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手遮香 作者:月初明(创世中文网vip2014-11-04正文完结) >

第64节

医手遮香 作者:月初明(创世中文网vip2014-11-04正文完结)-第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想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吧?”梁皇后注视着她,慢条斯理地道:“我这是替太后娘娘赏的,她老人家病着,我不能亲自伺奉左右,只好重赏你这个有功之人了。怎么,你不敢接我这个病弱无势之人的东西?”
  话说到这个地步,安怡怎么还敢真的不接?她只好佯作欢天喜地的接了赏赐。梁皇后满意地道:“日后再入宫时,多来我这里坐坐。去吧。”
  一排捧着各色赏赐的宫女紧紧跟在安怡身后,再次引起无数注目。安怡觉得全身都在痒,仿若有无数只小虫在乱爬,却也只得硬着头皮假装淡定的微笑前行。宫里的女人没一个简单,简单的早就死掉了,太后也好,贵妃也好,不过都是拿她作伐,所以梁皇后当然不会真的只是单纯想赏她,既然推不掉,那就静观其变吧。
  接下来的事情出乎安怡的意料,有了梁皇后开头,各宫陆续都有赏赐,其中包括了权倾后宫的莫贵妃和后起之秀黄淑妃。莫贵妃的赏赐和她的日常表现一样中规中矩,无非就是些金银锦缎,而那位出身于飞龙关黄氏、宠爱喧嚣的黄淑妃的赏赐却是精致夺目一对葡萄紫的钧窑花盆。
  安怡坐在一堆华彩夺目的赏赐里,紧紧抱着怀里的花盆,将手指轻轻抚过花盆底部的款识,微垂的眼里闪过一道寒光。真是可笑,她的陪嫁之物,母亲留下的遗物,她的心爱之物居然会出现在皇宫之中,给黄妃做了赏赐,阴错阳差地再次回到她手里。就不知这东西究竟是安家人送来讨好黄妃的呢,还是田家人送来的?抑或是张家?
  安怡心里恨得滴血,仍然微笑自如地和刚走进来的江姑姑道:“姑姑快来瞧这对花盆!真是稀罕物。”
  见着这对花盆,即便是见惯了好东西的江姑姑也微微有些愣神,随即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道:“这是前朝留下来的钧窑珍品,淑妃娘娘对小安大夫倒是真慷慨。”
  既不是自己的东西,也不是真正喜欢的爱物,又因得来太过容易,当然就很慷慨。但黄家富贵多年,黄淑妃即使不喜欢这对花盆,也不会不懂这对花盆的价值,表现得如此大方,会不会是因为听说了她和黄昭的某些往事,所以另有所图?这个可能令得安怡十分不喜欢,她立即收了笑容,十分不安地道:“想必淑妃娘娘是弄错了?我未曾立下寸功,哪能得娘娘如此厚爱?我还是把这对花盆还回去吧。”
  上头赏赐下来的东西哪有还回去的?非得不要那不是结仇吗?江姑姑不知道安怡是真的不懂还是故意表态撇清,便深深看了安怡一眼,道:“小安大夫尽心尽力伺奉太后娘娘便是大功,娘娘们赏你就是尽孝。太后娘娘知道了只有高兴的,你只管安心收下吧。”
  安怡为难道:“那我是不是该去各宫给娘娘们谢恩呀?我规矩生疏,人也不大认得。姑姑帮我想想办法吧。”谢恩是次要的,最让人为难的就是这些娘娘们各自隐藏的心思。她清楚得很,除去黄淑妃这种可能别有用心的以外,其他妃子赏她也不单只是做给太后和皇帝看,更是因为她这手医药功夫。做人不能太贪心,她此次入宫已经得到想要的,最不愿的就是再横生枝节,所以怎么和这群闲得没事做的女人打好交道是最难的。
  江姑姑倒也上道,抿唇笑道:“待我问问太后娘娘的意思。”不多时,回来道:“太后娘娘让我陪你去各宫谢恩。”也就是让她给安怡保驾护航,有太后这尊大佛镇着,哪个不长眼睛的敢给安怡找麻烦?
  莫贵妃多年受宠,膝下育有一位公主和两位皇子,近年来又一直掌管宫务,乃是名符其实的副后,这段时间她自认为和安怡、太后这边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当然不会为难安怡,其余几个有头脸的宫妃也不至于为难安怡,都是褒奖几句就端茶送人。唯有梧桐宫的黄淑妃,不容拒绝地留下了安怡和江姑姑喝茶吃点心。
  黄淑妃乃是黄昭长兄黄昆的嫡长女,今年虽然才二十六岁,入宫却已近十年,育有皇子和公主各一名,权势虽比不过随驾多年、根深叶茂的莫贵妃,宠爱却是第一位的。与其他宫妃的柔弱不同,她生长于飞龙关边陲,高挑健美,弓马纯熟,性子也是一等一的明媚刚烈,容貌更是美艳出众。强盛的家族、皇帝的宠爱、聪明可爱的儿女、青春美丽的容颜,造就了黄淑妃不服输的刚烈性子。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她发作起来的时候,即便是莫贵妃也要退让几分。
  如今她说要留江姑姑与安怡喝茶吃点心,就连江姑姑也不敢轻易拒绝,只能和安怡一道留在梧桐宫里听黄淑妃闲叨。黄淑妃先将安怡家里的大小事情翻来覆去地问了几遍后,才意味深长地道:“小安大夫日后若是再进宫里来,记得常来我这里坐坐。”
  很快就是仇人,还常来你这里坐?安怡暗自嘀咕了一回,笑得比什么时候都谄媚:“娘娘如此大方,民女自是要常来的。就怕到时候娘娘还嫌烦呢。”你不是自负高傲,眼里容不得沙子,见不得小人么?我就做个贪财的小人给你看,你若不嫌,就把你手里收着的原本属于我的东西还给我;你若嫌弃,那就离我远远的,别打我的主意。
  “天黑了,我就不耽搁你们了。”黄淑妃看到安怡毫不掩饰的贪婪和谄媚,立即嫌弃地皱起了秀眉,暗忖自家小叔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怎会对这么个贪婪谄媚粗鄙的女子动了心。
  

