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天皇巨星的心路历程:刘德华传 作者:夏君 方子 >

第12节

天皇巨星的心路历程:刘德华传 作者:夏君 方子-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影响到他的情绪,情绪上来的时候他不会考虑任何东西。近年的功成名就更让他对事业悠然自得,享受一种顺其自然的、舒适的生活。他曾经开玩笑地说:“如果我像华仔那样不停地工作,我一定会死掉。”当然,在拍片的时候他是全身心地投入,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梁朝伟了。

    为了过得舒服些,梁朝伟甚至有过5年只接一部影片的经历。连内地导演冯小刚也觉得不可思议,他说:虽然你的片酬很高,但是像这样5年才拍一部片子,那实际上收入已经很低了。

    平时,大家都喜欢拿刘德华与梁朝伟作比较,事业上与生活上都喜欢。有记者问刘德华,他自己是否作过这种比较,刘德华说:“每个艺人都是不一样的,在演技上,在经营方式上都不一样,只有一件事我跟他是非常接近的,那就是关注自己的工作。每一个艺人,不管是从哪一个方面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关注,还要有很认真的态度。”

    刘德华心里一直很佩服梁朝伟对艺术的悟性,他曾说:“伟仔很有艺术感,而我就很想找我崇拜的导演拍戏,像伟仔没有找过张艺谋,我则在12年前就已跟张艺谋说有机会你要拍我,结果等了12年终于等到《十面埋伏》。他喜欢思考,我喜欢行动。”

    一个喜欢思考,一个喜欢行动,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不妨再回到第四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评选上。

    刘德华进入成熟期后一个屡被提起的角色就是《无间道Ⅲ——终极无间》中的刘健明。结局一场,他依然不死地坐在轮椅上。“几许慰问,刘健明俨如永劫不返地活在记忆中,停顿为好一个青春啸歌的画面,把曾经幼稚、浮躁、自卑又自满、招展等偏颇品质,好好思忆凝留——我的刘德华时刻。”影评人张伟雄曾经感慨地说。

    刘德华在前几次均败给了梁朝伟,而这次,刘德华的呼声又非常高,很有可能这一届的金马影帝就是刘德华的。但是,刘德华不敢大意,上一届颁奖礼上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看到身边的梁朝伟,所以他会没有信心地回答:“他来了。”

    其实,说刘德华“没有信心”只是一个表象,他敢又一次参加这个颁奖礼,就证明了他的心态平静如水。一个人有了这样洒脱的竞争心态,赢输也就看得淡了。

    同样,梁朝伟已经拿了那么多影帝,这次明明对自己得奖没有把握,却不远万里从韩国赶来参加颁奖礼。这是梁朝伟身上超脱气质的最真实的展现,是对刘德华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比赛不是输便是赢。去年梁朝伟拿了,我很替他高兴,他是一个好演员,他得奖是值得的。我输了也没什么,依旧有很多人认为我不差啊。只有一个奖,谁先拿去也没关系。今年我没拿到,明年就再努力。做人做事,平常心一点,竞争心是要有的,不过也要输得起才可以成功。做大事要有广阔心胸,输不起的话,不可能有成功的。”

    华仔的这番话,让喜欢他的人和不喜欢他的人都为之喝彩。他和梁朝伟在这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奖中的表现,让过去对他们两人的一切猜测灰飞烟灭,原来,他们在私下里是很要好的朋友呢。

    最终,刘德华拿到了第四十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回想2004年12月5日的第四十一届金马奖,当刘德华走在星光大道上的时候,主持人黑人非常诚恳地说:“今天晚上,全世界都希望你得奖。”晚会现场,当黑人和大炳问谁是影帝时,全场齐声高喊“刘德华”;蔡康永则完全不顾梁朝伟的感受,戴上了一个“支持刘德华”的口罩;林志玲脱掉外衣,给华仔一个幸运的拥抱……毫无疑问,那个夜晚是属于刘德华的,那个夜晚让所有的人都见识了什么是众望所归。

