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

第14节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14节

小说: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是〃赋得〃诗,是〃高考模拟作文〃,但是,从一个〃原〃字可以看出,诗人是看到了什么就写了什么,并没有虚构。这首诗是源于生活,是写实的,是真实的生活记录。

  二、诗中所写的〃草〃,不是通常所见的草,而是塬上之草。在黄土高原,塬有相对好一些的耕作条件,但是,毕竟是黄土高原,塬上土层薄,墒情差,这里的草,是不会茂盛的。塬上的草应该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南方来的白居易,看到这种草,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三、从〃原〃联系到〃古道〃秦直道,再联系到〃荒城〃,将草置于秦始皇时代悠远、古老、宏大的背景之中,这首诗的意境就更加深沉了。 
第61节:〃临行密密缝〃解密


  〃临行密密缝〃解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是最为通俗的、最为人称道的古诗之一。

  许多人解释这首诗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时认为:这是一位生活贫困、辛勤劳动的母亲,亲手用针线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怕儿子远行时间长了,衣服穿破了,所以母亲缝衣的针脚特别的密实。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样的解释只是从字面上看来的,并不是诗的真义。

  我们注意一下这〃临行〃二字。既然是慈母,为什么要在儿子临行时才想起缝衣服呢?儿子将要远行了,当娘的为什么不早早就给他准备好了呢?如果是说〃临行密密缝〃是为了让衣服结实,那这种行为又与〃意恐迟迟归〃有什么联系呢?

  其实,这〃临行密密缝〃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使衣服结实,〃临行密密缝〃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当时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临要远行时,母亲或妻子都要密密地缝衣服。〃缝〃与〃逢〃同音,希望的是早日相逢,主要目的是图个吉利。

  〃临行密密缝〃这一行为要表达的就是〃意恐迟迟归〃,盼望早相逢。将〃临行密密缝〃与〃意恐迟迟归〃解释为古代的送行习俗,这句诗与〃意恐迟迟归〃的联系才密切。

  《忆江南》,白居易最忆是什么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共是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这三首《忆江南》词,为我们展示出美丽的水乡江南胜境,成为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读到作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是对江南的美好回忆,唤起人们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这是不到位的,我们不仅要看到这是写景的佳作,更应该看到这三首《忆江南》中深一层的内涵。想一想他到底在忆什么。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至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为杭州刺史,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为苏州刺史,但只几个月就因眼疾回到洛阳。也就是说白居易在江南待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杭州。这三首词是白居易67岁时的回忆之作。白居易的杭州为官,最为自豪的是他的政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治水。一个当上了官的读书人,能够将自己的所学造福于民,这是白居易人生的最好的落实,回忆这些,是作者最大的慰藉。三首《忆江南》中,字面虽然写的是景,但是处处隐约透出作者对为政江南,特别是在杭州时的得意与自豪。

  正如词中所说的,三首《忆江南》是有〃最忆〃与〃其次〃的,是有顺序的。

  第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排在〃最忆是杭州〃之前,虽不说是〃最忆〃,但是位置已经是列在最先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这是说自己时时惦记着江南。这里的〃江花〃之〃江〃,我们不应该老实地理解为河流或是长江、钱塘江。红胜火的花应该是荷花,流动的江水中是无花的;绿如蓝的水,不应该是流动的江水,而应该是湖水。这首词写的其实是西湖。

  将西湖之忆放在最先,时时挂念,除了西湖之美,主要原因应该是,回首当年带着杭州人民对西湖的治理。白居易对西湖的感情,在他的诗中经常有所流露。在杭州时,他曾带领百姓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水井,以利饮用。至今西湖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如果仅留恋的是红胜火的花、绿如蓝的水,那样就成了闲梦的江南,那就是游客的江南了。白居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种,留有他的心血,这样的江南之忆,实是收获果实一样的品味。

  第二首说的是〃最忆是杭州〃,却放到了第二位,排在了西湖之后。〃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其实这算不上写景,实际是写人,是写自己,是写自己工作后的业余生活。公务之余行走于山寺路上,毫无负担地赏月;案牍之暇屈肱侧卧,心境平和地看潮,这是身体的休息,更是心理的放松。这种紧张之后的解放,闲极无聊的散人是不可享受到的;这种工作之余的坦然,是刮地三尺的贪官绝不会有的。这些追忆中,流露着安宁、闲适与坦然。这实在是对杭州之任的自我欣赏。

  第一首写的是江南人司空见惯的荷花、绿水,第二首写的是公余的惬意,只有第三首〃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写的是苏州,写了酒,写了歌舞,写到了真的文人骚客的江南。但是,三首之中,也就这首最是〃其次〃,最少有人称道。究其原因,就是只有娱乐,少了前面两首的那种真情。白居易任职苏州,只有几个月,就因眼疾而离开,他想在苏州继续杭州事业的想法没能实现。他离苏州时,郡中士民涕泣相送,这是对他杭州政绩与人品的褒扬,同时也为他不能为苏州百姓做主痛心。

  白乐天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从此游泳宦海,几上几下,几经波折。唯杭州之任最少羁绊,最有作为。一心治国平天下的他,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回忆起来,收获的自然是甜甜的慰藉与温馨。而当官不为民做主的贪官、昏官,即使心如铁石,也难免有负罪的恐惧,他们是不会有这样的平和而美丽的回忆的,写写山水花月已经不错了,断不可能写出白居易一样的江南深情。 
第62节:春夜为何喜雨


