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136-活幼心书 >

第12节

136-活幼心书-第12节

小说: 136-活幼心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二钱半) 
甘草(一两半)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葱一根,煎七分,无时温服。有风热盛,加薄荷同煎。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解伤寒温湿,暑毒霍乱,分阴阳,理烦渴。 
泽泻(去粗皮,二两半) 白茯苓(去皮) 猪苓(去皮) 白术(三味各一两半) 肉桂(去粗皮, 
七钱,不过火) 
上前四味锉焙,入桂同研为末,每服二钱,温汤调下,不拘时。若作 咀,用赤茯 
苓,分两同前,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其余活法,明本论中随证详述。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调顺气血,和解表里,爽利心腹,疏理百病,及治温热停积,白痢,烦躁不宁。 
当归(去芦酒洗) 赤芍药(二味各二两) 大黄(半生半炮一两二钱) 川芎 麻黄(如前制,二味各 
半两) 甘草(半生半炙,一两)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七分,无时温服。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上焦蕴热伤风,面红目赤,狂躁气急,渴水惊啼烦闷,丹毒口疮,痰嗽搐掣。 
人参(去芦) 防风(去芦) 天麻 茯神(去皮木根) 郁金(无,以山栀仁代) 白附子 大黄 
(七味各二钱半) 赤芍药 黄芩 僵蚕(三味各五钱) 全蝎(十五尾,去尖毒) 枳壳(二钱, 
如前制) 粉草(六钱) 
上件锉焙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用温薄荷汤,无时调下,或灯心汤。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调补通利后,及冷疝腹痛,气滞不和。 
桔梗(二两,锉炒) 陈皮(去白,一两) 缩砂仁 茴香(二味各半两) 白姜(二钱,半炮) 
粉草(四钱,炙) 
上件锉焙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空心 
沸汤调服,冷疝腹痛,烧盐汤调下。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暴中急慢惊风, 痰涎满口,及雨侵闭汗不通,或凉或热,坐卧生烦。 
雄黄(红亮者,二钱半) 白药(去黑皮) 川乌头(炮裂去脐) 草乌(炮裂去皮) 天麻(明 
亮者) 川芎(五味各半两) 
上除雄黄外,余五味锉焙,同雄黄为末,惊风痰壅,每服半钱或一钱,用姜汁、茶清 
调下,发汗,水姜、葱、薄荷同煎,并投三服取效。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伤风伤寒,痰嗽咳逆,理虚和气,宁心清肌,止啼去烦,利咽膈,解失音。 
人参(去芦,半两) 桔梗(锉破) 白茯苓(去皮) 白术 天花粉(四味各一两) 细辛(去叶, 
二钱) 防风(去芦) 川芎 南星(生用,三味各二钱半) 甘草(半生半炙,七钱)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薄荷三叶,慢火煎七分,无时温服。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上膈热,小府闭,烦躁生嗔,及淋证诸疮丹毒。 
木通(去皮节) 地 蓄(去老梗,二味各半两) 大黄 甘草 赤茯苓(去皮,三味各三钱) 瞿麦 
(去干梗) 滑石末 山栀仁 车前子 黄芩(五味各二钱半)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灯心三茎,煎七分,无时温服。或入薄荷同煎。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腹疼,及初生婴孩脐下冷痛疝气等疾。 
乌梅(和核) 玄胡索 粉草(半生半炙,三味各五钱) 乳香 没药 钩藤(和钩,三味各二钱半)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温服。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解口内舌上疮毒,及治豆疮后目生医膜。 
黄柏(去粗皮,用生蜜润透,烈日下晒干,再涂上蜜,凡经十数次为度) 粉草(二味各一两) 
上件锉焙,研为细末,治口疮用药末干点患处,或用麦门冬熟水调点舌上,令其自 
化。治豆疮后目生翳膜,汤泡澄清,无时频洗,仍投糖煎散、柿煎散二药。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脾胃不和,呕逆咽酸,霍乱腹痛。 
