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上) >

第14节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上)-第14节

小说: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0'“人生”三句:仍是作者痛愤之言,大意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大
可不必认真、清醒,只须闭眼走自己的路,行心之所安;一切听天由命。合
眼:有不理会是非曲直、不计较得失、不与别人比量等意思。放步,走自己
的路,行心之所安。造物,造物主、上帝。低昂,抑扬,升沉、意谓摆布。
'61'昂藏:气概不凡的样子。
'62'令威:借指淮阳县令“关东丁乘鹤”。《搜神后记》:丁令成,汉
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冲天飞去。

四十千

新城王大司马'1',有主计仆,家称素封'2'。忽梦一人奔

入,曰:“汝欠四十千'3',今宜还矣。”问之,不答,径入内去。既醒,
妻产男。知为夙孽'4',遂以四十千捆置一室,凡儿衣食病药,皆取给焉。过
三四岁,视空中钱,仅存七百。适乳姥抱儿至,调笑于侧。因呼之曰:“四
十千将尽,汝宜行矣。”言已,儿忽颜色蹙变'5',项折目张。再抚之,气己
绝矣。乃以馀资治葬具而瘗

之。此可为负欠者戒也'6'。
昔有老而无子者,问诸高僧。僧曰:“汝不欠人者,人又不欠
汝者,乌得子?”盖生佳儿,所以报我之缘'7';生顽儿,所以取我之债。

生者勿喜,死者勿悲也。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新城:旧县名,明清属济南府,今为山东桓台县。王大司马:王象乾,
字霁字,新城人。明隆庆五年辛未(1570)科进士,历闻喜县令,官至兵部
尚书。卒赠太子太师。传见《山东通志·人物·历代名臣》。大司马,兵部
尚书的别称。
'2'主计仆:掌管钱粮收支的仆人,相当于管家。主计,主管财钱收支帐
目。
'3'四十千:旧时铜钱以文为计算单位,一千文称一贯或一吊;四十千,
即四十贯或四十吊。
'4'夙孽:迷信所谓前世罪恶的果报。孽,同“业”,这里情恶因。'5'
蹙变:眉头紧皱,面色改变。蹙,蹙额,皱眉的样子。变,变色。'6'负欠:
在道义、财帛方面对人有所亏欠,指背恩或赖债。'7'缘:因缘;与上文“孽”
字含义相对,意思是善因。
成仙

文登周生'1',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件臼交'2'。而成贫,故终岁常
依周。以齿则周为长,呼周妻以嫂。节序登堂,如一家焉'3'。周妻生子'4',
产后暴卒。继聘王氏,成以少故,未尝请见之也。一日,王氏弟来省姊,宴
于内寝。成适至。家人通白,周坐命邀之。成不入,辞去,周移席外舍,追
之而还。甫坐,即有人白别业之仆'5',为邑宰重答者。先是,黄吏部家牧佣,
牛蹊周田'6',以是相诟。牧佣奔告主,捉仆送官,遂被答责。周诘得其故,
大怒曰:“黄家牧猪奴,何敢尔!其先世为大父服役'7';促得志,乃无人耶!”
气填吭臆'8',忿而起,欲往寻黄。成捺而止之,日:“强梁世界'9',元无
皂白。况今日官宰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10'?”周不听。成谏止再三,至泣
下,周乃止。怒终不释,转侧达旦。谓家人曰:“黄家欺我,我仇也,姑置
之。邑令为朝廷官,非势家官,纵有互争,亦须两造'11',何至如狗之随嗾
者'12'?我亦呈治其佣'13',视彼将何处分。”家人悉怂臾之'14',计遂决。
具状赴宰,宰裂而掷之。周怒,语侵宰。宰惭恚,因逮系之。辰后'15',成
往访周,始知入城讼理。急奔劝止,则已在囹圄矣'16'。顿足无所为计。时
获海寇三名,宰与黄赂嘱之,使捏周同党'17'。据词申黜顶衣'18',掠酷惨

