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605-张氏医通 >

第121节

605-张氏医通-第121节

小说: 605-张氏医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逆汤(方祖)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小柴胡汤(方祖) 
龙胆泻肝汤(胁痛门) 
崔氏八味丸(方祖) 滋肾丸(大补丸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二陈汤(方祖) 
桂枝汤(方祖) 
防己茯苓汤(防己黄 汤下) 舒筋三圣散(中风门) 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汤下) 

卷十四
疝门
属性:大乌头煎(金匮) 治寒疝远脐痛。自汗出。手足逆冷。脉沉紧者。 
川乌头(大者二枚。炮去皮脐。破八片)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一升。煎令水气尽。取一升。强人服五合。弱者三合。不 
瘥。明日再服。 
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 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并治产后腹中 痛。 
当归(一两) 生姜(两半) 羊肉(生者二斤) 
先煮羊肉去滓及沫。取清者煮上二味。温分三服。若寒多者。倍生姜。痛多而呕者。加橘皮、 
白术。血积不止。千金去生姜换干姜加生地黄。产后虚羸。喘乏自汗。腹中绞痛。千金加桂心、芎 
、芍药、干地黄、甘草。产后虚乏。本方去生姜。加黄 、桂心、干地黄、芍药、麦门冬、茯苓 
、甘草、大枣。 
抵当乌头桂枝汤(金匮。千金名乌头汤) 治寒疝腹痛逆冷。手足不仁。身体疼痛。 
乌头(大者一枚。炮去皮脐。破八片) 
上一味。以蜜一斤。煎减半。以桂枝汤五合解之。合得一升余。初服二合。不瘥。即服三合。 
又不知。服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桂枝汤即桂枝、芍药、甘草、姜、枣、本方。 
乌头栀子汤(金匮) 治疝瘕少腹缓急。痛处按之即减。 
川乌头(童便浸。炮去皮) 栀子(姜汁炒黑。各三钱) 
上二味。水煎。空心放冷服。不瘥。再服。 
酒煮当归丸(一名丁香楝实丸) 治寒束热邪。疝瘕诸痛。及妇人带下瘕聚。 
当归 附子(炮) 茴香(各一两) 川楝子(酒煮。去皮核净。五钱) 
上四味。以酒三升。煮酒尽焙干。入后四味。 
丁香 木香(各三钱) 延胡索(醋炒一两) 全蝎(十四枚。滚醋泡去咸) 
共为细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食前温酒送下。(云岐家秘。多肉桂五 
钱) 
天台乌药散 治疝瘕。小腹引控睾丸而痛。 
乌药 木香 茴香(盐水炒) 青皮(醋炒) 良姜(各五钱) 槟榔(赤者二枚) 
川楝子(大者二十枚。酒浸煮。去皮核。取净肉同巴豆二十粒炒。去巴豆) 
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服。痛甚者。姜汁酒送下。 
金匮蜘蛛散 治阴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 
大蜘蛛(十四枚。去头足。) 肉桂(半两。同蜘蛛研) 
为散。每服一钱。日再服。温酒送下。蜜丸亦可。 
宝鉴当归四逆汤 治厥疝。胁下久寒结痛。 
当归(钱半) 附子(炮) 肉桂 茴香(炒) 延胡索 柴胡(各一钱) 芍药 
茯苓(各八分) 泽泻 川楝肉(各六分) 
水煎。空心稍凉服。 
香橘散 治睾丸偏坠。 
茴香(盐水炒。五钱) 香(盐水炒) 橘核(去壳。研。压去油) 山楂肉(炒。各一两 
) 
为散。每服三四钱。空心温酒调服。 睾丸肿大痛甚。左右移换者。加木香、沉香各三钱。川 
楝肉、青盐各二钱。荔枝核十枚烧灰。 
木香楝子散 治偏坠久药不效。属湿热者。 
川楝子(三十枚。同巴豆三十粒炒。去巴豆。制法如天台乌药散) 川萆 (五钱) 
石菖蒲(一两。盐水炒) 青木香(一两) 荔枝核(二十枚。烧存性) 
茴香(炒。取净末。六钱) 
为散。每服二钱半。入麝香少许。空心盐酒送下。 
喝起丸 治疝肾虚腰痛。 
杜仲(盐水炒。二两) 胡芦巴(同芝麻炒) 补骨脂(炒) 香(盐水炒) 川萆 (各 
一两) 
上为细末。入连皮胡桃肉三十枚。青盐半两。同研如泥。入炼白蜜丸。如弹子大。空腹细嚼二丸 
。温酒送下。卧时再服二丸。 此本青娥丸。入 香、胡芦巴、萆 三味。故专主肾虚腰痛。小腹 
疝瘕。 
加味通心散 治小肠疝痛。水道不通。 
瞿麦穗(一两) 木通 栀子仁(酒炒黑) 黄芩 连翘 甘草梢 川楝肉 
车前(各五钱) 肉桂(三钱) 
为散。每服五钱。加灯心二十茎。竹叶十片。水煎服。 
立效散 治疝因食积作痛。 
山楂肉(醋浸。炒黑。一两) 川楝肉(酒煨) 香(盐水炒) 枳实(炒) 苍术(泔浸 
。去粗皮。炒) 香附(醋炒) 山栀(姜汁炒黑) 
青皮(醋炒。各半两) 吴茱萸(去闭口者。三钱) 
为散。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水煎。 
九味蟠葱散 治疝因风寒湿气。睾丸肿痛。 
延胡索(一两) 肉桂(五钱) 干姜(炮。二钱) 丁香(一钱) 茯苓(六钱) 甘草( 
炙) 苍术(泔浸。炒) 
槟榔 羌活(各三钱) 
为散。每服五钱。入连须葱白二茎。水煎。食前热服。取微汗效。不愈。再服。腹胀便秘。有 
食积梗痛。去羌活加三棱、蓬术、缩砂仁。 
禹功散(水肿门) 桂苓丸(五苓散下) 五苓散(方祖) 二妙散(大补丸下) 崔 
氏八味丸(方祖) 
龙胆泻肝汤(胁痛门) 代抵当丸(抵当汤下) 桂枝汤(方祖) 

