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关心则乱(晋江封推vip2012-12-03完结,种田) >

第52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关心则乱(晋江封推vip2012-12-03完结,种田)-第5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淑兰衣袂决然,神情坚毅,向堂内众人盈盈一拜,缓步走向桌案前,拿过笔挥手写下,按过手印。

    孙志高看着淑兰枯黄面色,忍不住轻蔑道:“你无才无貌,本不与我相配,当初便是我家许错了婚事,如今这便好好去了,以后配个杀猪种地,可要贤惠些了。”

    欺人太甚!李氏和盛维俱是大怒,便是周围众人也觉得太过了。

    孙志高还在笑,淑兰猛然一个回头,目光炽火愤怒,看着这个她曾仰赖以生命丈夫,这幅嘴脸如今竟是如此令人作呕,她用力吐出一口唾沫,重重吐在孙志高脸上,然后看着气急败坏那男人,静静道:“你这好色忘义,无德无行小人;多瞧你一眼都恶心。”

    说完再次给众人福了福,然后便挥袖而去,孙志高急着拿袖子擦脸,耳边传来轻轻讥笑声,恨要命。

    众人面露不屑,纷纷与盛维道别,竟无一人搭理孙家母子,便是孙氏族人也只与孙志高拱了拱手,孙志高觉着今天叫通判大人瞧笑话了,连忙上前去给通判大人搭话套近乎,谁知那通判理都没理他,冷冷打量了他一番,然后与盛维热络说了几句便告辞了。

    孙志高大怒,转头与孙母道:“好个势力老贪吏!前几日还与我吃酒评诗,今日便翻脸不认人,待我考取了功名,当狠狠参他一本!”

    盛纭轻笑一声:“哟,这都考了几回?连个举子都没捞上,还参人呢;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口气!”

