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妇科-妇人规 >

第15节

妇科-妇人规-第15节

小说: 妇科-妇人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五福饮x(见血热经早) 
x十全大补汤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补阴益气煎x(见热入血室) 
x补中益气汤x(见经不调)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x五君子煎x(见崩淋经漏不止) 

下卷产后类
产后喘促
属性:产后喘急有二∶乃一以阴虚之极,一以寒邪在肺。盖产后既以大虚,焉得气实而喘?若肺无寒邪而见喘促 
者,此以血去阴虚,孤阳无主,故气穷短促而浮脱于上,此实肝肾不接,无根将脱之兆,最为危候。经曰∶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正此类也。惟贞元饮为治此之神剂。若气虚兼寒者,宜大补元煎或理阴煎。若风 
寒外感,邪气入肺而喘急者,此必气粗胸胀或多咳嗽,自与气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治。当以疏散兼补为 
主,宜金水六君煎或六君子汤。若单以寒邪入肺,气实气壅而本无虚者,宜六安煎或二陈汤加苏叶之类主之。 
x贞元饮x(见《新方八阵·补阵》)治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 
剧垂危者。世人但知为气急,其病在上,而不知元海无根,亏损肝肾,此子午不交,气脱证也。尤为妇人血 
海常亏者,最多此证。宜急用此饮以济之、缓之,敢云神剂。凡诊此证,脉必微细无神,若微而兼紧,尤为可 
畏。倘庸众不知,妄云痰逆气滞,用牛黄、苏合及青(皮)、陈(皮)、枳壳破气等剂,则速其危矣。 
熟地(七、八钱甚者一、二两) 炙甘草(一至三钱) 当归(二、三钱)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如兼呕恶或恶寒者,加煨姜三、五片。如气虚脉微至极者,急加人参随宜。如肝 
肾阴虚,手足厥冷,加肉桂一钱。 
x大补元煎x(见血热经早)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x金水六君煎x(见《新方八阵·和阵》)治肺肾虚 
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证,神效。 
当归(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如大便不实而多湿者,去当归加山药。如痰盛气 
滞,胸胁不快者,加白芥子七、八分。如阴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细辛五、七分。如兼表邪寒热者,加柴胡一、二钱。 
x六君子汤x(见经期腹痛) 
x六安煎x(见《新方八阵·和阵》)治风寒咳嗽,及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三钱)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杏仁(一钱,去皮尖切) 白芥子 
(五七分,老年气弱者不用) 
水一钟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远服。凡外感风邪咳嗽而寒气盛者,多不易散,宜加北细 
辛七八分或一钱。若冬月严寒邪甚者,加麻黄、桂枝亦可。若风胜而邪不甚者,加防风一钱,或苏叶亦可。若 
头痛鼻塞者,加川芎、白芷、蔓荆子皆可。若兼寒热者,加柴胡、苏叶。若风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 
加黄芩一、二钱,甚者再加知母、石膏,所用生姜只宜一片。凡寒邪咳嗽,痰不利者,加当归二、三钱,老年 
者尤宜。若气血不足者,当以金水六君煎与此参用。凡非风初感,痰胜而气不顺者,加藿香一钱五分,兼胀满 
者,加浓朴一钱,暂开痰气,然后察其寒热虚实而调补之。若气虚猝倒及气平无痰者,皆不可用此方。 
x二陈汤x(见安胎) 

下卷产后类
喘嗽论外方
属性:x陈氏x 二母散(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热血上攻,留于肺经,咳嗽喘促。 
知母 贝母 人参 桃仁 杏仁(俱去皮尖) 白茯苓 
上等分,每服五钱,加姜,水煎服。 
x二味参苏饮x(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瘀血入肺,咳嗽喘急。 
人参(一两) 苏木(二两) 
上作一剂,水煎服。若既愈,当用六君子以补脾胃。若口鼻黑气起,宜急用此药加附子五钱,亦有得生者。 

下卷产后类
产后恶露不止
属性:产后恶露不止,若因血热者,宜保阴煎、清化饮;有伤冲任之络而不止者,宜固阴煎加减用之;若肝脾气 
虚,不能收摄而血不止者,宜寿脾煎或补中益气汤。若气血俱虚而淡血津津不已者,宜大补元煎或十全大补 
汤。若怒火伤肝而血不藏者,宜加味四物汤。若风热在肝而血下泄者,宜一味防风散。 
一止血方∶用蒲黄二两,水煎顿服。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x清化饮x(见血热经早) 
x固阴煎x(见肾虚经乱) 
x寿脾煎x(见血虚经乱) 
x补中益气汤x(见经不调) 
x大补元煎x(见血热经早) 
x十全大补汤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加味四物汤x(见经不调) 
x一味防风散x(见崩漏论外方) 

