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妇科-妇人规 >

第5节

妇科-妇人规-第5节

小说: 妇科-妇人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之。若胸腹有滞而兼时气寒热者,加柴胡。 
若血热血燥,以致滞涩不行而作痛者,宜加味四物,或用保阴煎去续断加减主之。 
薛氏 x加味四物汤x(见经不调)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以上五证,但察其有滞无虚,方是真实,若或兼 
虚,弗得任行克伐。 
凡妇人经行作痛,挟虚者多,全实者少。即如以可按、拒按,及经前、经后辨虚实,固其大法也。然有气 
血本虚,而血未得行者,亦每拒按。故于经前亦常有此证。此以气虚血滞,无力流通而然。但察其形证脉息。 
凡涉虚弱不足,而经滞作痛者,惟用决津煎、五物煎加减主之,其效如神。或用四神散之类亦可。 
x决津煎x(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血虚经滞,不能流畅而痛极者。当以水济水,若江河一缺, 
而积垢皆去,宜此汤随证加减主之。此用补为泻之神剂也。如气虚者,宜少用香附、陈皮之类,甚者不用亦可。 
当归(三、五钱或一两) 泽泻(一钱半) 牛膝(二钱) 肉桂(一、二、三钱) 熟地(二、三钱 
或五、七钱或不用亦可) 乌药(一钱,如气虚者不用亦可) 
水二钟,煎七、八分,食前服。如呕恶者,加焦姜一、二钱。如阴滞不行者,非加附子不可。如气滞而痛 
胀者,加香附一、二钱,或木香七、八分。如血滞血涩者,加酒炒红花一、二钱。如小腹不暖而痛者,加吴茱 
萸七、八分。如大便结涩者,加肉苁蓉一至三钱,或者以山楂代之。 
x五物煎x(见血寒论外方) 
x四神散x(见血寒论外方) 
若痛在经后者,多由血虚,当用大、小营煎随宜加减主之。或四物、八珍俱可用。然必察其寒热虚实,以 
为佐使,自无不效。其有余滞未行者,惟决津煎为妙。 
x大营煎x(见血热经早) 
x小营煎x(见血虚经乱)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x决津煎x(见上段) 
凡妇人但遇经期则必作痛,或食则呕吐,肢体困倦,或兼寒热者,是必素禀气血不足,止宜八珍汤、大 
营煎之类。若虚而寒甚者,宜理阴煎渐加培补,久必自愈。有因带浊多而虚痛者,亦宜大、小营煎,随其寒 
热,加佐使主之。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立斋曰∶“前证若风寒伤脾者,六君加炮姜;思虑伤血者,四物加参、术;思虑伤气者,归脾加柴、栀; 
郁怒伤血者,归脾、逍遥兼服。” 
x六君子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久患疟痢,或食饮难化,或呕 
吐吞酸,或咳嗽喘促。若虚火等证,须加炮姜,其功尤速。 
人参 白术(炒)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陈皮 半夏(各一钱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归脾汤x(见经不调) 
x《元戎》逍遥散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肝、脾血虚,及郁怒伤肝,少血目暗,发热胁痛等证。 
当归 芍药 白术 茯神 甘草 柴胡(各等分) 
上姜水煎服。 

