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

第82节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第82节

小说: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火熨大热入胃,胃中水竭,可以见到烦躁,谵语。这里写躁烦,应 
当是烦躁,这是阳盛则烦的证候,知道这个就可以了。这不正是温热邪 
气容易伤人阴液,容易顺传阳明,容易引发谵语的临床表现吗? 
或者说是逆传心包,顺传阳明出现了胃中水竭,逆喘心包出现了热盛神 
昏的谵语,这是110条。 
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就是用火疗的方法来发汗,底下 
说〃邪风被火热〃,就是风邪被医生用了火热的疗法来治疗。〃血气流溢, 
失其常度〃,这提示了火热邪气容易伤阴、伤血,也提示了温热邪气容易
伤阴、伤血。〃两阳相熏灼,其身则发黄〃,所谓〃两阳相熏灼〃是里面有 
风热邪气,外面又用了火热疗法,两阳相合,热伤营血,营气不布。 
我们正常人有红润的面色,这是由于营气能够输布的表现。当热伤营 
血,营气不布的时候,正常的红润面色就没有了,就出现了全身发黄的 
颜色。现在有的人说,这种火热伤营血的发黄时溶血性黄疸。我想这种 
说法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够把热伤营血的发黄,局限在溶血性 
黄疸。 
这提示了火热邪气容易发黄的临床特征。 
下面我们隔过中间的一段话,〃但头汗出,剂项而还〃,这是一个火邪伤 
阴内热证。我们为什么在这一条里要把这个症状提出来请大家注意呢? 
因为在《伤寒论》中出现〃但头汗出,身无汗〃的,我们前面讲过湿热发 
黄证,可以有〃但头汗出,剂项而还〃,身上没有汗。我们在前面还有讲 
大陷胸汤证,水热互结,热不得外越,阳热上蒸,可以见到〃但头微汗 
出〃。有两个方证了,一个是湿热发黄证,一个是大结胸证。 
我们现在遇到的第三个证候是火邪伤阴内热证。为什么可以有但头汗 
出?这是因为热欲外越而为汗,因为阴伤而汗出无源,所以身上没有 
汗,这不是热郁,而是因为阴伤,汗出无源,所以身上没有汗,残留的 
一点津液,被热上蒸,仅仅能够见到头上出汗。因此火邪伤阴内热证在 
症状上虽然有〃但头汗出,身无汗〃,它和湿热发黄的热郁,水热互结的 
结胸证的热郁出现的〃但头汗出,身无汗〃的病机是不一样的。 
这就提示我们在临床辩证的时候,如果来了一个病人,主诉主要是头部 
出汗,那你要判断这是热郁呢,还是津液不足,热不能够向外发越。 
关于但头汗出的问题,我们以后还会遇到好几个方证,到时候我们还会 
和这111条来联系。 
下面看113条,113条第一行中间:〃被火必谵语〃,这一条我们就抓这一 
句,关键的一句话就可以了。就是误用火疗以后,伤阴助热,火热上扰 
心神可以出现谵语。 
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所谓〃到 
经〃是指的太阳病的自然病程十七天,到七天,到了七天了,太阳病的自 
然病程应当结束了,但是病邪没有解。〃必清血〃,什么叫清血?清是名
词厕清的清,活用如动词,当便、排、拉来讲,所以清血就是便血,这 
是热迫血妄行。用火熏之后,火热内攻,热迫血妄行而导致了便血。这 
是火热动血的表现。名为火邪,这就是火邪所造成的。 
下面看115条,〃脉浮,热甚〃,这个浮是主热的。〃而反灸之〃,反用火 
灸。〃此为实〃,这原来是里实热证,你用了灸法,〃实以虚治〃,实〃因火 
而动〃,动什么呢?动血。 
证你用了治虚证的方法来治疗。〃必咽燥,吐血〃,所以〃动〃是伤阴动 
血,伤阴就出现了咽燥,动血就出现了吐血,这是火灸以后造成的火热 
伤阴动血的证候。 
这个116条他讲的内容实际上是对上述内容的重复,他用了许多修饰的词 
来修饰,误用火疗以后的这种变化。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就是因为你用了火灸的方法,对人 
来说就成为一种邪气。〃则为烦逆〃,这个烦就是热,热就是火,烦逆就 
是火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 
复也〃,这段话提示了火热邪气内攻导致伤阴、耗血、〃焦骨伤筋〃的这种 
病变。 
以上火逆证的条文提示了火热邪气容易伤阴、容易动血、容易发黄、容 
易上扰心神等等这种病变特征,为后世温病学家在创立温病学说的过程 
中提供了许多辩证的思路。 
到底温热邪气容易伤什么,在《伤寒论》中都有提示,只不过《伤寒 
论》中没有提出更多的治法。是这些治法给丢了呢,还是张仲景本身就 