卷十四
交肠门
属性:五苓散(方祖) 芎归汤(四物汤下) 香连丸(佐金丸下) 四七汤(二陈汤下) 滚 
痰丸(痰饮门) 

卷十四
肠鸣门
属性:升阳除湿汤(平胃散下) 二陈汤(方祖)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 
下) 半夏泻心汤(方祖) 
平胃散(方祖) 葶苈木香散(五苓散下) 附子粳米汤(腹满门) 胃苓汤(平胃散下) 葶苈 
丸(水肿门) 

卷十四
肠痈门
属性:薏苡附子败酱散 治肠痈初起。 
薏苡仁(一两) 附子(二钱) 败酱(五钱。一名鹿肠。徽人以之爆干作羹。名苦蔗菜) 
为散。取方寸匕。水煎顿服。小盒饭利。 
薏苡败酱汤(千金) 治肠痈未溃。 
薏苡仁 桔梗 麦门冬(各一两) 败酱 牡丹皮 茯苓 甘草 
生姜(各六钱) 丹参 芍药(各一两二钱) 生地黄(两半) 
上十一味。水煎分三服。日三。 
薏苡瓜瓣汤(千金) 治肠痈。 
薏苡仁(三合) 牡丹皮 桃仁(各一两) 瓜瓣(六合) 
上四味。水煮分再服。 崔氏有芒硝六钱。云腹中 痛不安。或胀满不下饮食。小便涩。此 
病多是肠痈。人都不识。妇人产后虚热。多是此病。纵非痈疽。便服此方。无伤损也。 
赤小豆当归散(诸见血门) 大黄牡丹汤(小承气汤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千金 
托里散(保元汤下) 太乙膏(胃脘痈门) 

卷十四
脱肛门
属性: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升麻汤(方祖) 人参胃风汤(四君子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 
汤下) 人参固本丸(二冬膏下) 
黄连犀角散(痢门) 

