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691-中国民间刺血术(节选) >

第6节

691-中国民间刺血术(节选)-第6节

小说: 691-中国民间刺血术(节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证除先天性外,多由于急性热病后,或患耳疾所引起。如听力尚未完全丧失者,用针刺放血疗法有效。

【治疗】

中渚、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耳部、颈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哑门、听会、足临泣、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飞扬、膈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曲池、内关、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百会、颅息等穴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太冲、复溜、廉泉等穴出血。

3、用梅花针从印堂-百会-大椎循头顶正中线叩刺出血。

五、鼻塞

此证多因外感风寒之邪,鼻塞不通,以致肺气不宣所致,并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颈强,流涕等症状。

【治疗】

上星、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尺泽、偏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风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合谷、列缺,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迎香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然后火罐拔吸出血。

【病例】

李X,女,41岁,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广场工人,1980年3月9日初诊。

主诉:感冒2日,一直头昏痛、鼻塞。

症状:耳塞不通,头痛项强,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鼻塞。

治则;祛邪宣肺。

治法:用两指点按迎香5分钟,用细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用梅花针弹刺大椎、肺俞穴,配合拔罐吸血。经两次治疗,病痊愈。


六、鼻渊

此证多因风寒袭肺,蕴而化热,肺气失宣,清肃失常。客邪上干清道,壅于鼻窍,则发为鼻渊。

【治疗】

印堂、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合谷、迎香,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迎香、上星等穴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鼻部、印堂-百会头顶正中线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曲差穴,用手拿提出血。


七、酒糟鼻

此证多因肺胃积热上蒸,复感凤寒,或脉络血瘀不散而成。

【治疗】

迎香、印堂,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鼻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素髎、内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膈俞、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脾俞、印堂,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鼻尖四周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合谷、迎香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列缺穴出血。

【病例】

陈X,男,33岁,重庆市大足县香山公社一大队社员,1982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鼻干燥,后来发现鼻红肿已两年多。

症状:鼻尖和鼻翼两侧红肿。

诊断:酒糟鼻。

治则:泻热消肿。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少商、迎香穴出血;梅花针弹刺印堂、大椎穴,经5次治疗即痊愈。


八、鼻衄

此证多因外感风热之邪,蕴藏于肺,或久食辛辣厚味,胃火素盛,迫使血液妄行,上冲鼻窍而成。亦有因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而形成者。

【治疗】

少商、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骶部、鼻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尺泽、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在大椎穴上弹刺出血、然后拔罐15分钟。

2、用梅花针点刺迎香、人中两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二间、内庭、上星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关元穴,然后拔罐出血。

3、用两手拇食指同时对掐昆仑、太溪4穴5分钟,然后三棱针点刺4穴出血。


九、牙痛

此证多因胃经积热上冲,或风火之邪循经上扰;或因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亦有平素多食甘酸之物,侵蚀牙齿成龋齿等所致。

【洽疗】

颊车、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杼、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下关,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风池、大迎,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牙痛点由轻到重地按揉10分钟后,三棱针刺出

血。

2、用梅花针在列缺穴上点刺,然后按揉推旋15分钟。

【病例】

杨,男,53岁,四川小学教师,19822年1月16日初诊。

主诉:牙痛l日,不能入睡,局部红肿,张口困难。

症状:左侧下尽头牙疼痛,局部红肿,伴有口臭、口渴,大便干,苔黄,脉洪等症状。

诊断:风热牙痛。

治则:清泻阳明。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颊车、内庭穴出血,血出为紫红色。在胃俞穴用梅花针弹刺,火罐拔吸10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用指点揉合谷、列缺穴,术后痛立止。两天后红肿消失,牙痛痊愈。


十、咽喉肿痛

此证多因外感风热,邪气雍肺,上灼咽喉;或肾阴不足,阴液不能上润,加之邪火妄动;或胃、肺二经郁热,邪热上犯等因素造成。虚则放气,实则放血。

【治疗】

少商、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颈喉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商阳、陷谷,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杼、肾俞、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尺泽、合谷、关冲,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商阳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在耳壳背部找出明显的小经脉,用三棱针或大头针挑刺出血2~5滴,患左取右,患右取左。

【古方】

1、用三棱针挑刺太溪穴出黑血。

2、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关冲穴出血。

【病例】

杨XX,男,42岁,家住河南省开封市相国夺路1982年7月13日初诊。

主诉:感冒1月,咽喉肿痛。

症状:咽喉肿痛,吞食困难,时有寒热,头痛。

诊断:咽喉肿痛。

治则:疏风散热。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溪穴和耳后静脉三条穴出血,经两次治疗效果良好。


