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09-18小时超级记忆 >

第9节

09-18小时超级记忆-第9节

小说: 09-18小时超级记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要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这既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高考实践的需要。要分秒必争,能够两个小时做完的题目决不拖到三个小时,宁可把节余下来的一个小时用于休息、娱乐,也不要养成拖拉、疲沓的坏习惯,我在高中准备参加数学竞赛时,自己找了大量的习题做,每次做完,都在练习本上记下花费的时间,其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熟练程度,训练自己以适应正式竞赛的时间要求,我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第一天的竞赛,4个半小时的题量,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这就是平时练习时特别注意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结果。我们知道,每次高考时,总有考生感到时间不够用,因此,加强解题速度方面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 
  还有,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要搞简单的重复、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做简单的习题上,不要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而应抓住重点、难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正确认识记忆与遗忘的规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阶段,英语单词、古代汉语、数理化公式、定理等等,很多东西都需要熟记。有些同学老喊〃记不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记忆的规律与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识记(记忆)分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两种,对于系统的知识,特别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决不是单凭〃无意识记〃就能掌握的。在事前有明确的目的,并在进行中作出积极的努力,才是〃有意识记〃。 也就是说,集中注意地、自觉地和积极思考着阅读两遍课文,比漫不经心地读十遍课文还记得多。识记不能一劳永逸,巩固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复习。需要懂得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在识记之后,遗忘一开始是很快的,后来速度就放慢了。经验表明,熟记一种材料之后,在前五天忘的量比后五天必定要大。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完全可以与遗忘作斗争。即复习次数应先多后少,这样,事半功倍。好比面对一个堤坝,我们应该在它发生渗漏时,及时加固,而不要等它崩塌之后再来重建。要预防遗忘,只要粗略地复习就够了,但要恢复已经遗忘的记忆,就需要花很多的工夫。
    【张 煜】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郑翔龙】 
  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时间都是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而要在对大家都公平的时间里,榨取出更多的分数来,则要看朋友你是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了。 
  合理利用时间,首先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课堂45分钟,是老师灌输知识的时候,应该说是我们学习知识最容易、最高效的时候。古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候,应该做到分秒必争,寸时不让。成绩最好的同学,往往是上课最会听讲的同学。那种认为课内损失课外补,课上稀里糊涂,课后加班加点的做法,其实是最不明智的。具体地讲,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到尽量多的知识。因此,一般的做法是课前预习,勾划出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思考,适当做笔记;课后适时作复习,温故知新。关于笔记,要依个人习惯而定,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完全可以不作笔记或只记难点。另外每天下课后,用2,3分钟回想一下这堂课到底学了些什么。长期坚持下去,必将收益无穷。 
  另外,我觉得只要在学习时保持精力集中,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就如同练武之人的入定〃一样,学习时要屏除一切牵扯精力的杂念,脑子里只想〃如何复习这一部分,如何能解决这道题〃。当然,为了保持精力,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一番紧张的学习之后,让大脑空白一会儿,散散步,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吐故纳新,大有裨益。如果非要搞长时间的攻击,不但累得精疲力竭,而且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精力才能充沛;克制自己,排除杂念,精神才能集中。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谈一点具体的经验吧。如果你现在有一段自习时间,二三个小时或者一个上午,你该如何利用?假设你手头有学校的作业要做,得用这段时间,那么你最好轮换着做各科作业,不停地换脑子;而假如你是要用这段时间自己钻研一下,我建议你只看一科,这样用大块的时间学习某一科的一些问题,效果是很好的。
