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顾松园医镜 >

第41节

-顾松园医镜-第41节

小说: -顾松园医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结谓之水,三阴者,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也。嘉言谓水病莫不本之胃经,乃以属之肺、脾者 
何耶?使脾能转输水精于上,肺能通调水道于下,海不扬波矣。惟二脏之气结不行,则胃中之水日 
蓄,浸灌表里,无所不到也。故治法宜伸脾,肺之权为主,然其要尤在于肾,肾为胃关,肾司开合故 
也。虞天民言∶丹溪又有阳水之说,不过燥热为之,阴水之说,不过湿热为之也。至若《金匮》论 
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证,有志深造者,所宜审焉。 
x大戟枣子x 治水肿如神。 
大戟〔苦寒有毒,能下十二经之水,二钱。〕大枣〔恐下伤脾、胃,用以补之,百枚, 
同煮一时,汁尽为度,去戟不用,取枣晒干,每日食枣数枚,分作三次服,以利为度,以平为期,服 
此忌用甘草。〕 
此逐水之峻剂也。药虽峻厉,得枣助之,且陆续以进,得利即止,果脉症俱实,宜下,若畏而 
不服,反有养病害身 
之患,较之舟车浚川、等方,虽为稍缓,然虚弱者。终不可轻用也。 
x麦冬饮x 治燥热肿胀,〔肺燥则热,失清肃降下之令,不能通。调水道,渍于高原,淫于皮 
肤,而水肿作矣。初病必或喘或咳。〕小便秘涩,〔虽秘,其少腹必不急。〕大便燥结。〔肺与大肠 
为表里,燥热则不能濡润也。〕 
麦冬〔清肺以开降下之源,两许。〕粳米〔益脾以培金之母,百粒。〕 
此清金、润燥、培土之剂,古方虽未注治燥热肿胀,余谓此方甚是恰当,可参清燥救肺汤诸药用之。 
x调荣散x〔重订。〕治瘀血肿胀,或单腹胀大,〔皮肉必现赤纹,或腹中有块,按之不移而 
痛。〕不恶食,〔故知块为瘀血。〕小便赤,〔仲景云,小便自利,血症谛也。若兼热结膀胱气分,小 
便亦不利矣。〕大便黑。〔瘀血渍之也。〕 
丹参〔活血。〕桃仁〔各二、三钱。〕赤芍〔破血,钱许。〕刘寄奴〔破血下胀 
之仙药,二、三钱。〕玄胡索〔活血化气之神品,钱许。〕泽兰〔行血化之水,二、三钱。〕 
莪术〔破气中之血,钱许。〕热加连翘、黄芩,或再加童便。如欲行瘀,量加制大黄,或参用大 
黄虫丸。〔不宜过剂。〕 
此消瘀之剂也。瘀血化水,致成肿胀,其水不去,势必不瘀之血,亦尽化为水矣。故桑皮、腹皮、 
葶苈之属,亦可采入。嘉言谓∶如挟虚者,须用人参大力者主持其间,则驱 
逐之药,始能奏功,果虚而挟寒者,方可议加桂、附。又论蛊胀,与鼓胀不同。鼓胀者,中空无物,腹 
皮绷急,多属于气。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血蛊一症,东方沿海一带,擅鱼盐之饶, 
比他处更多,男妇俱有。以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走血,血得热合,久则中焦冲和之气,亦渐化为 
热,气热则胀,血始不流。于是气居血中,血裹气外,渐至腹如抱瓮,观《内经》论石瘕,〔 血如 
石。〕肠覃〔覃延布而深也。〕二症,言石瘕生于胞中,因恶血当泻不泻, 〔败血也。〕以留止,日 
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若月事以时下,此肠覃之候,癖积因在肠外,不在胞中,故无妨月 
事。盖由汁沫所聚而成,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x金银花散x 治疮毒内攻,肿胀或单腹胀大。 
金银花〔除肿胀,解热毒,一、二、三两,为君。〕连翘仁〔疮家要药。〕黄芩、花 