正文 第132章 荣归

  
  出了梧桐宫,江姑姑面上带笑,目视前方地轻声道:“不喜欢?”
  安怡装糊涂:“什么?”
  江姑姑笑看了她一眼,道:“你清楚。”
  但凡宫中之人,一句话可以理解出无数个意思,一颗心也很可能属于很多个人,无他,只关利益而已。虽有这几个月的愉快相处,安怡仍然不敢相信江姑姑,说实话不妥,直接否认干净也不妥,索性笑而不语,大家一起猜谜语。
  江姑姑也不继续逼问,而是微笑着道:“针药都是治病的,可别伤了自个儿。”
  这算是提点?安怡含笑福下去:“多谢姑姑提点,我铭记在心了。”她手里的针药只会是她的武器,她不贪心,不要多的,别人又如何能反将她手里的武器来刺伤她?
  次日安怡早早起身谢恩辞行,连太后姿态妖冶地斜倚在窗前赏花,头也不回地道:“昨日圣上曾使人来说,上次问你要什么赏赐,你也没开口,他打算给你一个太医之位,算是表彰你的功绩,又能让你发挥所长。你这身医术埋没于民间当真可惜了。你觉得如何?”
  入太医院?安怡飞快地计算起来,入太医院当值当然是为医者最大的荣耀和肯定,若她入了太医院,一般的人家即便看不她不顺眼也轻易不能动她,但她也等于被这重身份将自由与人生绑死了。今后她只能也必须为皇室服务,即使是遇着不乐意看的病人和不想卷进去的是非也逃脱不了,各府女眷们想与她交往也没那么方便。
  还是现在的状态好,有连太后这块金字招牌挡着,再靠着谢满棠这个黑良心的坏东西,凭着自己的真实本领,一步一步扎稳根基,做自己想做的事,逐步收回那些人欠她的债,那才是最紧要的。
  想到这里,安怡突然一凛大丰立朝百年从未出过女太医,安怡不认为她能这么简单地成就第一人,更不认为皇帝母子真的有这个倾向。多半是有人想生事挑事,才会惹出这样的话。那么连太后说出这样的话多半只是试探,安怡立即拜倒,惶恐地道:“圣上仁慈,太后娘娘仁慈,民女不胜感激,只唯恐自己学艺不精,有负圣恩,丢了师父的脸。民女只愿潜心研究针技医术,尽心伺奉太后娘娘即可。”
  连太后盯着她看了片刻才微微一笑:“我与皇帝说,我大丰从始至终从未有过女太医,你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还是别去和太医院的那群光吃不练,心眼贼多的老朽们瞎掺合了。将来你还要嫁人呢,别白白耽误了青春年华。”
  总算是没有说错话,安怡松了口气,恰到好处地娇羞一笑,将头垂得越发低了些,无声胜有声。
  “所以我替你向皇帝要了些好东西给你做嫁妆,稍后一并送出宫去吧。”连太后的心情明显好转起来,将手一挥,道:“去吧,日后每半月来替我请一次平安脉。”
  江姑姑随即奉上一块系着丝绦的朱漆腰牌,含笑道:“日后可凭此牌出入宫门。”
  “民女谨遵娘娘懿旨。”安怡大喜,这才真正是她此行最大的收获。可以随时出没于宫中并随侍太后左右,相当于京城各府一半以上的大门已经朝她敞开了。
  连太后吩咐江姑姑:“让刘如意安排张像样子的车,派两个得力的人送她回家去。”
  安怡再谢,能得太后亲自派车派人送她回家,这是殊荣,算得是衣锦荣归。
  马车驶出宫门后不久忽然停住,奉命送安怡归家的两个管事宫女掀开帘子问了几句,回头禀告安怡:“小安大夫,是寻您的。”
  一个穿着石青色绵袍、白面斯文的中年男子含笑立于道旁,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道:“小的梁丰是棠国公府的,奉了我们公爷之命在此迎候安姑娘。”