    【周 晋】 
  有一次,我上电脑,按要求编写一个程序。我很快编好,并输入程序,进行时,计算机报出错误信息,我在修改时心里一动:计算机能够运行并能够指出程序错误,让操作者修改直到正确为止,它的工作方法不正是我想得到的吗?我的方法,即使不能达到它的运行速度,但只要能达到其正确、顺畅的高度,我也就产生学习质量上的飞跃了。不过要将计算机原理应用到思维过程中,还要对计算机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这项工作已经比触类旁通〃高一档次了,因为它不是真正的〃触〃,而是主动对其运行原理进行了较深刻的理解。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悟道〃,我终于初步掌握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程序化思维模式。这是一种模拟计算机的若干控制系统,结合课程特点,并加上符合自己特长的思维方式而形成的一种效率较高、通用性较好、错误率低、逻辑性强的方法。 
  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信息库。它就是平时学到的知识的仓库,不,说得更恰当些是图书馆。因为它不仅仅是将各种知识堆在一起,而是将每一科目的内容采用类似图书馆的编码管理方式〃,进行分门别类。我把有共同之处的知识点的编码简单化,尽量减少各个信息之间的封闭关系,使每个问题的能触类旁通,但又把握不同性质、问题之间的界限。这种编码信息储存的是知识要点,并非一应将杂物往里塞。只有那些自认为难以掌握的或掌握不牢的难点、重点、易错点才建立完整的信息库,至于那些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就完全不必要这样操作了。这用计算机的话来说,信息库中的重要信息是储存在磁盘上的文件,而基础知识因为平时惯于应用,就储存在计算机内,可以随时调用。 
  (二)建立信息处理系统。对于一个遇到考试便头昏脑胀的学生来说,手中有一套对问题的处理方法,许多问题便不那么可怕了。获得这个貌似复杂的系统并不难,那就是首先要将训练量加大。做题时做不出,不要紧,但答案分析是万万不可马虎的,尤其是对得到答案的思维过程要特别注意,将成功的解题经验应用到解每道题上去。经过总结,递推出一整套接触信息初期便采取的分析处理方法。这个方法包括了对要点的归纳、整理、类比、异同分析,联系平时解题时总结的规律,敏锐地捕捉到解题关键。这整个过程,就象一个经常输球的乒乓球运动员,对照录像琢磨输球的原因,终于找出胜负的关键,例如意识到〃接发球〃的好坏是全局的前提,只有在初期对形势、信息便有很好的把握并有正确导向的球员才能打好球。我这个〃球员〃后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接发球〃的成功处理上。 
  (三)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属于电脑中程序执行的范畴。我充分利用信息处理系统对问题的消化性理解,分清是?quot;内存〃还是〃外存〃。假如是难点,则迅速将信息库中的内容协调起来思考。这时如果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便努力去找相关的特定信息储存以打开思路,把各种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并结合信息库存中总结的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信息组合方式进行思考。这种有指导性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较一般的思维法有质的飞跃。 
  (四)建立适时警告系统和检查系统。这是一种进行纠正、验错的套路。这是解决我平时思路不正确,解题过程错误又粗心大意的有效手段。我将平时所犯的各类错误进行归纳,大致掌握了各处错误发生的背景,这样我做题时,心里便有一个警钟在随时工作。虽然有时对问题仅进行快速扫描,但脑中对错误的深刻印象往往使我对之十分敏感,这样错误率就大大降低。即使当我做题很顺畅时,也能自觉地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一下,这其中重要的一环是〃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进入旁观状态的很好方式,一有疑问便重新进行信息分析、组合,得以较迅速地从错误状态中改出。逆向思维在验查结果时也有很大用武之地,验查时先将思路回忆一遍,看是否有错误,然后再反推一下,并用常识看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因为执行了这个〃守门员〃式的套路,许多以前必错的题却都被〃卡〃住了。 
  (五)推广运用。〃程序化思维法〃这个名词,看似适用于理科,但如果充分领会了电脑工作法,文科例如英文、语文等亦可采用上述各种方法,只是步骤有些不同。针对英语的标准化命题,我也采用标准化思维,按一定步骤进行选择,语文作文则利用信息库中储存的大量文学、艺术等知识,进行充分联想共通,并通过警告系统随时注意让大量材料为中心服务,同时通过选择、分类、整理,对材料进行处理、删减、组织、完工。 
  有了以上一整套方法,我在学习上产生了一个飞跃,思路渐趋慎密,正确率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也随之高涨,成绩、名次向先进赶超。 
  评:中学生朋友中,应当有不少〃计算机迷〃。对于周晋同学的观点,应该不难理解。电脑的灵活性显然不及人脑,但是电脑的运算速度也是人脑所望尘莫及的。周晋同学将电脑系统中可为人脑利用的优势,进行了一番总结,这不失为一种〃科学用脑〃的方法。也许,电脑和人脑永远无法相互替代,但二者之间的取长补短,应当是一件无止境的研究工作。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