浓朴(如前制) 陈皮(去白,二味各二两半) 苍术(如前制四两) 甘草(一两) 
上件锉焙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姜、枣煎汤,空心温服,烧盐汤亦好。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时气伤风伤寒,头昏体热咳嗽,及脾胃肺脏不和,口中腥气异常,或牙缝微有鲜 
血,兼调理诸病后小证得中,以其品味不僭不燥为佳。 
紫苏(去老梗) 净香附(二味各三两) 陈皮(去白) 甘草(二味各一两半) 桔梗(二两半, 
锉炒) 川芎 白芷(二味各一两)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七分,无时温服。咳嗽加制半夏口腥气入 
盐煎,调理诸疾加枣子煎。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诸般停滞,疳积发热,泻痢酸馊,水谷不化,常服和脾胃,进饮食,长肌肉,益神气。 
人参(去芦,七钱半) 三棱(炮锉) 净香附(二味各一两半) 青皮(去白) 益智仁 陈皮 
(去白) 半夏(如前制) 枳壳(如前制) 神曲(炒) 谷芽(洗焙) 莪术(醋煮透,滤干锉焙) 
大黄(半生半炮) 紫苏(去老梗,十味各半两) 甘草(半生半炙,一两二钱)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仓米百粒,煎七分,无时温服。气虚劳加白茯苓一两。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膀胱久受热毒,致阴器肤囊赤肿胀痛。 
赤小豆 赤芍药 枳壳(生用) 风化朴硝(临入末药拌匀) 商陆(五味各半两) 
上件不过火,锉晒为末,柏枝煎汤,候冷调二钱或三钱涂肿处,仍服 咀五芩散,加 
车前子、薏苡仁,水煎。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上焦风热,口鼻生疮,两目赤肿,咽膈不利,痰涎壅滞,气不通畅,惊搐烦闷,神思昏迷。 
天竺黄 郁金(无,以山栀仁代) 茯神(去皮) 甘草(四味各半两) 硼砂 牙消 白芷 川芎 僵 
蚕(去丝) 枳壳(如前制,六味各二钱半) 朱砂(水飞,二钱) 麝香(一字) 蝉壳(十五,洗去泥土觜足) 
上除硼砂、牙消、朱砂、麝香四味,乳钵细杵,余九味焙干末,同入乳钵内再杵匀, 
每服半钱或一钱,温薄荷汤,无时调服,或麦门冬汤。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满头如癞疮毒,及手足身上,阴器肤囊,痒则抓烂,黄汁淋漓燥痛。 
净黄连(一两) 蛇床子(去埃土,半两) 五倍子(去内虫屑,二钱半) 轻粉(十五贴) 
上前三味,晒干为末,再入乳钵内,同轻粉杵匀,用清油稀调二钱或三钱,涂搽患 
处,必先以荆芥和葱煮水,候凉净洗拭干,后敷药。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腹痛下痢赤白,不拘远近。 
川芎 白芷 甘草(半生半炙,三味各七钱) 赤芍药 当归(酒洗) 净黄连(三味各五钱) 
上件锉焙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白痢白姜汤调,赤痢甘草汤调,赤白痢温米清汤调,并空心服。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豆疮后目生医膜。 
白菊花 绿豆壳 谷精草(三味各一两) 
上为 咀,每服二钱,干柿一枚,粟米泔汁大盏,慢火煎干去渣,食后临睡,止吃柿肉,一日三枚,倍加尤好。如 
婴孩小,乳母可服,或用煮过柿子去核,薄切焙为细末,炒半钱,温米泔水调化,无时与儿服亦可。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诸风热阴毒肿,核已结成未穿溃,或正发者。 
半夏(一两,生用) 贝母 大黄(二味各半两) 朴硝 五倍子(去内虫屑,二味各二钱半) 
上件锉焙为末,用醇醋调一钱或二钱,涂患处,如干再涂,仍服疏风化毒之剂。 
余药成末,除朴硝,临入杵匀用。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疝气腹痛,投诸药后,愈而复作宜服。 
金铃子肉(六钱) 三棱(炮锉) 莪术(醋煮锉)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四味各二钱半) 
赤茯苓(去皮) 茴香(二味各半两) 南木香(二钱) 甘草(四钱,炙) 槟榔 枳壳(如前制) 
钩藤(和钩,三味各三钱) 
上除槟榔、木香不过火,余十味锉焙,仍同木香、槟榔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仍用 
