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博弈游戏 >

第28节

博弈游戏-第28节

小说: 博弈游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凯恩斯说:“专业投资大约可以比做报纸举办的比赛,这些比赛由读者从100张照片当中选出6张最漂亮的面孔,谁的答案最接近全体读者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的平均答案,谁就能获奖;因此,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并非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这些其他参加者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要选的不是根据个人最佳判断确定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甚至也不是一般人的意见认为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我们必须做出第三种选择,即运用我们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认为一般人的意见应该是什么……这与谁是最漂亮的女人无关。你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

  在报纸选美比赛中,读者必须同时设身处地从其他读者的角度思考。这时,他们选择胜者与其说取决于真正的或绝对的美丽的标准,不如说是努力找出大家的期待是不是落在某个焦点之上。假如某个参加选美的女子比其他女子漂亮很多倍,她就可以成为这么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不过,读者的工作就没那么简单。假定这100个决赛选手简直不相上下,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头发的颜色。在这100人当中,只1个红头发的姑娘。你会不会挑选这位红头发的姑娘?

  读者的工作,是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确定人们究竟将会达成怎样的共识。“选出最漂亮的姑娘”可能是书面规则,但这可比选出最苗条、头发最红或两只门牙之间有一条有趣的缝隙的姑娘艰巨得多。任何可以将她们区别开来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焦点,使大家的意见得以会聚一处。出于这个理由,当我们发现当今世界最美丽的模特其实并不具备完美体态,我们就不会感到惊讶;实际上,她们只是近乎完美而已,却都有一些有趣的瑕疵,这些瑕疵使她们各具特色,成为一个焦点。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与这个模型是相同的。比如“十佳运动员”的评选,在这些投票过程中,对于每个投票者的激励是:他如果“正确地”选中某些人,不仅要选中10个人,而且顺序也要正确,那么投票者将获得某种奖励。但是如何才能选中“正确的”人选呢?有“正确的”人选吗?得票多的就是正确的吗?或者严格地说,得票最多的是第一名(比如“十佳运动员”中的第一),得票次之的是第二名(如“十佳”运动员的第二名),等等。因此,投票者能够选中的话,或者说被他提名的能够“当选”的话,关键是猜测别人的想法,猜测对了你就能获胜,猜测错了,你则不能获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正确与否,或者谁应该选上、谁不应该选上的问题,而是投票的人相互猜测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舆论的导向作用是很大的,它似乎告诉人们某某人是其他许多人所要选的)。

  股市投资具有一些类似的特点。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赚钱,可是能否赚钱,不完全取决于某个股份公司的赢利情况,更要取决于其他投资者是否看好它。一个对股市不熟悉的人可能会以为:分红最高的股票,其价格也最高。可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凯恩斯的伟大之处,在于解释了策略行动如何能在股市和报纸选美比赛中压倒现情形,并确定谁是胜者。

  在股市中,一支股票若是在原有价格上的需求超过供给,也就是说,在某个价格上,想买进的比想卖出的多,其价格就会上升。要想在股市赚钱,你的目标是确定其他人认为哪几支股票的价格就要上升。一直以来,他们都是通过同时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考察这个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只要他们确实这么做,一切就会如常运行。

  这里我们要说明的问题是,均衡可能轻易借助莫名其妙的想法或一时兴起的狂热达成。没有什么基本原则可以保证最漂亮的参赛者会被选中,又或是最优秀的股票一定会最快升值。其中存在一些沿着正确方向移动的力量。预测的高回报就和选美比赛参赛者的肤色差不多,充其量并非充分的条件之一,这种条件可以用来制约局势陷入莫名其妙的想法或一时兴起的狂热之中。

