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44-要药分剂 >

第15节

044-要药分剂-第15节

小说: 044-要药分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论】钱乙曰。熊胆佳者通明。每以米粒许点水中。连转如飞者良。余胆亦转。但缓 
耳。士材曰。熊胆入胆。从其类也。清火定惊之功。较胜诸胆。时珍曰。大能清心平肝。杀 
虫退 
【禁忌】经疏曰。小儿不因疳症而目生障翳。及痘后蒙蔽者。均忌。 

卷七泻剂下
刺皮
内容:味苦。性平。有小毒。得酒良。畏桔梗、麦冬。 
【主治】主五痔阴肿痛引腰背。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本经) 疗腹痛疝积。 
烧灰 
(甄权) “ 肉”主反胃。炙黄食。(藏器) 
【归经】入胃经。为凉血之品。 
【前论】寇氏曰。 皮治胃逆。开胃气有功。 
【炮制】时珍曰。 黑存性。一云。细锉炒黑用。 
以上泻剂禽兽部 

卷七泻剂下
龙齿
内容:味涩。性寒。无毒。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铁器。 
【主治】主大人惊痫诸痉。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小儿五惊十二痫。(本经) 
小 
儿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治蛊毒。杀精物。(别录) 治烦闷狂热鬼魅。(日华) 
【归经】入心肝二经。为镇心安魂。除烦清热之品。 
【前论】仲淳曰。龙骨入心肝肾肠。龙齿单入心肝。故骨兼有止泻涩精之用。齿惟定惊 
安 
魂 
【禁忌】经疏曰。龙齿禁忌。约与骨相似。 
以上泻剂鳞部 

卷七泻剂下
真珠
内容:味甘咸。性寒。无毒。禀太阴之精气而结成。降也。阴也。 
【主治】主手足皮肤逆胪。镇心。绵裹塞耳。主聋。敷面令人润泽好颜色。粉点目中。 
主肤 
胞衣。点 
【归经】入心肝二经。为泄热定惊之品(水精所孕水能制火故专治火热症) 
【前论】陆佃曰。蛤蚌无阴阳牝牡。须雀化成。故能生珠。专一于阴精也。 庵曰。 
虽 
云 
假 
【禁忌】经疏曰。凡病。不由火热者忌。 

卷七泻剂下
石决明
内容:味咸。性平。无毒。得水中之阴气而生。可升可降。阴也。畏旋复花。 
【主治】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别录) 肝肺风热。骨蒸劳热。(李 ) 通五 
淋。( 
【归经】入肝经。为专除风热之品。 
【前论】无己曰。石决明咸寒。入血除热。又能入肾补阴。 
鳌按、石决明大补肝阴。肝经不足者。断不可少。 
【炮制】李 曰。凡用。磨去粗皮。面裹煨熟。捣研极细。 

卷七泻剂下
海蛤粉
内容:味咸。性寒。无毒。禀水中之阴气而生。降也。阴也。曰海者。别于江湖地泽所生也。 
【主治】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同香附末、姜汁调服。主心 
痛。 
散肿毒。治 
【归经】入心肾二经。为软坚润下之品。 
【前论】仲淳曰。诸痰皆火气上炎煎熬津液而成。得此能软坚润下。故痰消。 
【禁忌】经疏曰。虽善消痰积血块。然脾胃虚寒。宜少用。 

卷七泻剂下
瓦楞子
内容:味咸。性平。无毒。禀水中阳气而生。降也。阴中阳也。 
【主治】主一切血气。冷气。症癖。火 醋淬。醋丸服。(日华) 化痰积。消血块。(丹 
溪) 
【归经】入肝经。兼入肺脾二经。为软坚散结之品。 
【前论】吴瑞曰。瓦楞消痰。其功最大。凡痰膈病用之如神。 
【炮制】雷公曰。取陈久者。火 赤。米醋淬三度。出火毒。研粉。 
以上泻剂介部 

卷七泻剂下
水蛭
内容:味苦咸。性平。有毒。畏锻石、食盐。 
【主治】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症积聚。(本经) 堕胎。(别录) 治折伤跌扑 
有效。 
【归经】入肝膀胱二经。为破血泄结之品。 
【前论】无己曰。咸走血。苦胜血。用水蛭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去肝经聚血。 

卷七泻剂下
五谷虫
内容:即粪中蛆。味甘咸。性寒。无毒。 
【主治】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大明) 
【归经】入脾胃二经。为去热疗疳之品。(幼科要药) 
【前论】宁原曰。粪蛆专能消积。以其健脾扶胃也。积消则饮食停滞之热毒亦清矣。 
【炮制】备要曰。凡使。漂极净。晒干。或炒或 为末用。 