    假如把刘德华排在从偶像演员过渡到演技派影星的话,梁朝伟就应该算是一块天生就会演戏的料,电影里只要有他在,其他人的光彩就出不来。有人打了一个这样的比方:梁朝伟的天才般的演戏天分和刘德华的平平般的演戏天分,好比是皇帝的儿子和农夫的儿子,皇帝的儿子长大了,理所当然继承了老爸的王位,但农夫的儿子凭借自己坚定不移的拼搏,硬是把一个王朝给推翻,自己当了皇帝,相比之下,扪心自问,哪个更难能可贵呢?应该承认,香港演艺圈这20年来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出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刘德华和一个非常会演戏的梁朝伟。这两个人真的是全香港不可多得的人才。

    当主持人宣布刘德华是第四十一届台湾金马奖影帝时,刘德华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但紧接着,他做出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与身边的梁朝伟紧紧拥在一起。

    “我很多谢梁朝伟,从韩国这么远也要赶来,明知道可能得不到奖。这样的气量不是人人可以有的。”

    这样的镜头——这样的镜头却是很容易让人落泪的。

    9。从“烂仔”到“影帝”

    “刘德华什么都有了吗?哈哈。刘德华本人可没有这个感觉。什么才是真正的‘什么都有了?’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你曾经拥有的成绩,你曾经走过的路,都是过去的吧?今天我得到金像奖,我不可能永远活在今天吧?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写这一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的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初是由香港资深的专业杂志《电影双周刊》发起的。《电影双周刊》的现任主编、同时也是香港金像奖协会的董事陈柏生至今仍记得25年前的情景:“记得是1981年11月,在一次《电影双周刊》的编务会议上,谈到每年搞的十大华语、外语片评选时,我说‘我们能不能搞大一点’。”

    “搞大一点”的意思是搞一个像模像样的颁奖礼,这个提议得到了当时在座各位编辑的支持,于是,1982年3月9日,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在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行。

    199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金像奖董事局由香港10个专业电影协会派员组成,此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金像奖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最具权威性的电影奖项典礼活动,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奥斯卡奖”。

    电影颁奖礼的评奖制度,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是评审团制,一是单纯的投票制,只要是大会的合格选民,便可投票。而金像奖采取的是类似一人一票式的投票制。

    所谓类似,即不是确实的一人一票,有可能出现一人两票的情况,视其身份决定。再者,金像奖因由多个影界专业团体组成,在个别奖项中,为突显专业要求,由专业团体投票所得分数的百分比相应较高。因为这些团体会员人数分别很大,如演艺人协会有过千人员,剪接师、摄影师、美术协会却只有数十人。

    由此可见,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选还是比较严谨的。

    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以此类推,在香港,不想获金像奖的演员就不是好演员了。

    从第二届开始,刘德华多次被提名金像奖,但一次都没有获过奖项。直到第十九届,他凭借《暗战》再次提名最佳男演员奖。由于同时入围最佳男主角奖的有黄秋生的《千言万语》、吴镇宇的《爆裂刑警》、刘青云的《目露凶光》以及曾志伟的《半支烟》,个个都是实力超群。该奖项成为当晚全场关注的焦点。而刘德华最终以脱胎换骨的表演,众望所归地赢得该奖项。当吴君如、王菲、刘嘉玲在台上念出他的名字时,华仔激动异常,兴奋地和黄秋生、吴镇宇以及曾志伟一一拥抱。

    第十九届金像奖最大的特色是国际化,在香港红馆举行的颁奖典礼,以往未能出席的工作人员,这一届都倾巢而出。而多位亚洲导演包括韩国导演许秦豪、泰国导演朗斯尼美毕达以及日本导演降旗康男担任颁奖嘉宾,加上1000位外地游客的参与,更凸显了该届颁奖礼国际化的特点。

    就是在热烈而隆重的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颁奖礼上,多次失落的刘德华终于第一次捧起了金像奖影帝奖杯。

    事隔三年,2004年4月4日,香江之夜,流光溢彩,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

    从踏上红地毯走秀,到为女主角颁奖,刘德华都一丝不苟地做足了功夫,就像他这二十多年来兢兢业业的演艺之路。揭晓最佳女主角时,刘德华、张学友两位嘉宾在台上轻松地卖关子,双方都故意推让,要对方念姓名,说是自己怕得罪人。

