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65节

证类本草-第65节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阴 
蚀,五曰子脏坚,六曰子门僻,七曰合阴阳患痛,八曰小腹寒痛,九曰子门闭,十曰子宫冷, 
十一曰梦与鬼交,十二曰五脏不定。用叶作饮代茶,甚解热。圣惠方∶治妇人漏下赤白不止 
,令人黄瘦虚竭。以地榆三两细锉,米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吐 
血。千金翼∶伐指逆肿。单 
煮地榆作汤渍之,半日愈。肘后方∶部虎、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服、敷 
疮尤佳。葛氏毒蛇螫人。捣 
地榆根,绞取汁饮,兼以渍疮。梅师方∶治 犬咬人。煮地榆饮之,兼末敷疮上,服方寸匕, 
日三服,忌酒。若治疮已 
瘥者。捣生韭汁,饮之一、二升。齐民要术∶地榆汁酿酒。治风痹,补脑。三洞要录地榆草 
锉一升,稻米一升,白玉屑 
一升,三物取白露汁二升,置铜器中煮米熟,绞取汁。玉屑化为水,名曰玉液。以药 
醴中,所谓神玉浆也。 
衍义曰∶地榆,性沉寒。入下焦,热血痢则可用。若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 

卷第九
大小蓟根
属性:r大小蓟根pd180。bmpr 
味甘,温,主养精保血。大蓟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衄鼻,令人肥健。 
五月采。 
陶隐居云∶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田野甚多,方药不复用,是贱之 
故。 
猫 
蓟也。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俱能破血,小蓟不能消肿也。今按陈藏器本草 
云∶小蓟破宿血,止新血,暴下血,血痢,金疮出血,呕血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 
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大蓟亦可单用,味苦,平 
。 
止崩中血下。生取根捣绞汁,服半升许,多立定。日华子云∶小蓟根,凉,无毒。治热毒风 
,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小蓟力微,只可退热, 
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又云 
大蓟叶,凉。治肠痈,腹脏瘀血,血晕,扑损,可生研,酒并小便任服。恶疮疥癣,盐研 
敷。又名刺蓟、山牛蒡。 
图经曰∶小蓟根,《本经》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俗名青刺蓟。苗高尺余,叶多 
刺,心中出花头,如红蓝花而 
青紫色,北人呼为千针草。当二月苗初生二、三寸时,并根作茹,食之甚美。四月采苗,九 
月采根,并阴干入药,亦生 
捣根绞汁饮。以止吐血,衄血,下血,皆验。大蓟根,苗与此相似,但肥大耳。而功力有殊, 
破血之外,亦疗痈肿。小 
蓟专主血疾。 
陈藏器云∶蓟门以蓟为名,北方者胜也。食疗云小蓟根,主养气。取生根、叶,捣取自 
然汁,服一盏立佳。又,取 
叶煮食之,除风热。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伤过,捣汁半升服之。金 
夏月热,烦闷不止,捣叶 
取汁半升,服之立瘥。圣惠方∶治心热吐血,口干。用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 
顿服。又方∶乳石发动, 
壅热心闷,吐血。以 
下通。小蓟一把,水二 
煮取一升,去滓分服。曾有人阴冷,渐渐冷气入阴囊,肿满恐死,夜疼闷不得眠。煮大蓟根 
汁服,立瘥。梅师方∶治卒 
吐血及泻鲜血。取小蓟叶捣绞取汁,温服。简要济众治九窍出血。以刺蓟一握绞取汁,以酒 
半盏调和,顿服之。如 
汁,只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三钱匕。又方∶治小儿浸淫疮,疼痛不可忍,发寒热。刺蓟末, 
新水调敷疮上,干即易之。 
衍义曰∶大、小蓟,皆相似,花如髻。但大蓟高三、四尺,叶皱。小蓟高一尺许,叶不 
皱, 
以此为异。小蓟,山野人取为蔬,甚适用。虽有微芒,亦不能害人。 

