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

第36节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36节

小说: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诬蔑列宁,硬说实行这样的政策就是回到资产阶级秩序。同时,“左派共产主义者”宣扬托洛茨基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在俄国是不可能的。
  “左派共产主义者”用“左的”词句作掩护,来维护那些反对纪律,敌视国家调节经济生活、敌视计算和监督的富农、懒汉和投机分子。
  党在解决了组织新的即苏维埃的工业问题之后,就来解决农村问题。当时农村里贫农反对富农的斗争十分激烈。富农得了势,夺取了从地主那里剥夺来的土地。贫农急需帮助。富农同无产阶级国家作斗争,拒绝按固定价格把粮食卖给国家。他们想借助饥荒迫使苏维埃国家放弃实行社会主义措施。党提出了打垮反革命富农的任务。为了把贫农组织起来和顺利地反对拥有余粮的富农,组织了工人下乡运动。
  ——————————————
  ①见《列宁选集》第2版第3卷第575页。——译者注
  列宁写道:“工人同志们!你们要记着,革命情况危急。你们要记着,只有你们才能拯救革命;此外再没有别的人。我们需要几万名精悍、先进、忠实于社会主义的工人,他们决不会受贿行窃,而能组成钢铁一般坚强的力量去反对富农,反对投机者,反对抢劫者,反对贪赃受贿者,反对捣乱者。”(《列宁全集》俄文第3版第23卷第25页)①
  列宁说.“为粮食而斗争,就是为社会主义而斗争。”当时就是在这个口号下来组织工人下乡运动的。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规定实行粮食专卖并赋予粮食人民委员部各机关按固定价格收购粮食的特别权力。
  根据1918年6月11日法令成立了贫农委员会(贫委)。贫委在同富农斗争中,在重新分配没收的土地和分配农具方面,在收购富农的余粮方面,在为工人中心区和红军供应粮食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富农的五千万公顷土地转到了贫农和中农手中。富农的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料被没收来给了贫农。
  成立贫农委员会是在农村中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又一个阶段。贫委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农村中的据点。当时用农村居民编建红军基干部队,在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贫委来进行的。
  无产者的下乡运动和贫农委员台的成立,巩固了农村的苏维埃政权,对于争取中农到苏维埃政权方面来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
  1918年底,贫委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同农村的苏维埃合并而不再存在了。
  1918年7月4口,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开幕。在这次台上,“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展开了一场激战来反对列宁,维护富农。他们要求停止反富农的斗争,要求放弃派遣工人征粮队去农村。“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看到他们的路线受到大会多数的坚决回击,便在莫斯科发动了叛乱,占据了三仙巷,接着从那里向克里姆林宫开炮射击。但是经过几小时,“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这次行动就被布尔什维克镇压下去了。在国内其他许多地点,“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地方组织也企图暴动,但是这种冒险行动不管在哪里都很快被扑灭了。
  正如现在对反苏的“右倾分子-托洛茨基派联盟”的审判所证实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叛乱足布哈林和托洛茨基知道和同意的,并且是布哈林派.托洛茨基派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反革命阴谋总计划的一部分。
  同时,“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勃柳姆金(后来成了托洛茨基的代理人)钻进德国使馆刺死了德国驻莫斯科大使米尔巴赫,以挑起同德国的战争。但是,苏维埃政府成功地防止了战争,使反革命分子的挑拨来能得逞。
  在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俄罗斯苏堆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即第一个苏维埃宪法。
  ——————————————
  ①见《列宁选集》第27卷第364页。——译者注
  简短的结论
  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2月至10月的八个月中完成了极其困难的任务。争得了工人阶级和苏维埃中的多数,把千百万农民吸引到了社会主义革命方面来。它使这些群众摆脱了各小资产阶级党派(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的影响,它一步一步地揭露了这些政党的反对劳动者利益的政策。布尔什维克党在前线和后方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工作,组织群众作好了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
  在党的这一段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列宁的回国,列宁的四月提纲,党的四月代表会议和第六次代表大会。工人阶级从党的决议中汲取了力量和胜利的信心,找到了对革命的极其重要的问题的答案。四月代表会议指引党争取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第六次代表大会把党指向实行武装起义去推翻资产阶级及其临时政府的目标。
  妥协主义的党派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和其他非共产主义党派,结束了自己的发展过程——还在十月革命前它们都已经成了保护资本主义制度完整无损的资产阶级党派。布尔什维克党独自领导了群众推翻资产阶级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同时,布尔什维克粉碎丁党内投降主义者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布哈林、托洛茨基和皮达可夫想使党离开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企图。
  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工人阶级,联合贫苦农民,并在士兵和水兵的支持下,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建了新型的国家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转交农民使用.把全国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剥夺了资本家,争取到退出战争而赢得了和平,获得了必要的喘息时机,从而创造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击溃了资本主义,剥夺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把工厂、土地、铁路和银行变成了全民财产,即公共财产。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把一个巨大国家的领导权交给了工人阶级,从而使它成了统治阶级。
  这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就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无产阶级革命的纪元。
  
