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第75节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第75节

小说: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天讨论这个计划,很多人支持先消灭日本,可是真的要批准这个计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大家看见我表了态,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也连忙表示将为此负责。我制止住他们说,“你们都是军长、师长,政治不关你们的事情,责任我一个人承担就可以了,你们要做的事情是现在打出我们的威风出来,将日本人赶回去。要是怕我承担这个卖国的罪名,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收复回来,几年忍辱负重算得了什么?你们要是辜负了国人的期望,才是让我伤心的地方。打不打是政治家的事情,打不打得赢才是你们应该关注的事情,我对你们的要求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丢我们的脸,那我就很欣慰了。”他们见我这样说也不好在说些什么了,他们知道这次是司令为军队洗脱了耻辱,心里都暗暗下了决心,一定早日干掉够日的小日本和这些该死的落井下石的老毛子。

  按照《对苏联作战计划》中的计划,第一机械化军大部分将不参加对苏联的作战,只是在危机的时候派遣炮兵或者步兵参战,坦克部队也只在需要的时候部分参战,总之对于机械化的实力要尽可能的保密,力图在以后对苏联突击的时候可以起到奇兵的作用。按照计划要求这仗是不可能最后打得赢的,所以机械化部队参不参战结果都已经决定了,既然如此何必暴露手中的王牌让他们有所察觉呢?这也是典型的政治决定战争的例子,战争就是政治的延续,当然也有例外的,如日本整个民族心理都被扭曲了,已经不能用正常的标准来衡量了。

  我心里总是有股莫名的情绪,让无数的战士明明知道这场战争是无意义的,也要他们坚持顽强的打下去,为政治解决掉这个问题提高自己的筹码,心里总是有股抹不去心里的内疚。大哥看见我这样很担心说:“就是没有这个计划,还是有很多人将失去生命,我们能做的是保住更多的人性命。现在我们只是知道了结果而已,打仗总会有伤亡的,你不必过于自责了。”我勉强笑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想到怎么多的战士信任我,把自己的生命都叫给了我们,而我却眼铮铮的看着他们一步步的走向死亡,心里很不好受。以前战争中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心里很悲伤难过,却也没怎么难受,心里好象憋着什么,也许是觉得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心里不好过吧!”大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只能做到这些了,如果我们不这么做,也许死的人会更多,我们付出的代价更大。所谓壮士断腕就是如此吧,只要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必太过于自责了。”我点了点头说:“我也知道,心里舒服多了。我一个人想静静,大哥你去忙吧!”大哥也知道我有事情想的时候都喜欢一个安静思考的。

  朱可夫从前线指挥部看着远处的满洲里,情报显示那里有两个步兵师和一个独立炮兵守备旅负责防守,稍后有两个预备师,在海拉尔还有两个个步兵师和四个预备师和一个炮兵师和炮兵一个守备旅。附近可以支援的飞机有二百三十架,上次成功的调出可以支援这里的飞机到了黑龙江中部防空,重创了满洲里防御工事。苏联士兵在大量的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对满洲里进行了猛烈的进攻,力图以强大的火力攻克满洲里这个桥头堡。朱可夫也是和我一样喜欢在取得优势是情况下才发起真正的进攻或者反击,他的到来成功的团结了远东军区浮动的军心,布留赫尔元帅被斯大林招回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听到关于他的消息,现在苏联全国的肃反活动下,布留赫尔元帅估计也……现在远东军区大量军政人员被关押起来,战斗力大损,面对这个乱摊子,朱可夫果断的把军队重组,把有经验的军官组成了一个主力突击集群,重点从西北方向对李成坤部突击,夺取可以威胁苏联安全的战略要地。