粉〔清热。〕橘红〔理气。〕茯苓、车前、木通〔导邪泄溺。〕腹皮〔散大肠壅毒,消水 
气浮肿〕绿豆〔清热解毒,利水除胀。〕热毒内甚,加犀角黄连。 
此清热解毒之剂,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x六味肾气汤x 阴虚腰痛,腹大胫肿,〔经言肾病者,腹大胫肿,故两足必先肿也。〕咳喘有痰不 
得卧,〔经言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又水病其本在肾,其 
末在肺,盖标本俱病也。〕甚至头面皆肿,〔阴虚火炎,水随火溢之故。〕饮食知味,〔胃无病也。〕溺 
涩便燥,〔肾主二便,虚则不能濡润。〕此方主之。 
六味地黄〔壮水补肾。〕麦冬 五味〔清金敛肺。〕牛膝〔利腰膝而消脚肿。〕车 
前〔利小便而不走气。晓林云∶予曾用前方未效,加牛膝、车前即应。〕黑小豆〔黑色通肾,能 
消水肿。〕煎汤煎药。 
此壮水之剂。景岳云∶肿胀由于水邪,主水者,还求水脏,乃探本之治法也。世人患阴虚者甚多, 
故相火泛滥其水而致肿胀者,赵氏此方,有功不浅。每见虚劳,而患此症者不少,若用破气利水燥热等 
药,比于操刃。赵氏又云∶有一等肝经火郁肿胀,其症呕酸口苦,胁痛恶寒,面黄目黄,须以逍遥散舒 
其郁,继以前方滋其阴,亦禁用分利。 
x济生肾气丸x〔亦可小剂作煎。〕治脾肾虚寒,腹胀肢肿,小便不利,〔肾为胃关,关门不利, 
则水聚于胃为 胀,水溢于四肢为浮肿,但溺虽少,而不黄赤,口不渴,手足冷,脉沉迟者,方作寒 
治。〕或喘急痰盛。〔水乘肺则喘急,水泛上故痰盛。〕 
八味地黄丸〔用桂、附补阳,蒸动肾气,使关门开,而胃中积水始下,以阳主开故也。〕牛膝 
车前〔薛氏用茯苓为君,合此二味,治腰以下之水,其功甚大。〕 
此蒸动肾气开关之剂,果属真阳衰弱,投之自然神效,按节斋言火衰成病者,百无一、二。薛氏赵 
氏,极夸此方之神,以致盲师不辨寒热,一遇肿胀,概投此剂,为害不浅,用是方者,审之慎之。 
x加味异功散x 治单腹虚胀。〔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属于气。〕亦治脾虚肢体尽肿 
人参 白术 茯苓 米仁〔补脾胃之元气,脾得补而胀自消。〕白芍〔胀病多属肝木乘 
土,用白芍以土中泻木安脾。〕橘红 木香 沉香〔佐以调和中气。〕热加麦冬,〔散结热而下逆 
气。〕渴者尤宜。或加黄连。〔清脾胃之积热,丸制最止邪热。〕有积加枳、曲、山楂、麦芽。〔助脾家之 
健运。〕如肥人湿痰,加茅术、半夏。〔燥湿消痰,血家、渴家、汗家勿用。〕如脾虚水肿,加绿豆、 
车前。如果虚而挟寒,方可加干姜。〔合理中汤方。〕寒甚则加附、桂。〔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否则 
不可浪用。〕 
此方益气补脾为主,佐以调气之剂,备加减之法,以通其用。若系实症,即于前列诸方,对症取用。 
其有不大实,亦不大虚者,本方去参,加减治之,后仍用参补之。按虞天民云∶虚胀必服人参,人参必 
肺无热方可服,有热服之,肺火得参而愈甚。肺主出气,邪火挟气两出,脾胃受之,复助积热,则胀急益 
加,筋青脐出,危笃立见。故虚胀而不能服参,不救之症也。 
二病之脉,实大者可治,虚微者难治,水病脉出者死。〔谓沉按之则无,非浮脉主死也。〕 
唇黑或肿,肝伤缺盆平,心伤;脐突,脾伤;足心平,肾伤;背平,肺伤,五伤者死。阴囊及茎肿 
腐者死;泻后腹胀而有青筋者死∶大便滑泄,水肿不消者死。水肿先起于腹,后散于四肢者可治,先起于 
四肢,后归于腹者死。男从上而下,女从下而上,皆难治,腹胀身热者死,腹胀寒热 
如疟者死,腹胀便血,〔脾败不能统血也。〕脉大时绝者死,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者死。〔上为 
咳呕,中则胀满,下为飧泄,三焦俱病,六脉已绝,安得不死。〕 



