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证类本草 >

第16节

证类本草-第16节

小说: 证类本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色似朴硝而绿色。取此一 
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 
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挪 
为末,色似黄丹,收之。先以盐汤洗疮,拭干,用散敷疮上,唯多为佳,着药讫,以软帛缓 
裹,当日即汁断疮干。若患 
痛急,即涂少酥,令润。每日一遍,盐汤洗濯有脓处,常洗使净,其痂干处不须近。每洗讫, 
敷药如初。但急痛即涂酥, 
五日即觉上痂,渐剥起,亦根据前洗敷药,十日即疮渐渐剥尽痂落,软处或更生白脓胞,即擦 
破敷药,自然总瘥。刑部张 
侍郎亲婴此病,卧经六十日,困顿不复可言,京众医并经造问,皆随意处方,无效验。唯此 
法得效如神,故录之,以贻 
好事者。又有皂荚矾,亦入药。或云即绿矾也。《传信方》∶治喉痹用之,取皂荚矾入好米醋, 
或常用酽醋亦通,二物同 
研,咽之立瘥,如若喉中偏一旁痛,即侧卧,就痛处含之勿咽,云此法出于李谟,甚奇。黄 
矾入药,见崔元亮《海上方》灭瘢膏,以黄矾石烧令汁出,胡粉炒令黄,各八分,唯须细研, 
以腊月猪脂和,更研如泥,先取生布揩令痛,即用药涂五度。又取鹰粪、白燕窠中草,烧作 
灰等分,和人乳涂之,其瘢自灭,肉平如故。 
雷公云∶凡使,须以瓷瓶盛,于火中 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蜂窠于赤瓶子 
中,烧蜂窠尽为度,将钳夹出放 
冷,敲碎入钵中研如粉后,于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却以纸裹留坑中一宿,取出再研。每 
修事十两,用石蜂窠六两, 
尽为度。又云∶凡使,要光明如水精,酸、咸、涩味全者,研如粉。于瓷瓶中盛,其瓶盛得 
三升以来,以六一泥,泥于 
火畔,炙 
矾于中,下火逼令药汁干, 
用盖子盖瓶口,更以泥泥上下,用火一百斤 ,从巳至未,去火,取白矾瓶出,放冷敲破, 
取白矾,若经大火一 ,色 
如银,自然伏火,铢累不失,捣细研如轻粉,方用之。圣惠方∶治小儿脐中汁出不止并赤肿, 
用矾烧灰,细研敷之。外 
台秘要∶疗胸中多痰瘀癖。矾石一两,以水二升,煮取一升,纳蜜半合,顿服,须臾未吐, 
当饮少热汤。又方主目翳及 
肉。用矾石最白者,内一黍米大于翳上及 肉上,即令泪出,绵拭之,令恶汁尽,其疾日 
日减,翳自消薄便瘥。矾石 
须真白好者方可使用。千金方∶治小儿舌上疮,饮乳不得。以白矾和鸡子置醋中,涂儿足底, 
二七即愈。又方∶治鼻中 
息肉。以矾石末,面脂和,绵裹塞鼻中,数日息肉自随其药出。又方治齿龈间津液血出不止。 
以矾石一两,烧水三升, 
煮取一升,先拭齿,乃含之。《千金翼》治阴痒脱方∶烧矾石一味,研为末,每日空心酒调 
方寸匕 
气冲心。白矾二两,以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洗脚良。肘后方∶救卒死而壮热者。矾 
石半斤,水一斗半煮消,以 
浸脚及踝,即得苏也。又方∶目中风肿,赤眼方∶矾石二钱熬,和枣丸如弹丸,以摩上下, 
食顷止,日三度。又方∶足 
大指角忽为甲所入肉,便刺作疮不可着履靴,用矾石一物烧汁尽,取末着疮中,食恶肉,生 
好肉。细细割去甲角,旬日 
即瘥。此方神效。又方∶疗 犬咬人。掺矾石末内疮中,裹之止痛,其疮速愈。又方∶疗耳 
卒 
以笔管吹耳内,日三、四度,或以绵裹塞耳中,立瘥。又方∶疗人阴生疮,脓出作臼。取高 
昌白矾一两,研作末,用猪 
脂相和成膏,槐白皮作汤,洗疮,拭令干即涂 
历齿,积久碎坏欲尽,常以 
绵裹矾石含嚼之,吐汁也。经验方∶治大小便不通。用白矾细研末,令患人仰卧,置矾末于 
脐中满,以新汲水滴之,候 
患人觉冷透,腹内即自然通,如为曾灸无脐孔,即于元灸盘上,用纸作环子笼灸盘,高一指 
半以来,着矾末在内,仍根据 
前法用水滴之。孙真人食忌∶主蝎螫。以矾石一两,醋半升煎之,投矾末于醋中,浸螫处。 
王氏博济∶治驴涎、马汗毒 
所伤,神效。白矾飞过,黄丹炒令紫色,各等分,相衮合,调贴患处。灵苑∶治折伤,先用 
止痛汤法,捣白矾为末,每 
用一匙匕,沸汤一碗冲了,以手帕蘸,乘热熨伤处,少时痛止,然后排整筋骨,贴药。孙用 
和∶治悬痈垂长,咽中妨闷。 
白矾一两,烧灰,盐花一两,上二味,细研为散,以箸头点药在上,瘥。子母秘录治小儿风 
疹不止,白矾十二分,暖热酒投化,用马尾 酒涂之。姚和众∶治小儿目睛上白膜。白矾一 
分,以水四合,熟铜器中煎取半合,下少白蜜调之,以绵滤过,每日三度,点一芥子大。又 
方∶初生小儿产下,有皮膜如榴, 
中膜裹舌,或遍舌根。可以指甲刺破令血出,烧矾灰细研敷之半绿豆许。若不摘去,儿必哑。 
御药院∶治脚膝风湿,虚 
汗,少力,多疼痛及阴汗。烧矾作灰细研末,一匙头,沸汤投之,淋洗痛处。丹房镜源∶紫 
矾石可制汞。异苑∶魏武北 
征蹋顿升岭,眺瞩见山岗不生百草。王粲曰∶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矾石,而石生热蒸出 
故卉木焦灭,即令发看,果得大墓,内有矾石满茔。太平广记∶壁镜毒人必死,用白矾治之。 
简要济众∶治牙齿肿痛。白矾一两烧灰,大露蜂房一两微炙,为散。每用二钱,水一中 
盏,煎十余沸,热炸牙令吐之。 
衍义曰∶矾石,今坊州矾,务以其火烧过石,取以煎矾,色唯白,不逮晋州者。皆不可 
多服。 
用此意尔。火枯为粉,贴嵌甲。 
牙缝中血出如衄者,贴之亦愈。 