  安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张整洁精致的青幄小车远远停放于宫道旁,知道是谢满棠晓得她今日出宫,担心她人生地不熟的不认得路,又寻不着马车,特意使人带车来此候她,以便送她归家的。
  不管怎么说,他这次也算是用了心的,安怡决定原谅谢满棠昨日的目中无人,便含笑道:“烦请梁管事替我多谢你们公爷,太后娘娘体恤,已是着了车马送我归家。让你们白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请梁管事替我请大伙儿喝杯茶解解渴。”言罢递过一个淡青色的小荷包。
  梁丰略略推辞便含笑收了,轻轻一掂便知其中重量刚好。知人情,晓轻重,是个懂事的。他暗暗给安怡下了判断,目送宫车走远后,径自回府寻谢满棠复命。
  宫车驶到安家门前,早就望穿双眼的安老太得意洋洋地在邻居们艳羡敬畏的目光中,将安怡和两个管事宫女以及抬赏赐的小内监大张旗鼓地迎入家里,恨不得不要关院门,好让人家再看看他们老安家出了个这么了不起的闺女。
  安怡也懒得去管她,由着她可劲儿地欢,随她去请宫中来人喝茶吃糕点留饭说好话,只在她要重礼答谢馈赠人家的时候出面拦住,减去了几成礼。安老太还不高兴,背着人骂安怡:“怎么眼皮子这样的浅,就舍不得那么点钱,我这是为你通关系,积累人脉呢!”
  安怡好笑道:“咱们是什么人家?穷人小官家!那些赏赐也多是不能动的,您随手赏赐人就这么阔气,人家不知要怎么猜测爹爹了。送礼不是贵重就好,得符合自己的身份实际,不然就是自找麻烦。饭也别做了,她们要紧着回去交差的,热情周到就好。”
  安老太说不过她,只好偃旗息鼓。果不其然,那两个管事宫女略坐了坐就起身告辞,安老太怎么留都留不住,只好笑成菊花状,毕恭毕敬地送人出门。
  宫车离去后,立即就有邻居上门来打听状况,安老太把安怡关进房里不许出来,她自己去招呼人,等不多久得意洋洋地拿着一叠帖子回来,道:“哼,这些装模作样的,之前都欺负我家是外地回来的小穷官,不搭理我们,现在却如此讨好,都说要请咱们去赏花听戏的,我说你忙着呢。诺,这是帖子,你要乐意就挑哪家去坐坐,不乐意就别理。”
  

正文 第133章 不到时候

  
  安怡挑出两张帖子。一张是正六品吏部主事家的,一张是七品大理寺评事家的,这两家,一家的官职是此刻主动递帖子来交好的人中品级最高的,另一家是与田家关系颇深的大理寺一系的,都是必须去的。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的面子是要给的。人家好心好意来请,咱们端着不去就招人嫌了。但也不能哪家都去,不然以后要烦死。”安怡把那两张帖子放到一旁,又问安老太:“祖母还觉得哪家好?您只管挑您觉得好的,喜欢的,日后可以常来常往。”和她有目的的与人交往不同,安老太长居此地,需要一两家彼此看得顺眼的邻居来往作伴,官职高低富贵与否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彼此喜欢。
  安老太依言又挑出两家顺眼喜欢的,命人前去回话。
  此事定好后,祖孙俩就这些日子的事情一一说来,安老太三句话里就要将谢满棠夸赞一回:“真是个好人,原来还以为他这样的人虽然面上和气,心里多半是看不起我们的。对咱们客气不过是因为用得着,没想到这些日子你不在家,他竟是三天两头的使人过来询问,但凡听说有事,立即不声不响地办妥了,让我省了不少心和力。特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