  我军的抵抗程度超过了苏联军队的预料,连朱可夫将军也对前面抵抗苏联红军的部队的素质感到惊奇,中国军队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能打,整体的素质甚至比现在的苏联军队还要强点,他们对待苏联红军像是世仇一样,每个人眼睛中都透露出危险的信息,那里有几年前看到的懦弱的中国军队的影子?朱克夫多次到过中国,对中国情况比较熟悉,也是苏联比较年轻的能征善战的将军,斯大林特地要他来到远东指挥这场战斗。他看到大到了天亮也只是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这里冲锋的苏联红军士兵也在中国守军的反冲锋下损失惨重,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看来这次战斗不会太轻松了。朱可夫也对李成坤这个和中国一样神秘的中国男人充满了兴趣,当然是最好是他作为手下败将就更好了。

  在满洲里守军就是原来被骗到苏联的第十七师和第十八师,回来以后进行了休整补充后大家写血书要求上了一线战场。看着对面的苏联军队,所有的将士恨不得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以抱死去的战友之仇。对苏联的作战中都英勇无比,整整一夜有没有后退一步。刚升任第十八师师长的于胡子,望着苏联军队眼睛里都要冒出火来,从指示共产党拐骗部队叛逃到苏联,到现在进攻中国的领土,都说明了他们对中国领土的野心勃勃,想到了死去的好友和几千号兄弟心里就难受,他们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阴谋中。师参谋长看见于胡子这样,知道又想起了几个月前的事情,就过去说:‘师长,我们现在要化悲痛为力量把这些野心狼挡在我们的外面。我想王团长他们也不愿意这些人践踏我们的国土……‘

  当朱可夫知道对面防守的部队是从苏联逃回来的那支部队后,这才明白他们的仇恨从那里来,为什么他们格外的拼命了。他也是军人,很理解军人的这种感情,要是自己红军部队也有这样的遭遇,也会激发他们无穷的斗志,现在的问题是这样对付眼前顽强的敌人。得到斯大林的指示来到远东指挥红军对黑龙江作战,路上已经详细研究了黑龙江的概况,黑龙江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军事实力大增,引起了苏联政府的注意,尤其是轰炸日本表现出来的军事实力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了一惊。

  斯大林接到报告显示,德国军队大量的先进兵器中国人甚至可以和德国急剧扩张的国防军几乎同时装备到部队,他们的训练、编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们之间是否有秘密的协定就不太清楚了。德国对苏联的战略企图是路人皆知的,希特勒的反马克思主义和反犹太人和反斯拉夫人都有非常明显的对苏联痕迹,法国和英国在德国实力仍然弱小的时候默许甚至支持德国的扩张,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苏联,把祸水东引。德国短期内不可能入侵苏联,这个时期内苏联还是很有必要和德国搞好关系来以便有时间处理国防问题,如消除周边的战争隐患。

  好书尽在cmfu





  第一部 第八十七章 事态

  (起4Q点4Q中4Q文4Q网更新时间:2004…1…16 20:03:00  本章字数:5297)

  黑龙江的那股势力既然可能对苏联国防产生了威胁,就必须尽早的解决,也许战争很快就要来临了,现在能做的是尽一切的可能来消除隐患、巩固国防。除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影响外,朱可夫本人对苏联这种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还是比较赞同的,周围苏维埃政权,世界上大多都是敌人,几乎没有盟友,必须自己在威胁形成前消灭。对于那些中国人的反应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日本公然分裂他们的领土已经八年政府最近才算有点反应,外蒙独立也只是口头抗议而已,这对目前的以实力说话的国际环境中根本没有任何的实际作用。领土这些特殊问题只要时间长了就可以已经成为既成事实,那就无法更改了。日本占了中国的硫球和台湾,那里原来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可惜中国把他们遗忘,他们也把中国遗忘了吧。沙皇时期从满清政府手里取得这辽阔富饶的土地和远东地区出海口建立了实力庞大的太平洋舰队,现在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已经不知道这片属于中国的领土了,只要保住现在的土地他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再也没有曾经有过的那种卧薪尝胆、气吞山河的气概,如今中国人只是一群毫无反抗之力的可怜虫而已。

