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11-本草品汇精要 >

第19节

011-本草品汇精要-第19节

小说: 011-本草品汇精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x无毒 植生x 
白术(出神农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渠井切)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 
不饥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 
乱 
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山姜 山芬 马蓟 杨 
(音孚) 蓟 乞力伽【苗】(图经曰)春生苗叶叶大有毛两两相对茎作蒿干状而青赤色 
长二 
三尺夏开黄白花入伏后结子至秋苗枯其根似姜而有桠傍有细根皮褐肉白中少膏液其味甘苦而 
不烈惟春及秋冬取者佳锉碎不生霜者是也○谨按二术图经云春月采根盖值春生之际元气发于 
苗则根不实而力薄固非其时矣秋冬采之则元气归于根而力全也【地】(图经曰)宣州舒州及 
郑 
山山谷汉中南郑今处处有之(道地)杭州于潜佳【时】(生)春生苗(采)八九月十一十二 
月取根 
【收】曝干【用】根坚白不油者为好【质】类生姜而皮粗皱【色】土褐【味】甘【性】温泄 
缓【气】味浓气薄阴中阳也【臭】香【主】除湿健脾【行】手太阳经少阴经足阳明经太阴经 
少阴经厥阴经【助】防风地榆为之使【制】去芦刮皮【治】(疗)(药性论云)多年气痢消导 
宿 
食开胃去痰涎止下泄呕逆胃气虚冷痢(日华子云)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翻胃及筋骨软弱 癖 
气 
块除烦长肌(汤液本草云)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除胃中热去诸经之湿及皮间风止汗消痞补胃 
通 
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脐在气主气在血主血(日华子云)五劳七伤壮腰膝【合治】(洁 
古云)合枳实消痞闷○合人参芍药补脾○合泽泻疗心下有水○合黄芩能安胎【忌】桃李雀肉 
菘菜胡荽大蒜青鱼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走
内容:x无毒 蔓生x 
菟丝子(出神农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 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以上朱 
字 
神农本经)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以上黑字名医所录) 
【名】菟芦 菟缕 菟累 玉女 茑 赤网 唐 蒙【苗】(图经曰)夏生苗如丝综蔓延草 
木 
之上六七月结实极细如蚕子然有二种色黄而细者名赤网色浅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并同书传多 
云菟丝无根其根不属地假气而生今观其苗初生若丝遍地不能自起得草梗则缠绕随上而生其根 
渐绝于地而寄空中信书传之说不谬矣【地】(图经曰)生朝鲜川泽田野及近京亦有之(道地) 
冤 
句者为胜【时】(生)夏生苗(采)八月九月取实【收】曝干【用】子坚实细者为好【质】 
类如 
蚕子而细【色】土黄【味】辛甘【性】平散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主】驻悦 
颜色强阴益精【助】得酒良山药松脂为之使【反】恶 菌【制】(雷公云)全采得去粗薄壳 
了 
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热烧铁杵一丢三千余杵成粉 
用苦酒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治】(疗)(药性论云)去腰疼膝冷及消渴热中(日 
华 
子云)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补)(药性论云)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日华子云)五劳七 
伤(雷公 
云)益气助筋脉【合治】合牛膝内银器中酒浸五日曝干酒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治丈夫腰膝 
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赝】天碧草子为伪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牛膝(出神农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 
老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 
月 
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百倍【苗】(图经曰)春生苗茎高 
二 
