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四面墙 >

第168节

四面墙-第168节

小说: 四面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是我看了您的述评之后,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是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如果有说错的地方,还请前辈多担待. 
 
 
 
  
 起点…阿昆,我理乾坤
 
  题目:“不可不来,不可再来”的好去处 
  作者:'阿昆'即—我理乾坤(《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悲哀》的作者) 
  ……感谢阿昆从湖北给我寄来两本四面墙的D版书,同时邮来这份评论。…… 
  * 
  自由分为两种,绝对的和相对的。 
  绝对的自由随时存在的,但不属于人类;所以只谈相对的自由。成为公民之后,人的自由开始受法律的保护。当然在未成为公民之前这人也是受法律保护的。 
  环看前后左右,四面皆墙。从小说精炼的开篇我们可以看出,麦麦不是坏人,也不是纯粹的好人。当一个猴子超出了三界在不受神局限,这猴便成了妖。虽然这猴的种种言行都能证明他不是妖,甚至优于神百倍。规矩定下了,他不是也是。施展做出了猴一样的事,他理所当然地会被规矩套住脖子、双手、双脚。掌控规矩的人为了自己的尊严不被冒犯,为了平息众怒,更为了规矩得以井然,拿走了他的自由。 
  我所知道的监狱,是可以将人的斗志消弭的好去处,是可以扭曲人的灵魂的好去处,是将人的麻木放大到及至的好去处,是为笼外之笼的人所忘记的好去处,是一个“不可不来,不可再来”的好去处。 
  一面面的墙构建成了一个监狱,这无异于一个放大了的笼子。放眼笼外,似乎是没有什么来限制人的自由,似乎又有无数堵隐形的墙。笼子外头的人忘性极强的一群人,他们若和笼子里的人没有利害关系是不会想到这笼子的。笼子里头的人即是有着或可以改正或不可能改正的错误的一群人,他们有自己麻木中的快乐,有自己遥遥无期的等待与企盼,笼里的人和笼外的人看似分布在两个世界,实则在一个笼子里呆着。 
  他们的身体忘记了自由,他们的灵魂忘记了飞翔,他们的斗志在空气中散开,他们忘记了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麻木到合适才能了断。 
  坏人的朋友是什么人?有这么两个答案,一是坏人,一是好人。麦麦的自由之所以丧失,盖因食展,但施展是坏人嘛?难以回答。故尔,从开始到结束,从进去到出来,麦麦的属性都是飘忽不定的。他时而对弱者关爱有加,时而对周遭人与事不闻不问不理不彩麻木不仁,时而又露出争气,揭露同号们的杀人越狱的阴谋。麦麦所经历的,乃我们所未经历和生活过的;麦麦的眼中,有一个始终被限定活动范围的精彩绝伦的人群的生活。麦麦是人群的一分子,同时亦是一根故事的不可或缺的线索,有了他小的世界成为大的宇宙。 
  你若是一快满是棱角的石头,监狱就是永不干涸与冰冻的小溪,在怎么着也要把你打磨成一无是处的鹅卵石,如若不然,就把你冲到下游,冲到永不见天日的海沟。 
  要想真的弄懂自由是什么,你必要失去一段时日的自由;要想知道监狱是个什么去处,你必要切身体会一下彩好。小说展现给我们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这冰山的一角却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进去吧,那是魔鬼都不愿栖身的“不可不来,不可再来”的好去处。'2004/6/20下午17:22' 
 
 
 
  
 草木:没有结果的思考
 
  转自天涯 
  作者:《大唐天子李隆基》的作者”草木cs”女士 
  题目:没有结果的思考——读《四面墙》有感 
  内容: 
  半年前我写过一篇200字的小文章,用来称赞舞文的两个牢狱派写手。当时潮哥的《狱蛆》还没有结尾,而哥们儿的《四面墙》我也只看了四分之一左右。个人觉得潮哥的文章跌宕起伏情节激烈,随处可见英雄气概,读起来时时拍案称快;哥们儿手法熟练文字诙谐视角广阔,平淡处发人深思。 
  前天我大概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了《四面墙》的最后几章。当时的感觉很难形容。阅读的快感虽然强烈,但真的不是在想这部作品的本身如何如何了。 
  与我家隔一条马路就有一个监狱,而我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我的身边居然还有一个——不能说是另一个世界,但确实与我的生活如此不同的地方。读《四面墙》就好像是在这个我熟视无睹的高墙上开了一扇窗。我目瞪口呆之余,只有尽力夸奖一下这个窗户开得多少巧妙、材料用得多么讲究、手工多么高超。有个屁用。 
  现在我静下心来回忆这部作品,发现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一个问题,是从我对主人公麦麦有了一点儿了解之后就一直在考虑的,也是我写这段文字的原因:如果我,一个意志力薄弱的普通人,这投入到四面墙中三年,我会变成什么样子?(插一句,虽然我看了两遍《特洛伊》,看的时候也很激动,但我绝不会去设想如果我是海伦会如何如何!)很遗憾,哥们儿只写了男子监狱。我的想象力发挥得很充分,就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我相信生活上的剧变可以改变一个人,但能否磨灭、改变、影响他的理想,就真要看这个人心智和心理成熟情况了。通过文字,我相信哥们儿的神经系统是很坚强的,经过了长时间的手工强化劳动,他的理想甚至更宽广、更崇高了。那么,别的人呢?好像经过了同样的,甚至更长时间的劳动,良民成了更加胆小的良民;而流氓,依然可以分成真流氓和假流氓。还有那些因为别的原因没有被写进来的,让我大胆地猜测一下,也许就个体而言,信仰还是信仰,钱财还是钱财。 
  这个写的乱七八糟,其实我想问的只有一句:耽于一口安乐茶饭的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思考,会为什么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