  启示:股票是安全性最高的赌博,不但要有输得起的气魄,还要有赖于思考力与忍耐力的结合。

  “效率市场”,谁主沉浮

  由于公平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而买卖双方都得到相同的信息,因此双方所共同同意的价格,就代表某支股票的市场价格,它表示双方对该股票价值所展现的平均智慧,也代表个人根据手边最充分的信息仔细分析判断后,愿意接受的价格。严格来说,市场价格不是一个平均数,而是在任何一个时间点,最想买的买方愿意付给最想卖的卖方的价格。这就是专家所称的“效率市场”。个人要夺得先机,他的信息必须比别人多或分析得更正确。

  简单地说,效率市场背后的理论就是,市场上有许多人进行分析,所以任何会影响某支股票价格的因素或讯息都会立即散布,广为人知,并化为众人意识,且立即反映在股价上。有人会根据市场讯息采取行动,甚至因此获益,有些实验也证实,在这类环境中,新闻与谣言传播得特别快。所以,在效率市场里,如果你的信息与竞争对手无异,分析工具也不见得特别高明,你就得比别人更聪明、更认真,才能表现得比别人更好。像股市中的传奇人士彼得·林奇等,这些个别投资人能够一年年地发达起来,就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在阅读和了解各个企业的状况,所以的确能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付出努力和技巧定会有回报,即使再投资也不例外。当然,在某些时候也会看到没有特别努力或技巧的人还是可以表现不错,不过,就像我们一直强调的,这只是运气好而已!尤其在投资这一行,正常来说,“大师”这个头衔只有一年的寿命,少有例外。

  另一条致富之道就是分析整体股市的统计资料,借此找出未来趋势,而这类分析师也可以避免挑选个股的辛劳与痛苦。这种做法当然比较模糊也复杂,不过还是可以试一试。首先必须找出平均股价,而非特殊的股票,不过到了最后,还是会绕回两者之间。

  又见随机漫步

  首先要问的是,到底造成每天平均股价变动的因素为何?有时,各式各样的新闻会反映在股市上,并影响到未来投资景气。有人曾说:格林斯潘的脸色好坏,就会影响股市的涨跌。这类影响当然可好可坏,跟能否事先预测到利率的调整有关:如果已有预警,则市场变化会受下列两者的影响,即预期利率调高或调低,与投资人认为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一般人买卖股票或债券时已预期利率的变动,不管猜得对不对,都有助于市场效率。同样的,战争、维持和平、政治事件等新闻都会影响市场的平均价格,如果你能比竞争者猜得更准,就可以因此获利。每日市场平均的变动是由各种大大小小的因素所造成的,它们会影响到不同股票与投资,加起来就像赌场醉鬼随机漫步的情况一样。

  然而,究竟这些变动有多随机?以纽约证交所一个普通交易日来看,大约有1000种个股红盘作收,1000种个股走软,另有700多种则维持平盘。如果这些涨跌变动真如习惯所称的随机,而个股变动也彼此独立,那么就可以采用平方根法则,以上涨与下跌个股支数的差约为1000,求其平方根,约等于30左右,与实际的40种相仿,属合理范围。因此,由这个粗略的案例,可看出个股涨跌就跟前面的那个醉鬼在断崖边漫步一样,总和平均就像身处在千百个醉鬼的正中心一样。

  类似分析的研究结论是股市每日平均变化的确很接近随机漫步,皆几乎找不到可辨识的模式,这也跟效率市场概念相当一致,认为应能找出某种可加利用的规律,如果它真的存在;而这种规律也会对价格结构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以自我补偿。如果可以接受这个概念,应该明白想利用平均值找出这个规律,就像要猜出一群醉鬼下一步想怎么走一样。尽管为了这些分析,投资人已花下大笔金钱,塞满了预言家的口袋,但因为证据仍是模棱两可,因此投资大众永远存有希望,大师们与其他赌博性企业家才能飞黄腾达。不过人们也不必全知全能,就可以利用所知的一切获得成功。

  再进一步往下探究,到底股市平均值日复一日的变动中,有多少是由随机漫步的累积效果所造成的(别忘了,随机漫步者在一段时间后,会从起始点向其他方向移动)。同样也可以用平方根法则及同性质但较复杂的定理来加以分析,结果亦很具说服力,只是不够清楚明白,那就是每日、每周、每月平均值的变动多因市场上个股随机、互不协调的变动所造成,就像是醉鬼移动路线一样。人们在认知上常犯的谬误是无中生有,自以为可在无规律中看出规律、在无秩序中找到秩序。

  启示:下面的一组试题可以测验你承担风险的能力:

  (1)你有足够的收入应付家庭的基本需要吗?

