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

第19节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第19节

小说: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尚未完全。找寻那些赋予这些文字力量,使印度在不同的世纪维持着常新的精神活力。」另一个钟头在静默中又消失了。上师解散学生并转向圣尤地斯瓦尔。 
 「你知道薄伽梵歌吗?」 
 「不,先生,并不真正地知道;虽然我的眼睛和心智浏览过它好几次。」 
 「上千的人都不是这样回答的!」这位伟大的圣人微笑着祝福着上师。「如果一个人让自己忙于外在经典财富的展示,那他还有什么时间留给内在安静地去探究那些无价之宝呢?」 
 圣尤地斯瓦尔指导他自己的徒弟也是用同样重点密集的方式来研习学问。「智能不是被眼睛而是被微粒子消化吸收的,」他说道。「当你不仅只是头脑而是整个人都确信一个真理时,就可以谦虚地保证它的意义了。」他劝阻学生任何有可能的倾向,认为理解书本的知识是心灵开悟之前的必要步骤。 
 「先知写下一句奥义的话就可让评论的学者世代忙个不停,」他提到。「在字义上永无休止的争论只是为了无所事事的心灵。有什么比「上帝是」…而不是「上帝」更自由的想法呢?」 
 但人并不容易回到单纯的状态。对他来说那极少只是「上帝」,而是种夸大的博学。他的我执满足于自己可以抓住如此广博的学识。 
 那些自傲于自己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的人在上师面前,很可能把谦卑也算进他们其它的资产。一个当地的行政官员有一次到布利海边的修道院来拜访。这个人是出了名的无情,拥有十足的权力可以把我们从修道院中赶走。我警告古鲁这个专横的可能性。但他毫不妥协地坐着,而且不起身迎接访客。我有些紧张地坐在门边。这个人必须安于坐在木头箱子上;古鲁并没有要我去拿椅子。完全没有实现这位行政官员显然的期待…他公认的重要性会被有礼的接待着。 
 随之而来的是形而上学的讨论。这个客人对经典的误解使他犯了大错。随着他正确性的消失,他的愤怒也升高了。 
 「你知不知道我在硕士考试名列第一?」他已失去了理性,但仍旧可以咆哮。 
 「官员先生,你忘了这不是你的法庭,」上师平静地答道。「从你幼稚的谈论,我会推论你大学的经历是不足取的。无论如何,大学的文凭与吠陀经典的了悟没有一点关系。圣人不是会计人员可以每学期整批地制造出来。」 
 在一阵惊讶的沉默后,访客衷心地笑了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碰到天国的官员。」他说道。随后他以法律的术语…很明显的那是他主要的组成,正式请求成为一个「见习」的徒弟。 
 我古鲁亲自处理有关财产管理上的细节。无耻的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企图取得上师祖传的土地。圣尤地斯瓦尔下定决心,甚至不惜提起法律诉讼,胜过每一个对手。他经历这些痛苦的经验只是为了绝对不成为一个乞讨的古鲁或是成为徒弟们的负担。 
 经济上的独立也是我直言不讳的上师为什么可以免于狡诈的外交辞令原因之一。不像那些需要奉承他们支助者的老师们,我古鲁不会受到他人财富公开或私下的影响。我从来没有听过他为任何目的要求或暗示金钱。他修道院的训练对所有的徒弟是自由免费的。 
 一位无礼的法院代理人有一天到塞伦波尔修道院传送传票给圣尤地斯瓦尔。一位名叫卡耐(Kanai)的徒弟和我都在场。这个职员对圣尤地斯瓦尔的态度着实令人反感。 
 「离开你修道院的阴影,呼吸法庭诚实的空气对你有益。」那位代理人轻蔑地笑着。我无法控制自己。 
 「再卑鄙地多说一句,你会躺在地上!」我威胁地前进着。 
 「你,无耻的人!」卡耐跟我同时地叫了起来。「你胆敢将你的侮慢带进这神圣的修道院来?」 
 但上师保护地站在辱骂他的人的面前。「不要无端地激动。这个人只是在执行他合法的职责。」 
 那位职员被不同的接待给迷惑住了,尊敬地提出道歉并迅速地离去。 