三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及牛膝状故以名之叶尖圆如匙两两相对于节上生花作穗秋结实甚细此 
有二种茎紫节大者为雄青细者为雌根极长大而柔润者佳茎叶亦可单用【地】(图经曰)生河 
内 
川谷及临朐今闽粤关中江淮蔡州苏州亦有之(道地)怀州者为佳【时】(生)春生苗(采) 
二月八 
月十月取根【收】阴干【用】根肥润者为好【色】土褐【味】苦酸【性】平缓收【气】气之 
薄者阳中之阴【臭】腥【主】填髓壮筋【反】恶萤火陆英龟甲畏白前【制】(雷公云)去芦 
并 
土以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焙干锉碎用或酒浸炒用【治】(疗)(药性论云)阴痿逐恶血流结 
(日 
华子云)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晕落死胎(补)(药性论云)益肾填 
精助 
十二经脉病患虚羸加用之(日华子云)壮阳【合治】合酒煮饮疗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妇人 
血 
结腹坚痛○为末五两合生地黄汁五升昼曝夜浸汁干为度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温酒下 
治消渴不止下元虚损久服壮筋骨驻颜色黑发津液自生○为末合酒服方寸匕日三疗风瘙瘾疹并 
骨疽癞病及 【禁】妊娠不可服【忌】牛肉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木
内容:x无毒 特生x 
茺蔚子(出神农本经)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可作浴汤(以上朱字神 
农 
本经)子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 臭秽 蕉萑 (茎) 益 
母益 
明大札 郁臭草 苦低草 贞蔚 负担 夏枯草【苗】(图经曰)叶似荏叶茎作四方棱至 
夏 
节节开白花实似鸡冠子黑色陆机云韩诗及三苍皆云 益母也故曾子见子感恩刘歆亦谓 臭秽 
即茺蔚是也【地】(图经曰)生海滨池泽及园圃田野间处处有之【时】(生)春生苗(采)五 
月取 
茎九月取子【收】曝干【用】子茎【质】类菥 子【色】黑【味】辛甘【性】微温缓散【 
气之薄者阳也【臭】臭【主】 
(子)明目益精(叶)难产浮肿【制】(图经曰)唐天后炼益母 
草泽面法五月五日采根苗具者勿令着土曝干捣罗以水和之令极熟团之如鸡子大再曝仍作炉四 
傍开窍上下置火安药中央大火烧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养之勿令绝经一伏时出之瓷器中研治 
筛再研三日收之使如澡豆法【治】(疗)(陈藏器云)入面药令人光泽○茎敷乳痈恶肿痛服汁 
消 
浮肿下水(图经曰)茎煮食疗小儿疳痢沉困垂死者饮汁疗女子因热病胎死腹中及难产(唐本 
注 
肿丹 
游等肿捣敷疔肿并取汁服使毒内消及滴耳中消 耳虺蛇毒敷之 
后血晕心气绝【合治】茎煎 
膏 
合酒服治折伤内损天阴则痛及产妇 
恶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葳蕤(出神农本经)主中风曝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颜色润泽轻身 
不 
老(以上朱字神农本经)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 烂泪出(以上黑字名医所录) 
【名】萎萎 地节 玉竹 马薰 荧【苗】(图经曰)叶狭而长表白里青亦类黄精茎干强直 
似 
竹箭杆有节节上有毛茎班叶尖处有小黄点三月开青花结青圆实根黄多须大如指长一二尺或云 
可啖○谨按本经与女葳同条云是一物二名又云自是二物然女葳味辛性温主霍乱泄痢葳蕤味甘 
平主虚热湿毒腰痛况葳蕤用根而女葳用苗叶二者主治既殊实非一物矣【地】(图经曰)生泰 
山 
山谷丘陵滁州舒州汉中【时】(生)初春生苗(采)立春后取根【收】阴干【用】根【质】 
类黄 
精而小异【色】淡黄【味】甘【性】平缓【气】气浓于味阳也【臭】臊【主】润肺除热【反】 
胃卤咸【制】(雷公云)竹刀刮去节皮洗净以蜜水浸一宿蒸焙用【治】(疗)(图经曰)虚热 
湿毒 
腰痛(药性论云)时疾寒热头痛不安加而用之(陈藏器云)调气血(补)(日华子云)除烦 
闷止渴润 
心肺及天行热狂(药性论云)内补不足虚劳客热(陈藏器云)聪耳明目令人强壮(萧炳云) 
补中益 
气(日华子云)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合治】合漆叶为散疗五脏益精去三虫轻身不老变白 
润 
肌肤暖腰脚【赝】钩吻黄精为伪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防葵(出神农本经)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 
轻 
身(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五脏虚气小腹支满胪胀口干除肾邪强志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见 
鬼 
