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接纳孩子 >

第8节

接纳孩子-第8节

小说: 接纳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了,还可能冻病了。他们也许根本不允许孩子在冰天雪地里停留,而是最好呆在温暖的家里,跟着他们念书认字、背诵诗词。
  事实上,这样玩儿,有助于孩子认知雪和冰的模样、质地和手感,观察冰雪融化的过程,体会太阳的温度与冰雪之间的关系,了解泥土在冬天的触觉,通过一系列踩、踏、剁、挖、铲、盛、搬运的动作,锻炼她们的协调性,开发她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那种安静的学习来说,这种又脏又乱的活动才是适合儿童年龄段的学习。
  玩耍,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一件特殊礼物。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体尚没有说话、走路、自理的本事,大脑却已经具备了归纳、提炼、认知的能力。这种天生的智慧,需要与自由的玩耍相结合,宝宝才能按部就班地健康成长。
  在成年人看来,让儿童自由地玩耍,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会弄脏了身体和衣服,会弄乱了家里的摆设,有时会搞得灰头土脸,有时又弄得全身湿透,甚至有时会出危险。
  让宝宝自由玩耍,对成年人来说的确比较麻烦,既需要我们事后勤奋地收拾和洗刷,又需要我们巧妙地引导和保护。我们多费心不怕麻烦,换来的是宝宝身心健康的发育和成长。如果我们怕麻烦,将宝宝的玩耍视为调皮捣蛋,阻止宝宝的玩耍,我们则阻止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妨碍了他们智力的进展,拖累了他们成长成熟的脚步。
  bookbao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对身体的探索是最基本的智力开发
都说让宝宝自由探索是好事,探索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说探索开发宝宝的智力,我怎么才能知道他智力哪方面得到了开发呢?
  小宝宝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在生命开初的几个月,婴儿探索最多的,是自己的身体,因为对于一个新生儿来说,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和反应都是前所未有、新鲜未知的。从呼吸、*、吞咽、咳嗽、打喷嚏,到饥饿、困倦,乃至大小便,许许多多我们成年人习以为常、难以觉察的感觉,对小婴儿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经历。
  这种对身体的探索,会贯穿整个身体发育阶段,而有意识的探索则集中发生在头两三年。你会看到小宝宝津津有味地吃手指头、不屈不挠地扳着脚丫子伸进嘴里、饶有兴致地玩弄自己的手,甚至在纸尿裤里排泄的时候他们会停止手头的工作,聚精会神而又露出不解的神情。
  在婴儿期,小宝宝的探索对象还包括他环境中的一些物品,尤其是那些对他有所回应的物品。实际上,他最喜欢探索的,是对他进行积极响应的——人!而在生命初始,对他响应最积极的,就是妈妈和爸爸。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当父母的在儿童探索中的角色,因为我们也是他们的探索对象,而且是最重要的对象。
  为什么说人是儿童探索活动中最重要的对象呢?因为探索活动首先开发的,是小宝宝的情绪,在开发情绪的基础之上,探索活动开发他们的智力。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们的情绪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可以这样说,情绪将宝宝构建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将宝宝形成一个社会性的人。身体反应、情绪感受在先,认知能力和智力活动的开发随之而来。身体接受的信号激发感觉和情绪,这些感觉和情绪继而激活认知功能,让宝宝觉察和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并试图诠释、归类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总结出前因后果,还有把握和左右引发这种情绪的环境。因此,探索—感受—情绪—认知—尝试(再探索),形成一个延绵不断的循环,在这种循环中,宝宝逐渐长大。
  在最初始的几个月,宝宝逐渐将身体的感受、父母的回应,与情绪挂上钩:欢乐意味着温暖、乳汁、拥抱和轻柔的哼唱声;与之相反,难过意味着饥饿、寒冷、困倦、过强的刺激,还有自己的呼唤得不到及时的响应。父母跟宝宝的交流,让宝宝积累起情绪感受的数据库,并简单地分类成好和坏两种。
