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11-本草品汇精要 >

第28节

011-本草品汇精要-第28节

小说: 011-本草品汇精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 
似莳萝浅紫色根黑黄色然苗有二种都类芎 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 甚卑下根亦二种大叶 
名马尾当归细叶名蚕头当归大抵肉浓而不枯者为胜广雅云山蕲当归也似蕲而粗大说文云蕲草 
也生山中者名薜又名山蕲然则当归芹类也在平地者名芹生山中而粗大者名当归也【地】(图 
经曰)生陇西川谷今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道地)以川蜀及陇西四阳文州宕州当州 
翼 
州松州者最胜【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阴干【用】根多韧润者为好【质】 
类前胡大而多尾【色】黑黄【味】甘辛【性】温散【气】气味俱轻阳也又云阳中微阴【臭】 
香【主】诸血疮疡【行】手少阴经足太阴经厥阴经【助】酒为之使【反】畏菖蒲海藻牡蒙恶 
茹湿面【制】去土酒洗焙用【治】(疗)(药性论云)止呕逆虚劳寒热破宿血女子崩中下血 
肠 
胃冷止痢腹痛单煮汁饮治温疟主女人沥血腰痛并齿疼痛不可忍者患人虚冷加而用之(日华子 
云)治一切风一切血破恶血及症癖(汤液本草云)除血刺痛(东垣云)头止血○身养血○稍 
破血 
○全活血(补)(药性论云)补诸虚不足(日华子云)补一切劳养新血【合治】合人参黄 
能补血 
○合大黄牵牛能破血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麻黄(出神农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 
聚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疏伤寒头疼解肌泄邪恶气 
消 
赤黑斑毒(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龙沙卑 相卑盐【苗】(图经曰)春生苗至夏五月则长 
及 
一尺许稍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甘可啖皮红仁黑根紫赤色俗云有雌雄二种 
雌者于三月四月开花六月结子雄者无花而不结子(酉阳杂俎云)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 
覆 
盆子可食【地】(图经曰)生晋地及河东今处处多有之(唐本注云)开封府郑州鹿台及关中 
沙苑 
河傍沙洲上太多(道地)茂州同州荥阳中牟者为胜【时】(生)春生苗(采)立秋后取茎根 
【收】 
阴干【用】茎根【质】类小草而有节【色】青(根)黄赤【味】苦【性】温散【气】气味俱 
轻 
阳也【臭】朽【主】解表发汗【行】手阳明经少阴经太阴经足太阳经【助】浓朴白薇为之使 
【反】恶辛夷石苇【制】(雷公云)用夹刀剪去节并头槐砧上用铜刀细锉煎三四十沸竹片掠 
去 
上沫尽漉出晒干用之若不尽令人心闷(图经曰)丸散内用皆不必煮今取发汗但去节【治】(疗) 
( 
药性论云)茎散毒风 痹皮肉不仁壮热瘟疫○根能止汗(日华子云)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 
肤逐风退热御山岚瘴气【合治】绵裹酒煮服治伤寒表热发疸冬用酒春用水及产后腹痛血下不 
尽○合桂枝芍药杏仁甘草治伤寒○合射干浓朴治肺痿上气○去节合蜜炒水煎乘热服疗病疮 
倒黑○根末合牡蛎粉粟粉扑之止盗汗【禁】不可多服令人虚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蔓生x 
木通(出神农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以上朱字神农本 
经) 
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 折 (音瓮)鼻息肉堕 
胎 
去三虫(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附支 丁翁 王翁 万年 藤 (子)燕 子 乌 
拿子 畜 子 桴 子【苗】(图经曰)生作藤蔓大如指其茎干大者径约二三寸每节有二三 
枝 
枝头出五叶颇类石苇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开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 
美(陶隐居云)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纹如车辐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地】 
(图 
经曰)生石城山谷及山阳今泽潞汉中广州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道地)海州兴元府解州【时】 
