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 >

第14节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第14节

小说: 人体元气保养说明书:求实养虚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铸锥,不亦晚乎!”

台下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微微点头。因为这段话不仅可以用到人的身体上,对于企业的健康乃至于社会的健康也都用得上。

在接下来的互动讨论环节,这批商业精英们,不自觉地把数字化思维用到了养生里面。

这时,一位证券公司的董事长举手发言:“诸位,我有个发现,每天养生十分钟,相当于春夏秋冬某个季节的养生。”

他说:“像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已经人到中年。就算活到###十岁,也就平均剩下不到40年的时间。请注意:每天睡觉时间八个多小时,占了全天时间的1/3。那么,我们每个人其实只有25年左右的生命‘净资产’,说得浪漫一点,也就剩下100个春夏秋冬。

如果从现在开始养生,把‘每一天’当成你未来生命的全部。那么,一天除去睡觉的时间,就有16个小时,合计近1000分钟。

我们来算一算一天的1000分钟和一生剩下的100个春夏秋冬,岂不是每10分钟就对应着你生命岁月的一个季节?

我建议不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辈子’来养生,各位再忙碌,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各抽出十分钟来养生,不就相当于春夏秋冬四季都养了吗!

我们这些商务人士,总抱怨自己的时间紧张,没时间养生,所以就有很多英年早逝的悲剧,我们一定要警醒啊!”

看到这些忙碌的商界精英对养生有了发自内心的认识,我特别高兴。此时,我想到了一个禅宗故事,和养生有着本质的契合。

我对他们讲:

第五章 天赐良药,唾手可得 “把一天养好”,就相当于养好了一年(2)

    有个人失足掉下了悬崖,万幸的是他抓住了一根爬藤。然而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他看到一只老鼠正在啃咬他抓住的爬藤,而此时他已经精疲力竭,脚下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这时,这个人该怎么办呢?恐惧、放弃都是没有用的,他想起了禅宗‘活在当下’四个字,因为,每一刹那的当下,就是人生的一个缩影,如果诸多刹那间充满恐惧、疾病,那么,生命就多灾多难。于是,他放下心来,腾出一只手去摘悬崖上长的野果子,不去过分把心放在那个啮咬悬系生命爬藤的老鼠上……至于这个人的结果如何,是吃了野草莓,把那一刹那延展成甜美、平和的生命结局,还是有了力气而抓住另一根坚固的爬藤而脱身,这已经并不重要了!

相信这样的人生绝境,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在商海竞争中切身遭遇过。但如果我们能像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把每一刹那都视为生命最绚丽的部分,那么,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生活,何尝不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呢!

略汗运动排大毒,气血畅通百病灭

不管做什么样的运动,只要达到略微汗出,就能达到排毒治病的最佳效果,而不必硬性规定运动的时间。我指导过很多病人用这种运动排毒法进行疾病康复的辅助,真是屡试不爽、立竿见影!

我的邻居张大妈是个养生爱好者,时常喜欢和别人介绍她的养生经验:“养生要进补,多吃营养品,再加勤锻炼,保您身体棒”。

我笑着对张大妈说:您的养生顺口溜,编得真是太好了!你看,我能不能续上一句呀?张大妈乐呵呵地说,您是医生,我巴不得让您指点指点呢。

我沉吟片刻,接着张大妈的顺口溜说道:“补正又攻邪,百病都不生,运动排毒法,略汗最相宜”。我的顺口溜编得有些拗口,只得和张大妈细细解释:

中医里有个很有趣的典故,叫做“闭门留寇”,说的是古代有位王爷,时常宴请天下豪杰。天晚了,就邀客人在他的王府留宿。夜晚关闭大门后,那些混入客人中的盗寇也同样留在王府之内,开始大肆偷盗……

这和养生有什么关系呀?张大妈心直口快,打断我的话。我笑着对她说,您老吃的补品,不仅是您自己在享受,您身体里的病邪也在偷偷跟着享用啊!如果养生光靠进补,既补了正气,也补了病邪啊。就像我讲的典故里的那位王爷,既留下了英雄,也留下了盗寇。

张大妈恍然大悟,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快告诉大妈,怎么才能把病邪赶跑,我也不愿意留什么寇。我呵呵而笑,因为这里面的奥秘还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人身三宝“精气神”,以平衡为无病。如果精气神亏损(中医术语叫“虚”),当然要补养。如果精气神产生邪变(中医术语叫“实”),则要攻邪。老百姓喜欢把攻邪说成“排毒”,真是生动形象极了。而适合所有人的最简单易行的排毒方法,莫过于“运动排毒法”了。