卷第九
海藻
属性:r海藻pd181。bmpr 
味苦、咸,寒,无毒。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鸣 
,下十二水肿,疗皮间积聚,暴溃,留气热结,利小便。一名落首,一名 。生东海池泽。 
七月七日采,曝干。(反甘草。) 
陶隐居云∶生海岛上,黑色如乱发而大少许,叶大都似藻叶。又有石帆,状如柏,疗石 
淋。 
又有水松,状如松,疗溪毒。今按陈藏器本草云∶此物有马尾者,大而有叶者。《本经》 
及 
注,海藻功状不分。马尾藻,生浅水,如短马尾,细黑色,用之当浸去咸。大叶藻,生深海 
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本经》云∶主结气瘿瘤是也。尔雅云∶纶(音 )似纶,组似 
组 
,正为二藻也。海人取大叶藻,正在深海底,以绳系腰没水下刈得,旋系绳上。五月以后, 
当有大鱼伤人,不可取也。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 ,海藻。注∶药草也。一名海萝。如 
乱 
发,生海中。药性论云∶海藻,臣,味咸,有小毒。主辟百邪鬼魅,治气疾急满,疗疝气下 
坠疼痛,核肿,去腹中雷鸣,幽幽作声。孟诜云∶海藻,主起男子阴气,常食之,消男子溃 
疾。南方人多食之,传于北人,北人食之倍生诸病,更不宜矣。陈藏器云∶马藻,大寒。 
敷小儿赤白游,疹火焱热疮。捣绞汁服,去暴热,热痢,止渴。生水上,如马齿相连。 
又云石帆,高尺余,根如 
漆,上渐软,作交罗纹,生海底。煮汁服,主妇人血结,月闭,石淋。又 
丰茸食之,主水肿,亦生海 
底。《吴都赋》云∶石帆,水松是也。日华子云∶石帆,平,无毒。紫色,梗大者如箸,见 
风渐硬,色如漆。多人饰作珊 
瑚装。 
图经曰∶海藻,生东海池泽,今出登、莱诸州海中。凡水中皆有藻。《周南诗》云∶于 
以采 
藻 
,于沼于 是也。陆机云∶藻,水草,生水底。有二种∶一种叶如鸡苏,茎如箸,长四、五 
尺。一种茎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扶风人谓之藻聚,为发声也。二藻皆可食,熟挪 
其腥气,米面糁蒸为茹,甚佳美。荆、扬人饥荒,以当谷食。今谓海藻者,乃是海中所生, 
根着水底石上,黑色如乱发,而粗大少许,叶类水藻而大,谓之大叶藻。《本经》云主瘿瘤 
是也。海人以绳系腰,没水下刈得之,旋系绳上。又有一种马尾藻,生浅水中,状如短马尾 
,细黑色。此主水 ,下水用之。陶隐居云∶《尔雅》所谓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今 
青苔、紫菜皆似纶,昆布亦似组,恐即是此也。而陈藏器乃谓纶、组,正谓此二藻也。谨按 
《本经》海藻,一名 。而《尔雅》谓 为石衣,又谓 (徒南切)名海 
(与藻同),是海藻自有此二名,而注释皆以为药草,谓纶、组乃别草。若然隐居所云,似 
近 
之藏器之说,亦未可的据。又注∶释以石衣为水苔,一名石发,石发即陟厘也,色类似苔而 
粗 
涩为异。又云 叶似 (音薤)而大,生海底。且陟厘下自有条,味性功用与海藻全别。又 
生 
江南池泽,乃是水中青苔,古人用以为纸,亦青黄色,今注以为石发是也。然则 与 皆是 
海藻之名。石发别是一类,无疑也。昆布,今亦出登、莱诸州,功用乃与海藻相近也。陶 
又云∶凡海中 
菜,皆疗瘿瘤,结气。青苔、紫菜辈亦然。又有石帆如柏,主石淋。水松如松,主溪毒。《 
吴都赋》所谓草则石帆、水松。刘渊林注云∶石帆生海屿石上,草类也。无叶,高尺许,其 
华离楼相贯连,死则浮水中,人于海边得之,稀有见其生者。水松,药草,生水中,出南海 
交趾是也。紫菜,附石生海上,正青,取干之则紫色,南海有之。东海又有一种海带,似海 
藻而粗且长,登州人取干之,柔韧可以系束物。医家用下水,速于海藻、昆布之类。石发, 
今人亦干之作菜,以齑 啖之尤美。青苔,可以作脯食之,皆利人。苔之类,又有井中苔, 
生废井中,并井蓝,皆主热毒。又上有垣衣条云∶生古垣墙阴。苏恭云∶即古墙北阴青苔衣 
也 
。生石上者名昔邪;屋上生者名屋游。大抵主疗略同。陆龟蒙《苔赋》云∶高有瓦松,卑 
有 
泽葵,散岩窦者曰石发,补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药曰陟厘是也。瓦松,生古瓦屋 
上, 
若松子作层。泽葵,凫葵也。虽曰异类,而皆感瓦石而生,故陆推类而云耳。今人罕复用之 
,故但附见于此。瓦松,即下条昨叶何草也。《广志》谓之兰香。段成式云∶或言构木上多 
松栽土,木气泄则生瓦松,然亦不必尔。今医家或用作女子行经络药。陟厘,古方治虚冷下 
痢最要。范汪治腹中留饮有海藻丸。又有瘿酒方,用海藻一斤,绢袋盛,以清酒二升浸,春 
夏二日,秋冬三日,一服两合,日三。酒尽更合饮之如前,滓曝干末服方寸匕,日三,不过 
两剂,皆瘥。《广济》疗气膀胱急妨宜下气昆布 法∶高丽昆布一斤,白米泔浸一宿,洗去 
咸味,以水一斗,煮令向热,擘长三寸,阔四、五分,仍取葱白一握,二寸切断,擘之,更 
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酢、豉、糁调和,一根据 法,不得令咸、酸。以生姜、橘皮、椒 
末等调和,宜食粱米、粳米饭。海藻亦根据此法,极下气,大效。无所忌。 
海药云∶主宿食不消,五鬲痰壅,水气浮肿,香港脚,贲豚气,并良。雷公∶凡使,先须 
用生 
乌豆 
并紫背天葵和海藻,三件同蒸一伏时,候日干用之。肘后方∶治颔下瘰 如梅李。宜速消之 
。 
海藻一斤,酒二升,渍数日。稍稍饮之。又方∶治颈下卒结囊欲成瘿。海藻一斤,洗去咸, 
酒浸饮之。 

