏气而却病气也。各随其所不喜为病者。谓得其所禁所恶之气之味 
之处。足以忤脏气而助病邪也。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者。谓平素所不喜之物。而反暴思之。由 
病邪之气。变其脏气使然。食之则适以助病气而增发热也。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无形之邪。入结于脏。必有所据。水血痰食。皆邪薮也。如渴者。水与热得。而热结在水。故与 
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若有食者。食与热得。而热结在食。则宜承气汤下其食。而热亦去。若无 
所得。则无形之邪。岂攻法所能去哉。 
x猪苓汤方x(见后消渴证中) 

卷上
痉湿病脉证治第二
属性: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成氏曰。千金云。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今反恶 
寒者。则太阳中风。重感于寒。为痉病也。以其表实有寒。故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为表虚。则 
当恶寒。今不恶寒 
者。风邪变热。外伤筋脉为痉病也。以其表虚无寒。故曰柔痉。然痉者强也。其病在筋。故必兼有颈 
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等证。仲景不言者。以痉字该之也。活人书亦云。痉证发热 
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脉本浮。今反沉者。风得湿而伏。故为痉。痉脉本紧弦。今反细者。阴气适不足。故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 
出则痉。此原痉病之由。有此三者之异。其为脱液伤津则一也。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 
痉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者。经云。气主 之。血主濡之。又云。阳气者。精则 
养神。柔则养筋。阴阳既衰。筋脉失其濡养。而强直不柔矣。此痉病标本虚实之异。不可不辨也。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 
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痉病不离乎表。故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病。而筋脉受之。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脉强直。经 
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者。风为阳邪。其气上行而又主动也。寒湿 
相得者。汗液之湿。与外寒之气。相得不解。而表气以汗而益虚。寒气得湿而转增。则恶寒甚也。其脉 
如蛇者。脉伏而曲。如蛇行也。痉脉本直。汗之则风去而湿存。故脉不直而曲也。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此即上文风去湿存之变证。魏氏云。风去不与湿相丽。则湿邪无所依着。必顺其下坠之性。而入 
腹作胀矣。风寒外解。而湿下行。所以为欲解也。如是诊之。其脉必浮而不沉。缓而不弦矣。乃其脉 
如故。而反加伏弦。知其邪内连太阴。里病转增。而表病不除。乃痉病诸证中之一变也。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紧如弦。即坚直之象。李氏曰。上下行者。自寸至尺。皆见紧直之脉也。脉经亦云。痉病脉坚伏。 
直上下行。痉病有灸疮。难治。 
有灸疮者。脓血久溃。穴俞不闭。娄全善云。即破伤风之意。盖阴伤而不胜风热。阳伤而不任攻 
伐也。故曰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证备者。赵氏谓太阳之脉。自足上行。循背至头项。此其所过之部。而为之状者。皆是其证 
是也。KT KT 。背强连颈之貌。沉本痉之脉。迟非内寒。乃津液少而营卫之行不利也。伤寒项背强KT KT 。汗 
出恶风者。脉必浮数。为邪风盛于表。此证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者。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 
故用桂枝则同。而一加葛根以助其散。一加栝蒌根兼滋其内。则不同也。 
x栝蒌桂枝汤方x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无汗而小便反少者。风寒湿甚。与气相持。不得外达。亦并不下行也。不外达。不下行。势必逆 
而上冲。为胸满。为口噤不得语。驯至面赤头摇。项背强直。所不待言。故曰欲作刚痉。葛根汤。即桂 
枝汤加麻黄、葛根。乃刚痉无汗者之正法也。 
按痉病多在太阳、阳明之交。身体强。口噤不得语。皆其验也。故加麻黄以发太阳之邪。加葛根 
兼疏阳明之经。而阳明外主肌肉。内主津液。用葛根者。所以通隧谷而逐风湿。加栝蒌者。所以生津 
液而濡经脉也。 
x葛根汤方x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 甘草(炙) 芍药(各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 
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 
此痉病之属阳明瘀热者。阳明之筋起于足。结于跗。其直者上结于髀。阳明之脉。入齿中。挟口 
环唇。其支者。循喉咙。入缺盆下膈。故为是诸证。然无燥实见证。自宜涤热而勿荡实。乃不用调胃 
而用大承气者。岂病深热极。非此不能治欤。然曰可与。则犹有斟酌之意。用者慎之。 
x大承气汤方x 
大黄(四两酒洗) 浓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二升。去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