如果列举我亲手用这种养生法来让病人康复的例子,怕有人说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那么,就请您看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先生亲自讲述的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经历:

我出生于1918年,曾祖父、祖父及父亲均为清太医院御医。自1934年悬壶于北京以来,迄今已60载。现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每天照常门诊。许多同志都问我,我的养生诀窍是什么?我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走为百炼之祖,百炼不如一走”。

第五章 天赐良药,唾手可得 “把一天养好”,就相当于养好了一年(3)

    “走路”每个人都会,每天都离不开,可许多人不知道走路的深奥意义。经过两次大病之后,我方从实践中体会到其中的真正含义。

60年代初期,由于过度劳累,在一次查房时,突然心绞痛发作。经协和医院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后壁大面积心肌梗死”,血压222/100mmHg,医生令我停止一切活动,绝对卧床休息。不过,我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而是以走路锻炼为主,吃药为辅,每天早晨到北海攀登白塔的台阶。坚持三个月后经检查,梗塞完全消失。

1973年,我开始声音嘶哑,且越来越重,最后失音,经协和、同仁、北医大等几家医院检查都诊断为喉癌,其治疗方法只有手术一条路。但是我又用老办法,以走路为主以吃药为辅坚持了三个月,症状便奇迹般的消失了。到现在已经过20多年了,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从医学角度看,行走锻炼,无病可以防病,有病可以促进病愈,对人体的各个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有促进作用。晨起走路一小时,精神焕发一天,晚上行走一小时,可以安然入睡一夜。

因此,现在我每天看病30仭60人,甚至有时80仭100人,仍能保持精神充沛,不觉疲倦,精力旺盛。

读者可能会感觉奇怪,为什么简简单单的行走运动,会有这么大的养生治病效果呢?为什么每天晚饭后我也坚持散步,就没有这么好的保健奇效呢?

奥秘的关键在于:每天运动量要恰恰达到能够“排毒(驱邪)”的标准,才能让运动发挥出惊人的治病威力。毒邪最容易排出的地方是哪里呢?莫过于随呼吸而出、随汗水而排。所以,只有达到略微汗出的运动量,才能使得体内潜伏的湿邪、气郁、血淤等毒邪随汗排解。

我曾经指导过上百位老患者,我让他们在吃药的同时坚持略汗运动排毒法,都取得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不过,千万要注意的是:身体健壮的年轻人运动到满身大汗自然无妨,但对于体质偏弱或疾病在身的人来说,切忌不要运动到大汗淋漓,因为这样会使得全身毛孔“门户大开”,毒邪虽然得以排除,但精气神也容易随之泻散,这就有点像是西医同行们反思肿瘤化疗的弊端,化疗虽然有效,肿瘤细胞被杀死了,但一些良性细胞也被杀死了。医圣张仲景早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提出了“发汗排毒法”的千古定论:“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他还特别提醒:“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权威部门的统计,名老中医们自身的养生方法中,大多数是略汗运动法。比如,当代中医泰斗、广东中医药大学教授邓铁涛,每天都会围绕着住的楼房悠闲散步10圈。邓老解释说:“每天闲庭散步30分钟(平地行走),医学上也称之为‘医疗步行’,每天散步两次,每次30分钟到40分钟,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邓老在90多岁的高龄,仍能坚持看病、讲学,深受这种最简单有效养生法的益处,每天神清气爽,精力旺盛。

我通过临床对病人的观察,发现人的体质不同,运动养生的时间和力度也不同,有些人能轻松散步一个多小时,有人慢跑十多分钟就难以坚持。所以,不管做什么样的运动,只要达到略微汗出,就是运动排毒治病的最佳点,而不必硬性规定运动的时间。我指导过很多病人用这种运动排毒法进行疾病康复的辅助,真是屡试不爽、立竿见影!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不少朋友根据“略汗运动(排毒)法”的原理,自己创造出“老百姓自己的养生妙法”。有位六十八岁的李阿姨,每天把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捎带着”做全身经络自我按摩,每次半个多钟头,边看电视边自我按摩,连续做上个三次,正好让自己微微汗出,全身松透,打通人体十二经络,比以前花钱找人按摩还舒坦呢。张大妈还把这个方法告诉小区里的老人朋友,让大家都来自己给自己排毒养生!

中国汉代名医华佗曾说:“血脉流通,百病不得生”。略汗运动(排毒)法虽然简单,但如果您坚持每天锻炼,就能使得全身气血通畅、毒邪排出,让人越活越有精气神。这才是“攻补兼施”的全面养生法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