  春夜为何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自小耳熟能详的杜甫的《春夜喜雨》。

  杜甫的《春夜喜雨》喜在哪里?喜在〃好雨〃。〃好雨〃好在哪里?好在〃知时节〃,好在〃润物细无声〃,好在能让〃花重锦官城〃。读到这里,只是读出了诗的表面,只达到了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只有再提出一些问题,再深入一些,才能读到诗的本质、诗的真意,才能对诗有高层次的理解。

  〃好雨〃好在〃知时节〃,这〃时节〃与诗人有什么关系?作为文人,只要写诗,只是赞美雨之〃好〃,那是完全不用管它是否应了时节的,只要雨好就行,清明、谷雨、惊蛰、芒种是可以不必关心的,是可以不必强调的。关注时节本来应该是种田人的事,可是杜甫在这首诗里首先关注的却也是时节。

  〃润物细无声〃,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润〃的,有些东西〃润〃了好,有些东西〃润〃了却是不好,衣服、残破的茅屋,让雨润湿了并不好。看得出来,作者说〃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是喜在〃当春乃发生〃的雨会给农民带来好的收成。诗人关心的不是有雨可赏,而是想到了农民的耕种。

  因为心中有了人民大众,所以他推窗去看,看到的并不是院子和门前的花树,而是远处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于是作者想象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花重锦官城〃这是全城之喜,并非是个人之独乐。因为诗人的喜与大众的喜是一致的,是以天下之乐而乐,所以才有了《春夜喜雨》之喜。

  《春夜喜雨》作于杜甫躲避战乱,流寓成都,这是国家最为动荡,诗人个人生活最为艰难的时期,可是,纵观这一时期杜甫的作品,却是最有人民性的,他是时时将自己的疾苦与天下人的疾苦联系在一起的。《春夜喜雨》也是这样,虽然这首诗并没有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直呼,但在诗中隐约透着作者的人民性。这样的喜,并不是简单地为雨而喜,并不是自我之喜,诗中的雨与〃应是绿肥红瘦〃之雨,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作品的人民性是最重要的特征,只有读出了《春夜喜雨》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才是读到了诗的深层。 
第63节:公孙大娘是老大娘吗


  公孙大娘是老大娘吗

  杜甫有一篇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这位公孙大娘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她的出身、年龄都不见记载。有的人根据〃大娘〃,认为公孙大娘是个老大娘、老太太。

  杜甫的诗开头一句是:〃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这是说杜甫小时候看到过公孙大娘舞剑。这时候的公孙大娘,是个〃佳人〃,又能舞剑器动四方,不像是老年妇女,但杜甫仍称她〃大娘〃。杜甫56岁那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还是称她大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书法家张旭,一般认为生于658年,卒于742年,比杜甫(712…770)大50多岁。杜甫年谱记:717年,玄宗开元五载,杜甫6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这时尚称得上佳人的公孙大娘估计也就是20多岁,而张旭已经年近花甲。可是张旭也称〃公孙大娘〃。

  诗序中有:〃余公孙大娘弟子也。〃这出自公孙大娘弟子之口,学生弟子也称老师为〃大娘〃。

  学生称她大娘,6岁的杜甫称她大娘,年近花甲的张旭也称她大娘,这个〃大娘〃就不应该是老年妇女那个大娘了。

  现在的〃娘〃,北方地区多是指母亲。古代的〃娘〃,可以泛指所有女性,也可以是母亲,许多女孩子的名中有个〃娘〃字。

  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中〃唐人称呼喜标榜排行〃一节说:〃唐代的妇女也以行第称呼,丁六娘歌十索,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可见,公孙大娘的〃大娘〃是排行。〃公孙大娘〃其实就是公孙家排行第一的大女儿,并不是老年妇女。如果她是排行第二,那就得叫公孙二娘了,排在第三,就是公孙三娘。当然了,〃大女儿〃最终是要长成〃老大娘〃的,但那是另一回事儿。

  唐代爱以排行称呼人。李白称李十二,刘禹锡称刘二十八。诗歌中留下许多排行人名,仅从诗名就可以见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赠卫八处士》,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等。

  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古代不讲计划生育,但生出十个八个的也不容易,裴十八、夏十二、邱二十二,是叔伯兄弟一起排行,并不一定是亲生兄弟。

  古代作品中经常出现〃萧娘〃,萧娘并不一定是姓萧,而是贵族妇女的代称,许多诗中指女情人、歌伎。古代诗歌中又常见〃谢娘〃,谢娘也不一定姓谢,而是美女、歌伎的代称。南朝的萧氏、东晋的谢氏,都是当时的权贵门阀,这些人家的妇女生活优裕、打扮入时、举止优雅,成为当时人追随的偶像,经常被写入诗文,后来渐渐改变了意思。 
第64节:新解〃只是近黄昏〃(1)


  新解〃只是近黄昏〃

  老年人最爱提到的是李商隐的七绝《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老年朋友引用这首诗时,一般只是引用〃夕阳无限好〃,很少有人将后面的〃只是近黄昏〃连用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个完整的句子,只有完整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人们解释〃只是〃,认为就是现在〃但是〃的意思,并且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解释成虽然夕阳无限好,可是却接近黄昏了。说〃只是近黄昏〃表现的是一种无奈。这样的解释,仅是注意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没有从诗的整体考虑。如果考察整首诗和〃只是〃的用法,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违背了作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