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鲁迅卷8 >

第50节

鲁迅卷8-第50节

小说: 鲁迅卷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上述林》,瞿秋白的译文集,鲁迅编印。分上下两卷;先后于一九三六年五月、十月以诸夏怀霜社名义出版。
  〔2〕 “我们的路” 俄国彼得堡五金工人协会机关刊物的刊名,半月刊;创刊于一九一○年。
                  附录二
                 一八九八年
                戛剑生杂记〔1〕
  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氏缰耍格雎砸煜缰铮荒罴?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仰。故予有句云:日暮客愁集,烟深人语喧。皆所身历,非托诸空言也。
  生鲈鱼与新粳米炊熟,鱼须砍小方块,去骨,加秋油〔2〕,谓之鲈鱼饭。味甚鲜美,名极雅饬,可入林洪《山家清供》〔3〕。
  夷人呼茶为梯〔4〕,闽语也。闽人始贩茶至夷,故夷人效其语也。
  试烧酒法,以缸一只猛注酒于中,视其上面浮花,顷刻迸散净尽者为活酒,味佳,花浮水面不动者为死酒,味减。
 〔1〕本篇录自周作人《关于鲁迅》一文(见一九三七年三月上海宇宙风社出版的《
  瓜豆集》),作于一八九八年,戛剑生,鲁迅早年的别号。
  〔2〕 秋油 酱油。
  〔3〕 《山家清供》 宋代林洪著,二卷,是一部关于烹饪的书。
  〔4〕 梯 英语tea的音译。
                莳花杂志〔1〕
  晚香玉本名土螺斯〔2〕,出塞外,叶阔似吉祥草〔3〕,花生穗间,每穗四五球,每球四五朵,色白,至夜尤香,形如喇叭,长寸余,瓣五六七不等,都中最盛。昔圣祖仁皇帝因其名俗,改赐今名。
  里低母斯〔4〕,苔类也,取其汁为水,可染蓝色纸,遇酸水则变为红,遇硷水又复为蓝。其色变换不定,西人每以之试验化学。
  〔1〕 本篇录自周作人《关于鲁迅》一文,作于一八九八年。
  〔2〕 土螺斯 英语tuberose的音译,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多有栽培。清代顾禄《题画绝句》卷下:“晚香玉,种来西方,……本名土蠃斯,圣祖锡以今名。”圣祖,指清康熙帝。
  〔3〕 吉祥草 又称松寿兰、观音草,石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4〕 里低母斯 英语litmus的音译,即石蕊。地衣类植物。
                 一九○○年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1〕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1〕 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题下署“豫才未是草”。一九○○年一月二十六日,鲁迅由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回家度岁,二月十九日返校后写了这三首惜别的诗。
                 莲蓬人〔1〕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2〕〔1〕 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写于一九○○年,署名戛剑生。
  〔2〕 濂溪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别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理学家。他在《爱莲说》中咏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一九○一年
               庚子送灶即事〔1〕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2〕〔1〕 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年二月,署名戛剑生。
  旧俗,以夏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灶神升天的日子,在这一天或前一天祭送灶神,称为“送灶”。
  〔2〕 黄羊 《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康熙会稽志》:绍俗,“祭灶品用糖糕、时果或羊首,取黄羊祭灶之义。”
                祭书神文〔1〕
  上章困敦之岁〔2〕,贾子祭诗之夕〔3〕,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4〕,而缀之以俚词曰:
  今之夕兮除夕,香焰兮烛焰赤。钱神醉兮钱奴忙,君独何为兮守残籍?华筵开兮腊酒香,更点点兮夜长。人喧呼兮入醉乡,谁荐君兮一觞。绝交阿堵〔5〕兮尚剩残书,把酒大呼兮君临我居。缃旗兮芸舆,挈脉望兮驾鱼〔6〕。寒泉兮菊菹,狂诵《离骚》分为君娱,君之来兮毋徐徐。君友漆妃兮管城侯〔7〕,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8〕。
  不妨导脉望而登仙兮,引鱼之来游。俗丁伧父兮为君仇,勿使履阈兮增君羞。
  若弗听兮止以吴钩〔9〕示之《丘》《索》兮棘其喉〔10〕。令管城脱颖以出兮,使彼以心忧。宁召书癖兮来诗囚〔11〕,君为我守兮乐未休。他年芹茂而樨香兮〔12〕,购异籍以相酬。
  〔1〕 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年二月十八日(夏历庚子除夕),署名戛剑生。
  〔2〕 上章困敦之岁 指庚子年。《尔雅。释天》:“(太岁)在庚曰上章”,“(太岁)在子曰困敦。”
  〔3〕 贾子 指唐代诗人贾岛。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
  “(贾岛)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
  ‘此吾终年苦心也。’“
  〔4〕 长恩 明代无名氏《致虚阁杂俎》:“司书鬼曰长恩,除夕呼其名而祭之,鼠不敢啮,蠹鱼不蛀。”