(生)春生叶(采)正月二月取茎七月八月取子【收】阴干【用】茎实【质】类葡萄藤而有 
纹理 
【色】苍【味】辛甘(子)甘【性】平散(子)平寒【气】气味俱薄阳中之阴【臭】微香【主】 
通经利窍散肿消痈【制】去皮锉碎用【治】(疗)(药性论云)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疗多睡去 
水 
肿浮大除烦热○根治项下瘤瘿(日华子云)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 
水 
破积聚血块排脓消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 
(陈藏器云)子利大小便宜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孟诜云)子浓肠胃令人能食下 
三焦 
除恶气续五脏断绝气使语声足气通十二经脉(别录云)治 疮喉咙痛及喉痹煎磨并宜服急则 
含 
之○子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合治】煎汤合葱食之理风热淋疾小便数急疼痛小 
腹虚满【禁】妊娠不可服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木
内容:x无毒 植生x 
通草治阴窍不利除水肿闭利小便治五淋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名医所录)【名】通脱 
木 
离 
可 
爱女工取以饰物尔雅疏云大若树然故又谓之通脱木也○谨按通脱木据图经苗茎即是今之通草 
耳本经以木通主疗注之故致名质难辨考诸汤液本草通草木通自是二种木通茎折之纹如车辐其 
通草茎中有瓤轻虚正白灼然明矣用之不可混为一也【地】(图经曰)生江南【时】(生)春生 
苗 
(采)八月取茎【收】哂干【用】茎【色】皮苍褐肉白【味】甘辛【性】平散【气】气味俱 
薄 
阳中之阴【臭】朽【主】通窍下乳【制】去皮锉用【治】(疗)(图经曰)疗瘰 ○花下粉治 
诸 
虫恶疮痔疾取粉内疮中【禁】妊娠不可服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有小毒 丛生x 
芍药(出神农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以上朱字神农 
本 
经)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以上黑 
字 
名医所录)【名】白木 余容 犁食 解仓 【苗】(图经曰)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 
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色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衍义曰)芍药全用 
根 
其品亦多但千叶者则根虚须用单叶山中者为佳【地】(图经曰)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 
之 
(道地)泽州白山蒋山茅山淮南海盐杭越【时】(生)春生芽(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曝 
干【用】 
根坚实者为好【质】类乌药而细白【色】白【味】苦酸【性】平微寒【气】气薄味浓阴中之 
阳【臭】腥【主】腹痛健脾【行】手太阴经足太阴经【助】雷丸为之使【反】藜芦畏硝石鳖 
甲小蓟恶石斛芒硝【制】生用或炒用酒浸行经【治】(疗)(药性论云)主腹中 痛骨热(日 
华子云)治女人一切病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惊狂妇人血晕肠风泻血头痛下痢及血虚腹 
痛(补)(药性论云)强五脏益肾气(日华子云)补劳益气【合治】合白术补脾○合川芎补 
肝○合 
人参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有小毒 丛生x 
赤芍药利小便下气泻肝行经通顺血脉散恶血消痈肿(名医所录)【名】花根【苗】(图经 
曰)春生红芽作丛茎高一二尺叶似牡丹而狭长夏开花红色其实似牡丹子而小(衍义云)花赤 
者 
为赤芍药○谨按芍药所重在根须以花红而单叶者由其花不繁则根气实也然有赤白二种色既不 
同其与白者所治必异故后人用白补赤泻以其色在西方故补色在南方故泻也【地】(图经曰) 
生 
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道地)茅山者最胜(日华子云)海盐杭越者亦佳【时】(生) 
春生芽 
(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肥实者为好【质】类乌药而皮赤【色】赤【味】酸 
苦 
【性】微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中之阳【臭】腥【主】活血止痛【行】手足太阴经【助】雷 
丸为之使【反】藜芦畏硝石鳖甲小蓟恶石斛芒硝【制】以竹刀刮去粗皮细锉微炒生亦可用【治】 
(疗)(药性论云)除血气积聚宣通脏腑壅气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败血(日华子云) 