炒茴香煎无灰酒空心调服,不饮酒者,煎炒茴香汤调下。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风热温气上攻,舌硬肿大不消。 
风化朴硝 真蒲黄(二味各半两) 
上蒲黄晒干为末,同朴硝乳钵内细杵匀,每用一字至半钱,点揩舌上下。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小儿薄劣,跌触头脑,或弄刀锥,因而破血感风,致面目伤痕浮肿。 
荆芥穗(一两) 防风(去芦,二钱半) 甘草(半生半炙,二钱) 
上锉焙为末,每服一钱,用无灰温酒调服,或葱汤亦好。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能和表里,通行津液,清上实下,扶阴助阳,及治腹胀泻渴,温壮豆疮。 
南木香 浓桂(去粗皮) 陈皮(去白) 诃子肉 丁香 人参(去芦) 赤茯苓(去皮) 半夏(如前 
制) 甘草(半生半炙) 大腹皮(净洗焙) 前胡(去芦,十一味各半两)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无时温服。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能除风寒湿痹,调和阴阳,滋养血气,使豆疮易出易敛,不致痒塌泻痢。 
南木香 当归(酒洗) 人参(去芦) 肉豆蔻 陈皮(去白) 丁香 白茯苓(去皮) 浓桂(去粗 
皮) 白术 浓朴(如前制) 半夏(如前制) 附子(如前制,二味各二钱)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空心温服,或不拘时。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治伤风时气,头痛发热,身体烦疼,痰壅咳嗽,失音鼻塞声重,及解时行下痢赤白。 
人参(去芦) 羌活 赤茯苓(去皮) 柴胡(去芦) 前胡(去芦) 川芎 独活 桔梗(锉炒) 
枳壳(如前制) 苍术(如前制) 甘草(十一味各一两)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薄荷三叶,煎七分,无时温服。发散风邪入 
葱白同煎,痢证姜仓米煎。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散类
属性:主夏秋脏腑冷热不调,或饮食起居不节,致吐痢心腹疼痛,发热烦闷,身体拘急,或 
脚转筋,四肢厥冷,有似阴证,但口气温,脉按沉紧为验。 
陈香薷(去老梗,三两) 白扁豆(如前制) 浓朴(如前制,二味各一两半) 
上三味,六两 咀了,用无灰酒三两拌匀,仍晒干或焙,临入 咀生甘草一两和匀,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渣,以瓦器盛在水中沉温,不拘时服。如热极或泻痢中 
有鲜血者,加净黄连一两,细锉拌匀,名黄连香薷散,下法如前。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泻黄散
属性:治胃虚脾实,生热烦渴,头痛恶心。 
藿香叶(七钱半) 栀子仁 防风(去芦,二味各一两) 甘草(四钱半) 石膏末(八钱) 
上前四味锉,同石膏末用酒蜜微炒香,为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温服。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泻黄散
属性:主禀受元气不足,颅囟间解,肌肉消瘦,腹大如肿,致语迟行迟,手足如痫,神色昏 
慢,齿生迟者,服之有效。 
干山药(去黑皮,五钱)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木根) 白术 白芍药 熟干地 
黄(酒洗) 当归(酒洗) 黄 (蜜水涂炙,八味各二钱半) 川芎 甘草(炙,二味各二钱) 石菖蒲 
(二钱) 
上为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无时温服。如婴孩幼嫩,与 
乳母同服。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泻黄散
属性:主醒脾养胃,止吐痢,进饮食,及调理病后神昏目慢,贪睡多困,脉弱气短,微有 
痰涎,并宜投服。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藿香叶 白术 甘草(炙,五味各五钱) 丁香(四 
十粒,不见火) 大南星(八钱,锉作小块,纸裹水透湿,炮过用) 缩砂仁(四十粒) 
上为 咀,每服二钱,水大盏,姜三片,冬瓜子仁五十粒杵碎慢火煎七分,空心缓投 
服之,急必吐。 

卷下·信效方汤散门
泻黄散
属性:治吐泻后,调和脾胃,消进饮食,及丁奚哺露,虚热烦渴,气逆心恶。 
陈皮(去白) 缩砂仁 浓朴(如前制) 麦芽(洗净焙干) 乌梅(和核,五味各五钱) 
良姜(如前制) 干葛 乌药(三味各二钱半) 草果仁(炮,二钱) 甘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