  朱可夫看正面强攻效果很不明显,强攻三天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主切列米索夫的十五集团军两个主攻师已经伤亡了一万四千人,更多的人丧失战斗力,被迫撤下战场,这让原准备一天突破中国防线的参谋人员跌破了眼睛。对于中国这个穷困落后的邻居,苏联人一向都有股高高在上的感觉,自我感觉良好,对中国也比较鄙视,却没有想到他们有怎么强大的战斗力。进攻满洲里的计划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做好了,交战后发现空军还略处于下风,也对计划进行了修改。特地在进攻前把中国空军调开,也就是所谓的轰炸佳木斯的行动,行动也的确很顺利的调开了中国的战斗机,可惜中国守军抵抗的强烈超出了想象,在一千余门大炮和几百架飞机的狂轰烂炸下仍然有高昂的战斗力,使得行动功亏一篑。

  苏联的第一次持续高强度的进攻被我守军瓦解了,朱可夫安慰初战不利的两个师长:“这次战斗的情况我都知道了,你们做得够好了,已经尽力了,充分发挥了部队的战斗力,只是敌人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强大。我们对他们的情报工作没有重视,对他们的情况了解不多,他们的轻火力极强,重火力也不比我们逊色,依托坚固的工事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这几天他们的飞机也给我们很大的麻烦,我们飞机比他们数量多了不少,战斗性能却差了很多,就连现在装备的最新的伊—16战斗机都远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不用说大量的老式双翼战斗机了。

  我们完全不用为这担心,红军的机械化程度很高,这里也适合机械化作战,我们可以改变策略。运用机械化的优势,扩大战场范围,从两翼迂回包抄,切断他们和后方的联系,同时正面战场继续给以强攻,让他们没有支援,没有补给,彻底的摧毁他们抵抗的意志!为了达到这次战斗的目标,我们会调动更多的飞机来取得战场上空优势。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必须把他们提升到和我们一样的高度来思考,不能对他们掉以轻心,他们是中国最优秀的士兵,可是红军最终将战胜他们,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大家回去做好准备,等到飞机和后续资源到了立刻发起进攻。”那些指挥官一个个摩拳擦掌,对接下来的战斗期待不已,瓦西里耶夫领导远东第一集团军进展比这里顺利多了,已经快深入黑龙江腹地了,兵力雄厚得多的自己这方面的西北突击群却被挡在了外面。

  苏联原来准备调整过来后,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发起了新的进攻,集结了更多的火炮和飞机,正面进攻,侧翼也进行机械化开始推进。由于冬天这里气候寒冷,对飞机和机械化作战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些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如果战事拖到了春天梅雨季节冰雪融化的时候,道路将一片泥泞对那么机械化部队就非常不利了。苏联没有料到的是,十二月二十三日,气温一下降低了很多,气候变得格外的寒冷,让大批从欧洲调来的士兵很不适应,各种过冬物资也非常紧张,大量的士兵御衣物不足。看见士兵在寒风中颤抖,朱可夫大怒,问军需官:“为什么没有准备防寒的衣服?你们这样让我的战士怎么打仗?”军需官回答说:“本来所有的御寒的物资都在后方准备好了,上次准备运输过来的时候却发现所以的运输车辆都被用于战争物资的运输。我们正在和运输部门协调解决,因为要过一段时间才真正的开始降温,我们也没有太着急,那知道今年提前了半个月温度就开始急剧下降。”朱可夫听了也觉得不是他的错误,这段时间对各种进攻准备的各种物资运输都忙不过来,造成了御寒的物资没有能及时到位,于是问:“这些东西最快要什么时候可以到?”军需官马上回答:“天气一变我们就开始装车了,预计过两天就可以到了。”参谋建议朱可夫收拢军队,防止中国军队的偷袭,朱可夫却说:“我到希望他们能偷袭我们,这样比我们强攻损失要小得多……”

  满洲里中国守军指挥官第十七师师长杨志城对第十八师长于石林说:“于胡子,我观测到苏联那边好象被严寒给搞蒙了,不少人都没有御寒的衣服,有的帐篷还是薄帐篷没有更换。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他们打我们怎么久了,咱们也回给他们一下子?”接着又说:“怕就怕,这是他们的掉虎离山的计划,他们强攻不下,就来阴的,这帮孙子最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