  (2)你有合适的人寿、健康保险吗?

  (3)万一你的主要收入中断了,你是否有足够的积蓄应付?

  (4)你是否摆脱得了繁重的财务负担?

  (5)你若在股市中损失了部分钱,你承受得了吗?

  巴菲特为什么能赚钱

  根据最近的统计报告,世界首富依然是比尔·盖茨,排名第二的就是巴菲特,他是惟一只靠经营股票而跻身富翁排行榜前列的人。

  他在谈他怎样选择理想股票时说:“我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沃特·迪斯尼公司。我最喜欢的公司是:美丽的城堡,周围是一圈又深又险的护城河,里面住着一位诚实而高贵的首领。最好有个神灵守护着这个城池。护城河就像一个强大的威慑,使得敌人不敢进攻。首领不断地创造财富,但不独占它。换句话说,我们喜欢那种具有市场统治地位,别人难以模仿,耐久可靠的大公司。”他还说:“当我买股票时,我就认为是买下了整个公司,就像在街边买了家商店。如果买下了商店,我就要了解它的一切。”

  因此,在网络股沸反盈天的时候,有人嘲笑巴菲特老了,他的投资思想已经过时,投资人也向他施加压力,希望他也投入“淘金”热潮。可巴菲特一直不为所动,他承认这些股票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润,但是他同时表示“不理解这些网络公司的赢利方式”。事过境迁,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高高在上的网络股也土崩瓦解,“老了”的巴菲特再次笑到了最后。

  巴菲特这种充满感情而又十分理智的炒股思想,使他在变幻莫测的股市始终把握着正确的方向,成为股市上一个著名的不倒翁。

  “股神”巴菲特曾经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发表了以下这番谈话:“我何以至此,不是智商问题,关键是理性。我一直视智商和天才如同发动机的马力,但是输出功率——发动机赖以运转的效能——依赖于理性。许多人驾驭400马力的发动机,但是只得到100马力的输出功率。更好的方式是用200马力的发动机并使之输出全部功率。”

  你也可以是“大师”

  好了,乱七八糟地谈了一通股经,该回到“博弈”的正题上来了。如果你希望在股市上赚钱,就该先明确你的目的。你要的是红利还是博取差价?如果是前者,你就该像巴菲特那样,选择合适的时机,找几支值得投资的股票(如业绩良好、安全可靠、市盈率低等)买下,然后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是后者,你就要明白,实际上你是要从别人腰包里掏钱,这可能与道德无关,但与策略大有关系。既然玩股票的大多输钱,你就必须跟大多数人反着来。

  当然,这里不是要告诉你应该在大家狂抛股票时逆流而上,我们说过,股市是个心理市,兵败如山倒时企图做“中流砥柱”只能被踩成肉饼。你应该比他们反应更快而不是更慢,别人疯狂买进时你退出(一个在股市上赚了大钱的人是这样“分析行情”的:当他发现营业大厅外停放的自行车超过一定数量时就卖出),市场一片低靡时进入,既然你就是要赚大家的钱,你就一定要先知道他们的玩法错在什么地方。

  “跑赢大市”(即自己的收益高于指数增长)其实并不如想像的那样容易,即使在所谓“牛市”中,个股还是有的会涨,有的会跌。如果能比别人早一步得到内幕消息,就可因此获利。

  用决策方法在股市使获利极大化也非常复杂,且跟上述那些繁杂的统计脱离不了关系。所谓“快速上升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