没有写,还是汉代对治疗温热病的这种经验就不够丰富,到今天我们也 
没有办法考证。 
所好的是近200多年以来,中医界有许多有志之士认真地读了《伤寒论》 
之后,在《伤寒论》的启发下创立了辨温病的一系列的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辩证等等方法,为治疗外感热病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的方药和辨证 
论治的思路,这应该是我们非常高兴的事情。好,火逆证我们就这样讲 
过去了,下面看太阳病篇的欲愈候。 
你判断一个病人是不是将要好,它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先看58条,讲义 
的92页。〃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
必自愈。〃凡是一个外感病,或者发汗,或者催吐,或者泻下,前三个若 
是表并列的,第四个若是表因果的。结果就造成了大邪已去,津血已 
伤,〃若亡血,亡津液〃,是指大邪已去,津血已伤。这个时候怎么办? 
在许多情况下,不必用药去干扰病人人体的自我康复机能,只要节饮 
食,慎起居,很好的进行饮食调理,机体能的自我康复机能发挥作用以 
后,使阴阳之气达到了新的平衡协调的状态,病就会自己好。这就是58 
条所说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要特 
别重视机体的自我康复机能。 
对于一个外感病来说,发烧已经退了,大邪已去,病程又比较长,肯定 
正气有所损伤,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用过汗、吐、下等等祛邪的方 
法,所以当大邪已去正气没有恢复,机体没有恢复的时候,你如果这个 
时候匆匆忙忙的用滋阴的,用助阳的药,可能更会伤害他的脾胃,反倒 
不利于他的恢复。所以,〃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是强调要重视人体的 
自我康复机能,在病后,不一定要用药物去干扰人体的正气。 
仲景怕你不明白他所说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是什么意思,所以59条 
就举了一个例子。〃大下之后,复发汗〃,你看又经过泻下,又经过发 
汗,这个时候表证没有了,他没再说发热,其表不解等等。〃小便不利 
者〃,出现了尿少,这个小便不利就是尿少,这是什么原因呢?〃亡津液 
故也〃,是因为津液被伤的缘故。〃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你不要 
用利尿的药去治他。因为他的主证是小便不利,这里〃勿治之〃是说你不 
要去用利尿的方法来治疗他。〃得小便利〃,通过饮食调理,小便正常 
了,〃必自愈〃,津液自然就恢复了。举这个例子就说明〃阴阳自和者,必 
自愈〃是什么意思呀,是大邪已去,正气未复,出现了津血不足的表现, 
通过机体的自我康复机能,通过饮食调理和生活的调节,阴阳可以自 
和,病可以自己好。同时也提示我们凡病都是阴阳失和,因此治病应当 
和阴阳,只要阴阳调和了,这个病就好了。这是从治疗的角度来说。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以阴阳为纲的,正因为它以阴阳为纲,才分了三 
阳病和三阴病。 
在《伤寒论》中,以阴阳作为辨证的条文是哪条呢?就是我们前面所说 
的〃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以阴阳来辩证。 
以阴阳来判断预后的条文是哪一条呢?就是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 
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是以阴阳来判断预后 
的。 
有没有用阴阳来归属脉象的呢?在我们的398条中没有,在《伤寒论》的 
第一篇辨脉篇,说:〃凡脉大、浮、数、动、滑者,此名阳也,沉、涩、 
弱、弦、微者,此名阴也〃,这就是以阴阳来分脉。 
可见仲景以阴阳来分脉,以阴阳来分证,以阴阳来判断预后,所以阴阳 
学说是贯穿仲景的诊断、辩证、治疗、预后的自始至终的。 
正因为58条,他是用阴阳这样的辩证的总纲来判断预后,所以条我们觉 
得是个很重要的条文。大家对这一条应当不是一般的了解,应当把它记 
住。 
判断预后的剩下两条,一个讲的是自汗作解,93条讲的是自汗作解,94 
条讲的是战汗作解。 