卷七泻剂下
虻虫
内容:味苦。性微寒。有毒。降也。阴也。恶麻黄。 
【主治】主逐瘀血。破血积。坚痞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本经) 女子月水 
不 
通。 
【归经】入肝经。兼入三焦经。为破血泄结之品。(肝经血分药) 
【前论】河间曰。虻食血而治血。因其性而为用也。 无己曰。苦走血。血结不行者。 
以苦 

卷七泻剂下
蟾蜍
内容:味辛。性寒。微毒。禀土金之精气。上应月魄而生。降也。阴也。 
【主治】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疗阴蚀疽疠恶疮。 犬伤疮。 
能 
一切 
子大 
腰眼并 
(别 
捣汁服 
【归经】入胃经。为杀虫拔毒之品。(疳积痈疽诸疮要药) 
【前论】东垣曰。蟾蜍。土之精也。上应月魄而性灵异。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古今诸 
方所 
蟾蜍 
消积 
拔疔 
水。 
浑身水肿。及单腹胀者。青蛙一二枚。去皮。炙。食之。自消。 
【炮制】经疏曰。凡使蟾酥。用人乳化开。切不可入人目。若误入。赤肿欲盲。急以紫 
草汁 

卷七泻剂下
白颈蚯蚓
内容:味咸。性寒。无毒。得土中阴水之气而生。降也。阴中阴也。畏葱、盐。 
【主治】主蛇瘕。去三虫。杀长虫。(本经) 化为水。疗伤寒温病伏热发狂。大腹黄 
疸。 
( 
人小 
热痢 
入轻粉 
【归经】入胃轻。为清热利水之品。 
【前论】苏颂曰。肾脏风下注病。不可缺也。香港脚药必须用之为使。然亦有毒。不可过 
剂。 
行湿 
得 
【禁忌】经疏曰。蚯蚓性大寒。能除有余邪热。故伤寒。非阳明实热。狂躁者。忌。温 
病无 
复有 
【炮制】吴瑞曰。凡使。有炙为末。有阴干研末。有化水。有生捣。各随方法。 
以上泻剂虫部 

卷八
轻剂
内容:徐之才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 张从正曰。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 
身热 
剂也 

卷八轻剂
麻黄
内容:味苦。性温。无毒。禀天地清阳刚烈之气以生。升也。阳也。浓朴、白薇为使 
石苇。 
【主治】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 
积聚 
九窍。调 
【归经】入肺膀胱二经。兼入心大肠二经。为发汗之品。(肺家专药) 
【前论】东垣曰。六经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闭拒。营卫气血不行。故谓 
之实 
毛气 
脱人元 
主营为 
【禁忌】经疏曰。诸虚有汗。肺虚痰嗽。气虚发喘。阴虚火炎眩晕。南方中风瘫痪。平 
日阳 
【炮制】备要曰。凡用发汗。取茎。去根节。煮十余沸。竹片掠去浮沫。或用醋汤略泡。 
晒 

卷八轻剂
葛根
内容:味辛甘。性平。无毒。禀天地轻清之气而生。升也。阳也。 
【主治】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本经) 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 
开 
腠理 
烦热 
器) 〔 
利大 
主 
【归经】入胃膀胱二经。兼入脾经。为解肌升阳散火之品。(兼宣剂) 
【前论】洁古曰。太阳初病头痛。未入阳明。不可服葛根升麻以发之。恐反引邪入阳明 
也。 
溪曰。凡斑痘。已见红点。不可服葛根、升麻。恐表虚。反增斑烂也。又曰。凡治疟。无汗 
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有汗要无汗。扶正为主。带散。若阳疟有汗。加参、 、白术 
以敛之。无汗。加芩、葛、苍术以发之。 
【禁忌】备要曰。多用反伤胃气。升散太过也。 

卷八轻剂
升麻
内容:味甘苦。性平。无毒。禀天地清阳之气而生。升也。阳也。 
【主治】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 
时 
脓。 
通。 
浊 
【归经】入脾胃二经。为升阳散毒之品。(兼宣剂 脾胃引经药 疮家圣药 能发浮汗) 
【前论】元素曰。凡补脾胃药。非此为引用。不能收效。脾痹非此不能除。升发火郁。 
能升 
中之 
缓带 
散手 
【禁忌】经疏曰。凡吐衄。咳多痰。阴虚火动。肾经不足。及气逆呕吐。惊悸怔忡癫狂 
等病 