 发现有那么热烈感情的上师,内在是如此的平静令人惊讶。他符合吠陀经对上帝化身的定义:「当涉及仁慈时,比花朵还要柔软;当原则濒于险境时,比雷电还要有力。」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套用白朗宁(Browning)的说法,「不能忍受光亮,隐身在暗处。」外人偶而为想象中的不满严责圣尤地斯瓦尔。我冷静的古鲁会有礼地听着,分析自己,查看在那些谴责中有无丝亳的真实性。这些情景让我想起上师独特的观察之一。「有些人砍掉他人的头,试图显示自己的高大!」 
 一位圣人始终如一的镇静是难以形容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不轻易发怒的人胜过强有力的人;能驾驭自己心灵的人胜过能占领一个城市的人。」(注23) 
 我经常在想我崇高的上师如果他将心思集中在声名或是世俗的成就上,他可轻易成为一位皇帝或是使世界震撼的武士。相反地,他却选择了猛攻那些内在愤怒及自负的城堡,这些堡垒的陨落即是一个人的高贵的程度。 
【批注】 
注1:「对德加(Durga)的崇拜」这是孟加拉年当中主要的庆典,大约在九月底持续九天。紧接着是十天达商哈拉(Dashahara)(移去十种罪恶的神…三种是身体上,三种是心灵上,四种是语言上)的节庆。两种庆典都是献给德加的,字义上「难以达到的,」圣母的一面,沙克蒂(Shakti)为母性创造力的化身。
注2:圣尤地斯瓦尔出生于一八五五年五月十日。
注3:圣尤地斯瓦尔的意思是「与上帝合一。」吉利(Giri)是僧团十个宗派中的一个派别。Sri的意思是「神圣」,它不是名字而是一个尊称的头衔。
注4:字义上「导引在一起。」三摩地是一种超意识的极乐境界,瑜伽行者在此了悟心灵与圣灵的合一。
注5:打鼾根据生理学家的说法是表示彻底的放松(只对那些不注意的执行者)。
注6:木豆(Dhal)是种由干豌豆瓣或其它豆类做成的浓汤。昌那(Channa)是新鲜牛奶凝结成的乳酪,切成方块与咖哩、马铃薯一起烹煮。
注7:瑜伽行者无所不在的力量,藉此他不用感官能看到、听到、尝到、闻到、感觉到他与造物主同一体,在泰提瑞亚森林书中(Taittiriya Aranyaka)形容如下:「瞎子在珍珠上穿洞;没有手指头的人穿过一条线;没有脖子的人戴上它;没有舌头的人赞美它。」
注8:眼镜蛇会在它的范围内迅速地攻击任何移动的物体。通常完全静止不动是一个人唯一安全的希望。
注9:拿希里·玛哈赛事实上是说普利亚(名字),而不是「尤地斯瓦尔」(我古鲁并未在拿希里·玛哈赛在世的时候接受此法名)。在这里以「尤地斯瓦尔」代替,在本书其它几处都是如此,以免引起读者对这两个名字的困惑。
注10:「因此我对你们说,凡你们所想要的,当你祷告时,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福音第十一章24节。拥有天国体验的大师们能够完全转移他们的体悟给高等的弟子,像拿希里·玛哈赛在此种情况下为圣尤地斯瓦尔做的。
注11:「内中有一个人,重击了大祭司的仆人,割下他的右耳。耶稣回答并说到,「你迄今还受着苦。并触摸他的耳朵把他治愈了。」…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50…51节。
注12:「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免得他们在脚下践踏了珍珠并转过来咬你们。」…马太福音第七章第6节。
注13:徒弟;由梵文动词字根「服侍。」而来。
注14:有一次他在喀什米尔生病,当时我没有跟他在一起。(参考第二十一章)
注15:一位得过诺贝尔生理学奖,有勇气的医学人员查理斯·罗伯特·里契特(Charles Robert Richet)写下:「形而上学被认为还不是一门正式的科学。但将来会是。。。在爱丁堡(Edinburgh),我在一百位生理学家面前证明我们五官的感觉不是唯一能得到知识的方法,事实的片断有时是经由其它的方式进入智能的。。。。罕见的事实并不构成它不存在的理由。研究上的困难能构成不去了解它的理由吗?。。。那些抱怨形而上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科学的人正如同那些抱怨寻求炼金石是不切实际化学的人一样将会感到羞愧。。。。 就原理而论,到处都只有拉瓦锡(Lavoisier),克劳德·柏纳(Claude Bernard),和巴斯德(Pasteur)那些实验的方法。让我们迎接新的科学,它将会改变人类思想的方向。