第六节外科刺血

一、破伤风

受各种外来物的创伤之后,毒邪自创口袭于经络,循经窜扰,以致经脉拘急而成本证。病程稍久,则正气不支,邪毒内陷,终成危候。

【治疗】

太冲、颊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申脉,三棱针点刺出血。

腰阳关,火罐拔吸10分钟。

病变部位,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循督脉经穴用三棱针或梅花针轻微点刺出血。

【古方】

在大椎、人中、太冲、二间,可用三棱针刺出血。


二、瘰疬

此证多困喜怒忧思,肝气郁结,郁而生火,化液成痰,

痰火结于颈项或腋窝而成,或因外感风热,夹痰凝阻经脉,

使营卫不和,血气凝滞,或因肺肾虚弱,不能行气布津,津

液凝而成痰,痰湿流窜经络所致。虚则多补,实则多泻。

【治疗】

太冲、太白、行间,三棱针刺出血。

肝俞,火罐拔吸10分钟。

曲池、内关、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京门、太渊、列缺,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府、胆俞,火罐拔吸10分钟。

偏历、太溪、飞扬、复溜,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手在患者背心部位推擦至皮肤有红点状,然后用大头针挑破红点、使局部略出水或血,每周挑一次。

2、用梅花针在患处弹刺出脓水,然后用火罐吸拔。


三、瘿气

此证多因善怒忧思,致气结不化,痰瘀互凝,结于颈部。或外感六淫,水土不宜,致气血郁滞,搏于颈部而成。

【治疗】

行间、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天突、天容、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白、临泣,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膈俞、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天鼎、曲池、期门,梅花针弹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在天突、天柱、合谷、翳风4穴处弹刺。

【古方】

用三棱针在臑会穴点刺出血.然后拔罐10分钟。


四、疔疮

由于患者饮食不节,贪食过多,损伤脾胃,脏腑缊热,毒热内发:或平素皮肤不洁,邪毒侵入,发于腠理等因素形成。

【治疗】

灵台、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阴郄、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巨阙、神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天宗、灵台、中枢、身柱4穴出血,然后用火罐拔吸15分钟。

2、用梅花针弹刺肩胛内缘,从上至下刺4排,然后手挤捏出血,用火罐拔吸15分钟。

【古方】

1、用三棱针在委中穴点刺出血,然后拔罐再度出血。

2、用三棱针在大椎穴点刺出血。

【病例】

赵,男,36岁,成都市灌县南桥街顺河巷居民,1982年9月23日初诊。

主诉:脚上长疮,走路疼痛。

症状:左脚背肿疮,按之坚硬,局部麻痒,剧痛。

诊断:疔疮。

治则:泻热解毒。

治法:在委中、承山、身柱、大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分别拔罐10分钟;用梅花针在阿是穴弹刺,经3次治疗肿疮消失。


五、痄腮

此证多因外感时毒,夹痰积热,邪热郁滞于少阳经脉;亦有因疹后余毒未尽,或胃火过盛等,邪气壅滞于腮部而形成。

【治疗】

临泣、颊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内关、天井,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阳池、角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手少阳三焦经,梅花针循经弹刺。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合谷、耳尖、百会出血。


六、乳痈

此证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致使经络阻塞,营气不和而成;或怀孕后血热内蕴,营气壅滞,而结成肿痈。

【治疗】

少泽、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期门、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内庭、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肩井、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背心处(第5一7胸椎旁开1。5寸)用三棱针呈品字形点刺三针,然后拔罐15分钟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肩井穴出血,然后拔罐10分钟。

【病例】

陈X,女,43岁,云南省曲靖县农民,1981年8月5日初诊。

主诉:左侧乳房局部胀硬3月,近来突然加重,先后各地诊治几次,无明显好转。

症状:左侧乳房红肿发硬,疼痛拒按,发热恶寒。

诊断:乳痈。

治则:通经活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治法:(1)用梅花针局部弹刺,火罐拔吸出脓血汁。多在乳房下方拔吸,每日下午3点钟刺血拔罐,连续4天。(2)外用药:美蓉叶、侧耳根、水仙花根等量,白酒调敷。(此药搞烂)每日1换。(3)内服药:瓜萎15克.郁金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京半夏10克,夏枯草30克,牡蛎30克,蒲公英30克。服药两天后症状减轻,经1月治疗,逐渐转愈。

【病例】

戴XX,女,57岁,重庆市江北县石评公社农民,1983年2月28日初诊。

主诉:右乳部长小结数月,逐渐肿大疼痛、经多方治疗无效,某医院建议手术切除,本人不愿。

症状:右乳房红肿,按之有硬块,灼热疼痛,恶心烦渴,苔黄,脉洪。

诊断:乳痈。

治则:泻热,消肿,止痛。

治法:用梅花针弹刺右乳房红肿处,火罐拔吸5分钟出脓血,然后用祖师麻膏药加外用散末外敷。6天后疼痛减轻,肿渐消。第二次用三棱钟点刺右乳房,用手挤压出脓血。同时在背心处用梅花针弹刺,火罐拔吸10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1月内经先后4次放血外敷祖师麻膏药,症状基本消失。


七、肠痈

此证多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