  接下来,宝宝进行的重要探索活动,就是识别他人的情绪,并根据这些识别来调整自己进一步的探索行为。比如,他把一个东西使劲儿扔到地上,妈妈惊叫一声,批评宝宝,捡起来告诉宝宝不许再扔。宝宝听不懂妈妈说了些什么,但是妈妈的激烈反应却让他感到十分有趣,于是他再次把东西扔到地上,并且饶有兴致地看着妈妈的脸,甚至咯咯地笑,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游戏真好玩儿!如果妈妈继续给宝宝负面的反应:皱眉、生气、训斥,宝宝知道这样的举动会改变妈妈的情绪,自此他掌握了控制妈妈的一件秘密武器。如果妈妈给宝宝正面的反应:平静地微笑、带着宝宝一起将东西捡起来,宝宝则获得鼓励,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安全,并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扔—落这个现象上,对物品与空间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也乐于探索新事物,因为探索带给他欢快的情绪,他也会继续根据父母的情绪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充实情绪和认知数据库。
  探索行为得到父母及时和正面响应越多,宝宝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越积极,他越会是一个平静而快乐的宝宝。相反,探索行为得到父母负面响应越多,宝宝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则趋向负面,并对此感到不解和困惑,继而引发宝宝难以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说,自由少的孩子脾气大。
  在婴儿期和学步儿期,宝宝需要父母关注的信号,就是他对人生和世界探索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及时和积极的响应,会让宝宝对自己形成良好的评价,树立最初的自信心。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花样翻新才玩得久
我的宝宝宁宁快1岁了,他最近越来越淘气,喜欢乱爬乱摸,拿到书就撕,还总是把东西往地上扔。陪伴他玩耍的时候,我总是提心吊胆的,不知道他又有什么花样,会搞出什么破坏。另外我不知道怎样和他一起玩,他对我的提议常常不感兴趣,我只是在一边看着他而已。我应该怎样做,才能陪宝宝一起快乐玩耍呢?
  老实说,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家长的体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陪伴会爬和刚刚会走的学步儿,往往令成年人筋疲力尽。孩子的语言能力尚处萌芽期,他不能领会你的意图,也听不大懂你的道理,他自己还不太会表达,你也经常揣摩不透他的心思。   不过,交流的不便,并不能抑制孩子探索世界的热忱。对于快1岁的孩子来说,四周的一切都那么新奇,原来只能躺在床上或者爸爸妈妈的怀抱里,被动地看一看,现在自己可以挪动身体,主动亲手摸一摸了!所有的孩子都乐此不疲,到处爬到处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可以摸,什么摸上去是有一定危险的,这需要他们在家长的帮助和引导下慢慢地发现。
  另外,在他们眼里,书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撕的;物体自由降落这件事,充满奇妙,于是拿到什么都往地上扔一扔,不然他怎么理解地心引力这种现象呢?更何况,他自己正在跟地心引力做斗争,要努力脱离地心引力的束缚,把脚抬起来,迈出去,跨出人生第一步。儿童在玩耍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就是,他们只对自己特定年龄段能够把握的事情感兴趣,对他们能力之外的活动往往视而不见。如果你的提议得不到孩子的回应,说明这项活动不适合他目前的年龄段。家长不妨多观察孩子,看看他到底热衷于什么,针对孩子的兴趣,找到跟孩子有效互动的游戏方式。
  比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构建客体永久性的概念,他们正在玩的一样东西,如果你藏起来,几个月之前他们会以为这样东西就消失了,不会去找,现在他们则会付出一定的努力去寻找这样东西,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喜欢玩儿藏猫猫——藏玩具也好,藏人也好,不过注意不要藏得太隐蔽,孩子的注意力稍纵即逝,找一会儿找不到他会放弃的,甚至会难过。
  有些时候,孩子对你的提议没有响应,而是埋头玩自己的,你只能在一边看着他,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也有助于鼓励孩子逐渐脱离成年人的辅助,自己玩儿,你不妨就安静地坐在一边陪伴他,让他体味到自己独立玩耍的乐趣。
  书包 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玩出好奇心
我的宝宝佳佳快两岁了。最近我发现,她的好奇心远远超出我的预料。大人们平日司空见惯的东西,她都觉得新鲜,什么冰箱贴、遥控器、电灯开关、煤气灶、饮水机、牙膏牙刷、擦脸油,在她看来都是玩具,摆弄个不停,而且频频发问:“妈妈这是什么?”“为什么?”要是不让她动,她就哭闹发脾气,最后我只好妥协了。一遍遍解答她的问题,我倒是有耐心,但是我担心好奇心会给她带来危险。而且她的好奇心像个无底洞,好像怎么也满足不了,我真有点黔驴技穷了。