卷八轻剂
苍耳子
内容:味苦甘。性温。无毒。得土之冲气。兼禀天之春气以生。可升可降。阳也。忌猪肉 
肉、米泔。害人。 
【主治】主风寒头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膝痛。溪毒。(藏器) 治肝 
热。 
明 
【归经】入肺经。为发汗散风胜湿之品。(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 
【前论】好古曰。苦以燥湿。甘以和血。温则通畅。春气发生而升。故主以上诸症。 
鳌按、苍耳即 耳。治鼻渊鼻息。断不可缺。能使清阳之气上行巅顶也。 

卷八轻剂
木贼草
内容:味甘。微苦。性温。无毒。感春升之气而生。升也。阳中阴也。 
【主治】主目疾。退翳膜。消积块。益肝胆。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崩中赤 
白。 
【归经】入肝胆二经。为退翳发汗之品。(升散火郁风湿) 
【前论】刘禹锡曰。木贼得牛角腮、麝香。治休息久痢。得禹余粮、川芎、当归。治崩 
中赤 
【禁忌】经疏曰。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血暴赤肿痛者。均忌。 

卷八轻剂
灯心草
内容:味甘。性寒。无毒。禀清芬之气而生。浮也。阳也。 
【主治】主五淋。(开宝) 泻肺。治阴窍涩不利。除水肿。癃闭。(元素) 治急喉痹。 
烧灰 
【归经】入心肺小肠三经。为清热行水之品。(兼通剂 降心火 清肺热 利小肠) 
【前论】仲淳曰。其质轻通。其性寒。味甘淡。故能通利小肠热气下行。从小肠出。小 
肠为 
【禁忌】经疏曰。性专通利。虚脱人不宜用。 

卷八轻剂
连翘
内容:味苦辛。性平。无毒。感清凉之气。得金水之性以生。升也。阳也。一云阴中阳也。 
【主治】主结热痈疮。(本经) 去白虫。(别录) 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 
(甄 
权) 
心火。 
【归经】入胆大肠三焦三经。兼入心心包二经。为散结清火之品。(兼宣剂) 
【前论】元素曰。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 
三 
痒 
疮 
为 
鳌按、人之气血。贵乎通流。若血分壅滞。气分遏抑。便成疮肿。连翘能散结。故主之 
也。 
【禁忌】经疏曰。此清而无补之药也。痈疽已溃。及火热由于虚。与脾胃薄弱作泄者。 
均忌 

卷八轻剂
谷精草
内容:味辛甘。性微温。无毒。得金气以生。升也。阳也。 
【主治】主喉痹。齿风痛。诸疮疥。(开宝) 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时 
珍) 
【归经】入肝经。兼入胃经。为清热明目之品。(补肝气要药轻浮上行) 
【前论】时珍曰。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用治目中诸病。其明目退翳之功。在菊 
花之 
火。 
此 
以上轻剂草部 

卷八轻剂
百草霜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主消化积滞。入下食药中用。(苏颂) 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 
后 
诸病 
痢。妇 
【归经】入肝肺胃三经。为救标之品。(止血消积) 
【前论】虞抟曰。百草霜。釜底墨。梁上尘。皆烟气结成。但其质有轻虚结实之异。重 
者归 
亦 
其治失血胎产等。虽是血见黑则止。亦不离从治义。 
【禁忌】经疏曰。虽能止血。无益肠胃。救标则可。治本则非。忌多服。 
【炮制】李 曰。此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也。其质轻细。故曰霜。若深村久灶额上墨。 
尤 

卷八轻剂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 
【主治】主止血生肌。合金疮。治产后血晕。崩中猝下血。醋磨服之。又止血痢。及小 
儿客 
之。点 
【归经】入心肝二经。为清凉之品。 
【前论】丹溪曰。墨属金而有火。入药健性。又能止血。 
以上轻剂土部 

卷八轻剂
蝉蜕
内容:味咸甘。性寒。无毒。禀水土之余气成形。其飞鸣又得风露之清气。可升可降。阴中 
阳也。 
【主治】主小儿惊痫。妇人生子不下。烧灰水服。治久痢。(别录) 研末一钱。井花 
水 
服。 
痘疹作 
【归经】入肝经。为驱风散热之品。 
【前论】海藏曰。蝉暗去翳膜。取其脱意也。蝉性脱而退翳。蛇性窜而驱风。因其性而 
为用 
以上轻剂虫部 

卷八
重剂
内容:徐之才曰。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 张从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