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75节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75节

小说: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么大的福报,你就想想他的福报是多大;减了一半,减掉三分之二,还是那么大的福报。在这个大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我们看到有很多大福报的人,那个福报是无量劫累积的,不可思议!可惜他没有遇到善知识,他不晓得事实真相,他要是晓得事实真相,那他的福报享受不尽。所以佛说法是随众生的解差别,说无量无边法门。
  无尽光菩萨偈颂第十首:
  【一切刹土中,见佛坐道场,佛身如影现,生灭不可得。】
  这首偈清凉大师注解,「结用归本,不可得故」,这十首偈总结,结到究竟圆满处了。『一切刹土中,见佛坐道场』,这是菩萨的法眼能见,不是肉眼能见的,也不是天眼见到的;「天眼通非碍」,像我们现在借重仪器可以透视许许多多的物质,墙壁是障碍,天眼他不受这个障碍,墙壁外面他能看得很清楚,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懂得。他见的能力超越我们普通人所见的这个波度,我们普通人是肉眼,能见的光波是非常有限,比我们能见波度长的,我们见不到;比我们能见波度短的,我们也见不到。而宇宙当中这个光波频率很多,我们在许多频率里头只能见到一个频率,就好像我们看电视一样,我们现在这个肉眼只能看一个频道,换一个频道就见不到了。天眼可以看到许多频道,没有障碍,天眼通非碍!他能够看到许多物质的景观,但是他看不到佛。他不知道哪个是佛、不知道哪个是菩萨,必须有慧眼,有法眼,那就能见到,就能「见佛坐道场」。什么叫做慧眼?智慧开了,你能见的就叫慧眼。什么人得慧眼?阿罗汉。为什么说阿罗汉得慧眼?阿罗汉修戒定慧!同学们一定要明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阿罗汉得到的是「正觉」,所以他有慧眼,这时候「见佛坐道场」,他认识。
  释迦牟尼佛当年菩提树下示现成道,也就是说示现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凡夫不知道,凡夫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毕钵罗树下打坐,除此之外一无所知。佛示现成道之后,如果没有人请佛住世、请转法轮,佛就走了,佛就入般涅盘。我们想想什么人懂得向佛请法?佛要入灭度,再遇到一次佛出现在世间又要经无量劫!凡夫愚昧不知道。幸亏四禅天里头五不还天,我们一般称净居天,净居天人看到,净居天人是三果阿那含,他们看到悉达多太子成佛,赶紧下来变化成一个人身,向佛请求住世转法轮,佛答应了。净居天人代表我们大众启请。
  所以法要是没有人启请,不能在这个地方住世,佛法因缘生。要什么样人启请?当然要懂得的人。不懂得的人,他怎么会知道?要有认识,而且还要有好学。你认识,你不肯认真学习,佛法也不能住世间,所以认识佛法,请转法轮;好学之人请佛住世。佛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间?经上常讲法缘尽了,教化众生的缘没有了。难道释迦牟尼佛八十岁那个时候,教化众生的缘就没有了吗?在我们看多的是,很多地方想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哪里说没有缘!没有缘是什么?没有人真肯学习。喜欢听是一桩事情,喜欢听而不能做,不能依教奉行,那个缘就没有了。
  佛虽然天天讲经,听众很多,其中没有一个真干,所以佛就走了。佛这一走,又有不少人得度。为什么?他警觉心提起来了。佛在世的时候没认真干,这一走,这要认真了,所以佛一入涅盘,那时候就有不少人真的成就了,还有些人跟著佛的弟子们学习也成就了。所以灭度是给人一个刺激,让你真正体会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住世的时候,没有好好的修,但是有这个根底,佛这一入灭,加功用行,他能超越。给众生反省的机缘,所以入灭也是利益众生一种手段。从这些地方我们细心去观察,诸佛菩萨手段之巧妙,不可思议!