下卷产后类
血不止论外方
属性:x人参当归汤x(见产后发热) 
x佛手散x(见杀血心痛) 

下卷产后类
产后发痉
属性:产后发痉乃阴血大亏证也,其证则腰背反张,戴眼直视或四肢强劲,身体抽搐。在伤寒家虽有刚痉、柔痉 
之辨,然总之则无非血燥、血枯之病,而实惟足太阳与少阴主之。盖膀胱与肾为表里,肾主精血,而太阳之脉 
络于头目项背,所以为病若此。若其所致之由,则凡如伤寒误为大汗以亡液,大下以亡阴,或溃疡、脓血、大 
泄之后,乃有此证。故在产后,亦惟去血过多,或大汗、大泻而然,其为元气亏极,血液枯败也。可知凡遇此 
证,速当察其阴阳,大补气血,用大补元煎或理阴煎及十全大补汤之类,庶保其生。若认为风痰,而用发散消 
导等剂,则死无疑矣。 
x大补元煎x(见血热经早)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x十全大补汤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下卷产后类
产后大便秘涩
属性:产后大便秘涩,以其失血亡阴,津液不足而然,宜济川煎加减主之。及后立斋法俱妙。 
x济川煎x(见《新方八阵·补阵》)凡病涉虚损而大便闭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 
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于补也。 
当归(三五钱) 牛膝(二钱) 肉苁蓉(酒洗去咸二、三钱) 泽泻(一钱半) 升麻(五七分或一钱) 
枳壳(一钱,虚甚者不必用) 
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如气虚者,但加人参无碍。如有火加黄芩。如肾虚加熟地。 
立斋曰∶前证若计其日期,饮食已多,即用药通之,祸在反掌之间矣。必待其腹满觉胀,欲去不能者, 
此乃结在大肠,宜用猪胆汁润之。若服苦寒疏通,反伤中气,通而不止,或成他证。若去血过多,用十全大补 
汤;血虚火燥,用加味四物汤;气血俱虚,用八珍汤。虽数日不通,饮食如常,腹中如故,仍用八珍加桃仁、 
杏仁治之。若泥其日期饮食之多而通之,则误矣。 
x十全大补汤x(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加味四物汤x(见经不调)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下卷产后类
产后杂证方
属性:x《良方》黄龙汤x 产后外感(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良方》交加散x 产后中风(见经痛论外方)。 
x海藏x 愈风汤(见《古方八阵·和阵》)一名举卿古拜散。治一切失血筋脉紧急,产后或汗后搐搦。 
荆芥穗(为细末) 
上先炒大豆黄卷,以酒沃之,去黄卷,取净汁调前末三四钱服之。轻者一服,重者二、三服即止。气虚者 
忌服。童便调亦可。 
x交加散x(见《古方八阵·和阵》)产后类风不省人事。治 或战振或产后不省人事,口吐 
痰涎。 
当归 荆芥穗(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钟,酒少许,煎七分,灌服,神效。 
x《良方》七珍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不语。 
人参 石菖蒲 生地 川芎(各一两) 细辛(七钱) 防风 朱砂(另研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调服。 
x补脬饮x(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伤动,脬破不能小便而淋沥。 
生黄丝绢(一尺剪碎) 白牡丹皮根 白芨(各一钱,俱为末) 
用水一碗,同煮至绢烂如饧,空心顿服,服时不得作声,作声则不效。 
x人参汤x 产后诸虚(见调经论外备用方)。 
x《良方》麻黄根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虚汗不止,身热发渴,惊悸不安。 
麻黄根 人参 黄 (炒) 当归 牡蛎( 粉) 甘草 
上每服四、五钱,水煎服。 
x《良方》趁痛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产后骨节疼痛,发热头重,四肢不举。 
牛膝(酒炒) 甘草(炒) 薤白(各一两) 当归 白术(炒) 黄 (炒) 桂心 独活(加姜各半两) 
上每服半两,水煎。 
x加味小柴胡汤x 乳母肝火发热(见经不调)。 