治痔 
发背疮疥目赤 肉明目【合治】赤芍药一两合槟榔一个面裹煨为末水煎服治五淋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蠡实(出神农本经)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久服轻身○花叶去白 
虫 
(以 
实剧 
草三坚 豕首 马蔺子 旱蒲 豚耳【苗】(图经曰)叶如薤而长浓即马蔺子也三月开紫 
碧 
花五月结实作角子如麻大而赤色有棱根细长通黄色人多取以为刷【地】(图经曰)生河东川 
谷 
今陕西诸郡及鼎澧州亦有之近京尤多(道地)冀州【时】(生)春生苗(采)四月取花五月 
取实【 
收】阴干【用】花实【质】类麻子而肥圆【色】赤黑【味】甘【性】温缓【气】气之浓者阳 
也【臭】朽【主】坚筋骨利大小便【制】捣末用【治】(疗)(图经曰)治喉痹肿痛(唐本注 
云) 
止金疮血内流痈肿(日华子云)主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晕并经脉不止崩中带下止鼻洪吐血通 
小 
肠消酒毒治黄病敷蛇虫咬(别录云)治鼻病酒 【合治】合干姜黄连各等分为散以煮熟汤调 
服方寸匕治水痢百起冷热痢良服时忌猪肉冷水【禁】多服令人溏泄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瞿(音劬)麦(出神农本经)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 
血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巨句麦 大 
菊大兰 石竹叶 杜母草 茈萎 燕麦 麦【苗】(图经曰)苗高一二尺叶尖小青色如 
柳 
叶而有锯齿根紫黑色形如细蔓荆二月至五月开花红紫赤色亦似映山红七月结实作穗颇似麦故 
以名之【地】(图经曰)生泰山川谷河阳河中府淮甸今处处有之(道地)绛州【时】(生)春 
生苗 
(采)立秋取实秋后合子叶取【收】阴干【用】子叶【质】形如大麦【色】淡黄【味】苦辛 
【性】 
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中之阳【臭】朽【主】利小便通关格【助】蓑草牡丹为之使【反】恶 
螵蛸【制】(雷公云)凡用先以堇竹沥浸一伏时漉出晒干用生用亦可【治】(疗)(图经曰) 
通心 
经利小肠(药性论云)除五淋(日华子云)催生○叶治痔 泻血作汤粥食并得小儿蛔虫煎汤 
服丹 
石药发并眼目肿痛及肿毒捣敷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子治月经不通破血块排脓【合治】合栝 
蒌根大附子茯苓山芋等分杵末蜜丸服之疗小便不利有水气【禁】妊娠不可服小肠虚者不宜服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玄参(出神农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以上朱字神农本经) 
主 
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 
心腹痛坚症定五脏久服补虚明目强阴益精(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重台 玄台 鹿肠 正 
马咸 端 逐马【苗】(图经曰)二月生苗叶似脂麻又如槐柳细茎青紫色七月开花青碧色 
八 
月结子黑色亦有白花茎方大紫赤色细毛有节若竹者高五六尺叶如掌大而尖长如锯齿其根生青 
白干即紫黑新者润腻一根可生五七枚合香亦用之【地】(图经曰)生河间川谷及冤句今处处 
有 
之(道地)江州衡州邢州【时】(生)二月生苗(采)三月四月八月九月取根【收】曝干【用】 
根 
黑 
】香【主】清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行】足少阴经【反】藜芦恶黄 干姜大枣山茱萸【制】 
(雷公云)凡采得须用蒲草重重相膈入甑蒸两伏时后出晒干用【治】(疗)(药性论云)除暴 
结热 
热风喉痛伤寒劳复并散瘤瘿瘰 (日华子云)止健忘消肿毒及游风头风热毒心惊烦躁劳乏骨 
蒸 
传尸邪气(补)(日华子云)补虚羸劳损【合治】合升麻葛根芍药甘草疗伤寒阳毒发斑合酒 
饮疗 
诸毒鼠 【禁】勿犯铜器饵之噎人喉丧人目 

卷之十草部中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秦艽(出神农本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风 
无问 
久新通身挛急(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秦瓜【苗】(图经曰)枝干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 
俱 
青色如莴苣叶六月中开紫色花似葛花当月结子根上黄色而相交纠长一尺许粗细不等(陶隐居 
云)根皆作罗纹相交黄白色中多衔土【地】(图经曰)生飞鸟山谷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