  我跟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入灭;他老人家入灭,给我当头一棒。他在世的时候,我初学佛,虽然好学,精进努力谈不上!对於佛,虽然方东美先生给我介绍,我有初步的认识,认识不够深刻。亲近章嘉大师三年,章嘉大师摄受的力量很大,但是这个摄受里面还有一种感情。他跟我约每个星期见一次面,我也有一个星期没去,可是这一次没去,过两天他就打电话来,问我怎么没有来,是不是生病?还是有什么事情?这就是亲情!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他六十出头,老人了,对我们年轻人这样的关怀爱护,不能不去,想不去不好意思。感激老人家这一分的关心,能不去吗?除非真的是有重要的事情,或者是有病身体不好;否则的话,没有理由不去。
  老师对学生的摄受有他的智慧,有他的善巧方便,可是学生一定要有这一份缘分,你要能懂得,能体会到,才生感恩之心,才会依教奉行。偶尔我也带几位朋友去见他老人家,他都很欢喜。但是在那个阶段,我重视经教疏忽戒律。他老人家知道我的根性,常常在教导我的时候,解答我问题之后,轻描淡写说一句「戒律重要」,我还是疏忽。因为那时候我确实妄想分别执著很重,受方先生的影响很深,把佛法当作哲学来研究,我是从这个方式入门的,著重在佛法经典的理论,疏忽修持。
  方先生跟章嘉大师毕竟是不同,章嘉大师是修行人,方先生是学者;章嘉大师是学佛,方先生是佛学,佛学跟学佛不一样。三年他老人家走了,圆寂了,政府给他组织一个治丧委员会,在新北投建立一个火化炉,他的遗体在那个地方火化。甘珠活佛是他的学生,就在火化炉旁边搭了一个帐篷,他有十几个弟子住在帐篷看守这个火化炉,我也在这个帐篷里面住了三天。这三天三夜我认真思惟,跟大师三年,他教我些什么?认真反省。这一反省,心里头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出来了,「戒律重要」。这一句他在三年当中跟我重复三、四十遍,我们一个星期见一次面,三年是有一百多次见面,这句话最深刻,所以这才回去之后找戒律来看。
  他说:「佛法的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上受戒并不重要。他教导我:你看戒经,真正做到这一条,这一条你就受了,你能够做到两条,你就受了两条戒,问题是你真正懂得,你真正落实!这个教诲给我印象就深刻了。我就开始看「戒经」,看《梵网戒经》、《璎珞戒经》、蕅益大师编著的《五戒相经笺要》,我很得受用。弘一大师关於戒律的著作很多,我从香港请得一本弘一大师《律学三十三种》、《南山律在家备览》,因为那时候没有出家。
  以后亲近李老师,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基本的行持扎根,他老人家是依陈弘谋的《五种遗规》,特别重视童蒙教学的这部分。我们从这里扎根,真正在修补习教育,弥补我们早年失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不足。但是如果没有章嘉大师反覆叮咛,我们纵然遇到李老师,也不会珍惜,也不会真干。所以章嘉大师对我的影响非常深,他要不示现入灭,说老实话,我不会醒悟,他这一入灭,我一下惊醒了,所以示现般涅盘也度了不少有缘众生。他做这个样子给我看,让我惊醒过来,接著第二位善知识来成就我,「见佛坐道场」!我一生修行成就,方老师接引,章嘉大师扎根,李老师那个地方成就,哪里是偶然!离开李老师之后,得到韩馆长的护持,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护持,必然退堕不可能有成就。所以像树苗一样,树苗已经培养好了,以后帮助这个树苗,照顾它、灌溉它,让它长成大树,这是韩馆长三十年经验!她的功德绝对不会在我三位老师之下。再好的树苗,如果没有人灌溉,没有人照顾,也会夭折,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看清楚这些事实真相,哪个不是佛示现的!护持的人多,成就的人多,我们以韩馆长为代表,她代表所有的护法。
  我们在这些地方,你细心的观察反省,然后才能见到佛在哪里坐道场?一切时一切处,诸佛如来、菩萨、罗汉从来就没有离开我们的身边,但是他示现的形相非常之多,不是一个种类;现有情相,现无情相。「无情」是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时时刻刻让你六根接触你有悟处。平常读经,外面境界对照,於是发现经是活的不是死的。什么是「真经」?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真经,真正的「大方广佛华严」!佛说的这个《华严》,说明书而已,真的「大方广佛华严」不在这书里头,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之中。这样子你才能「悟入」,悟入你才能得受用,才知道『佛身如影现,生灭不可得』。