我在前面讲麻黄汤适应证的时候,曾经谈到,太阳病自愈的方式有自汗 
作解的,有战汗作解的,有自衄作解的。自衄作解我们在前面的麻黄汤 
的适应证中曾经提到过。自汗作解是93条,战汗作解是94条,这两条原 
文我不想在课堂上讲,主要是觉得我们已经把太阳病篇就要学完了。通 
过这段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读《伤寒论》原文的一种基本能力,所以 
我只是给大家留这么一个作业,你们下去自己学一学这两条原文,参照 
讲义给它做个注释,看看能不能懂,并且要记住,太阳病的自愈可以是 
自汗,也可以是战汗。 
这样的话,关于太阳病的欲愈候我们就谈完了。 
太阳病的最后一节是太阳病的类似证,所谓太阳病的类似证,就是它本 
身不是外感病而是杂病,只不过它的病程中有类似于太阳病的表现,放 
在太阳病篇里来和太阳病相鉴别的。这里所列的两个方证,一个是十枣 
汤证,一个是瓜蒂散证。严格地说十枣汤证和瓜蒂散证在《伤寒论》中 
不是重点内容,应当放在《金匱要略》里面讲。《金匱要略》里同样有 
这两个方证,但是我们在这里既然要和太阳病相鉴别、相比较,我们还 
是要讲一下。 
这两个方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下次课讲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 本书版权所有…佚名 
麒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由 '电子书制作生成器2007' 制作完成 
联系帮你忙信息中心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第37讲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第37讲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 
太阳病篇的最后一节是太阳病的类似证。 
太阳病的类似证它涉及到两个方证,一个是十枣汤证,一个是瓜蒂散 
证。因为它们的病程中某些临床症状像太阳病,所以在《伤寒论》中放 
了这两个杂病,主要是和太阳病相鉴别的。 
我们先看十枣汤证,原文的152条,〃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 
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 
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开头的这 
一句话〃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它讲的是既有太 
阳表证,又有水饮内停。太阳表证在这里他没有说出具体的症状,那当 
然应当有发热、恶风、汗出、脉浮这些临床表现,〃下利,呕逆〃是水饮 
内停所造成的,水饮内浸肠道而造成的下利,水饮犯胃造成了呕吐。所 
以第一句说讲的是表证兼水饮内停,应当先解表后攻水。 
下面就讲水饮内停的具体临床表现:〃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漐漐 
汗出〃是小汗出的样子。〃发作有时〃是有时候出汗,有时候不出汗。这个 
症状很像太阳中风证,为什么我们说它是太阳病的类似证呢? 
因为漐漐汗出它像太阳中风证的那个自汗出,当然这个漐漐汗出的病机 
是饮邪外渗。如果它胸胁有饮邪,饮邪能外渗就表现为汗出。如果饮邪 
内郁呢,它汗又不出了。有时候出,有时候不出,说明饮邪有时候能外 
渗,有时候不能外渗。这个〃头痛〃类似于太阳病的有表证的头疼,但对 
于饮停胸胁的证候来说,这个头痛是饮邪上攻所造成的。 
〃心下痞硬满〃是水饮邪气阻滞中焦气机。 
我们在讲心下痞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个症状,说十枣汤证,饮停胸胁 
的证候,可以见到〃心下痞硬满〃,这是水饮邪气阻滞中焦气机所造成
的,〃引胁下痛〃是水饮邪气阻滞气机,气滞血结,气不利则满,血不和 
则痛。遇到痛的话,一般都涉及到血分,水饮邪气阻滞气机,气滞血 
结,结是凝结的结,因为才造成了胁下痛。为什么用一个〃引胁下 
痛〃呢?就是你肢体活动也罢,咳嗽也罢,翻身也罢,都会牵引到胸胁下 
疼痛,所以这很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胸膜炎的病人、胸水的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