卷十四
痔门
属性:唤痔散 治内痔不出。 
草乌头(生用。一钱) 刺 皮(烧存性。一钱) 枯矾(五钱) 食盐(炒。三钱) 麝香 
(五分) 冰片(三分) 
为散。先用温汤洗净。随用津唾调药三钱。填入肛门。片时即出。去药。上护痔膏。 
护痔膏 
白芨 石膏 黄连(各三钱) 冰片 麝香(各二分) 
为细末。鸡子清入白蜜少许。调成膏。护四边好肉。方上枯痔散。如痔旁肌肉坚者。不必用此 
。 
枯痔散 凡痔疮突出。即用此药。 
白矾(二两) 蟾酥(二钱) 轻粉(四钱) 砒霜(一两) 天灵盖(青盐水浸。 赤清水 
内淬七次。四钱) 
共研极细末。入小新铁锅内上用瓷碗密盖。盐泥封固。炭火 至二炷香。待冷取药研极细末。 
铅罐收贮。每日上午葱汤洗净。用津唾调捻如钱浓。贴痔上令着。以薄绵纸挪软掩上。卷束其药。 
不使侵好肉上。若内痔。至晚再换一次。至六七日。其痔枯黑坚硬住药。待其裂缝自落。换落痔汤 
洗之。 
落痔汤(一名起痔汤)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防风 荆芥 栀子 
槐角 苦参 甘草(各一两) 朴硝(五钱) 
上作三服。用水煎洗。待痔落之后。搽生肌散。如痔傍肉不赤肿。枯黑即落。不必用此。 
生肌散 
乳香 没药(各一两) 海螵蛸(水煮。五钱) 黄丹(炒飞。四钱) 赤石脂( 。净 
七钱) 龙骨( 。净四钱) 血竭(三钱) 
熊胆(四钱) 轻粉(五钱) 冰片(一钱) 麝香(八分) 珍珠(二钱。另研) 
为极细末。铅罐收贮。早晚搽二次。膏掩。渐敛而平。 
洗痔消肿痛方 
蕺菜(一名鱼腥草) 苦楝根 朴硝 马齿苋 瓦 花(各一两) 
用水十碗。煎至七八碗。先熏后洗。诸痔肿痛可消。故附录之。 
胡连追毒丸 治痔漏不拘远年近日。有漏通肠。污从孔出。先用此丸。追尽脓毒。 
胡黄连(一两。切。姜汁炒) 刺 皮(一两。炙切。再炒脆) 麝香(三分) 
为末。陈米烂饭为丸。麻子大。每服一钱。食前温酒下。服后。如脓水反多。是药力到也。勿 
惧之。候脓水将尽。服黄连闭管丸。 
黄连闭管丸 
胡黄连(净末。五钱) 穿山甲(麻油内煮黄色) 石决明( ) 槐花(微炒。各五钱) 
为末。炼白蜜丸。麻子大。每服一钱。晨昏各一服。米饮下。至重者四十日愈。如漏之四边有 
硬肉突起者。蚕茧二十枚炒末。和入药中。治遍身诸漏皆效。 
煮线方 治瘿瘤及痔根细者。 
芫花(半两。勿犯铁) 壁钱(二钱) 
用细白扣线三钱。同上二味。用水一碗。盛贮小瓷罐内。慢火煮至汤干为度。取线阴干。凡遇 
前患。用线一条。大者 
用二条。双扣扎于根蒂。两头留线。日渐紧之。其患自然紫黑。冰冷不热为度。轻者七日。重 
者十五日。后必枯落。后用珍珠、轻粉、韶粉、冰片为散。收口至妙。 一方。用芫花根洗净捣汁 
。入壁钱浸线用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卷十五痔门
目门
属性:千金磁朱丸 治神水宽大渐散。光采不收。及内障拨后。翳不能消。用此镇之。 
磁石(能吸铁者良) 朱砂 
先以磁石置巨火中 七次。每 必淬以醋。研细水飞。澄定晒干。取净二两。朱砂亦研细水 
飞晒干。取净一两。用生神曲末三两。与前二味和匀。更以神曲一两。水和作饼煮浮。搜入前药为 
丸。加绿豆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按千金磁朱丸方。本指南之制而立。昔黄帝征蚩 
尤。玄女授帝指南以定方隅。法用神砂雄黄拌针入生雁胫骨空中锻炼而成。锻过必置磁石之上。盖 
朱禀南方离火之气。而中怀婴 。磁禀北方坎水之精。而外发氤氲。真匡正辟恶之灵物也。得阴阳 
二气之交。所以入水不濡。戾天能飞。用以佐磁朱而制针。则最重之质。置水能浮。随磁吸引。以 
为指南之准则。近世以雁胫难得。用白雄鸡血朱砂雄黄。拌针入活鲤鱼首。 过同磁石收贮。取其 
准上午下子者用之。与雁胫之义不殊。凡羽禽之目。皆自下睫而交上睫。性皆升举。所以能飞。非 
若毛兽之目。悉自上睫而交下睫也。吾尝静观飞走升沉之理。于兹可默识矣。千金爰悟其旨。取磁 
之重。以镇神水之不清。而收阴霾之障蔽。用生曲者。籍以发越丹石之性。犹雁胫鼓跃二气之义 
也。噫。崇古立方之圣。莫如长沙。长沙之后。唐进士一人而已。 
皂荚丸 治外内一切障膜。翳嫩不宜针拨者。此丸与生熟地黄丸并进。 
蛇蜕(酥炙。七条) 蝉蜕 元精石 穿山甲(炮) 当归 白术(生) 茯苓 
谷精草 木贼 白菊花 刺 皮(蛤粉炒) 龙胆草 赤芍 连翘(各两半) 
猪爪(三十枚。蛤粉炒) 人参(一两) 川芎(半两) 
共为细末。一半入牙皂十二挺。烧存性和匀。炼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空心食前杏仁 
汤送下。一半入仙灵脾(即淫羊霍)一两。每服三钱。用猪肝三片。批开夹药煎熟。临卧细嚼。用原汁送下。 
生熟地黄丸 治肝虚目暗。膜入冰轮。内外诸障。 
生地黄(八两) 熟地黄(十二两) 石斛(盐水炒) 牛膝(酒蒸。各四两) 菊花(去蒂。 
六两) 羌活 防风 
杏仁(汤泡。去皮尖) 枳壳(各二两) 
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以黑豆三升。炒令烟尽。淬好酒六升。每用半盏。食前送下。盐 
汤亦可。或用生鸡肝捣烂为丸。尤妙。 此即明目地黄丸加菊花、羌活。其间防风、杏仁、枳壳与 
地黄、牛膝同用者。以其久风袭入寒水之经也。若精血亏人。则当去此三味。易白蒺藜、当归、枸 
杞。未为不可也。 
夏枯草散 治肝虚目珠痛。至夜疼剧。 
夏枯草花(一两) 香附(童便浸。二两) 甘草(炙。二钱) 
为散。每服四钱。茶清调。日三服。或加芽茶煎服。痛久血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