(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梨盖 房慈 爵离 农果 利茹 方盖【苗】(图经曰)春生叶 
似 
葵 
故名防葵今以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矣其防葵置水不沉野狼毒则不然以此为别尔【地】(图经曰) 
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少室泰山襄阳望楚山东皆有之(道地)兴州【时】(生)春生叶(采)三 
月三日 
取根【收】曝干【用】根不 者为好【质】类防风【色】土黄【味】辛甘苦【性】寒散泄【气 
】 
浸 
一宿漉出曝干用黄精自然汁一二升拌了土气中炒令黄精汁尽为度【治】(疗)(药性论云)疝 
气 
癖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大如碗悉能消散鬼疟百邪鬼魅精怪通气【赝】枯朽野狼毒为伪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植生x 
柴胡(出神农本经)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 
拘 
挛亦可作浴汤(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地薰 山菜 茹草叶 芸蒿 柴姜 邈(音貌) 柴 
草【苗】(图经曰)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紧有似斜蒿亦有似麦门冬而短者七月开 
黄 
花一种生丹州者结青子与他处者不类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为佳 
【地】(图经曰)生洪农山谷及冤句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道地)银州寿州栾州者为佳 
【时】 
(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根柔软者为好【质】类前胡而细小【色】 
紫 
赤【味】微苦【性】平微寒泄【气】气味俱轻纯阳(丹溪云)阴中之阳【臭】香【主】伤寒 
往 
来寒热【行】足少阳经厥阴经【助】半夏为之使【反】畏女菀藜芦恶皂荚【制】(雷公云) 
去 
芦银刀削上赤薄皮少许细锉用之勿令犯火【治】(疗)(药性论云)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 
痛 
宣畅血气下气消食及时疾内外热不解(萧炳云)痰满胸胁中痞(日华子云)除烦止惊消痰止 
嗽润 
心肺及天行瘟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汤液本草云)除虚劳寒热去早晨潮热及心下痞胸膈 
痛 
并往来寒热胆痹(李杲云)左右两傍胁下痛目晡潮热往来生在脏调经内主血在肌主气上行经 
(补)(药性论云)劳乏羸瘦(日华子云)五劳七伤益气力添精补髓(衍义曰)柴胡本经并 
无一字治 
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凡此误世甚多尝原病劳有一种真脏虚损复受邪热因虚而致劳故曰 
劳者牢也须当斟酌用之如经验方治劳热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合宜耳服之无不效日华子云味甘补 
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药性论云谓治劳乏羸瘦若此等病苟无实热医者取而用之不亡何待注 
释本草一字亦不可忽盖万世所误无穷也苟有明哲之士自可处制中下之士不肯考究枉致沦没可 
不谨哉可不戒哉如张仲景治寒热往来如疟用柴胡正合其宜【合治】合茯苓桔梗大黄石膏麻子 
仁甘草桂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疗伤寒寒热头痛心下烦满 

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
草之草
内容:x无毒 丛生x 
麦门冬(出神农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以上 
朱 
字神农本经)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 
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羊韭 爱韭 马韭 门(音门) 火 
冬忍陵 仆垒 随脂 不死药 忍冬 羊蓍 禹葭 禹余粮【苗】(图经曰)叶青似莎草 
长 
及尺 
圆如珠江南出者叶大如鹿葱小者如韭大小虽有三四种其功用亦相似也【地】(图经曰)生函 
谷 
川谷及堤 肥土石间久废处今所在有之(道地)江宁新安者佳吴地尤胜【时】(生)四季不 
凋(采) 
二月 
】淡碧【味】甘微苦【性】平泄缓【气】气浓于味阳中微阴【臭】朽【主】肺热烦渴【行】 
手太阴经【助】地黄车前子为之使【反】畏苦参青 苦芙木耳恶款冬花苦瓠【制】凡使以 
水渍漉周润俟柔软去心用若以汤浸则气味失矣【治】(疗)(药性论云)热毒止烦渴面目肢节 
浮 
肿下水肺痿吐脓疗心腹结气身黑目黄心下苦支满(日华子云)止渴肥人时疾热狂头痛止嗽(陈 
藏器云)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