卷第九
泽兰
属性:r泽兰pd182。bmpr 
味苦、甘,微温,无毒。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 
中水,金疮,痈肿疮脓,产后金疮内塞。一名虎兰,一名龙枣,一名虎蒲。生汝南诸大泽旁 
。三月三日采,阴干。(防己为之使。)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多生下湿地。叶微香,可煎油。或生泽旁,故名泽兰,亦名都梁 
香, 
可作浴汤。人家多种之而叶小异。今山中又有一种甚相似,茎方,叶小强,不甚香。既云泽 
兰又 
生泽旁,故山中者为非,而药家乃采用之。唐本注云∶泽兰,茎方,节紫色,叶似兰草而不 
香,今京下用之者是。陶云都梁香,乃兰草尔。俗名兰香,煮以洗浴,亦生泽畔,人家种之 
,花白紫萼,茎圆,殊非泽兰也。陶注兰草,复云名都梁香,并不深识也。臣禹锡等谨按 
吴氏 
云∶泽兰一名水香。神农、黄帝、歧伯、桐君∶酸,无毒。季氏∶温。生下地水旁,叶如兰 
,二月生香,赤节,四叶相值枝节间。药性论云∶泽兰,使,味苦、辛。主产后腹痛,频产 
血气衰冷,成劳瘦羸,又治通身面目大肿。主妇人血沥,腰痛,日华子泽兰,通九窍, 
利关脉,养血气,破宿血,消症瘕,产前产后百病,通小肠,长肉生肌,消扑损瘀血,治鼻 
洪吐血,头风目痛,妇人劳瘦,丈夫面黄。四月、五月采,作缠把子。 
图经曰∶泽兰,生汝南诸大泽旁,今荆、徐、随、寿、蜀、梧州,河中府皆有之。根紫 
黑色 
, 
如粟根。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茎秆青紫色,作四棱。叶生相对,如薄荷,微香。七月开 
花,带紫白色,萼通紫色,亦似薄荷花。三月采苗, 
阴干。荆、湖、岭南人家多种之。寿州出者无花子。此与兰草大抵相类,但兰草生水旁,叶 
光润,阴小紫,五、六月盛。而泽兰生水泽中及下湿地,叶尖,微有毛,不光润,方茎紫节 
,七月、八月初采,微辛,此为异耳。今妇人方中最急用也。又有一种马兰,生水泽旁,颇 
似泽兰,而气臭,味辛。亦主破血,补金创,断下血。陈藏器以为《楚词》所喻恶草即是也 
。北人呼为紫菊,以其花似菊也。又有一种山兰,生山侧,似刘寄奴,叶无桠,不对生,花 
心微黄赤。亦能破血,皆可用。 
雷公云∶凡使,须要别识雄雌,其形不同。大泽兰形叶皆圆,根青黄,能生血调气与荣 
合。 
小 
泽兰回别,采得后,看叶上斑,根须尖,此药能破血,通久积。凡修事,大小泽兰须细锉之 
。用绢袋盛,悬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子母秘录∶治小儿蓐疮,嚼泽兰心封上。 
衍义曰∶泽兰,按《补注》云∶叶如兰。今兰叶如麦门冬,稍阔而长,及一、二尺无枝 
梗, 
殊 
不与泽兰相似。泽兰才出土便分枝,梗叶如菊,但尖长。若取香嗅,则稍相类。既谓之泽兰 
。又曰生汝南大泽旁,则其种本别。如兰之说误矣。 

卷第九
昆布
属性:味咸,寒,无毒。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 疮。生东海。 
陶隐居云∶今唯出高丽,绳把索之如卷麻,作黄黑色,柔韧可食。《尔雅》云∶纶(音 
)似 
轮, 
组似组,东海有之。今青苔、紫菜皆似纶,此昆布亦似组,恐即是也。凡海中菜,皆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