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500-金匮要略心典 >

第11节

500-金匮要略心典-第11节

小说: 500-金匮要略心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醉。皆冲气上入之候也。寸沉尺微。手足厥而痹者。厥气上行。而阳气不治也。下流阴股。小便难。 
时复冒者。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故以五味之 
酸敛其气。土浓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x桂苓五味甘草汤方x 
桂枝 茯苓(各四两) 五味(半升) 甘草(三两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服前汤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下焦冲逆之气既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饮续出也。故去桂 
枝之辛而导气。加干姜、细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饮驱寒。以泄满止咳也。 
x苓甘五味姜辛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 
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冲脉之火。得表药以发之则动。得热药以逼之亦动。而辛热气味。既能劫夺胃中之阴。亦能布散 
积饮之气。仲景以为渴而冲气动者。自当治其冲气。不渴而冒与呕者。则当治其水饮。故内半夏以去 
其水。而所以治渴而冲气动者。惜未之及也。约而言之。冲气为麻黄所发者。治之如桂、苓、五味、 
甘草。从其气而导之矣。其为姜、辛所发者。则宜甘淡咸寒。益其阴以引之。亦自然之道也。若更用 
桂枝。必捍格不下。即下亦必复冲。所以然者。伤其阴故也。 
x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半夏 五味(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 
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水在胃者。为冒、为呕。水在肺者。为喘、为肿。呕止而形肿者。胃气和而肺壅未通也。是惟麻 
黄可以通之。而血虚之人。阳气无偶。发之最易厥脱。麻黄不可用矣。杏仁味辛能散。味苦能发。力 
虽不及。与证适宜也。 
x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 半夏 杏仁(各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水饮有挟阴之寒者。亦有挟阳之热者。若面热如醉。则为胃热随经上冲之证。胃之脉上行于面故 
也。即于消饮药中。加大黄以下其热。与冲气上逆。其面翕热如醉者不同。冲气上行者。病属下焦阴 
中之阳。故以酸温止之。此属中焦阳明之阳。故以苦寒下之。 
x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x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 半夏 
杏仁(各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先渴后呕者。本无呕病。因渴饮水。水多不下而反上逆也。故曰此属饮家。小半夏止呕降逆。加 
茯苓去其停水。盖始虽渴而终为饮。但当治饮。而不必治其渴也。 
x小半夏加茯苓汤方x(见上) 