  〔5〕 阿堵 原是晋代俗语,即“这个”。《晋书。王衍传》:“衍口未尝言钱,妇令婢以钱绕床下,衍晨起,不得出,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后人遂沿用为钱的别称。
  〔6〕 脉望 传说中的仙虫。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鱼,蛀书虫。,蠹的古字。
  〔7〕 漆妃 墨的别称。管城侯,笔的别称。
  〔8〕 笔海 砚的别称。文冢,唐代文学家刘蜕埋稿处,这里指书丛。
  〔9〕 吴钩 春秋时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唐代李贺《南园》诗:“男儿何不带吴钧,收取关山五十州。”
  〔10〕 《丘》《索》 即《九丘》、《八索》。汉代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为上世帝王遗书也。“
  〔11〕 诗囚 苦吟不已,诗思窘迫的诗人。元代元好问《放言》诗有“郊岛两诗囚”句,郊、岛,指唐代诗人孟郊、贾岛。
  〔12〕 芹茂而樨香 《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为学宫中的水池,后人常用入泮、芹比喻童生进学。樨即桂花。桂花飘香正是秋闱开科之时,后人常用折桂比喻秋闱中式。
  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 并跋〔1〕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
  夜半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共养花?〔2〕春风容易送韶年,一棹烟波夜驶船。
  何事脊令偏傲我,时随帆顶过长天!〔3〕仲弟次予去春留别元韵三章,即以送别,并索和。予每把笔,辄黯然而止。越十余日,客窗偶暇;潦草成句,即邮寄之。嗟乎!登楼陨涕〔4〕,英雄未必忘家;执手消魂〔5〕,兄弟竟居异地!深秋明月,照游子而更明;寒夜怨笳,遇羁人而增怨。此情此景,盖未有不悄然以悲者矣。
  〔1〕 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年四月初。
  〔2〕 抱瓮 《庄子。天地》:“子贡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3〕 脊令 鸟名。《诗经。小雅。棠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过去常用它比喻兄弟友爱,急难相助。
  〔4〕 登楼陨涕 东汉王粲《登楼赋》:“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堕而弗禁。”
  〔5〕 消魂 南朝宋江淹《别赋》:“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1〕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2〕怵目飞红随蝶舞,关心茸碧绕阶生。
  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
  最是令人愁不解,四檐疏雨送秋声。
  剧怜常逐柳绵飘,金屋何时贮阿娇?〔3〕微雨欲来勤插棘,熏风有意不鸣条。〔4〕莫教夕照催长笛,且踏春阳过板桥。〔5〕祗恐新秋归塞雁,兰载酒桨轻摇。
  细雨轻寒二月时,不缘红豆始相思。〔6〕堕印屐增惆怅,插竹编篱好护持。〔7〕慰我素心香袭袖,撩人蓝尾酒盈卮。〔8〕奈何无赖春风至,深院荼已满枝。〔9〕繁英绕甸竞呈妍,叶底闲看蛱蝶眠。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10〕文禽共惜春将去,秀野欣逢红欲然。
  戏仿唐宫护佳种,金铃轻绾赤阑边。
  〔1〕 本篇录自周作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年初夏。
  湘州藏春园主人,即林步青,湖南长沙人,寓居上海。他写的《惜花四律》刊于当时的《海上文社日录》。
  〔2〕 铃语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宁王)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乌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
  〔3〕 金屋贮阿娇 阿娇,汉武帝的陈皇后的名字。相传为汉代班固所作的《汉武故事》中说,武帝幼年时,长公主戏问他:“‘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4〕 插棘 宋代陆游《东湖新竹》诗:“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不鸣条,汉代桓宽《盐铁论》:“太平之时,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5〕 长笛 古有笛曲名《梅花落》,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 红豆 又名相思子。唐代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7〕 堕 《南史。范缜传》,范缜答竟陵王萧子良:“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
  〔8〕 素心 指素心兰。蓝尾,即蓝尾酒,亦作婪尾酒。隋代侯白《酒律》:“酒巡匝到末座者,连饮三杯,为婪尾酒。”
  〔9〕 荼 蔷薇科花名,初夏开黄白色花。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诗:“开到荼花事了”。
  〔10〕 养花天 宋代僧仲殊《花品序》:“越中牡丹开时,……多有轻云微雨,谓之养花天。”
                 一九○二年
                题照赠仲弟〔1〕
  会稽山下之平民,日出国中之游子,弘文学院之制服,铃木真一之摄影,二十余龄之青年,四月中旬之吉日,走五千余里之邮筒,达星杓〔2〕仲弟之英盼。兄树人顿首。
  〔1〕 本篇录自周遐寿《鲁迅的故家》,是鲁迅一九○二年六月从日本寄回的照片上的题句,原无标题。
  〔2〕 星杓 即周作人,原名寿,字星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