  其实,如果一个孩子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看见冰箱贴就知道它靠磁铁吸在冰箱上,看见遥控器就知道那是指挥电视的、看见煤气灶就知道那是做饭用的,看见擦脸油就知道那是护肤用品……那么生活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恐怕也了无情趣。缺乏新鲜事物的刺激,她会感到很无聊。她会呆呆地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做。
  再让我们仔细想想,什么样的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没有好奇心呢?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人。他活了好多年,几乎什么都见识过了,身边没有什么新鲜的事物来引起他的好奇心了,他也就很安静地呆在那里,不再乱摸乱动了。其实即便是老年人,如果保持了高度的好奇心,积极活跃地探索和学习,他仍然会显得充满活力,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我们甚至会说他童心未泯。所以,好奇心可以说是儿童的一项专利,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动力。活了一辈子,我们谁也不敢说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就是这种对世界的未知,以及要解决未知的强烈渴望,促使我们积极地面对每一天新升起的太阳。
  对于一个两岁的儿童来说,世界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乐趣;一切的一切,都那么新鲜,那么好玩儿。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她看来,却是闻所未闻;她内心拥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她看到什么都要摸一摸,碰一碰,研究研究。
  这种好奇心的发展,与儿童身体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学会走路意味着能脱离妈妈去探索世界,她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不一样了,以前她必须依靠妈妈才能动,现在自己就能动了,一旦发现这种新的自由,孩子都会很兴奋。当孩子学会走路之后,父母们立刻发现自己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孩子哪儿都要去,什么都要动;即便那些在我们看来有些危险的物品,孩子也兴致勃勃地去摸索。如果我们制止她,她会非常生气,大发雷霆。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这种特性,感到很头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只要我们认识到这种好奇的探索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就不难发挥我们的智慧,既满足孩子的愿望,又巧妙地避开危险和伤害。可以按下面这些小贴士来做。
  *将易碎物品、贵重物品、危险物品以及药物收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把电源遮挡起来,加固门窗开关。
  *一般来说,两三岁的孩子能力有限,只要我们布置有方、看管得当,他们既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很重的伤害。因此,我们首先要放松心情,不要紧张兮兮亦步亦趋地盯着孩子,更不要事事处处阻拦他们。
  *在必须制止孩子的情况下,不要流露强烈的情绪,而是平静地把孩子抱开,用另外一项有趣的事情吸引开孩子的注意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越玩越聪明
妞妞快两岁了,她可是个出名的淘气包,从早到晚上蹿下跳,一刻也停不下来。她只对玩兴趣十足,凡是需要静下来做的事情如看书、听故事、画画啊,妞妞一概没兴趣。她怎么这么好玩好动呢?只玩耍,不学习,我的宝宝能聪明吗?
  我总记得我们家阿姨说过的一段话:“孩子嘛,就是要活蹦乱跳、东摸摸西碰碰,一刻也闲不下来。要是他安安静静地不动弹了,那一定是生病了;要是他总是老老实实地不动换,那就是傻子了。”
  虽然是大白话,却道出儿童发展的真理:儿童的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越是活泼好动的孩子,越聪明。
  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安静下来,做一些在我们看来是“学习”的事情,这其实是我们误解了“学习”是怎么回事。我们误以为看书、画画、写字、听故事才是学习,我们误以为玩耍不是学习。
  事实上,孩子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