'19'。成人狱,相顾凄酸。谋叩阙'20'。周曰:“身系重犴'21',如鸟在笼:
虽有弱弟'22',止足供囚饭耳。”成锐身自任,曰:“是予责也。难而不急

'23',乌用友也!”乃行。周弟赆之'24',则去已久矣。至都,无门入控。
相传驾将出猎,成预隐木市中;俄驾过,伏舞哀号,遂得准。驿送而下,着
部院审奏'25'。时阅十月余'26',周已诬服论辟'27'。院接御批,大骇,复
提躬谳'28'。黄亦骇,谋杀周。因赂监者,绝其食饮;弟来馈问,苦禁拒之。
成又为赴院声屈,始蒙提问,业已饥饿不起。院台怒,杖毙监者。黄大怖,
纳数千金,嘱为营脱'29',以是得朦胧题免'30'。宰以在法拟流'31'。周放
归,益肝胆成。
成自经讼系,世情尽灰,招周偕隐。周溺少妇,辄迂笑之。成虽不言,
而意甚决。别后,数日不至。周使探诸其家,家人方疑其在周所;两无所见,
始疑。周心知其异,遣人踪迹之,寺观壑谷,物色殆遍。时以金帛恤其子。
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32',岸然道貌。周喜,把臂曰:“君何往,
使我寻欲遍?”笑曰:“孤云野鹤,栖无定所。别后幸复顽健。”周命置酒,
略道间阔'33',欲为变易道装。成笑不语。周曰:“愚哉!何弃妻孥犹敝展
也?”成笑曰:“不然。人将弃予,其何人之能弃'34'。”问所栖止,答在
劳山之上清宫。既而抵足寝,梦成裸伏胸上,气不得息。讶问何为,殊不答。
忽惊而寤,呼戍不应;坐而索之,杳然不知所往。定移时,始觉在成榻,骇
曰:“昨不醉,何颠倒至此耶!”乃呼家人。家人火之,俨然成也。周故多
髭,以手自持,则无几茎。取镜自照,讶曰:“成生在此,我何往?”已而
大悟,知成以幻术招隐。意欲归内,弟以其貌异,禁不听前。周亦无以自明。
即命仆马往寻成。数日,入苏山。马行疾,仆不能及。休止树下,见羽客往
来甚众'35'。内一道人目周,周因以成问。道士笑曰:“耳其名矣,似在上
清。”言已,径去。周目送之,见一矢之外,又与一人语,亦不数言而去。
与言者渐至,乃同社生'36'。见周,愕曰:“数年不晤,人以君学道名山,
今尚游戏人间耶'37'?”周述其异。生惊曰:“我适遇之,而以为君也。去
无几时,或当不远。”周大异,曰:“怪哉!何自己面目觌面而不之识?”
仆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

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自念无家可归,遂决意穷追。而怪险不复可骑,
遂以马付仆归,迤逴自往。遥见一僮独坐,趋近问程,且告以故。僮自言为
成弟子,代荷衣粮,导与俱行。星饭露宿,逴行殊远'38',三日始至,又非
世之所谓上清。时十月中,山花满路,不类初冬。僮入报客,成即遽出,始
认己形。执手入,置酒讌语,见异彩之禽,驯人不惊'39',声如笙簧,时来
鸣于座上。心甚异之。然尘俗念切,无意留连。地下有蒲团二,曳与井坐。
至二更后,万虑俱寂'40',忽似瞥然一盹,身觉与成易位。疑之,自捋颔下,
则于思者如故矣'41'。既曙,浩然思返。成固留之。越三日,乃曰:“迄少
寐息,早送君行。”甫交睫,闻成呼曰:“行装已具矣。”遂起从之。

所行殊非旧途。觉无几时,里居已在望中。成坐候路侧,俾自归。周强
之不得,因踽踽至家门。叩不能应,思欲越墙,觉身飘似叶,一跃已过。凡
逾数重垣,始抵卧室,灯烛荧然,内人未寝,哝哝与人语。舐窗以窥,则妻
与一厮仆同杯饮,状甚狎亵。于是怒火如焚;计将掩执'42',又恐孤力难胜。
遂潜身脱扃而出,奔告成,且乞为助。成慨然从之,直抵内寝。周举石挝门,
内张皇甚;擂愈急,内闭益坚。成拨以剑,划然顿辟。周奔入,仆冲户而走。
成在门外,以剑击之,断其肩臂。周执妻拷讯,乃知被收时即与仆私。周借
剑决其首,胃肠庭树间。乃从成出,寻途而返。蓦然忽醒,则身在卧榻,惊
而言曰:“怪梦参差,使人骇惧!”成笑曰:“梦者兄以为真,真者乃以为


梦。”周愕而问之。成出剑示之,溅血犹存。周惊怛欲绝,窃疑成张为幻'43'。
成知其意,乃促装送之归。荏苒至里门,乃曰:“畴昔之夜,倚剑而相待者,
非此处耶!吾厌见恶浊,请还侍君于此;如过晡不来'44',予自去。”周至
家,门户萧索,似无居人。还人弟家。弟见兄,双泪遽堕,曰:“兄去后,
盗夜杀嫂,刳肠去,酷惨可悼,於今官捕未获。”周如梦醒,因以情告,戒
勿究。弟错愕良久。周问其子,乃命老媪抱至。周曰:“此襁褓物'45',宗
绪所关'46',弟好视之。兄欲辞人世矣。”遂起,径出。弟涕泗追挽'47',
笑行不顾。至野外,见成,与俱行。遥回顾曰:“忍事最乐。”弟欲有言,
成阔袖一举,即不可见。怅立移时,痛哭而返。