卷第三
硝石
属性:r硝石pd7。bmpr 
味苦、辛,寒、大寒,无毒。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 
疗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 
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懑、消渴,利小便及 蚀疮。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天地至神 
之物,能化成十二种石。一 
名芒硝。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陇西、西羌。采无时。(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苑。) 
陶隐居云∶疗病亦与朴硝相似,《仙经》多用此消化诸石,今无正识别此者。顷来寻访, 
犹 
名硝石朴也,如此则非一种物。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在大同小异, 如握盐 
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 
此又云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炼朴硝作之。与后皇甫说同,并未得核研其验,须试效, 
当更证记尔。化硝石法,在 
三十六水方中。陇西蜀秦州,在长安西羌中。今宕昌以北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唐本注云∶ 
此即芒硝是也。朴硝一名硝 
石朴,今炼粗恶朴硝,淋取汁煎,炼作芒硝,即是硝石。《本经》一名芒硝,后人更出芒硝 
条,谬矣。今注此即地霜也。 
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盖以能消化诸石,故名硝石。非 
与朴硝、芒硝同类,而有硝 
名也。一名芒硝者。以其初煎炼时有细芒,而状若硝,故有芒硝之号,与后条芒硝全别。旧 
经陶注引证多端,盖不的识 
之故也。今不取焉。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大黄为使。按∶今硝石是炼朴硝,或地霜为之, 
状如钗脚,好者长五分 
能化七十二种石为水,故名硝石。吴氏云∶硝石, 
君,恶曾青,畏粥。味咸, 
有小毒。主项下瘰 ,泻,得根出破血。一名芒硝。烧之即成硝石矣。主破积,散坚结。一 
作苦硝。甚治腹胀。其硝石、 
芒硝,多川原人制作,问之详其理。日华子云∶硝石畏杏仁、竹叶。含之治喉闭,真者火上 
伏法,用柳枝汤煎三周时, 
如汤减少即入热者,伏火即止也。 
图经文具朴硝条下。 
雷公云∶凡使,先研如粉,以磁瓶子于五斤火中, 令通赤,用鸡肠菜、柏子仁和作一 
处 
瓶子赤时投硝石于瓶子内,其硝石自然伏火,每四两硝石,用鸡肠菜、柏子仁共十五个帝珠 
子,尽为度。圣惠方∶治眼 
赤痛。用硝石研令极细,每夜临卧,以铜箸取如黍米大,点目 头,至明旦,以盐浆水洗之。 
外台秘要∶疗恶寒啬啬, 
似欲发背,或已 
可似赤处方圆,湿布拓之, 
热即换,频易,立瘥。灵苑方∶治五种淋疾,劳淋、血淋、热淋、气淋、石 
至甚者。透格散∶用硝石一 
两,不夹泥土雪白者,生研为细末。每服二钱,诸淋各根据汤使如后。劳淋,劳倦虚损,小便 
不出,小腹急痛,葵子末煎 
汤下,通后,便须服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满急;热淋,小便热,赤 
色,淋沥不快,脐下急痛, 
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下。石淋,茎内痛,尿不能出, 
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砂 
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子内,隔纸炒至纸焦为度,再研令细,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 
小麦汤下。卒患诸淋,并 
只以冷水调下。并空心,先调使药消散如水,即服之,更以汤送下。服诸药未效者,服此立 
愈。陈藏器拾遗序∶头疼欲 
死,鼻内吹消末愈。兵部手集服丹石人有热疮,疼不可忍方;用纸环围肿处,中心填硝石令 
满,匙抄水淋之。觉甚不热 
疼,即止。宝藏论∶硝石,若草伏而斤两不折,软切金、银、铜、铁硬物,立软。《史记·淳 
于意》∶甾川王美人怀子而 
不乳,来召意,意往。饮以莨菪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余病, 
即饮以硝石一剂,出血如 
豆,比五、六枚。 
衍义曰∶硝石,是再煎炼时已取讫芒硝,凝结在下如石者。精英既去,但余滓而已。故 
功力亦缓,唯能发烟火。《唐 
本》注∶盖以能消化诸石,故曰硝石。煎柳枝汤煮三周时即伏火,汤耗,即又添柳枝汤。 