注16:三摩地(Samadhi):个人的心灵与无限的精神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译注﹕一般指进入禅定后个人的神识心灵完全融入宇宙意识,感受到语言文字无法形容的平静与极乐的境界。一般人若只能在打坐禅定时才能体验到三摩地,是属于初等的萨比卡帕三摩地﹔若一个人在日常生活行动中,任何时刻都是处在三摩地的状态下已属于更高等的涅比卡帕三摩地。我们平常所谓的大师、佛、开悟的人、天人导师、成道的人或圣人等均指他们的意识等级至少在涅比卡帕三犘地之上。)
注17:潜意识所引导心智的合理化是完全不同于超意识所发出绝对不会出错真理的导引。在法国索邦科学家的带头下,西方的思想家开始研究人类认知天国的可能性。 
「过去这二十年来,心理学的学生受到佛洛依德的影响,将他们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潜意识领域的探索上,」一九二九年拉比·以色列·里文森(Rabbi Israel H。 Levinthal) 指出。「潜意识可以透露人类难以理解行为的解释大部分是真的,但并不能包括所有的行为。它可以解释不正常的地方但无法解释超乎正常的行动。由法国学校赞助最新的心理学,发现人类一个称之为超意识的新领域,。相对于潜意识代表我们本质隐匿的倾向,它揭露了我们本质所能达到的高处。人类表现着不只是双重而是三重特性的;我们的意识及潜意识被超意识覆盖着。许多年以前英国的心理学家,迈尔(F。 W。 H。 Myers)提议到『隐藏在我们生命深处的是一个垃圾堆同时也是座宝库。』新的超意识的心理学将注意力集中在宝库上,对比于将所有研究集中在人类本质中潜意识的心理学,此一单独的领域就可解释人类伟大、无私、英勇的行为。
注18:Jnana,智能,和bhakti,奉献:通往上帝主要的两条路径。
注19:「人类在清醒的时候花了无数的力气去经历肉体的快乐;当所有的感官都疲乏时,他放弃了即使是在手边的逸乐而去睡觉,为的是要享受自己本性中灵性的休息。」伟大的吠陀哲学家商卡拉写道。「因此超越肉体的极乐是非常容易达到的,并且远优于总是在厌恶中结束的快乐感觉。」
注20:马可福音第二章27节。
注21:奥义书或吠陀哲学(字义止,「吠陀经的结尾」),出现在吠陀经典中的某些部份,是基本的总结。奥义书提供了印度宗教教义的基础。他们得到叔本华(Schopenhauer) 如下的称颂:「奥义书是如何完整处处地散发出吠陀神圣的精神!每个熟悉那本无可比拟书的人是如何地被它的精神激动到心灵的深处!从每一个句子中升起了深切、原始、崇高的思想,整本书弥漫着高尚、神圣及诚挚的精神。。。。 经由奥义书进入吠陀,在我的眼里可说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恩典。」
注22:评论。商卡拉无与伦比地解释了奥义书。
注23:旧约圣经,箴言第十六章32节。 
第 13 章 不眠的圣人
 「请允许我到喜玛拉雅山去。我希望在不受干扰的隐居下能达到与天国持续不断的融合状态。」 
 事实上,我曾经向上师提出过这些令人不悦的话。一个偶而会袭击着虔信者不可预料的幻想困扰着我,我对修道院的职务以及大学的学业逐渐地失去了耐心。稍情有可原的是当我向圣尤地斯瓦尔提这个建议时,我才跟他六个月,尚未完全了解他崇高的境界。 
 「许多村民住在喜玛拉雅山上,也没有领悟到上帝,」我古鲁缓慢并简单地答道。「智能最好是向悟道之人而不是没有生命的高山寻求的。」 
 忽视上师简单的暗示,他而非山丘是我的老师,我重复我的请求。圣尤地斯瓦尔没有赐予回答。我错认他的沉默为同意,这个没有根据的解释是让我自己方便接受的。 
 当天晚上我在加尔各答的家中,忙着打包行李。我把一些物品捆在毯子里。我记得类似的包裹几年前也曾被我从阁楼的窗户偷偷地丢下去。我怀疑这是不是另一次运气不佳的喜玛拉雅山之旅。第一次时我欢欣的情绪是高昂的﹔今晚我良心非常不安地,想到要离开我的古鲁。 
 次晨,我找到我在苏格兰教会学院的梵文老师贝哈里(Behari)。 
 「先生,您跟我提到过您跟拿希里·玛哈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