上卷经脉类
经痛论外方
属性:x温经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寒气客于血室,以致血气凝滞,脐腹作痛,其脉沉紧。 
人参 牛膝(酒炒) 甘草(炒各一钱) 当归 川芎 芍药 牡丹皮 蓬术(醋炒) 桂心(各五分) 
上水煎服。 
x良方交加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经脉不调, 
腹中撮痛,或结聚 瘕,产后中风。 
生地(一斤取汁) 生姜(十二两取汁) 
上以地黄汁炒姜渣,姜汁炒地黄渣,干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服。加芍药、玄胡、当归、蒲黄、 
桂心各一两,没药、红花各五钱,尤效。 
x醋附丸x(见《妇人规古方》)治元脏虚冷,月候不调,腹中急痛,赤白带下,浑身寒热,胎气 
壅滞不固。 
香附米(半斤醋煮、焙干为末) 
上以醋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 
x牛膝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膈。 
当归(酒浸) 牛膝(酒炒) 赤芍药 桂心 桃仁(去皮尖) 玄胡索(炒) 牡丹皮(各一两) 
木香(三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或每服五七钱,水煎服。 
x姜黄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瘀血凝滞,肚腹刺痛,或腹胀发热等证。 
姜黄 当归(酒拌各二钱) 蓬术(醋炒) 红花 桂心 川芎 玄胡索(炒) 丹皮(各五分) 
上水酒各半煎服。 
x当归没药丸x(见《妇人规古方》)治血瘀作痛,及血风筋挛骨痹,手足麻木疼痛。 
当归 五灵脂(炒各一两) 没药(五钱)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x玄胡当归散x(见《妇人规古方》)亦名延胡索散。治血积小腹疼痛,或因气逆,月经不行,肚腹作痛。 
当归 赤芍药 刘寄奴 没药 枳壳(面炒) 玄胡索(炒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x琥珀丸x(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或老或少、或产前产后百病,及疗三十六种诸病,七疝八瘕, 
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八风十二痹,手足酸疼,乳中结核、结毒,怀胎惊动,伤犯不安,死胎不 
下,并治。 
琥珀 朱砂(各另研) 沉香 阿胶(炒珠) 附子(制) 川芎 肉桂 五味子 石斛(各五钱) 
牛膝(酒浸) 当归 肉苁蓉(酒洗晒) 人参 熟地 续断 木香 没药(各一两) 一方有牛黄 珍珠 乳香 玄 
胡(各一两共二十一味) 
上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食前午后温酒化开服。凡服法,或姜汤、或米汤、或酒、或灯草 
汤,或随证用引皆可下。若伤寒中风,角弓反张,用麻黄汤随证改汤引送下。孕妇临月,宜一日一服,至产顺 
利,不觉疼痛。凡妇人服至五服、十服之后,日倍饮食,其功言不尽述,服者当自觉也。 

上卷经脉类
崩淋经漏不止
属性: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由漏而淋,由淋而崩,总因血病,而但以其 
微甚耳。《阴阳别论》曰∶“阴虚阳搏谓之崩。”《百病始生篇》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 
溢。”故凡阳搏必属阴虚,络伤必致血溢。知斯二者,而崩淋之义及治疗之法,思过半矣。惟是阴虚之说, 
则但伤营气,无匪阴虚,而五脏之阴,皆能受病,故神伤则血无所主,病在心也;气伤则血无所从,病在肺 
也;意伤则不能统血、摄血,病在脾也;魂伤则不能蓄血、藏血,病在肝也;志伤则不能固闭真阴,病在肾 
也。所以五脏皆有阴虚,五脏皆有阳搏。故病阴虚者,单以脏气受伤,血因之而失守也。病阳搏者,兼以火居 
阴分,血得热而妄行也。凡治此之法,宜审脏气,宜察阴阳。无火者求其脏而培之、补之;有火者察其经而 
清之、养之。此不易之良法也。然有火者不得不清,但元气既虚,极多假热,设或不明真假,而误用寒凉, 
必复伤脾胃,生气日见殆矣。先贤有云∶凡下血证,须用四君子辈以收功。又云∶若大吐血后,毋以脉诊, 
当急用独参汤救 
之。厥旨深矣,故凡见血脱等证,必当用甘药,先补脾胃以益生发之气。盖甘能生血,甘能养营。但使脾胃气 
强,则阳生阴长,而血自归经矣。故曰∶脾统血。 