  我们要问,哪一法不是佛身?法法皆是。大乘经上讲的「法法皆如」,「如」是自性;这个经上佛讲得很明白,「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就是毗卢遮那法身如来。所以我不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是佛经上的术语;我常用的是「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我为什么不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怕大家听到产生误会,以为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讲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这个教区、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而不知道佛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这个虚空法界无量无边、无数诸佛刹土里面,每个刹土里面都有十法界,你懂得这个意思,那就正确,你完全没有错误了。如果看到十法界依正庄严,只以为是娑婆世界里,那你这圈子小!所以我换句话说,「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这个意思讲得很明显;虚空法界没有边际,「刹土」就是诸佛的教化区域,这个经上讲的「世界微尘数刹土」,不是恒河沙数。那个世界不是一个世界,是无量无边世界微尘数,佛在《华严经》上讲这个数量之大,用这种形容,让我们去体会。
  一一刹土里面,又有「世界微尘数众生」。我们从这些经句里面,才体会到宇宙是重重无尽的空间,这是众生的意思。「重重无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这叫众生,众生不是说人,人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你想想看,哪样东西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就是连虚空,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法界还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众生的意思太广了。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做众生。我们对动物,叫它做有情的众生,有感情的;对於植物、矿物,我们叫它做无情的众生,植物虽然也有一些有情,但是它的感情很微弱,并不显著,所以你要讲有情跟无情,很难分。动物跟植物的界限在哪里?植物跟矿物的界限在哪里?你严格的去分,没有办法分的,我们只能分什么?他情感之强弱,只能从这个地方分。情执特别强的,我们称他作有情众生;情执薄弱的,我们就称它作无情众生,它的情执不显著。
  你要说为什么这样难分别?因为他「性」是一个,道理在此地!有情众生,我们叫他「佛性」,佛是觉,觉性;无情众生我们叫它做「法性」。法性跟佛性一个性,法性的范围大,包括佛性,佛性也包括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於是我们就懂得,植物里头有没有灵觉?有;矿物里头有没有?也有。所以一微尘里面,有诸佛菩萨在那里转大法轮,我们在《华严经》里看到,那个境界不可思议!一微尘、一毛孔里面现虚空法界刹土众生,不是芥子纳须弥。芥子纳须弥那有什么希奇!微尘里面纳世界!纳无量无边世界,不是一个世界!这个才讲到真正究竟处,才讲到真正圆满处,让我们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今天科学家的研究不外乎这三个问题:「宇宙现象」、「生命现象」,第三种,现在科学家还没有办法完全来著手,「不同维次空间的真相」。不同维次空间里面,确实有生命的现象,科学研究探索的境界,一般人讲「领域」,领域就是佛家讲的境界。佛把这世间境界分成这三大类:有情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智正觉世间就是科学家所说的「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境界」,生物就是生命,生命的境界。合起来就是宇宙人生真相,佛经里面术语讲得很简单,「诸法实相」,《般若经》上常讲的!你要是把诸法实相搞清楚、搞明白,你就叫「佛陀」。
  由此可知,学佛学的是什么?无非是把「诸法实相」搞清楚、搞明白而已。佛不但要我们搞清楚、搞明白,搞清楚、搞明白是「解悟」,你不得受用,要更进一步「证悟」;我们的心、我们的身要跟「诸法实相」融合成一体,我们像诸佛如来一样证得「清净法身」,我们也能够示现无量无边的「应化身」;这个应化身不仅包括有情的应化身,我们也可以变成树木花草,也可以变成山河大地,这里头奇妙无穷。苏东坡游览庐山,诗句里头有两句话,佛门里面常常传诵,「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他是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