    随着鼓声的越来越集密,把台下观众的胃口吊足了,把大家的肚子笑痛了,张学友才对刘德华说:“得奖的是你朋友啊。”刘德华立马回应:“这个‘江湖’有谁不是我的朋友?镇宇,你是不是我的朋友啊?”就这一句话,又为他的新片《江湖》做了一次广告。最终,最佳女主角奖被张柏芝夺得。

    接下来,颁奖进入最紧张的时刻,曾志伟念:最佳男主角是——吴镇宇,刘德华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一下。曾志伟接着说:下一年啦。刘德华的眉头就舒展了。曾志伟再念:是——华仔!刘德华大笑,但紧接着慌忙停住,一脸警惕。因为,还有一个名叫任达华的演员也被提名。一想到两次在金马奖典礼上遭受愚弄的情景,他心有余悸。当曾志伟肯定地念出刘德华三个字的时候,他这才像箭一般冲向奖台,孩子似地抱着曾志伟转圈。一周前特意身着长衫、出席金紫荆颁奖礼却落败于任达华的郁闷一扫而光。接奖杯时,他搓了搓手,说:“我以后可以介绍我自己是两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演员了……”至此,《大块头有大智慧》为刘德华奠定了再一次荣获金像奖影帝的地位。

    颁奖现场,众多的华仔fans们兴奋得泪流满面,影界人士和观众也一齐起立,为这位从影二十多年的艺员的执着和敬业精神鼓掌。

    刘德华终于得奖了!事实上,刘德华并不是这次才得金像奖,2000年的《暗战》曾让华仔捧起了第一座金像奖杯,完成了他从量变到质变的第一个飞跃。2001年,他又因《阿虎》获得第六届香港金紫荆最佳男主角,而在2004年,他还凭《大块头有大智慧》一片获得了第十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男主角奖。可在当时,这些奖都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似乎让人觉得,已经获得过几次影帝称号的华仔离真正的影帝还有那么一点点距离。

    黄秋生曾经自嘲自己和华仔是烂片之王,意思是他们俩都拍了太多身不由己的电影。这话确实不假。从偶像派到实力派演员,华仔等了太长的时间。因为,刘德华虽然拍片过百,可是,他身上那种浓得化不开的商业气息实在不招评委喜欢,在评委眼里,无论是动作片还是搞笑片,刘德华都明显带有表演的痕迹。虽然他曾先后8次被提名为金像奖男主角,并且都排在前位,除了2000年在《暗战》中,他成功扮演了一个高智商罪犯,让他获得了一届影帝外,其余都接二连三地败北,几乎都是在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失意而归。据说在香港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前夕,众多记者联合做了一个“金像影帝”奖杯,准备万一这次华仔又未拿到奖,就将他们做的这个奖杯送给刘德华。意寓华仔才是记者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影帝。当时的情景,真是令人感慨万分。

    其实,认为刘德华应该得到金像奖的何止那些记者,许许多多喜欢看他演戏的人都为他打抱不平。影迷们认为,即使刘德华没有得到奖,他也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电影从业者之一,他为电影所付出的心血和所做出的贡献,确实令人钦佩。

    而刘德华自己心里也有一番别样的感受,从内心深处来讲,得不得奖他本人并不感到很大的压力,因为,在这一届金像奖评选中,每一个入围者都是劲敌,都是影帝级的好演员。可是如果他拿不到奖,他身边的朋友、歌迷影迷的感受却会给他带来压力。他甚至有时候会感到不知所措。他心里很清楚,这么多人都是因为对他的爱才会有疼惜的表现,能有这么多人关心他,他真的好开心。

    这次,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奖杯,终于被华仔以十成优势再次捧起,使多次败北的他在2004年大获全胜,他在这一年凭着大只佬这个角色,连获第十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男主角奖和金像奖两个影帝,此后不久还以《无间道Ⅲ——终极无间》获得第四十一届台湾金马奖影帝,可以说,2004年所获的这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