卷九·御集肿胀

举例

属性:一 一人夏月为炎威所逼,饮水十余碗,归家便闷胀不能食。旬日腹如抱瓮,气高而喘。士材曰∶ 
六脉坚实,皮薄而光,水停不化也。其病暴成,法当利之。用小胃丹,每服二钱,再剂而二便涌决如泉, 
后进一钱五分,腹减如故,用六君子汤,十帖痊愈。 
二 一人大怒之后,复大醉。至明日目下微肿,七日而肢体皆肿,不能转侧,二便不通,烦闷欲绝。 
土材曰∶脉沉且坚,当逐其水,用疏凿饮子一服而二便快,再服而四肢宽,更以五皮饮服三日而愈。 
三 一妇病鼓胀,遇方士,授一方,以陈葫芦一枚去顶入酒,以竹筋松其子,仍用顶封固,重汤煮数 
沸,去子饮酒,一吐几死。吐后腹渐宽,调理渐愈。盖元气有余而有痰故也。 
四 一少年,患单腹胀大,二便不通,口臭喉烂,齿牙动摇,兼时梦遗。余询得由,知曾患霉疮,中 
水银药毒所致。记仲淳有铅收一法医案,因仿其治,用银花四两,犀角、生地、麦冬、粉草各两许。桔梗 
三钱,加黑铅四两,以土茯苓四两,煎汤煎药。外用黑铅、银花斤余,粉草四两, 
煎汤洗浴漱口,服后二便去黑水甚多,二剂竟愈。 
五 一人禀畀素壮,病余肥甘过度,腹胀气粗。士材诊之,脉盛而滑,按之不甚虚,宜以利气 
之药,少佐参、术,病家畏疑。李曰∶即畏参不用,攻击之剂,决不可投,后仍用理脾疏气之剂而安。 
六 一人患鼓胀,脾气消损,犹能饮食,第腹痛而暴胀。虞天民谓此火也,以香连丸、白术汤下 
之,遂失气甚多,而胀痛皆愈。一医谓脾气大虚,与补剂二、三服,胀痛仍作,脉反虚小。乃曰∶脉小 
不补,病安能痊,乃大补之,竟成不救。又一人鼓胀,腹痛而兼吐,亦属火也,与清凉降气和中之 
剂,病寻愈矣。一医云∶真元下陷,非大补不可,自后愈补愈胀,腹如裂状顿死。由是观之,则知治 
是病者,清补当适其宜,不可执一。 
七 一人中年无子,患鼓胀,势甚危。仲淳令其静养别室, 然独坐独宿,用归脾汤,六味丸,朝 
暮间服不辍,食淡五年,连举二子。 
八 一人因肚腹鼓胀,饮食少思,服二陈、枳实之类,小便不利,大便不实,痰嗽腹胀。服破气利水 
之剂,手足俱冷。立斋曰∶此足三阴虚寒之症也。用济生肾气丸,不月而康。 
九 一妇素有痰热,治者多用寒凉,偶得小康,四年 
余,屡进屡退,于是元气消灼,忽患遍身浮肿,手足麻冷,日夜咳嗽,烦躁引饮,小水不利,大肉尽 
去,势将危殆。立斋诊其脉,洪大无伦,按之如无虚。此虚热无火,当益火之源,以生脾土。与济生 
肾气丸料服之,小便涌决如泉,日服前丸,及补脾之药,二十余剂而愈。 



卷九·御集



属性:噎塞反胃,总是血液衰耗,胃脘干槁,以致不能游溢 
精气输脾,脾不散精归肺,气耗者难于下水,津伤者难于下食,津伤则噎,气耗则嗝,治者慎之。肺 
之津液先竭,气不下顺,水饮可行,食物难入,名曰噎塞,其槁在上;食物可入,良久复出,名曰反胃, 
其槁在下,皆谓之嗝。经所谓嗝则闭绝,多属气衰、血耗、火衰,张机峰以为神思间病。《内经》以为此 
暴忧之疾。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恚,则脾胃益伤,血液愈耗,气郁则生痰生火。故治嗝之法, 
补气、养血、润燥、为本,降火、消痰、开郁、顺气为佐。须得病者慎自能养静,可保延年。若纵七情, 
虽用药得当,终难挽回。其有属实者,或因瘀血,或因积痰,或因食滞,或因气郁,或因火、因虫,各随 
见症而理之。方书论反胃,虽有属寒之条,然卒少见。必如《金匮》所云∶脾伤则食不磨,朝食暮吐,暮 
食朝吐,宿谷不化者,正合《内经》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王太仆谓食久反出,是无火也之说,又必小便 
清白为据,方可议投理中、八味之属。若不审辨,而概投香燥热药,适以速其亡也,可不慎诸。 
x参乳利嗝汤x〔自制。〕嗝症主此加减。 
人参〔补气,二、三钱。〕人乳〔养血,一杯,或用牛乳。〕麦冬〔润燥,五钱。〕 
芦根汁〔降火。〕竹沥〔消痰,各一钱。〕郁金〔开郁,一钱。〕苏子〔三钱炒研。〕 
橘红〔一钱。〕枇杷叶〔顺气。去毛、姜汁炙,四大片。〕白芍〔敛逆气,安脾胃。三钱,酒 
妙。〕山楂〔行结气,消滞血,三钱。〕 
此方补气、养血、润燥为主,佐以降火消痰,开郁顺气之剂,虚者宜之。 
x再造丹x 嗝病不治之症,亦能挽回奏效。 
川黄连〔二两,先同金银各二两,煎浓汁三碗。〕大田螺〔五十个,仰摆盘内,以黄连汁 
挑点螺眼上,顷刻化成水,将绢滤收,同黄连、金银器煎至碗半。〕入煎萝卜子汁〔半碗,煎至碗 
半。〕入菲菜汁〔半碗,煎至碗半。〕入侧柏叶汁〔半碗,煎至碗半。〕入梨汁〔一碗, 
煎至碗半。〕入竹沥〔一碗,煎至碗半。〕入童便〔一碗,煎至碗半,取出金银器。〕入人 
乳〔二碗,煎至一碗。〕入羊乳〔二碗,煎至一碗。〕入牛乳〔二碗,微火煎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