    孙志高气哇哇大叫,可论口舌他如何是盛纭对手,又被讽刺了好几句。

    品兰早已离开隔间追着安慰淑兰去了,只明兰还待在隔间,两个陪侍丫鬟互相看了看,见明兰一动不动站在当地,一脸沉思模样有些奇怪。

    明兰慢慢挪动脚步,低头思忖,这些日子来许多不解之事,连同自己祖母良苦用心,她如今有些明白了。
第47回 
  来的时候两艘船,回的时候六艘船,如果是当官的这把架势,那御史立刻可以挽袖子磨墨写参本了,幸好明兰和祖母只是走亲戚,京城来信,说盛紘这回考绩依然是个优,已补了工部郎中,主经营缮清吏司,品级未变,不过好歹算京官了。 
既然要在京城安家,索性把老宅的东西搬过去装点,再加上盛维和二牛姑父送的吃穿用物,光是各色绸缎皮绒就好几十箱子,辎重甚浩,祖孙俩挥别亲族,登舟而去。 
  其实明兰蛮奇怪的,自家老爹从年前就开始托关系走门路,加上他政绩也不错,还以为他能混进六部之首的吏部,最少也是户部刑部这样的热门单位,当今皇帝在位二十余年,宫殿太庙什么的该建设的早建设完了,这会儿的工部太平空闲的好像养老院,盛紘怎么会去那里?明兰这样问盛老太太,老太太回问一句:“明丫自己觉着呢?” 
  明兰翻着白眼,盛老太太是互动启发教学的提倡者,她很少告诉明兰为什么或该怎么做,凡事总要明兰自个儿琢磨,明兰想了想,道:“圣上渐渐年老,储位不明,如今京城正是风起云涌,若真去了那些抢破头的地儿,没准会惹上是非;爹爹真聪明。” 
  盛老太太微笑着抚摸孙女的头发,轻轻点头赞许,江波顺缓,船舶平稳,只微微一晃一晃摇着人很舒服,这段日子在宥阳,明兰日日与品兰玩在一处,祖孙俩都没怎么好好说话,一上了船后,才又说上话。 
  “傻孩子,官场上哪个不聪明了?尤其是京城,水浑着呢,不过是有些人存了贪念,自以为聪明,想着趁机押一把注在皇位上,可宫闱之事何其诡幻,还是你爹这般守拙些好。”盛老太太靠在一把铺着绒毯的卧榻上,闲适与明兰说话,“适才你与品兰道别时,都说了些什么?翠微说你昨儿个晚上一夜没睡好。” 
  明兰思量了下不是老实说了:“我叫品兰以后莫要对泰生表兄随意呼喝了,多少文静稳重些,姑姑会喜的。”盛老太太瞥了眼明兰,悠悠道:“你多心了,你姑姑最喜欢女孩子家爽利泼辣,怎会不喜?” 
  明兰叹气道:“做侄女,自然喜欢;若是做媳妇,就难说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婆婆喜欢看见自己的儿子成老婆奴的。 
  盛老太太皱眉道:“什么媳妇?你一个姑娘家,休得胡说。” 
  明兰连忙道:“我与祖母什么不能说,又不会去外头说,品兰和泰生表哥是天生的一对,有眼睛的都瞧的出。” 
  盛老太太听了这句话,似乎有些兴味,慢慢坐了起来,盯着明兰微笑道:“真论起来,泰哥儿真是个好孩子,家里有钱财铺子,又没有兄弟来争,宥阳地面上看上他的人家可不少;这几日,你姑姑着实疼你,好些压箱底的连品兰都舍不得给的,怕都落了你口袋了吧。”    明兰看着祖母的眼睛,认真的一字一句道:“姑姑待我好,多半是托了祖母您的福气,孙女再傻也不至于这般自大,品兰和泰生表哥自小一道长大,那个……呃,青梅竹马。” 
  盛老太太微感意外,只见明兰双目澄净明亮,神情丝毫没有犹豫,老太太便笑道:“你倒瞧出来了?倒也不笨。” 
明兰很惭愧,若不是那天偷听了一耳朵,她这几日老和品兰吃吃玩玩,哪想的出来。 
  盛老太太半身正坐起来,明兰忙拿过一个大迎枕塞到祖母背后,自己也很自觉的缩进祖母的褥子里,老太太搂着孙女小小的肩膀道:“这个把月在你大伯父家里,你瞧了不少,听了不少,也算见了别样世面,有什么了悟的么?” 
  明兰靠着祖母软软的肚皮,躺的很舒服,懒懒道:“一开始有些想不明白,现在好像明白了;在家时就听说三房家的十分不济,不仅要大伯父家处处周济,还有些不知好歹,后来孙女亲见了后,也有些瞧不起三房的作为,可奇怪的是,大伯家却好像总忍让着,不但时时贴补,逢年过节请吃酒开筵席,总也不忘了请他们出来;那时我就想了,明明大伯母也不怎么待见她们,为何不远着些?” 
  盛老太太拍着明兰的小手,道:“现在明白了?” 
  “嗯。”明兰蹭着祖母的肚皮,很适意,道:“待己以严,待人以宽,全宥阳都知道大伯父家的好,都晓得三房的不是,不论有个什么,人人都会以为是三房的错。” 
  盛老太太满意的点头,拧了孙女的小脸一把,笑道:“你自小懒散,厌恶人际往来,我本担心你性子疏高了不好,如今见你也懂俗务了,我很是高兴。明丫儿,记住了,三房再不济,可三老太爷还在,说起来是两代以内的亲戚,若真全然不管不问,只顾自己富贵却不接济,岂不被人说嘴是嫌贫爱富。商贾人家多有不义之名,可你大伯爷却是满县城夸上的,不过费些许银子,也不白供着三房的大鱼大肉,能博个美名,与子孙后代岂不更好?” 
  明兰知道老太太是在教她,认真的听了,插口道:“当日淑兰姐姐和离时,我和品兰都气的半死,孙家母子如此可恶,为何还要一半陪嫁与他们,后来想想,若真把陪嫁都要过来,孙家人索性鱼死网破,定不肯和离,要写休书怎办?这也是破财消灾的道理。” 