卷第三
芒硝
属性:r芒硝pd8。bmpr 
味辛、苦,大寒。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 
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 
推陈致新。生于朴硝。(石韦为之使,恶麦句姜。) 
陶隐居云∶按《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硝石,名芒硝尔。后名医别载此说,其疗与硝 
石正同,疑此即是硝石。旧 
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顷来宁州道断都绝。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 
而味不甚烈。此云生于朴 
硝,则作者亦好。又皇甫士安解散硝石大凡说云∶无朴硝可用硝石,生山之阴,盐之胆也。 
取石脾与硝石,以水煮之, 
一斛得三斗,正白如雪,以水投中即消,故名硝石。其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止烦闷。 
三月采于赤山。朴硝者,亦 
生山之阴,有盐咸苦水,则朴硝生于其阳。其味苦无毒,其色黄白,主疗热,腹中饱胀,养 
胃消谷,去邪气,亦得水而 
消,其疗与硝石小异。按如此说,是取芒硝合煮,更成为真硝石,但不知石脾复是何物?本 
草乃有石脾、石肺,人无识者, 
皇甫既是安定人,又明医药,或当详。炼之以朴硝作芒硝者,但以暖汤淋朴硝,取汁清澄煮 
之减半,出着木盆中,经宿 
即成,状如白石英,皆六道也。作之忌杂人临视。今益州人复炼矾石作硝石,绝柔白而味犹 
是矾石尔。孔氏解散方又云∶ 
熬炼硝石令沸定汁尽。如此,硝石犹是有汁也。今仙家须之,能化他石,乃用于理第一。唐 
本注云∶晋宋古方,多用硝 
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芒硝,鲜言硝石,岂古人昧于芒硝也。《本经》云∶生于朴硝, 
朴硝一名硝石朴,硝石一名 
芒硝,理既明白,不合重出之。今注∶此即出于朴硝,以暖水淋朴硝,取汁炼之,令减半, 
投于盆中,经宿乃有细芒生, 
故谓之芒硝也。又有英硝者,其状若白石英,作四、五棱,白色,莹澈可爱。主疗与芒硝颇 
同,亦出于朴硝,其煎炼自 
别有法,亦呼为马牙硝。唐注以此为硝石同类,深为谬矣。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又一说∶人若 
常炼石而服者,至殁冢中生 
悬石, 
云不合重有芒硝条也。夫朴 
硝,一名硝石朴,即炼朴硝成硝石,明矣,故有硝石条焉。又硝石,一名 
亦是炼朴硝而成也。凡药虽 
为一体,盖同出而异名,修炼之法既殊。主治之功遂别矣。药性论云∶芒硝,使。味咸,有 
小毒。能通女子月闭,症瘕, 
下瘰 ,黄胆病。主堕胎,患漆疮,汁敷之。主时疾壅热,能散恶血。陈藏器云∶石脾、芒 
硝、硝石并出于西戎卤地, 
咸水结成,所主亦以类相次。 
图经云文具朴硝条下。 
雷公云∶凡使,先以水飞过,用五重纸滴过去脚,于铛中干之,方入乳钵研如粉任用。 
芒硝是朴硝中炼出形似麦芒 
者,号曰芒硝。圣惠方治伐指,用芒硝煎汤淋渍之。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