周弟朴拙,不善治家人生产,居数年,家益贫。周子渐长,不

能延师,因自教读。一日,早至斋,见案头有函书,缄封甚固,签题“仲
氏启”'48'。审之,为兄迹;开视,则虚无所有,只见爪甲一枚,长二指许。
心怪之。以甲置研上,出问家人所自来,井无知者。回视,则研石灿灿'49',
化为黄金。大惊。以试铜铁,皆然。由此大富。以千金赐成氏子,因相传两
家有点金术云'50'。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文登:县名,即今山东省文登县。
'2'杵臼交:不计贪富贵贱的朋友。《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
家贫无资粮,变服为吴祐春米。吴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杵臼,捣米的木杵和石臼。
'3'“节序登堂”二句:意思是,四时八节,成生必定携眷到周生家拜问
兄嫂,亲密如一家兄弟。是称赞成生恪守古训,对周生夫妻亲而有礼。节序:
犹言四时八节。我国旧称春夏秋冬四季为四时或四序,称四立两分两至为八
节。杜甫《狂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4'周妻生子:此据铸雪斋抄本,底本误“妻”为“子”。
'5'别业:正宅外之园林宅舍。此“别业仆”,即指派守田庄之仆。'6'
蹊:践越,穿行。《左传·宜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杜注:“蹊,
径也”
'7'大父:祖父。
'8'气填吭臆:怒气充咽填胸。吭,咽喉。臆,胸膛。'9'强梁世界:强
暴横行的社会。强梁,强暴凶横。《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
'10' 矛弧,矛和弓,指杀人凶器。
'11'两造:争讼的双方,原告和被告。《周礼·秋官·大司寇》:“以
两造禁民讼。”郑注:“造,至也;使讼者两至。”
'12'嗾(s òu叟):指挥狗的声音。《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
焉。”《玉篇》:“《方言》云:秦、晋、冀、陇谓使犬曰嗾使犬。”'13'
呈治:呈请惩冶。
'14'怂臾(yǒng甬):同“怂恿”。
'15'辰后:辰时过后。辰时,相当于早上七点至九点。
'16'囹圄(l íng yú伶俞):本秦代监狱名,后为牢狱别称。'17'捏周同
党:诬陷周生与海盗同伙。捏,捏造,即诬陷。
'18'据词申黜顶衣:依据海盗供词,申报革去周生功名。旧时官府行文,
下级向上级说明情况称“申详”或“申”。黜,革免。顶衣,指生员冠服,

代指其资格功名。科举时代,生员犯法,革除功名之后,官府才能施刑审讯。

'19'搒掠:拷打。
'20'叩阙:应从青柯亭刻本作“叩阍”(铸本“阙”旁亦注一“阍”字),
指向朝廷告状。阍,指帝阍,即宫门。吏民向皇帝告状叫叩阍。'21'重犴(ch óng 
àn虫岸):牢狱深处,拘禁重罪犯人的地方。犴,年狱。
'22'弱弟:幼弟。弱,幼小。
'23'难而不急:人在难中而不相救。急,救助。《诗·小雅·常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4'赆(j ìn 尽):赠送路费。
'25'着部院审奏:责成(山东)巡抚审理奏闻。部院,本指朝廷六部和
都察院的长官,清代各省巡抚多带侍郎和副都御史的京衔,因以部院代称巡
抚。
'26'阅:经历。
'27'诬服论辟:含冤屈招,被判死刑。辟,大辟,即死刑。
'28'复提躬谳:提调案犯,亲自重审。谳,审讯犯人。
'29'营脱:设法解脱罪刑。 
98
'30'朦胧题免:含糊其辞地报请朝廷免罪。朦胧,喻措辞含混。题,题
本,上奏公事。
'31'拟流:判处流刑。
'32'黄巾氅(chǎng敞)服:道冠道袍。黄巾,即黄冠;道士戴的束发
之冠,多用黄绢之类制成。氅,鸟羽织的外套。这里是对道士袍服的美称。
'33' 间阔:久别之情。间,隔。阔,久别。
'34'“不然”三句:你说的不对。是他人要抛弃我,我又能抛弃谁呢?
未句句首省“予”字。
'35'羽客:道士的美称。道教认为修炼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