上卷经脉类
治崩淋经漏之法
属性:若阴虚血热妄行者,宜保阴煎、加减一阴煎。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x加减一阴煎x(见血热经迟) 
若火盛迫血妄行而无虚证者,宜徙薪饮、黄芩散加续断、丹参。 
x徙薪饮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三焦凡火,一切内热,渐觉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剂,其甚 
者,宜抽薪饮。 
陈皮(八分) 黄芩(二钱) 麦冬 芍药 黄柏 茯苓 牡丹皮(各一钱半)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多郁气逆伤肝,胁肋疼痛,或致动血者,加青皮、栀子。 
x黄芩散即子芩散x(见血热论外方) 
若血热兼滑者,宜保阴煎、槐榆散、生地黄汤。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x槐榆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及肠风下血。 
槐花 地榆(等分炒焦) 
上二味,用酒煎饮之。 
x生地黄汤x(见《古方八阵·固阵》)治热痢便血,崩淋不止。 
生地黄(五钱) 地榆(七钱半) 炙甘草(二钱半) 
上 咀,用水二钟,煎一钟,分空心日晚二服。 
若肝经怒火动血者,加味四物汤。 
x加味四物汤x(见经不调) 
若肝经怒火动血,逆气未散者,化肝煎或保阴煎加减主之。 
x化肝煎x(见《新方八阵·寒阵》)治怒气伤肝,因而气逆动血,致为烦热,胁痛胀满动血等证。 
青皮 陈皮(各二钱) 芍药(二钱) 丹皮 栀子(炒) 泽泻(各钱半如血见下部者以甘草代之) 
土贝母(二、三钱)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小便下血者,加木通各一钱五分。如兼寒 
热,加柴胡一钱。如火盛,加黄芩一、二钱。如胁腹胀痛,加白芥子一钱。胀滞多者,勿用芍药。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若血有滞逆而妄行者,四物汤、丹参散。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丹参散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若营气不足,血不能调而妄行者,五福饮、四物 
汤、四君子汤、八珍汤,择宜用之。 
x五福饮x(见血热经早)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四君子汤x(见血虚经乱)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若脾气虚陷不能收摄而脱血者,寿脾煎、归脾汤、四君子汤加芎、归。再甚者,举元煎。 
x寿脾煎x(见血虚经乱) 
x归脾汤x(见经不调) 
x四君子汤x(见血虚经乱) 
x举元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有不利于归、熟 
(地)等剂而 
但宜补气者,以此主之。 
人参 黄 (炙各三五钱) 炙甘草(一、二钱) 升麻(五、七分炒用) 白术(炒一、二钱)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兼阳气虚寒者,桂、附、干姜随宜佐用。如兼滑脱者,加乌梅二个, 
或文蛤七、八分。 
若脾肾虚寒,兼呕兼溏泄而畏寒者,理阴煎、五君子煎、理中汤。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x五君子煎x(见《新方八阵·热阵》)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人参(二、三钱)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炒黄一、二钱) 
水一钟半煎服。 
x理中汤x(见血虚经乱) 
若阳气大虚脱陷者,四维散。 
x四维散x(见《新方八阵·热阵》)治脾肾虚寒滑脱之甚,或泄利不能止,或气虚下陷,二阴血 
脱不能禁者,无出此方之右。 
人参(一两) 制附子(二钱) 干姜(炒黄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乌梅肉(五分或一钱) 
(酌其味之微甚,随病患之意而用之), 
或不用乌梅,此即四味回阳饮也。 
上为末,和匀,用水拌湿蒸一饭顷,取起烘干,再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汤调下。 
若脾肾阴气不固者,固阴煎、五阴煎、秘元煎。 
x固阴煎x(见肾虚经乱) 
x五阴煎x(见血虚经乱) 
x秘元煎x(见血虚经乱) 
若肝胆气虚不能藏血者,必多惊恐畏怯,宜五福饮、七福饮、八珍汤。兼阳虚者,仍加姜桂。 
x五福饮x(见血热经早) 
x七福饮x(见血虚经乱)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若去血过多,血脱气竭者,当速用独参汤提握其气,以防脱绝。或用当归补血汤。 
x独参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诸气虚气脱,及反胃呕吐,喘促,粥粉入胃即吐。凡诸虚证垂 
危者。 
人参(二两) 
水一升,煮取四合,乘热顿服,日再进之,兼以人 
参煮粥食之,尤妙。 
x《宝鉴》当归补血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血气损伤,或因误攻致虚,肌热口渴,目赤面红, 
脉大而虚,重按全无。及病因饥饱劳役者。 
黄 (炙一两) 当归(三钱) 
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 
若崩淋既久,血滑不禁,宜涩宜固者,龙骨散、如圣散、七灰散之类,同人参兼用之。 
x龙骨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不止。 
龙骨( ) 当归 香附(炒各一两) 棕毛炭(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空心米汤调下。忌油腻鸡鱼炙 物。 
x如圣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三服全愈。 
棕榈子 乌梅肉 干姜(俱烧存性为末,各等分) 
上每服二钱,空心乌梅汤调服。一方单用棕皮,半烧半生,为末,每空心服二钱,亦妙。 
x七灰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血崩,神效。 
莲蓬壳 罂粟壳 腌蟹壳 益母草 旱莲草 棕毛叶 藕节(各等分俱烧存性,为末) 
空心醋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