  
  字号:大
  中
  小
  第八章布尔什维克党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
  (1918-1920年)
  一外国武装干涉的开始。国内战争的第一个时期
  苏维埃政权缔结布列斯特和约并通过一系列经济方面的革命措施而得到巩固(当时西方正在酣战),引起了西方帝国主义者特别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者极大的惊慌。
  协约国帝国主义者担心,德俄两国缔结和约会有利于德国的作战地位,而相应地增加协约国前线军队的困难。其次,他们担心,俄德之间建立和平会加强各国和各战场要求和平的趋向,从而破坏战争事业,破坏帝国主义者的事业。最后,他们担心,苏维埃政权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里的存在以及它在推翻那里的资产阶级政权后在国内所取得的成就,会使西方工人和士兵受到传染,因为西方工人和士兵对旷日持久的战争深感不满,可能效法俄国人,掉转枪口反对本国的统治者和压迫者。因此,各协约国政府决定开始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干预),以推翻苏维埃政权而成立资产阶级政权,认为这样一来就能恢复俄国的资产阶级秩序,取消对德和约,恢复对德奥的作战。
  协约国帝国主义者所以乐意干这种黑暗勾当,还因为他们深信苏维埃政权不稳固,以为只要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稍微努一把力,苏维埃政权必然很快灭亡。
  苏维埃政权的成就和巩固,引起了被推翻的阶级(地主阶级和资本家阶级)。被打倒的党派(立宪民主党、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无政府主义者及各种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白卫将军和哥萨克军官等等更大的惊慌。
  所有这些敌对分子,从十月革命胜利的最初几天起,就到处叫嚷: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没有根基,它注定要失败,它经过一两个星期、一个月、至多两三个月就会灭亡。但是由于苏维埃政权在敌人诅咒下继续存在而且不断巩固,俄国内部苏维埃政权的敌人不得不承认:苏维埃政权要比他们先前想象的强大得多;要推翻苏维埃政权,需要一切反革命势力作很大的努力,来一场激战。因此,他们决定广泛地进行反革命叛乱工作来纠集反革命力量,搜罗军事干部,组织叛乱,首先是在哥萨克和富农聚居的地区组织叛乱。
  由此可见,还在1918年上半年就已经形成了两股准备推翻苏维埃政权的明显势力:协约国外国帝国主义者和俄国内部的反革命势力。
  这两股势力中的任何一股势力,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单独推翻苏维埃政权。俄国的反革命势力虽然有反苏维埃政权的暴动所必需的相当的军事干部以及相当的人力主要是哥萨克上层分子和富农,但没有金钱和武器。反之,外国帝国主义者有金钱和武器,但不可能“抽出”充分的兵力来进行武装干涉,这不仅因为这些力量必须用于对德奥作战,而且因为这些力量用于反苏维埃政权会不十分可靠。
  反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条件迫使国内外这两股反苏势力联合起来。而这种联合就在1918年上半年形成了。
  这样,就形成了以俄国内部苏维埃政权敌人的反革命叛乱为内应的外国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
  这样,喘息时机结束了,俄国的国内战争,即俄国各民族的工人和农民反对苏维埃政权内外敌人的战争开始了。
  英法日美帝国主义者没有宣战就发动了武装干涉,虽然这种武装干涉是对俄国的战争,并是一种最坏的战争。这些“文明”强盗不声不响地偷偷摸到俄国边境,驱使自己的军队在俄国登陆。
  英国人和法国人驱使军队在俄国北部登陆,占领了阿尔汉格尔斯克和牟尔曼新克,支持当地的白卫叛乱,推翻了苏维埃政权,成立了白卫的“俄国北方政府”。
  日本人驱使军队在海参崴登陆,夺取了沿海边区,解散了苏维埃,支持白卫叛乱分子,使这些叛乱分子得以在后来恢复资产阶级秩序。
  在北高加索,科尔尼洛夫、阿列克谢也夫和邓尼金这几个将军在英法支持下组织了白卫“志愿军”,发动了哥萨克上层分子的叛乱,开始向苏维埃大举进攻。
  在顿河一带,克拉斯诺夫和马蒙托夫两个将军在德帝国主义者秘密支持下(德国人不敢公开支持他们,因为同俄国订有和约)发动了顿河哥萨克的叛乱,占领了顿河区,开始向苏维埃大举进攻。
  在伏尔加河中游和西伯利亚,由于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策动,造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军的叛乱。这个军是战俘组成的,苏维埃政府允许他们经过西伯利亚和远东开回本国,但是中途他们受社会革命党人和英国人法国人的利用而举行了反苏维埃政权的叛乱。这个军的叛乱成了一个信号,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富农、沃特金斯克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工厂同情社会革命党的工人跟着也举行叛乱。伏尔加河流域成立了萨马拉白卫-社会革命党人政府。鄂木斯克成立了西伯利亚白卫政府。
  德国没有参加而且也不可能参加英法日美联盟所进行的这次武装干涉,因为至少是因为它同这个联盟还处于交战状态。但是,虽然如此,虽然订有俄德和约,每个布尔什维克都深知威廉皇帝的德国政府也如英法日美干涉者一样,是苏维埃国家的凶恶敌人。而德帝国主义者也确实是在竭尽一切努力来孤立、削弱和消灭苏维埃国家。他们从苏维埃俄国(诚然是按他们和乌克兰拉达①订立的“条约”)夺去了乌克兰,应乌克兰白卫拉达之请派兵进驻乌克兰,残暴地掠夺和压迫乌克兰人民,禁止他们同苏维埃俄国保持任何联系。他们从苏维埃俄国夺去了南高加索,应格鲁吉亚和阿捷尔拜疆的民族主义者之请派去了德国和土耳其的军队,在梯弗里斯和巴库横行霸道。他们千方百计(虽然是暗地里)用武器和粮食援助在顿河区进行叛乱的克拉斯诺夫将军反对苏维埃政权。
  这样,苏维埃俄国同自己主要的粮食、原料和燃料产区的联系被切断了。
  苏维埃俄国在这一时期很困难。面包不够。肉类不够。饥饿折磨着工人。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工人每人每两天只能得到八分之一磅的面包。甚至还有根本得不到面包的时候。工厂因为缺乏原料和燃料而停工或几乎停工。但是工人阶级并没有灰心丧气。布尔什维克党并没有灰心丧气。这一时期所遭到的极大困难和为克服困难而进行的殊死斗争,证明工人阶级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证明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具有极其巨大和无法估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