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壹百度2:人生可以走直线 朱光 >

第8节

壹百度2:人生可以走直线 朱光-第8节

小说: 壹百度2:人生可以走直线 朱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的情况下,花一点儿力气为同一类的问题找到一个系统高效的批量解决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总能这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也会很快成为上司眼中具有系统性思维的高潜力员工。

    2。全面收集需求,归纳其共性,理出流程步骤,找到系统解决方案。

    如果你决定用流程来解决一个问题,就请在设计阶段尽可能全面地收集需求,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征集意见,使你制定出的流程让更多人满意,同时也是为了让你开发出来的流程能满足现有和可预见时期内尽量多的需求。最后,这个解决方案最好是具有可延展性的,这样,当新的需求产生的时候,你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调整而改善它,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3。提出流程开发计划,获得领导批准,请专业人员支持。

    我们这里说的发起流程开发计划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亲手开发,在大公司里基本都有明确分工,不同的流程化解决方案有不同的部门负责开发。如果没有合适的部门,有时也可以找到外部咨询公司合作。你需要做的是提出需求,并推动它立项,然后再跟进进程。如果你的公司是初创阶段,资金比较紧张,就可以先自己动手做一个实用的版本,以后再推版。

    4。广而告之,使今后所有可能与此类工作相关的同事都了解。

    5。不为了流程而流程。

    在这一条的执行中,请谨记不要走火入魔,流程是为了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和提升效率而定的,如果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提升效率,以标准化更好地满足需求,只是为了有一个流程,完全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事都制定流程,一遇到问题就不动脑筋想办法,只想流程,那就成了书呆子,结果肯定也是适得其反的。

    【解决力自测】

    你在一家大型公司里负责行政工作,一天,你的上司找到你说,最近收到很多员工对公司食堂的投诉,调你去负责处理解决。

    你了解到员工投诉的焦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饭菜质量下降,不好吃;二是价格贵,不实惠;三是品种不够丰富。食堂是外包的,引入了两家相互竞争的餐饮公司。

    请列出你解决这一问题的步骤。

壹百度2 第三部分 创新求变(2)

    “勇于创新和灵活应变,是企业持续发展、克敌制胜的??动力。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成熟,多数公司都会自然而然地倾向安于现状、保守行事。因此,如何永葆组织的创新激情与灵活求变精神,成为企业管理者的一项长期任务。”

    【职场价值观】

    很多知名度极高的创业家和职业??理人都是因为创新的思维和做法而名声大噪的。在这些人身上,似乎总有着耗不光的激情和用不尽的灵感。创新,是让职场中人迅速脱颖而出的捷径,当然,这也是最难走的一条路。

    在现代企业当中,创新是竞争力的保证。只有“创新”的员工,才会有“创新”的公司。创新首先要有勇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精神,不安于现状,敏于发现问题,敢于挑战权威,创新才有动力。

    当你在职场度过最初的几个月后,对职场生活以及工作的新鲜感就会消失,而日复一日的辛劳扑面而来,很多人会突然觉得长路漫漫,甚至逐渐对工作心生厌烦。此时,你就站在了创新的分水岭上:一边是从此安于现状,接受并忍耐工作,年复一年平μ?地干下去;另一面是用创新打破沉寂,不断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冲上一个个浪头。

    创新有很多种类型,但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创新,都必须先明确目标,具备“唯实”的风格,即从现实出发,踏踏实实地实现创新之路。唯有如此,创新才不会是冒进,而是健康的新陈代谢过程,才能得到职场上最强有力的竞争力。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蕴o?着创新的能量,关键在于能不能有效挖掘并成功运用。只有积极开发自己的潜力,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彦宏实践】

    2009年3月,在出席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时,Robin为正遭遇金融危机挑战的中国企业们提出了三大应对策略,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创新求变”。

    实际上,这也正是百度多年来在互联网搜索领域持续保持绝对领先优势的“秘诀”所在。

    2003年,快速成长的百度进入一个发展瓶颈——虽然当时百度已??可以搜寻高达两亿中文网页上的信息,但从用户请求得到响应的比例来看,还是有太多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分析之后百度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因很简单:互联网上中文网页的数量太少,信息量远不能满足搜索者的需求。而在这样一个天然的瓶颈面前,强大的对手也都纷纷放慢了脚步。

    面对这个看似无法跨越的鸿沟,Robin却不甘等待。在他看来,这正是一个创新求变、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既然网上现有信息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何不让用户制造内容?