  盛老太太轻轻捋着明兰柔软的鬓发,缓缓道:“是呀,谁不气那家人!可没法子呀,光脚不怕穿鞋的,和离谈何容易,总得有个说法,男人无德,婆婆无行,这可都拿不上台面来说呀;我那老嫂子手段了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钱财,逼之以利害,这种事儿要的就是快刀斩乱麻,一日了断,然后即刻送淑兰出门,待闲言闲语散了,也就好了。” 
  明兰连连点头,忽然一骨碌爬起来,嘟着嘴道:“可孙家人如此可恶,直叫人牙痒痒,就这么算了不成?” 
  “小丫头好大的气性!”盛老太太笑吟吟道,“你大伯母也不是吃素的,不过短日头里且不能如何,明矾上也不能现恶,还得也孙氏其他族人交好,只待日后罢;不过我瞧着孙氏母子都是糊涂贪婪的,兴许不用别动手,他们也落不着好的去了。” 
  明兰兴头道:“品兰应承我了,那孙秀才一有故事立刻写信与我的,到时候我读给祖母听。”盛老太太骂道:“淘气的小丫头,这般喜欢吵架生事,也是个厉害的!这回你可和品兰玩够了,我丝毫不曾拘着你,待回了家,你要收敛些了。” 
  明兰抱着祖母的胳膊诚恳保证:“祖母,您放心,我这回见了世面,知道了好些人情世故,待回去了,一定好好儿的,不让您操心。” 
  盛老太太爱怜的搂着小孙女,悠悠道:“有个可操心的人,日子倒也好打发。” 
  到了京津渡口,下船乘车,一路沿着官道直奔京城,刚到京城门口,便有盛家仆妇等着,换过府中车舆后,再往前行。 
  话说京城这种地方,百官云集,权贵满地,房产的价格不比姚依依那会儿的首都便宜,而且古代更龟毛,除了钱还要身份,尤其那些靠近皇城的黄金地段,职业不高尚的,来历不干净的,有钱都不让住。 
  例如某高利贷主或肉联厂小老板,哪怕拿泰坦尼克号装钱来都不行,盛家是商贾出身本来没戏,不过几十年前,盛老太公趁祖坟冒青烟儿子考上探花那会儿,挟着名望和银票买下泰安门外一处四五进的大宅,地段中等偏上,右靠读书人聚居的临清坊,左临半拉子权贵住宅区,又趁着儿子迎娶侯爷千金的机会,顺带买下宅邸后的一处园子,打通后连成一片。 
  盛紘的同年或同僚里面,不少是家境平常的靠科举出仕的,便只能在京城外围或偏角的胡同置宅,而盛紘成了同级官员中少数拥有花园住宅的;明兰再一次感叹投胎很重要。 
  “当年老侯爷知道老太爷有这么一处宅子,觉着也不是没家底没根基的贫寒人家,才勉强答应婚事的。”房妈妈对明兰咬耳朵。 
  明兰仰天长叹:男人要结婚,果然得有房子么。
第48回 团聚
  离家近两个月,明兰忽觉有些眼眶发热,这才发觉何时起自己竟将这户人家当自己家人了,盛紘颌下多出了三缕短须,呈短长短的分布态势,据说这是如今京城最流行的文官胡须式样,王氏为筹备长柏的婚事累出了一嘴的水泡,脂粉也盖不住。
  “老太太您再不回来,媳妇儿可要跳河了,这里里外外的一大摊子的!”王氏搀着盛老太太的胳膊,前所未有的亲热。
  这次海家老爷谋了个外放,为怕将来远方送嫁不容易,索性就赶在年前把婚事办了,王氏一边要安顿刚来京的全家老小,一边要备婚,忙的头晕脑涨。
  两代帝师的海老太爷虽已致仕,但在清流中的威望犹在,这回海家嫁女,几乎半个北方士林的头面人物都要来,他们的家眷未必个个富贵,但个个都能拽两句文。
  “贵府真乃文雅之所,瞧这幅林安之的《抚琴图》,迁想妙想,以形写神,尽得顾痴绝之风。”某翰林夫人文绉绉的评论墙上的画。
“画是好画,就是这题字略显凝重,压住了飘逸之气,若能以探微先生笔法,方全了‘顾陆’之美,盛夫人,您说呢?”某学士夫人说完,然后两个一齐看向王氏。
  王氏=_=……呵呵笑了几声,赶紧转换话题,拉扯开去。
  谁能告诉她,她们刚才说的是啥?
  连累王氏的罪魁白柏还是一副老样子,拉过明兰往自己身上比了比身高,面无表情道:“两寸差六分。”——你卖布呢。
  长枫这回秋闱又落榜了,却在京城交上了几个诗文朋友,最近刚博了一个‘嘉枫公子’的美名,大冷天摇着把扇子也不嫌得瑟,长栋变化最大,宛如刚抽出来的新芽,一口气长了许多,“六姐姐,你的东西我都看着呢,连箱子皮儿都没蹭着。”长栋连忙道。
  “栋哥儿真能干,回头去我那儿取东西,我给香姨娘预留了。”明兰湊过去咬耳朵。
  九岁的长栋小脸儿红扑扑的,似乎羞赧:“又让姐姐破费了,姨娘叫不用了,老太太都按份例送了的。”明兰俯身轻声道:“是咱姑姑送来的好料子,你正长个儿,叫姨娘给你做两身鲜亮的,回头上学堂也体面,这是京里头呢。”
  长栋心中感激,低着头轻声道谢。
  明兰心里清楚,若单靠月例过日子,墨兰和长松哪穿戴的那么好?大家都知道,不过盛紘是个大老爷,从不注意罢了。
  “六妹妹,你总算回来了,再晚些,你那些箱笼可保不住要开喽。”如兰禀性难移,一开口就呛,把墨兰气住了,明兰连忙搭过如兰的肩膀,笑嘻嘻的凑着说:“我有五姐在,便是丢了东西也知道在哪儿!这回呀,我给五姐留了好几瓶子桂花油!”
  如兰眼睛一亮:“是苍乡的?”
  “可不是?”明兰笑的眉毛弯弯,十分可爱,轻声道,“苍乡桂花虽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