下卷带浊梦遗类
带下
属性:凡妇人淋带,虽分微甚,而实为同类。盖带其微,而淋其甚者也。总由命门不固。而不固之病,其因有 
六∶盖一以心旌之摇之也,心旌摇则命门应,命门应则失其所守,此由于不遂者也;一以多欲之滑之也,情欲 
无度,纵肆不节,则精道滑而命门不禁,此由于太遂者也;一以房室之逆之也,凡男女相临,迟速有异,此际 
权在男子,而妇人情兴多致中道而止,止则逆,逆则为浊为淋,此由于遂而不遂,乃女子之最多而最不肯言者 
也。以上三证,凡带浊之由乎此者,十居八九,而三者之治,必得各清其源,庶可取效。然源未必清,而且旋 
触旋发,故药饵之功,必不能与情窦争胜,此带浊之所以不易治也。此三者之外,则尚有湿热下流者;有虚寒 
不固者;有脾肾亏陷而不能收摄者。当各因其证而治之。 
心旌摇,心火不静而带下者,先当清火,宜朱砂安神丸、清心莲子饮、直指固精丸之类主之。若无邪火而 
但见心虚带下者,宜秘元煎、人参丸、心虚白浊歌、茯菟丸之类。 
东垣 x朱砂安神丸x(见《古方八阵·寒阵》)一名黄连安神丸。治心神烦乱,发热怔忡,不寐或寐 
中惊悸、头运(同晕)等证。 
生地 朱砂(另飞为衣) 当归(各一钱) 甘草(五分) 黄连(一钱半) 
汤浸蒸饼为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津液咽之,或食后用温水、凉水送下亦可。 
x清心莲子饮x(见《古方八阵·寒阵》)治热在气分,口干作渴,小便淋浊,或口舌生疮,咽疼烦躁。 
黄芩 麦冬 地骨皮 车前子(炒) 甘草(各钱半) 人参 黄 石莲子 柴胡 茯苓(各一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x直指固精丸x(见《古方八阵·固阵》)治肾虚有火,精滑,心神不安。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两) 牡蛎( ) 龙骨( ) 莲蕊 芡实 山茱萸 远志(甘草制) 
茯苓(各三钱) 
上为末,山药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x秘元煎x(见血虚经乱) 
x人参丸x(见《古方八阵·补阵》)宁心益智,安神固精。 
人参 茯苓 茯神 枣仁 远志 益智 牡蛎(各五钱) 朱砂(二钱半) 
为末,枣肉丸,服。 
x心虚白浊歌x(见《古方八阵·补阵》) 
白浊皆因心气虚,不应只作肾虚医, 
四君子汤加远志,一服之间见效奇。 
x《局方》茯菟丸x(见《古方八阵·固阵》)治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尿有余沥或小便 
白浊,梦寐遗精等证。 
菟丝子(制五两) 白茯苓(三两) 石莲肉(二两)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汤或米汤下。一方有北五味子四两,兼治三消。 
欲事过度,滑泄不固而带下者,宜秘元煎、寿脾煎、固阴煎、苓术菟丝丸、济生固精丸、锁精丸、金锁 
思仙丹之类主之。 
x寿脾煎x(见血虚经乱) 
x固阴煎x(见肾虚经乱) 
x苓术菟丝丸x(见《新方八阵·固阵》)治脾肾虚损不能收摄,以致梦遗、精滑、困倦等证。 
白茯苓 白术(米泔洗炒) 莲肉(去心各四两) 五味(二两酒蒸) 山药(炒二两) 杜仲(酒炒三两) 
炙甘草(五钱) 菟丝子(用好水淘净,入陈酒浸一日,文火煮极烂,捣为饼,焙干为末十两) 
上用山药末,以陈酒煮糊为丸,桐子大,空心滚白汤或酒下百余丸。如气虚神倦,不能收摄者,加人参 
三、四两,尤妙。 
x济生固精丸x(见《古方八阵·固阵》)治下元虚损,白浊如脂,或胞气虚寒,腰重少力,小便无度, 
并效。 
牡蛎( ) 菟丝子(酒浸蒸炒) 韭子(炒) 龙骨( ) 北五味(炒) 白茯苓 桑螵蛸(酒炙) 
白石脂( 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x《局方》锁精丸x(见《古方八阵·固阵》)治白浊、白带,小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