    这个想法在心里盘旋了许久之后,Robin与刘建国、俞军、郭眈等技术人员展开了讨论。“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平台,为每个被搜索的关键词自动生成一个社区,将搜索同一关键词的人聚集到一起,共享出他们与之相关的话题与信息?”Robin问。

    “做社区?”俞军问。

    “是搜索+社区——从技术上为每一个用户输入搜索框的关键词自动生成一个社区。让搜索同一关键词的人自然而然地聚到一个社区里,如果网上找不到现成的他所需的信息,用户可以把他自己的需求留下来,同时主动发帖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这个关键词的信息。久而久之,这个社区里就能聚集出大量网页上没有的关于这个词的信息,后来的请求就能得到满足了!”Robin的语速明显快于平时,眼睛里闪着亮光。

壹百度2 第三部分 创新求变(3)

    “这听起来可是与现有的任何社区模式完全不同啊,从技术上来说是一个创举!”两秒钟的沉默后,刘建国兴奋地说。

    “这个东西还有一个好处,”Robin接着说,“一旦我们把它做起来,就可以大大增加搜索引擎的转换成本。”

    “这个东西能实现吗?”俞军有点儿担心地问郭眈。

    “从技术上来说,应该可以实现。”一直沉思不语的郭眈接过话头,“我已??想到了一条路子,今天回去再全面考虑一下。”

    这个项目就这样初步设立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按照Robin的想法,俞军和郭眈反复调研讨论,越来越发现这个想法不仅非常可行,而且有很好的用户需求基础,可以为网页搜索带来意想不到的支持,助百度斜刺里杀出重围,打开一片新天地。在这个过程中Robin始终非常关心,不断提供好的建议,贴吧产品很快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实质性开发阶级。

    2003年12月1日,百度第一款搜索社区产品——百度贴吧闪亮问世,并迅速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及追捧。如今,贴吧和后来推出的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已??成为百度这个全球最大中文社区的“三驾马车”,为百度带来了巨大信息量与流量。

    贴吧的推出只是Robin的一个创新的idea,但正是类似创新的想法不断得以实现,才让百度不断保持着竞争优势。大家都知道,保持创新效率,是Robin在百度十年间始终不断提起的一句话。

    【职场真人秀】

    守旧还是创新?

    2004年时百度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有技术架构下的产品每天都在进行着更新升级,与此同时,百度的搜索产品??理也开始着眼于搜索引擎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将目前看来已??非常便捷的搜索体验变得更好。

    “对应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自动配置不同的资源”是大家的共识,每个人在进行搜索的时候,即使关键词相同,想要找到的东西却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想找文章,有的想看网页,还有可能是想找图片、视频或榜单????

    这时,一家韩国搜索引擎公司的尝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与搜索引擎垂直分类的传统做法不同,这家公司是将各种资源全部罗列在搜索结果之中,用户可以自己挑选。虽然罗列的结果还不尽如人意,但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思路很值得借鉴。

    百度能不能也这么做:把垂直搜索的结果直接列入搜索列表中,然后针对不同的关键词,把用户最需要的资源显示在最前面呢?就这样,这个创新的构想开始在百度产品部门中萌芽,云丰甚至已??动手写起了文档。但是由于精力有限,而且这个思路对??有技术架构的改变非常大,暂时无法实现。

    守旧,还是创新?守旧的做法无疑是最保险的,??历了闪电计划的技术赶超,百度已??有了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各类社区产品也在陆续上线运行,用户数量大增,前景看好,似乎完全没有必要来冒这个险——创新意味着风险,意味着打破眼前稳定的状态,以及可能丧失现有优势的重大责任。

    但产品部门的PM们讨论后认为,这个想法一旦实现,将是对百度乃至搜索引擎产业的一次重大创新,可能改写未来的搜索规则,实现让人们最快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企业使命。于是在2005~2006年间,百度产品与技术部门携手,着手在??有的技术框架下做尝试,将百度??有的垂直搜索结果引入了网页检索的结果之中,并实现按需调取。数据反馈显示,用户还是认同这样的尝试的!大家奔走相告,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更加坚定了将创新进行到底的信心。虽然还没有一个代号,但这项先进行用户需求识别,再针对需求对搜索结果进行资源匹配优化的新技术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有了雏形,一点点成长起来。

壹百度2 第三部分 少许诺,多兑现(1)

    2008年年初的一次产品技术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研发部门的小胡再次提起此事,“这个创新的项目如果立项,将是网页搜索自2004年以来投入最大的一个项目,会改变我们整个的技术方向,你们真的认为有这么重要吗?”似乎就在等这句话,云丰立刻跳起来说道:“我认为很重要,我们已??想得非常充分,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了。”

    听完云丰对这三年来相关工作的总结,技术总监梦秋马上说:“既然这样,那我们不用讨论了,虽然这对于我们现有的技术方向是一次大的改变,但能让用户要什么有什么,无疑会让我们的搜索引擎更接近未来用户的需求。马上立项吧!”

    “要什么有什么”,就这样,这个三年来默默耕耘、精心培育的创新项目终于有了个日后如雷贯耳的好名字——阿à?丁。

    电扇曾??都是黑色的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七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彩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坂??事长的重视。??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ó?,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大量积压滞销的电扇,几个月之内就销售了几十万台。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既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成千上万的电器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这显然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电扇就是黑色的。

    虽然??也没有规定过电扇必须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这样的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东芝公司这位小职员提出的建议,正是从创新求变的角度出发,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就这样,小点子获得了大成功。

    【最优化法则】

    1。强迫自己创新。

    最初,你需要强制自己换一种角度和思维模式看待已??完成的工作。这一步可以用一种类似自我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