卷中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属性: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此邪热入厥阴而成消渴。成氏所谓邪愈深者热愈甚也。气上冲心。心中疼热者。火生于木。肝气 
通心也。饥而不欲食者。木喜攻土。胃虚求食。而客热复不能消谷也。食即吐蛔者。蛔无食而动。闻 
食臭而出也。下之利不止者。胃气重伤。而邪热下注也。夫厥阴风木之气。能生阳火而烁阴津。津虚 
火实。脏燥无液。求救于水。则为消渴。消渴者。水入不足以制火。而反为火所消也。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 
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则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诊寸口而知营卫之并虚。诊趺阳而知胃气之独盛。合而观之。知为虚劳内热而成消渴也。夫所谓 
气盛者。非胃气盛也。胃中之火盛也。火盛则水谷去而胃乃坚。如土被火烧而坚硬如石也。故曰数即 
消谷而大坚。胃既坚硬。水入不能浸润。但从旁下转。而又为火气所迫而不留。故曰气盛则溲数。溲 
数则坚。愈数愈坚。愈坚愈数。是以饮水多而渴不解也。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 
男子以肾为事。肾中有气。所以主气化。行津液。而润心肺者也。此气既虚。则不能上至。气不 
至。则水亦不至。而心肺失其润矣。盖水液属阴。非气不至。气虽属阳。中实含水。水之与气。未尝 
相离也。肾气丸中有桂、附。所以斡旋肾中颓堕之气。而使上行心肺之分。故名曰肾气。不然。则滋 
阴润燥之品。同于饮水无济。但益下趋之势而已。驯至阳气全消。有降无升。饮一溲二而死不治。夫 
岂知饮入于胃。非得肾中真阳。焉能游溢精气。而上输脾肺耶。 
按、消渴证。有太阴、厥阴、阳明、少阴之异。系太阴者。心热移肺也。系厥阴者。风胜则干。 
抑火从木出也。系阳明者。火燔而土燥也。系少阴者。水虚不能制火也。然此不言水虚不能制火。而 
言火虚不能化水。则法之变而论之精也。惟火不化水。故饮一斗。水亦一斗。不然。未有不为火所消 
者矣。推而言之。厥阴内热之渴。水为热所消。其小便必不多。阳明内坚之渴。水入不能内润而从旁 
转。其小便虽数。而出亦必少也。 
x肾气丸方x(见妇人杂病)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热渴饮水。水入不能已其热。而热亦不能消其水。于是水与热结。而热浮水外。故小便不利。而 
微热消渴也。五苓散利其与热俱结之水。兼多饮暖水取汗。以去其水外浮溢之热。热除水去。渴当自 
止。 
x五苓散方x(见痰饮)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热渴饮水。热已消而水不行。则逆而成呕。乃消渴之变证。曰水逆者。明非消渴而为水逆也。故 
亦宜五苓散。去其停水。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热渴饮水。水入不能消其热。而反为热所消。故渴不止。文蛤味咸性寒。寒能除热。咸能润下。 
用以折炎上之势。而除热渴之疾也。 
x文蛤散方x 
文蛤(五两) 
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淋病有数证。云小便如粟状者。即后世所谓石淋是也。乃膀胱为火热燔灼。水液结为滓质。犹海 
水煎熬而成咸碱也。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者。病在肾与膀胱也。按巢氏云。淋之为病。由肾虚而膀胱 
热也。肾气通于阴。阴、水液下流之道也。膀胱为津液之府。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 
且涩。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便出少起多。小腹弦急。痛引于脐。又有石淋、劳淋、血淋、气 
淋、膏淋之异。详见本论。其言颇为明晰。可补仲景之未备。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饮。大便必坚。小便则数。 
胃中有热。消谷引饮。即后世所谓消谷善饥。为中消者是也。胃热则液干。故大便坚。便坚则水 
液独走前阴。故小便数。亦即前条消渴胃坚之证。而列于淋病之下。疑错简也。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 
淋家热结在下。而反发其汗。热气乘心之虚而内扰其阴。则必便血。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此下焦阳弱气冷。而水气不行之证。故以附子益阳气。茯苓、瞿麦行水气。观方后云。腹中温为 
知。可以推矣。其人若渴。则是水寒偏结于下。而燥火独聚于上。故更以薯蓣、栝蒌根。除热生津液 
也。夫上浮之焰。非滋不熄。下积之阴。非暖不消。而寒润辛温。并行不悖。此方为良法矣。欲求变 
通者。须于此三复焉。 
x栝蒌瞿麦丸方x 
薯蓣 茯苓(各三两) 栝蒌根(二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蒲、香蒲也。宁原云。香蒲去湿热。利小便。合滑石为清利小便之正法也。别录云。白鱼开胃下 
气。去水气。血余疗转胞。小便不通。合滑石为滋阴益气。以利其小便者也。纲目戎盐即青盐。咸寒 
入肾。以润下之性。而就渗利之职。为驱除阴分水湿之法也。仲景不详见证。而并出三方。以听人之 
随证审用。殆所谓引而不发者欤。 
x蒲灰散方x 
蒲灰(半分) 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x滑石白鱼散方x 
滑石 乱发(烧) 白鱼(各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x茯苓戎盐汤方x 
茯苓(半斤) 白术(二两) 戎盐(弹丸大一枚) 
上三味。先将茯苓、白术煎成。入戎盐再煎。分温三服。 
渴欲饮水。口干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肺胃热盛伤津。故以白虎清热。人参生津止渴。盖即所谓上消膈消之证。疑亦错简于此也。 
x白虎加人参汤方x(见 病)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与前五苓散病证同。而药则异。五苓散行阳之化。热初入者宜之。猪苓汤行阴之化。热入久而 
阴伤者宜之也。 
按、渴欲饮水。本文共有五条。而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一用五苓。为其水与热结故也。一用 
猪苓。为其水与热结。而阴气复伤也。其水入则吐者。亦用五苓。为其热消而水停也。渴不止者。则 
用文蛤。为其水消而热在也。其口干燥者。则用白虎加人参。为其热甚而津伤也。此为同源而异流者。 
治法亦因之各异如此。学人所当细审也。 
x猪苓汤方x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卷中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属性: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 
其脉亦浮。外证 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 
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风水。水为风激。因风而病水也。风伤皮毛。而湿流关节。故脉浮恶风而骨节疼痛也。皮水。水 
行皮中。内合肺气。故其脉亦浮。不兼风。故不恶风也。其腹如鼓。即内经 然不坚之意。以其病 
在皮肤。而不及肠脏。故外有胀形。而内无满喘也。水在皮者。宜从汗解。故曰当发其汗。正水。肾 
脏之水自盛也。石水。水之聚而不行者也。正水乘阳之虚而侵及上焦。故脉沉迟而喘。石水因阴之盛 
而结于少腹。故脉沉腹满而不喘也。黄汗。汗出沾衣如柏汁。得之湿热交病。而湿居热外。其盛于上 
而阳不行。则身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则侵及于里而营不通。则逆于肉理而为痈脓也。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为泄风。久为痂癞。 
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 
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风、天之气。气、人之气。是皆失其和者也。风气相搏。风强则气从风而侵淫肌体。故为瘾疹。 
气强则风从 
气而鼓涌水液。故为水。风气并强。两相搏击。而水液从之。则为风水。汗之则风去而水行。故曰汗 
出乃愈。然风水之病。其状与黄汗相似。故仲景于此复辨其证。以恶风者为风水。不恶风者为黄汗。而 
风水之脉浮。黄汗之脉沉。更不必言矣。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其颈 
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风水其脉自浮。此云沉滑者。乃水脉。非风脉也。至面目肿大有热。则水得风而外浮。其脉亦必 
变而为浮矣。仲景不言者。以风水该之也。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